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经济学:通俗举例解释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什么是增发国债,增加转移支付2
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叫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开支,来扩大社会总需求,拉动生产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这种政策一般适用于经济不景气时,此时生产不足、需求不旺,经济下滑,失业率上升。
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从供给侧角度,就是要减少税收,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从需求侧角度,就是增发国债,弥补税收减少的空,加大财政赤字,增加转移支付,都会直接促进社会总需求增加。
② 通货膨胀会引起失业率增加吗为什么
我简单说说,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率是成替代关系的,但在某些特殊时期,也会出现菲利普斯曲线失灵的现象,也就是出现反菲利普斯曲线,具体例子出现在我国1980-1982和1991-1994
1980-1982时期是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同时降低,那是由于那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出现通货膨胀,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且1979年知青回城,就业压力巨大,为缓解这些压力,我国牺牲某些部门的利益为代价来增加就业,因而出现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同时降低
1991-1994时期是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同时升高,那是因为邓小平南巡引发的投资过热,引发了当时高达25%的通货膨胀,这段时间,除“技术排斥工人”及国企冗员的下岗分流排放两因素导致失业人口激增外,摆脱土地约束涌入城市的大量农民,更加剧了城镇的就业压力,城镇登记失业率因此逐年上升。因而出现了同时走高的情况。
我只是简要说说情况,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请补充说明
③ 为什么宏观经济学中认为失业率增加导致总需求增加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上升将导致通货膨胀率下降,也就是现实物价水平下降。相对而言,也就是人们手中Money变多了,再或者说人们买的东西变多了,也就是总需求增加。
宏观课本上,和失业率相关的内容也就奥肯定律和菲利普斯曲线,奥肯定律明显不适用,也就只能从菲利普斯曲线出发来寻求答案,这是一种解题的思路,希望对你有帮组。
④ 通货膨胀会引起失业率增加吗为什么
不会,而且意外的通胀会刺激就业。
原因见下面的参考资料
⑤ 为什么发放国债是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
在经济衰退时期,通过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使经济尽快复苏,这称之为扩张性财政政策。
通货膨胀是流通中有过多的纸币而导致纸币贬值,国家发放国债不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因为国债发行所募集的资金,不是存到银行里去不用,而是要根据发行的目的去使用,也就是政府手里能用的钱更多,政府的投资将会增加,属于扩张的财政政策。
(5)失业率增加国债会扩展阅读:
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刺激和增加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行为。主要是通过减税、增加支出进而扩大财政赤字,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一种财政分配方式。最典型的方式是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的规模。
⑥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为什么
1、标准的凯恩斯理论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未达到充分就业,增加总需求不会有通胀,而菲利普斯曲线却表明失业与通胀并存,且是负相关。
2、货币主义者又有不同观点,认为菲利普斯曲线短期有效,长期是一条垂线,长期是失业与通胀无关。而供给学派认为失业与通胀的交替关系短期也不存在。在现实中,也有不同。
拓展资料:
通货膨胀,一般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
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国家财政赤字的增加。政府为了挽救经济危机或弥补庞大的财政赤字,不顾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滥发纸币。他们之所以要利用这种办法来弥补财政赤字,是因为这种办法比起增加税收、增发国债等办法富于隐蔽性,并且简便易行。
⑦ 发行国债为什么会增加社会总需求
通过增发国债,是把老百姓的钱集中到国家手里,再通过国家的财政计划投资到各个方面,如国企,基础建设项目,一些为促进消费而开展的项目如家电下乡等等,所以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总之,发国债是让国家把基础建设做得更好,从而让百姓在消费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也属于刺激消费的一种,从历史实践上来说是可行的。
⑧ 美国劳工部公布失业率下降,为什么导致公债价格跳水,债券交易者抛出国库券,外国人却增持美国债券呢
公债,public debt,通常就是指国库券。
美国失业率下降,预示着经济开始复苏(当然目前还有人对失业率下降的数据表示质疑)。当经济开始复苏时,通常会伴随着通胀率的上升,中央银行会有加息倾向;同时经济复苏,实体经济和股票市场也有更好的投资机会,所以美国本国的投资者就倾向于卖出国债,转而投资其他领域。
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欧洲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形势都不好,而美国经济相对还不错,所以外国投资者会投资于美国的资产,包括美国国债、美国股票等等,看好美国的经济复苏,也看好美元升值。
供参考。
⑨ 失业率升高带来的影响
失业率(unemployment)英文解释为“ proportion of job-seekers who out of jobs”, 译为找工作的人占总工作的人(除了小孩,老人,不能工作者)的百分比,也可以译为失业率。是资本市场的重要指标,属滞后指标范畴。失业率增加是经济疲软的 信号,可导致政府放松银根,刺激经济增长;相反失业率下降,将形成通货膨胀,使央行收紧银根,减少货币投放。在美国劳工部于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五公布,市场上投资者对其非常关注。
另外,失业率数字的反面是就业数字(The Employment Data),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非农业就业数据。非农业就业数字为失业数字中的一个项目,该项目主要统计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职位变化情形,它能反映出制造行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及其增长,数字减少便代表企业减低生产,经济步入萧条。当社会经济较快时,消费自然随之而增加,消费性以及服务性行业的职位也就增多。当非农业就业数字大幅增加时,理论上对汇率应当有利;反之则相反。因此,该数据是观察社会经济和金融发展程度和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
失业率通过失业率指标可以判断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人口的就业情况。
一般认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都是难以避免的,它们与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水平、与经济周期无关。因此,它们也被统称为自然失业。自然失业与总劳动的比率就是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一般被认为是经济社会所难以消除的,因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总是存在的,它与周期性失业、经济运行周期及总需求水平无关,因而是相对稳定的,是一个国家能够长期持续存在的最低失业率。当经济中不存在周期性失业时,所有失业都是摩擦性、结构性、季节性和自愿失业时,便认为经济达到了充分就业,即消除了非自愿性失业或周期性失业以后的社会就业状况。因而又可以说,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既意味着一个国家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意味着一个国家所有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一国经济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所有的经济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即实现了充分就业均衡。
⑩ 政局稳定的时候,政府大量的发行国债解决失业问题,会不会偿还不完那些国债,是不是有一个什么叫公质哲学
国债在发行期就会考虑到期后的偿还能力。如果到期后真的不能偿还,基本两种方式解决:1,借新还旧。2,印钞票。
就现在来说,债类项目最大的风险点就是信用问题。所以说最稳定的还是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