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證券市場 » 債券投資應收利息到期一次收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債券投資應收利息到期一次收

發布時間: 2021-05-21 19:13:15

❶ 為什麼到期投資里應收利息是票面利息

比如,就針對你的提問來做一個較通俗的回答。
應收利息,是到期時債務人要支付給你的利息,就像你存定期一樣,會一開始就告訴你一個存款利率,這個就是票面利率,每期的應支付的利息就根據這個利率來計算(類似單利計算)。
如果說收取利息看作是收付實現制(Cash basis)的話,投資收益的確認則看作是權責發生制(Accrual basis),它是攤銷確認的,而攤銷率就必須使用實際利率。使用票面利率是行不通的,見以下舉例。

**實際利率和票面利率:舉個例子說明。1000元,年利率8%,存1年,每半年付一次利息,那它的票面利率就是8%,而實際利率是8.16%。每三個月付一次利息,實際利率則是8.24%。只有票面利率是不會隨著支付頻率的變化而變化的,這也是收取利息要採用票面利息的原因之一。

❷ 事業單位購入的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長期債券的利息,應通過應收利息核算

事業單位購入的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長期債券投資持有期間的利息,應當通過「長期債券投資—應計利息」科目
政府會計制度(2019年1月1日執行):
1216 應收利息 核算事業單位長期債券投資(持有時間超過一年,不含一年的債券投資)應當收取的利息。
此科目僅針對取得時已到付息期未領取和分期付息的長期債券投資到期未領取利息,對於購入的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長期債券投資持有期間的利息,應當通過「長期債券投資—應計利息」科目核算,不通過本科目核算。

❸ 計提長期債券投資利息2000元,該債券為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企業債券(做會計分錄)

期末計提到期時一次還本付息的應付債券利息,應計入應付利息賬戶,會計分錄為:
借:應收利息 2000
貸:長期債權投資——應計利息 2000
財務費用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籌集資金而發生的籌資費用。包括企業生產經營期間發生的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匯兌損益)、金融機構手續費,企業發生的現金折扣或收到的現金折扣等。
應付利息是指企業按照合同約定應支付的利息,包括吸收存款,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長期借款,企業債券等應支付的利息。本科目可按存款人或債權人進行明細核算。應付利息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應付未付的利息。

❹ 持有至到期投資取得時應收利息和應計利息的意思

「應收利息」是流動負債科目,核算在一年內到期的短期借款利息,和到期一次還本但分期(半年或一年)付息的長期借款或長期債券的應收利息。記入」應收利息「賬戶中的金額在一年內即可收回。

「持有至到期投資」指的是長期債券投資,利息要到期與本金一起收取,故其應計利息屬於長期負債,「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是非流動負債科目。

(4)債券投資應收利息到期一次收擴展閱讀

(一)企業購入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持有至到期投資等,已到付息期按合同約定的名義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的利息,借記本科目,按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貸記「投資收益」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持有至到期投資——溢折價」科目。

(二)按期計提債券利息時,應按已到付息期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利息的金額,借記「應收利息」科目,貸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科目;同時,借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其他綜合收益」科目,貸記「投資收益」科目。

(三)未減值貸款計息日,應按貸款的合同本金和合同約定的名義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利息的金額,借記本科目,按貸款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的金額,貸記「利息收入」科目,按本期應攤銷交易費用的金額,借記或貸記「貸款——交易費用」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貸款——溢折價」科目。

❺ 持有至到期投資中的實際利息收入怎麼計算。

實際利息收入=期初債券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1,企業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資會計處理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面值】

應收利息【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按其差額】

貸:銀行存款 【按實際支付的金額】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按其差額】

2,持有至到期投資在持有期間應當按照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認利息收入,計入投資收益。

實際利息收入=期初債券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貸:投資收益】

應 收 利 息 =債券面值 × 票面利率 【借:應收利息】

利息調整的攤銷=二者的差額

3,(1)如果持有至到期投資為分期付息

借:應收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差額】

貸:投資收益【期初債券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差額】

(2)如果持有至到期投資為一次還本付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差額】

貸:投資收益【期初債券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差額】

(5)債券投資應收利息到期一次收擴展閱讀:

持有至到期投資應採用實際利率法,按攤余成本計量。

實際利率法指按實際利率計算攤余成本及各期利息費用的方法,攤余成本為持有至到期投資初始金額扣除已償還的本金和加上或減去累計攤銷額以及扣除減值損失後的金額。

  1. 企業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資,應按該投資的面值,借記本科目(成本),按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

借記「應收利息」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本科目(利息調整)。

2.資產負債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資為分期付息、一次還本債券投資的,應按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借記「應收利息」科目。

按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貸記「投資收益」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本科目(利息調整)。

持有至到期投資為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投資,應於資產負債表日按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借記本科目(應計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

參考資料:持有至到期投資——網路

❻ 持有至到期投資一次計提、分期計提利息如何做分錄

1、分期付息、一次還本的債券投資

借:應收利息(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

貸:投資收益(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

借或貸: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

2、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投資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

貸:投資收益(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

借或貸: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

(6)債券投資應收利息到期一次收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一、企業不得將下列非衍生金融資產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

1、初始確認時即被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非衍生金融資產。

2、初始確認時即被指定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資產。

3、符合貸款和應收款項定義的非衍生金融資產。

二、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表明企業沒有明確意圖將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

1、持有該金融資產的期限不確定。

2、發生市場利率變化、流動性需要變化、替代投資機會及其投資收益率變化、融資來源和條件變化、外匯風險變化等情況時,將出售該金融資產。

❼ 持有至到期投資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情況下的攤余成本問題

①持有至到期投資為分期付息,一次還本債券投資:
借:應收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貸:投資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資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或借記)
此時,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金)-[現金流入(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已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這里可以將期初攤余成本理解為本金,而每期的現金流入可以理解為包含了本金和利息兩部分,其中「現金流入-實際利息」可以理解為本期收回的本金。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為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投資: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貸:投資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資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或借記)
此時,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金)+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已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因為是一次還本付息,所以此時的現金流入為0,則實際利息增加期末攤余成本。

❽ 8事業單位長期債券投資的應收利息因還本付息方式不同在核算方法上有何區別

長期債券投資應收利息如果是分期付息一次還本方式,那麼應計入財務費用或者資產成本中,如果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則是計入應付債券-利息調整中,攤余成本的核算也不一樣,應付債券-利息調整金額應該計入攤余成本中,應付利息不應計入攤余成本的核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