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厦门海峡两岸文化艺术品投资运营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厦门海峡两岸文化艺术品投资运营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是2012-04-09注册成立的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注册地址位于厦门市思明区塔埔东路167号9层904单元B区107室。
厦门海峡两岸文化艺术品投资运营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502005878903711,企业法人邱国龙,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厦门海峡两岸文化艺术品投资运营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文化产业项目投资及相关管理服务;文化项目策划;文化艺术品创意设计;展会策划与筹办服务;文化艺术品(不含文物)的销售;文化产业的居间行纪;非证券类股权投资与股权投资有关的咨询服务;未涉及前置许可的其他经营项目。
厦门海峡两岸文化艺术品投资运营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2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爱企查查看厦门海峡两岸文化艺术品投资运营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㈡ 两岸金融中心的两岸金融中心(思明片区)
201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并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同意厦门市在两岸金融合作方面先行先试,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海西规划进一步明确“支持厦门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扩大金融改革试点,在对台离岸金融、资金清算等方面率先试验”。厦门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被正式确立为国家战略,这是厦门经济特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厦门金融业发展和两岸金融合作迎来的新的历史机遇。厦门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建设海峡两岸金融合作试验区,打造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思路,要求思明、湖里区政府落实在厦门岛东部建设“两岸金融中心”,为台湾金融界提供进入海西发展的平台,努力成为两岸金融合作的试验区。
两岸金融中心(思明片区)规划范围南至会展南路和文兴东路,北至黄头路,西至金山路,东至东海域,总占地面积8.6平方公里,可开发用地面积约140万平方米,可开发用地建筑面积约287万平方米,以金融大道为主线,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金融监管区和国际会展中心为节点,形成“一带多节点”的格局。在功能布局上,规划有金融产业区、服务配套区和休闲旅游区;在规划建设上,采用公交优先、项目开发与地铁站点规划相结合,城市绿地与城市街相配套,临海景观与滨湖景观相协调,打造亚洲又一魅力金融海岸线。
为推进两岸金融中心(思明片区)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思明区在厦门市重新修订的《关于鼓励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制定的《关于促进股权投资类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的基础上酝酿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按照“高站位、高品位、高效率”的原则,确定了以两岸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要素交易平台等为重点的招商方向,加快打造银行、证券、保险、股权、期货、租赁、信托、风投、外汇、担保等十大产业支撑平台。高标准的“硬件”加上高规格的“软件”,两岸金融中心(思明片区)的招商工作已经开始结出硕果。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鼎晖投资、永安信(拓展)基金、厦门宇鑫货币兑换有限公司……一个个金融投资项目落户两岸金融中心(思明片区)。
两岸金融中心(思明片区)的目标定位于金融体制创新实验区、两岸金融服务业对接示范基地、合作先行先试前沿平台、两岸区域经济一体华重要引擎。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指挥部的指导下,思明区将努力把两岸金融中心思明片区建成台资金融机构抢先登陆的“桥头堡”和集散地。
㈢ 台商在大陆投资的优惠政策
一、 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属下列情况的给予进一步优惠:
1. 经营期10年以上的生产性外资企业,从获利年度起,三年减半征收;
2. 当年出口产品产值占总产值70%以上的外资企业,在规定的减、免期满后,所得税可10%的税率计征;
3. 属技术先进型的外资企业,在规定的减免税期满后,所得税可按10%的税率计征;
4. 经营期10年以上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服务行业外资企业,从未获利年度起,一年免征,两年减半征收;
5. 经营期15年以上的投资电力、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的外资企业,从获利年度起,五年免征,五年减半征收;
6. 外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从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在投资于该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者作为资本投资开办其他外资企业,经营期不少于五年的,可退还再投资部分已缴纳所得税的40%的税款。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直接再投资兴办扩建产品出口企业或先进技术企业,期限不少于五年的,全部退还再投资部分已交纳的所得税。
7. 外国企业来源于厦门的利润、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所得,减按10%的税率计征所得税。
二、土地
经申请并缴纳有关土地费用后,可获得土地使用权,并在使用期限内可以转让、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活动。土地使用最高年限为工业用地五十年,企业用地从投产之日起5年内免交土地使用费。投资规模大的工业项目,经批准,允许按基准地价两年内分期缴付。
海沧投资区提供五通一平的土地,即供水、通讯、污水、排洪的管网接到地块周边的道路,供电接到区间开闭所,地块按规划平整。
三、关于入出境
入出境:厦门口岸除正常的入出境管理外,还可以落地签证、办证和落地签注。
外国人入出境:可持有效护照直抵厦门口岸申办有效期五天的外国人特区旅游签证。
华侨、港澳同胞入出境:可凭境外有效居留证件直抵厦门口岸申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入出境通行证。
台湾居民入出境:可凭台湾有效护照直抵厦门口岸申办一次有效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凭五年有效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直抵厦门口岸申办一次有效(有效期三个月)的入出境签注。
4,子女教育
对台商子女提供优于“市民待遇”的有条件择校;2002年起,市区省一级达标中学和示范小学的起始年段预留15个学位安置台商子女;无本市常住户口的台商子女也可参加片区内初中电脑派位,中考可报考省一级达标学校;台商子女在厦门中小学就读期间,学籍管理与本市常住户口学生完全相同。
此外,每年5月,市教育局、市台联、市台协三家联合召开咨询会,解答台商子女就学相关的所有问题。每年秋季为拟在厦门就学的台商子女登记备案,根据他们的志愿安排学校。每年8月上中旬,还组织台商子女入学现场办公,台商只需带齐必备材料,一趟就可办下全部手续。
2001年9月,出版《台商投资优惠政策汇编》,本书全面、系统地将中央政府及各地政府对台胞投资的管理及保护的相关规定和办法,进行了集中的整理和汇编;内容详实、权威,为台胞前来祖国大陆投资、考察,发挥了明快、简洁的引导作用。
来源: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
2001年9月,出版《台商投资优惠政策汇编》,本书全面、系统地将中央政府及各地政府对台胞投资的管理及保护的相关规定和办法,进行了集中的整理和汇编;内容详实、权威,为台胞前来祖国大陆投资、考察,发挥了明快、简洁的引导作用。
来源: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
㈣ 厦门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足迹
2010年6月 厦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正式获国务院批准
2011年3月 两岸金融中心建设被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1年7月 金圆集团成立 、厦门金融中心大厦封顶
2011年9月 总冠名首届“海峡金融论坛”
2011年12月 与工、农、中、建等八家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12年4月 厦门市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
2012年4月 2012厦门金圆杯两岸围棋高峰赛暨两岸金融棋手交流赛
2012年6月 承办第二届“海峡金融论坛”
2012年9月 参展第16届9·8投洽会,签下14个项目,签约投资额近百亿
2012年12月 承办“中国经济50人论坛·海峡两岸金融峰会”
2012年12月 厦门市担保有限公司股权划转至金圆集团
2012年12月 厦门国际金融管理学院成立
2012年12月 厦门国际金融管理学院首期培训班正式开班
2013年1月 科技担保分公司成立
2013年2月 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股权划转至金圆集团
2013年3月 厦门湖里诚泰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13年4月 厦门方特梦幻王国主题公园开业
2013年5月 第一期“中国梦——走进创业的新起点”培训班正式开班
2013年5月 与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3年6月 承办第三届“海峡金融论坛”
2013年6月 厦门国际金融管理学院与台湾金融研训院签订两岸金融人才联合培训合作协议
2013年7月 厦门金融中心大厦正式启用
2013年9月 参展第17届9·8投洽会
2013年9月 “复旦—金圆两岸金融研究中心”在厦门金融大厦正式揭牌成立
2013年10月 两岸股权交易中心签约
2013年10月 与工商银行、平安银行、安邦保险、瑞达期货签署两岸金融中心核心区入驻协议
2013年11月 参展第10届“厦门人居环境展示会”
2013年12月 承办“2013年两岸四地银行业财富管理论坛”
2014年2月 圆信永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揭牌开业
2014年2月 金圆资本管理(厦门)有限公司成立
2014年4月 金圆集团于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金圆国际有限公司
2014年5月 厦门市城市开发有限公司成立
2014年6月 厦门市金财投资有限公司获批成为厦门唯一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2014年7月 金圆集团台湾办事处正式开业
2014年8月 厦门金圆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
㈤ 海峡两岸炮击年代厦门百姓怎么生活
海峡两岸炮击年代厦门百姓都在同安,翔安地区生活,有少数在思明区。因为现在的环岛路就是前线,对金门开炮的地方,也对台湾人民喊话。现在环岛路还有留下碉堡呢。
㈥ 厦门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媒体报道
报道1:
厦门两岸金融中心核心区添新军
刊于厦门日报2013年10月13日第2、9版
10月12日,“厦门两岸金融中心核心启动区项目签约仪式”隆重举行,涵盖银行、保险、期货等多种业态的金融项目将入驻核心区,这标志着两岸金融中心建设借助美丽厦门的东方,又迈出了跨越发展的坚实步伐。本次签约仪式由负责两岸金融中心开发运营的主体单位厦门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分行、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分行、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瑞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就入驻片区进行意向签约。
厦门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晓曦介绍了厦门两岸金融中心的成立背景与开发进展,作为两岸金融中心开发运营主体的厦门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两年多来,致力于建设运营两岸金融中心、丰富提升金融资产价值、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市规划局、金圆集团委托国际知名HOK规划设计公司开展两岸金融中心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设计概念规划和城市设计导则编制均通过评审。由金圆集团投资建设的厦门金融中心大厦已投入使用,多家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将陆续进驻。此次签约,将加速推进厦门两岸金融中心建设,有助于以集聚金融资源为重点的区域性金融服务体系构建,对厦门两岸金融中心建设运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签约项目的实施,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金融企业前来片区安家落户、投资兴业。
报道2:
厦门两岸金融中心日新月异
刊于福建日报2012年12月19日第15版
先行先试
硬设施不断完备
12月18日,厦门国际金融管理学院揭牌,并将在12月21日、22日举办“两岸金融中心建设培训班暨厦门国际金融管理学院首期培训班”。至此,厦门两岸金融中心的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从两岸金融中心的承建、产业投资到基金筹集,开始向人才培训延伸,为厦门金融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厦门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许晓曦表示:“厦门国际金融管理学院将立足于服务厦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充分整合两岸经济金融研究、金融人才培养等多方资源优势,并将围绕与著名高等院校合作、建设金融人才实操训练基地等四个方面展开。”
厦门国际金融管理学院的正式开班,只是厦门两岸金融中心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厦门两岸金融中心建设堪称“日新月异”。
2011年7月28日,作为两岸金融中心建设开发全新平台、厦门金融投资控股主要渠道和海峡金融产业对接重要载体,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承载着建设运营两岸金融中心,促进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的使命,金圆集团在两岸金融中心建设方面也日渐走上正轨。“9·8”投洽会期间,金圆集团签订的金融投资合作业务、拟入驻金融中心片区和厦门金融中心大厦的主要落户项目就达14项,投资额约100亿元。
稳步推进
软环境持续改善
“一年前,两岸金融中心规划方案刚出炉,厦门金融中心大厦刚刚封顶。”坐在位于厦门软件园二期的临时办公地点里,回忆两岸金融中心,在许晓曦的印象中,今天已然别有洞天,两岸金融中心核心区的拆迁工作已经展开,作为厦门新地标建筑的厦门两岸金融中心大厦正着手室内装修,2013年就可以交付使用。
在发展软环境上,探索的脚步也始终没有停止过。
不久前,“中国经济50人论坛·海峡两岸金融峰会”在厦门举行,这是“中国经济50人论坛”首次由厦门承办,通过这个会议,国内外顶尖经济领域的专家知道并了解了厦门两岸金融中心,也为两岸金融中心的未来发展带来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作为活动乃至两岸金融中心的主要承办单位,金圆投资集团在这次峰会活动期间得到了与两岸金融界顶级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为厦门两岸金融中心践行综改、先行先试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思路。
“峰会上专家们对于两岸金融中心建设要分步骤,科学发展,要认清定位,特色发展等建议对我们来说都很受益。”许晓曦说,“海峡两岸金融峰会”不仅能让更多两岸顶级的专家学者了解关注两岸金融中心,也能为两岸金融中心的后续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刚刚成立的厦门国际金融管理学院,就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到学院授课,与他们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持续推动改善软环境是个积累的过程。2012年4月份,金圆集团与中国棋院共同主办的“2012年厦门金圆杯两岸围棋高峰赛暨两岸金融棋手交流赛”,开创了大陆与台湾金融业界“以棋为媒”的先河;由金圆集团等单位主办的“两岸三地金融合作交流联席会”在“台交会”现场举行了隆重的签约仪式;2012年6月份的“海峡论坛”期间,全国政协贾庆林主席参观了两岸金融中心建设成就展,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在2012年6月17日金圆集团为主承办的“海峡金融论坛”上,海峡两岸金融界知名专家、学者在两岸货币清算、人民币贸易清算结算方面达成了多项共识……
政策利好
未来前景可期
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厦门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支持厦门扩大金融改革试点,先行先试一些金融领域的重大改革举措”。同时,厦门市将拟定《厦门经济特区促进两岸金融中心建设条例》(草案),以人大立法的方式推动两岸金融中心的建设。
“国家和省市的政策保障让我们对两岸金融中心的建设充满了信心。”许晓曦说,在国内建设两岸金融中心的城市不少,如何走出属于厦门两岸金融中心的发展路子,是两岸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厦门在金融改革创新和两岸金融合作中的先行先试让两岸金融中心的图景日益生动。中国保监会与厦门市政府签署了《关于建设厦门保险改革发展试验区合作备忘录》,将厦门确定为全国保险改革发展试验区;国家开发银行厦门分行授信支持两笔陆资赴台投资项目,开创了金融支持大陆赴台项目投资先河;厦台两地共有12家6对银行签订了跨境人民币代理清算协议,厦门成为大陆首个提出建立两岸跨境人民币结算清算群的城市。
“平地出高楼。”在总结厦门两岸金融中心的成就时,许晓曦如此简单地概括。他说,厦门两岸金融中心从无到有,靠的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的扎实推进,是建设初期“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作”的三高要求,更是国家、省市不遗余力的政策支持。
报道3:
金圆集团扎实推进两岸金融中心建设
刊于厦门日报2012年7月27日第6、7版
聚年轮以成百年之木,积跬步以致千里之途。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圆集团”)成立一周年,团队的打造、资产的整合、业务的拓展、利润的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步步稳健;协同各方力量,跨越审批门槛,争取金融牌照,谋求两岸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先行先试,高标准、高水平推动片区开发和金融投资……金圆集团在市委、市政府的科学指引下,在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坚实的步履、高效的作为,画下了集团成长史上第一个金色年轮。
继2010年6月国务院批准厦门市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将厦门两岸金融中心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2011年12月,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再一次赋予厦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多项先行先试政策,明确提出“大陆对台金融合作的重大金融改革创新项目,厦门具备条件的优先安排在厦门先行先试;鼓励内外资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和股权投资机构在厦门设立总部、资金营运中心、研发中心、外包中心或后台服务机构;重点支持厦门新设综合类证券、证券投资基金、产业基金等紧缺性金融项目”等。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厦门“两岸金融中心”作为大陆首个、惟一冠以“两岸”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2011年7月28日,厦门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属一类国有企业——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肩负着“建设运营两岸金融中心、丰富提升金融资产价值和促进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使命。公司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作,不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强化责任,扎实推进两岸金融中心建设。
㈦ 厦门海峡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怎么样
厦门海峡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是1997-01-15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厦门市思明区香莲里6号502室。
厦门海峡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502032601378719,企业法人林杰松,目前企业处于注销状态。
厦门海峡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海峡两岸投资经贸咨询、中介服务咨询;接受委托代理代办投资贸易业务;引进台湾先进技术、设备及优良品种;组织考察;为两岸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的交流提供服务和进行合作;批发零售工艺品、文体用品、服饰。
通过爱企查查看厦门海峡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㈧ 厦门海峡两岸设计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注册号:****所在地:福建省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陈水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登记状态:存续登记机关:厦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14号第一层及夹层
法定代表人:陈水
成立时间:2012-10-19
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50200200075668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14号第一层及夹层
㈨ 厦门中山路·2011海峡两岸(厦门·思明)亲情联谊会---“两岸精品展”开始接受报名!
【展会概述】
2011海峡两岸亲情联谊会作为厦门9.8洽谈会的一大主题配套活动,以“增进两岸交流、传递血缘亲情,弘扬闽台民俗文化,增进海峡西岸人民友谊”为宗旨,举办形式丰富多彩,旨在丰富9.8洽谈会的活动形式及文化内涵,为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搭建起更宽更广的交流平台,有效地促进两岸亲情联谊会的发展与交流。
本届亲情联谊会以“两岸亲情一线牵 闽台文化两相联”为主题,整场活动以“和谐、分享、互动、娱乐、竞技”为氛围基调,借以形式丰富的配套展演形式,届时活动将举行“号令天下”闽台武术节——第二届两岸民间武术之星选拨赛,聚焦海峡两岸武术爱好者,以此热潮聚拢人气,沸腾活动现场。2011海峡两岸亲情联谊会,是两岸人民的文化交流盛会,必定掀起广大市民的参观消费热潮,成为2011年度最具活力和消费力的文化盛会。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第十五届台交会组委会、中共思明区委、思明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思明区经济贸易发展局
协办单位:中国(厦门)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厦门台商协会
策划执行:厦门中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