A. 如何搭建量化投资研究系统
一、量化投资,数据是基础
量化投资的理念现在越来越被人熟知,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职场,对量化投资感兴趣,想要一试身手,甚至是将Quant定为职业目标的人也越来越多。不过许多朋友现在还只是临时搜罗有限的数据,做一些零星的研究、测试和计算。与其这样没有明确目标地小打小闹,不如着手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量化投资研究系统”,下面我将和朋友们分享一下我在这方面尝试的心得。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量化投资研究而言应该改为“模型未动,数据先行”,高质量的数据是出色研究的基础。需求决定功能,我们要做哪方面的量化投资研究,决定了我们需要哪些数据。
我所理解的量化投资研究大致包括3块内容:
学术化的研究工作,例如金融时间序列分析,这一块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种金融产品的交易数据上,例如股票、期货、期权的价格,基金净值等等;
构建交易策略或投资组合,这一块研究需要交易数据、宏观经济指标和公司财务数据等等;
策略回测,这一块研究需要大量历史交易数据,用来测试评估交易策略和投资组合。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获得数据,要么付出金钱成本,购买数据终端(例如Wind终端);要么付出时间成本,自己动手搭建维护一个金融数据库。如果没有机会摆弄万得、彭博,还是毛主席那句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信息时代,最大的数据源就是互联网,而且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互联网可以提供公开免费的数据。所以我们要搭建的数据库实际上是依赖“网络爬虫”获取互联网上的数据。不过在讨论如何获取数据之前,为了确保将来的工作简单高效,先要“约法三章”:
尽量以下载文件,而不是抓取网页内容的方式获得数据;
尽量减少抓取网页的次数,换言之,一张网页上的数据要尽可能的多;
尽量抓取静态网页内容,而不是动态网页。(有一个简单的规则区别静态和动态网页,如果网页内容变化之后,地址栏里的URL链接跟着变化,就是静态网页,反之则是动态的。)
B. 开发PC操作系统,大致要投入多少资金。我想投入这方面的
你的想法很符合你的昵称啊!
开发系统可不单单是投入资金的事情,还要有大量的顶尖人才够你开发出系统,以及和竞争对手搞对抗,先说说你最大能承受多少资金吧,够不够启动的?
C. 基金公司投资研发是指什么
但随着围绕她身边的男修士渐渐多起来,董萱儿竟渐渐养成了一见较符合其心意的青年男子,就会立即升起想让对方拜在其裙下的奇怪念头,甚至还时不时的以挑拨这些男子,让他们为其争风吃醋为乐!
D. 中国真的是没有能力研发自己的操作系统吗
研发操作系统是一个长期投入,综合性的开发。成本确实很高,而且现在安卓,IOS都大行其道,你开发出来一个也未必会获得巨大的利益,目前国内大环境急功近利,很少有人愿意潜心去花个五六年的时间去开发一个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和核弹的重要性一目了然,像样的汽车发动机还没有造出来,怎么会去优先投资系统开发?慢慢来吧,水到渠成。
E. 为什么中国不研发操作系统
你当是白菜吗?说种下去,明年还产仔?肯定已经正在研究或者已经出来了,毕竟受制于人真的很难受,但是肯定还是不够完善,所以不能给公众看到。
F. 国内做股权投资系统定制开发
从字面意义理解,股权众筹就是以股权的形式对某一个优质项目进行投资,而投资人可以向多个满足一定条件的人筹集,就是股权众筹,现在很多形式已经不是实体的了,都是通过互联网平台来进行,而股权众筹系统开发平台就是为这些服务的。迪蒙做股权众筹系统开发,有一些开发流程图可以拿来看看,会有益于理解。系统安全稳定。操作简单流畅、可定制功能与界面。 希望可以帮助你!
G. 有没有软件开发的开发一款软件系统大概需要多少投资
看你需要什么类型的 复杂的贵点 简单要求的价格便宜点
H. 微软研发一款操作系统投入的经费有多少
MSDOS系列
WINDOWS 3.*系列
WINDOWS 95
WINDOWS 98
WINDOWS 2000
WINDOWS ME
WINDOWS 2003
WINDOWS XP
还有支持64位的WINDOWS系统WINDOWS VISTA
Windows Vista(以下称Vista)的兼容性一直被人诟病,因此,尽管微软在Vista的研发上投入了惊人的时间、人力和金钱,但Vista目前在全球的装机率却始终在20%左右徘徊……更多的用户在等待Service Pack 1(补丁集,以下称SP1)的发布,希望解决了兼容性问题后再安装Vista。
当SP1发布在即时,微软抛出了又一个重磅的消息:Vista全面降价,降价幅度最高达到50%。这对用户来说是双重“利好”,这样的双重“利好”反映了微软什么样的策略?它将给Vista未来的命运带来什么影响?带着这些有意思的问题,我们来尝试寻找一些答案。
销售、技术双管齐下,为Vista普及加速
客观地说,SP1确实不是一个简单地把补丁捆扎起来忽悠用户的应景之作,它实实在在地下了很多功夫,收集了来自测试实验室和终端用户的数量巨大的反馈,并与合作伙伴一同工作,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集成了SP1的Vista提供了从非常老旧到极为发烧的硬件的良好支持,尤其是在品牌电脑上安装时,首次安装完毕就很少再需要其它的驱动了。另一个值得称道的改进是对应用程序兼容性的支持,以往在Windows XP上能够运行的大多数程序也可以直接在SP1上运行,而更老旧的程序也基本上都可以以向下兼容模式运行。对现有软硬件支持的实质性改进,是Vista能够被接受的关键。
当然,SP1在技术方面还有另一些比较大的改进,比如文件拷贝速度变快,这样的改进还有20多项,写在微软的技术白皮书中。
按理说,有了SP1的保障,微软大可以将销售策略向上游提升,建立更多的分销渠道并稳定售价。然而,此时微软却启动了更加吸引用户的降价策略:首先是针对系统集成商版本的降价,这个降价幅度比较低,约10%。而对于零售用户,Vista的折扣以20%起,最高可达50%。微软对于打算购买Vista旗舰版的用户还有特殊的优惠,提出了“想好了随时升级”的步进策略,也就是用户可以随时把自己当前的Vista版本向更高一级的版本升级,而只需要支付差价。
这种价格和技术双管齐下的局面,可能会让更多的消费用户做出短期的升级购买决定。这样看来,微软是希望通过这样的策略,在短时间里造就大量的Vista用户,让Vista能快速成为主流操作系统,但这是微软的全部意图吗?
Vista只是一个过渡的产品?
往前想一想,无论是从Vista的研发和销售局面,还是此次的全面降价策略,我们其实都感觉到了一种似曾相识。不言而喻,Vista和它的上一代产品Windows XP相比,可以说在诸多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差异。无论是从表面上的用户界面、操作习惯还是底层的驱动模型和安全层设计,Vista都和Windows XP大不一样了。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Vista可以视作一个Windows新设计理念的开端产品。历史上也曾有过类似的产品——Windows Me,它是Windows 9X内核的末代产品,但引入了很多后来Windows 2000中沿用的概念和风格。
微软在Windows Me上市不久就启动了Windows 2000的研发,随即启动了针对Windows Me的降价计划,从99美元降到了59美元。这一举措引发了装机的热潮,微软因此营收大增,保证了Windows 2000的研发经费,同时有效地降低了Windows Me的上一代产品——Windows 98第二版的竞争优势。最终在Windows 2000发布后不久,Windows Me也就进入了隐退时期,但Windows 2000的高认同率无疑和Windows Me的成功有着明显的联系。
而对Vista来说,它的上一代产品Windows XP的最新补丁集Service Pack 3尚未发布,下一代产品Windows7却已经立项启动,它和Windows Me的情况在几个细节上不谋而合:前后都有产品在热火朝天地研发,和上一代产品有较大差异但并非具有彻底的革命性,下一代产品的研发和现役产品的销售关系较大。
这样看来,Vista的产品生命周期可能会非常短,而它的下一代产品或再下一代产品,却极有可能长期占领市场,定义下一代消费操作系统的主流。而Windows7的研发无论从技术还是经费方面都对Vista有依赖,我们应该可以期望Windows7会是一个取Vista之长、避Vista之短的成功产品,而Vista本身,则有可能成为一个过渡的产品。
此次这种明显以短线收益为目的的降价销售策略,可以理解为微软公司正在为新一代的操作系统研发筹集必备的资金;而即将发布的SP1则可以视为一种性能增值,是新一代操作系统的探路者和铺路石。微软利用Vista对新系统的技术做好反馈群体的培养和新用户接受时间的缓冲,可谓一举两得。
近期格局和远景预测
可以预见,Vista的降价计划将在SP1的公众下载发布在即、集成光盘封装待市的时候,为它占领市场起到一个功力强大的助推器作用。虽然Windows XP的Service Pack 3多少会让用户黏性效应再多挺一段时间,但Windows XP迟早会和Windows 2000和Windows 98一样进入消费操作系统市场的“名人博物馆”,而让位于主流。在Vista发布一周年之际,它售出了第1亿份拷贝,如果和Windows XP按同样的PC数量的比例来看,它本应售出1.5亿份或更多才正常。但降价计划公布后的一个月之内,它就拿下了在消费市场上售出2000万份的喜人销售战果,如果不出意外,Vista的主流局面将在本年年中确立。
但是Vista注定不是一个有着长期活力的产品,而是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角色为一个时代肇始,这也是微软为何把它称为“十年内最重要的系统”之一的原因。SP1和降价策略的同步启动,暗示着Vista的过渡期实际上已经开始。微软必须在短期内通过这个过渡产品取得营收,来支付未来数字战争的军需。
Windows7正在快步向我们走来,甚至现在已经有一些人得到了它的最初建构。一两年内,我们会愉快地使用Vista,但是我们更期待的则是它触发的新一场用户体验革命,乐观地估计,在2011年我们就能够看到Windows7的公测甚至社区发布。希望到那个时候,Windows能够做得更好,同时也会更便宜。
I. 交易系统是怎么研发的
长沙华唐电子的UTS现货交易系统是结合了GTS,MT4.MT5的优点的智能交易系统, 三 UTS平台优点: 1、强大的风险控制能力 系统提供多种风险控制措施,如:实时监查总仓信息、盈亏汇总、头寸数量、行情错价保护和延时保护等。 2、有效的安全机制 智能化通讯连接机制,有效地防止恶意攻击和病毒攻击。在关键业务数据上有相应的数字签名标识,防止内部人员篡改数据。 3、灵活多样的交易参数设置 提供多种参数化的设置,可以针对行业内各种交易规则进行定义和设置,以满足交易商和投资者的个性化需求。 4、卓越的系统性能 能够轻松支持数万人同时在线。 5、多资金账户的理财投资 6、轻量级的硬件需求 公】司【电①八⑥。。⑦O七七,,,②四四伍】
J. 怎样架构企业研发管理体系
1、研发管理核心思想:
新产品开发是一项投资决策。研发管理强调对新产品开发进行有效的投资组合分析,并在开发过程中设置关键的检查点,通过阶段性评审来决定项目是继续、暂停、中止还是改变方向;
基于市场的开发。研发管理强调产品创新一定是基于市场需求和竞争分析的创新;
跨部门、跨系统的协同。采用跨部门的产品开发团队(PDT:Prot Development Team),通过有效的沟通、协调以及决策,达到尽快将产品推向市场的目的;
异步开发模式,也称并行工程。就是通过严密的计划,准确的接口设计,把原来许多后续活动提前进行,从而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采用公用构建模块(CBB:Common Building Block)提高产品开发效率;
结构化的流程。产品开发项目的相对不确定性,要求开发流程在非结构化与结构化之间找到平衡。
2、研发管理框架
研发管理框架是IPD(Integrated Proct Development, 简称IPD)的精髓,它代表业界最佳实践的诸多要素。具体包括异步开发与共用基础模块、跨部门团队、项目和管道管理、结构化流程、客户需求分析、优化投资组合和衡量标准共七个方面,其框架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