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债投资 » 投资人的归宿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投资人的归宿

发布时间: 2021-05-25 20:16:08

融资完成之后,创业者该如何处理自己与投资人的关系

随着中国的创业热潮以及VC/PE行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总在“选择”“被选择”,创业者和投资人之间的关系也很微妙,就像处对象一样,为了不同观点吵架分手是常有的事,相爱容易,相处难,找到钱后与投资者和谐相处发展更是难中之难,那么融资过后,创业者与投资人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呢?其实投资人和创业者的关系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投资人与创业者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能更好地促进双方协同前进,达到共赢的局面。

要想投人不疑,我们必须要意识到一个现实:所有的早期创业项目都是千疮百孔的。说不投一个项目,可以列出一万个理由,但是一旦决定了投资,就要对这个创业者深信不疑。过去数万年的人类发展史,都是因为简单相信和相互认知,才使得陌生人变的熟悉,发生有效合作。如果投资人跟创业者才沟通三个回合,就丧失了信心,开始寻找替代方案,这样的项目,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好的。

❷ 投资人与股东的区别

投资者和股东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真正的投资者基本上就是股东,两者都是依靠公司的发展和盈利来赚钱的。只不过由于金融市场交易的便利性等原因,有部分人把股票当作了投机的场所,单纯依靠预测价格涨跌来赚钱,所以一般意义上理解的投资者包含两个部分:即做股东的投资者和投机的投资者。

❸ 公司股权归属权问题

这的确是个比较涉及专业知识和有些难度的问题。根据我国公司法的法律规定、理论和实践,一家公司(这里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例)注册成立后,公司的注册股东即成为公司法人财产权的所有者,在公司财务处理上被称为“所有者”,其所享有的财产权益被称为“所有者权益”。公司股东依据其出资额所占公司全部出资的比例分享“所有者权益”。而所有者权益实际上等同于公司的全部资产减除全部负债后所剩余的资产,即净资产。

在实践中,股东成立公司时的初始实际出资额并不等于公司运营一段时间后所形成的所有者权益额。在公司盈利情况下,后者必定要大于前者,即股东的初始出资得到的增值,其依据出资额比例所享有的权益变大了;但在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下,股东的初始出资应当会大于所有者权益额,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额实际为负数。

理解了这两个概念,就能明白公司成立运营一段时间后的资本运作规范和其背后的道理。以你举的例子为例,你自己成立了公司,后来被其他投资人看中,他追加比你的初始投资额高得多的巨额投资进来,就会产生与这两个概念相关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追加投资额远高于初始出资额,公司原股东的持股比例似乎要被后加入的股东全部吃掉,但实际上不是这样。这是因为,后追加的投资并不是直接作为公司的注册资本增加额注入公司的,而是用于购买原股东所持有的股份额。也就是说,投资人投入1000万的话,他实际购买的可能是原始股东所转让的其所持有的公司10%的股份,购买后这个投资人占有了公司10%的股比,而出让股份的那个股东其所持有的公司股比则相应的减少了10%。但这10%的股份额是有偿出让的,其代价根据双方协商,可能是1000万元。那么这1000万到哪里去了呢?

实际上至少有两种途径,在上述例子里,他应当是直接进入了出让股东的腰包,变成了股东的股权转让所得,因而与公司已经没有了关系。

还有一种途径,就是普遍实践的,在进入公司前,公司先作出增加注册资本的安排,将公司的注册资本增加到一定的数额,由投资人认购,然后算作公司的资产,由全体股东享有权益。可见,只有在第二种情况下,才会涉及到原始股东的股份比例与后加入股东的股份比例如何调整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得先计算公式现有注册资本一个单个的份额对应的所有者权益额是多少,得出的即是一个股份额的实际价值。这个价值在公司盈利的情况下一定是正值,这里假设一个份额值10元,那么投资人后加入时可能依这个值作为计算其购买新增资本的代价。如果公司新增注册资本100万,那么要购买这100万资本份额后加入股东就得实际支付1000万的代价,也就是说,投资人以1000万的出资实际只能获得100万的股份所占公司全部股份的比例。

设公司原有注册资本为900万,那么新增100万注册资本后,全部注册资本额就变成了1000万。后加入股东所持有的公司股比就应当是10%。可见,他出价1000万实际购得了公司10%的股比。而原始股东没花一分钱,但其持股比例由原来的100%变成了90%。

就这样,新公司的股权归属确定下来了。而追加投资就变成了公司的资产,有全体股东享有所有者权益。

❹ 出借人和投资人的区别

一、含义不同。出借人是“借用人”的对称。又称“贷与人”。借贷合同或借用合同中,将货币或实物交付给借用人所有或使用,并按照约定定期或不定期地收回等值货币或同种类、数量、质量的实物或者取回原物的一方当事人。

广义的投资者包括公司股东、债权人和利益相关者。狭义的投资人指的就是股东。在金融市场中,所谓投资者是指在金融交易中购入金融工具融出资金的所有个人和机构,包括存款人,出资人在验资时称为投资人。

二、享有的权利义务不同。

在将标的物交付借用人后,出借人一般不再承担法律上的义务,但如标的物有瑕疵,出借人则负有告知义务,当出借人故意隐瞒致借用人遭受损失时,出借人应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出借人享有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的权利,也就是债权人。

投资人是需要承担无法收回投资本金的风险的。投资人在一定时期内向一定领域投放足够数额的资金或实物的货币等价物。投资可分为实物投资、资本投资和证券投资等。

前者是以货币投入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取得一定利润,后者是以货币购买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公司债券,间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

(4)投资人的归宿扩展阅读:

投资的种类:

1、房产。很多人都投资房产,一家买n套房等着升值。

2、债券。债券有国债、金融债券、公司债券。这个比起股票风险低,但是收益也低。可以选择复利计息。国债是很多人都不能买到的,信誉好、利率优、风险小被称为“金边债券”。金融债券风险相对高些,公司的债券风险最大,收益最高。

3、股票。这个基本是都知道一些的。中国的股市从2008年的6000多降到2011年的2000多,并且经济增长而股票不涨,中石油那么牛的企业它的股票也是不好,巴菲特是从中石油赚了35亿美元后华丽的退出了。

4、贵金属。这个近几年比较热。“乱世买金”,在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世界不稳定因素太多,还有中国的通货膨胀比较厉害的情况下,很多人都转向黄金这个世界通用、价值稳定的物质。银行很多黄金产品,如黄金条块、纸黄金、黄金T+D。

5、保险。保险公司推出了很多理财型保险,预计收益率在6%左右。

❺ 股东和投资人的区别,分别有什么权利

在工商机关备案登记了吗

❻ 出资人和投资人的区别

投入资金的时间不同;“出资”在公司设立之前必须实际投入并缴足;而“投资”既可以在公司设立之前投入,也可以在公司运营过程中分期投入。

投入资金的目的不同;“出资”的目的在于缴足注册资本进而设立公司;而“投资”的目的则在于公司业务的开展或扩大经营。

投入资金的表现形式不同;“出资”一般通过章程约定并由公司出具《公司法》规定的出资证明书作为投入资金的表现;而“投资”则一般通过内部投资协议,由公司出具非正式证明文件作为投入资金的表现。

收取回报的表现不同;“出资”作为股份的表现,将通过股东分红的方式实现回报;而“投资”则一般是通过投资协议所约定的利润分配方式实现回报。

(6)投资人的归宿扩展阅读:

出资人职责:指获得授权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或者他们委托的专门机构对经营性国有资产行使出资人的职权和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

例如,中央政府设立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国有资产营运主体或国有大型企业行使出资人职责;地方政府设立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地方政府管理的国有资产营运主体或国有企业行使出资人职责。

国有资产出资人依法享有对国有资产的占有、收益、使用和支配权,享有资本受益、重大决策和选聘经营管理者等权利,同时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各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可以根据国有资产规模和营运需要,设立国有资产营运主体如国有控股公司、投资公司、资产经营公司等,授权他们行使出资人职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出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