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證券市場 » 俄羅斯證券交易所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俄羅斯證券交易所

發布時間: 2021-05-12 11:22:16

A. 世界四大通訊社有哪些

四家通訊社分別是: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合眾國際社。

1、法國新聞社(法語:L'Agence France-Presse)

簡稱法新社(AFP),是全球第一家通訊社,同時也是法國最大的通訊社,世界第三大通訊社,僅次於美聯社和路透社。

法新社總部設在巴黎,在約110個國家設有辦事處,它通過法語、英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德語和葡萄牙語向全世界發布消息。



2、聯合通訊社(英語:Associated Press)

中文環境里為將其和其他國家的聯合通訊社區分開來,多加註國名稱為「美國聯合通訊社」,簡稱美聯社,為美國乃至於世界最大的通訊社,是由各成員單位聯合組成的合作型通訊社。

二戰後(1947年),美聯社成員范圍擴大到電台、電視台,而且允許非社員訂閱稿件。美聯社總部設在美國紐約。

美聯社成立於1846年5月,由《紐約先驅報》、《紐約太陽報》、《紐約論壇報》、《紐約商業日報》、《快報》、《紐約信使及問詢報》聯合組建。經過多年發展,已擊敗了傳統的競爭對手合眾國際社,成為美國第一大的通訊社。其他英語新聞服務例如路透社和法新社,是基於美國以外的國家。


3、路透通訊社(英語:Reuters)

簡稱路透社,是位列世界前三的多媒體新聞通訊社,提供各類新聞和金融數據,在128個國家運行。路透社提供新聞報導給報刊、電視台等各式媒體,並向來以迅速、准確享譽國際。

此外,路透社還提供工具和平台,例如股價和外幣匯率,讓交易員可以分析金融數據和管理交易風險;同時路透社的系統讓客戶可以經由互聯網完成買賣,取代電話或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買賣大廳等人工交易方式,它的電子交易服務串連了金融社群。


4、合眾國際社(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UPI)

美國第二大通訊社,國際性通訊社之一。與英國路透社,美國美聯社,法國法新社並稱為西方四大通訊社。與前三者以及中國新華社和俄羅斯塔斯社並稱全球六大通訊社。



(1)俄羅斯證券交易所擴展閱讀:

其他著名通訊社

1、俄通社-塔斯社

(俄語: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е телеграфное агентство России,又譯伊塔爾-塔斯社),簡稱俄塔社(ИТАР-ТАСС),為俄羅斯最大的通訊社,亦是國際性通訊社之一,屬於俄羅斯國家通訊社。其前身為蘇聯官方通訊社塔斯社,為世界五大通訊社之一。

總社位於莫斯科,在俄羅斯及獨聯體設有74個辦公室,除此之外在世界各地還有65個分社。


2、新華通訊社

簡稱新華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國家通訊社(另有中國新聞社),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正部級直屬事業單位,其發布的一些內部規范也在中國新聞界有實際的規范作用。提供實時文字新聞、經濟信息、新聞圖片圖表等。

新華社在世界各地有一百多個分社,在中國大陸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軍隊都設有分社,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還設有支社。新華社是中文媒體的主要新聞來源之一,同時使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義大利文、葡萄牙文和日文發稿。

B. 交易所怎麼交易,好不好

Yobit,世界交易量前五十的交易所,同時有俄羅斯,中文和英文界面

C. 五大行是指哪幾個銀行是指哪幾個銀行啊

四大銀行是指由國家(財政部、中央匯金公司)直接管控的四大國有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A股股票代碼:601398)、中國農業銀行(A股股票代碼:601288)、中國銀行(A股股票代碼:601988)以及中國建設銀行(A股股票代碼:601939)。

D. 世界十大城市排名

1.東京 2.紐約 3.上海 4.巴黎 5.香港 6.倫敦 7.聖保羅(巴西) 8.開羅 9.曼谷 10.墨西哥城

全球最富有的十大城市
1日本首都東京、2美國紐約、3英國首都倫敦、4韓國的首都首爾(又名漢城)、5 美國洛杉磯、6日本大阪、7中國香港、8美國芝加哥、9加拿大多倫多、10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

世界十大最適宜居住城市
溫哥華、墨爾本、維也納、日內瓦、 佩思、阿德萊德、悉尼、蘇黎世、多倫多、卡爾加里(加拿大)

世界十大最不適宜居住城市
巴布亞紐幾內亞首都莫爾茲比港、阿爾幾里亞首都阿爾及爾、孟加拉國首都達卡、巴基斯坦城市卡拉奇、奈及利亞首都拉各斯、柬埔寨城市金邊、象牙海岸首都阿比讓、辛巴威首都哈拉雷、喀麥隆城市杜阿拉、伊朗首都德黑蘭。來自雲掌財經客戶端。

E. 斯徒加特在哪

在德國~

斯圖加特
斯圖加特(Stuttgart)位於德國西南部的巴登-符騰堡州(1100萬人口,36,000平方千米)中部內卡河谷地,靠近黑森林和士瓦本 Jura。不僅是該州的州首府,也是州級管轄區及斯圖加特地區首府和該州的第一大城市。同時也是該州的政治中心: 巴-符州議會,州政府,和眾多的州政府機關部門均設在這里。十三世紀時為城防要塞,曾是符騰堡新公國的首府。鐵路樞紐,河港,國際航空站。德國南部僅次於慕尼黑的工業城市。有電子、汽車、機械、精密儀器、紡織、食品等工業。世界著名汽車城,賓士汽車公司所在地。也是出版業中心。多高等院校、博物館等。附近有大礦泉,多葡萄園。是重要礦泉水、葡萄酒產地。哲學家黑格爾誕生生此。由於其在經濟、文化和行政方面的重要性,是德國最知名的城市之一。 斯圖加特是德國第六大城市,斯圖加特區域是全國第四大城市聯合體(僅次於魯爾區、萊茵-美因區和柏林)。離斯圖較近的大城市有: 斯圖北面204公里的法蘭克福,和東南面220公里的慕尼黑。市域人口約300萬。

城市組成
斯圖加特市本身人口59萬(2005年9月),面積207 km²。共有5個城內區,和18個城外區組成。著名的有 在這23個大城區中又包含了大小不一的城片141個。
為了加強斯圖加特市和周邊城鎮的聯系,該市又和周邊的5個州級縣(波普林根,埃斯林根,格平根,路德維希堡,伊姆斯-莫縣)構建起了斯圖加特地區。有3,700 km²,270萬人口。由於此地區之大,經濟之強使該地區贏得了"斯圖加特歐洲大都會地區"的美譽。約270萬居民每天穿梭往來於全地區大小城鎮之間,異地上學上班早已司空見慣,居民們已經不分斯圖加特是市,還是 地區了。
但在德國政府官方的劃分上,是將巴-符州劃分成了4個州級管轄區,斯圖加特地區和周邊的海爾布龍-弗蘭克地區及東符騰堡地區共同構成了面積為11,000平方公里,人口為399萬,巴-符州第一大的斯圖加特管轄區。剩餘的3個巴-符州級管轄區為卡爾斯魯厄管轄區; 圖賓根管轄區; 弗萊堡管轄區。

斯圖加特還有更正教 (符騰堡州立更正教會)的主教座堂 和天主教 羅滕堡-斯圖加特教區的2個主教座堂 之一。

歷史
斯圖加特的市徽是一隻在金黃色原野躍立的黑色駿馬。但其實市徽是假偽的,是因為「斯圖加特」這名字是在眾多世紀以來已從 Stutengarten 這字修改過無數次,原本這字在英文粗略地是指「雌馬花園」或「種馬場」。大約950年,神聖羅馬皇帝奧托一世的其中一個兒子,士瓦本公爵魯道夫建立了斯圖加特,並用作養馬(特別是他父親的騎兵)。之後(大約1300年),斯圖加特成為符騰堡伯爵的行宮。在1496年,符騰堡伯爵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晉升為符騰堡公爵。在拿破崙解散了神聖羅馬帝國之後,符騰堡公爵得到了國王的稱號,而斯圖加特成為了國王的王宮。

符騰堡王室和巴登-符騰堡州的名字原本是來自斯圖加特一座很陡峭,名為符騰堡的山。在山頂上有1824年的卡特琳娜王後(俄國沙皇保羅一世的女兒)和符騰堡國王威廉一世的陵墓。

1848年革命期間,一個實行民主和要求獨立的國會(法蘭克福國會)在法蘭克福成立,以壓倒德國的分裂情勢。經過長期討論,議會決定將德國皇帝的稱號授予普魯士國王。當民主活動衰弱之際,德國貴族們重新掌握他們未獨立的國土的控制權。最終普魯士國王拒絕革命的提議。議會成員被逐出法蘭克福,而最激進的成員(想要建立共和國的人)逃離到斯圖加特。短時間之後,那些議會余黨建立的「剩餘議會」被符騰堡軍隊解散。

1871年,符騰堡作為自治王國加入普魯士首相俾斯麥通過幾次成功的戰爭和外交手段締造的德意志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君主制垮台,成立了符騰堡自由州,作為魏瑪共和國的一部分。1920年,斯圖加特是德國國民政府(行政已脫離柏林)的所在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斯圖加特的市中心幾乎被空襲完全摧毀。

1945年盟軍佔領了德國。他們將巴登和符騰堡合並,1952年成立新的民主的巴登-符騰堡州(德國第三大州),首府在斯圖加特。

戰後,推行馬歇爾計劃這個支持歐洲經濟政治恢復重建的計劃的思想最先是美國國務卿在斯圖加特歌劇院(1946年9月6日)的一次演講中提出。這言論直接導致英國和美國佔領區的統一,並稱為bi-zone。2年後,法國也加入bi-zone,變成tri-zone並從而為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建立了基礎。斯圖加特和法蘭克福都是成為聯邦首都有力的競爭者,但最終波恩獲勝。

在以後70年中,

冷戰期間,所有在歐洲、非洲和大西洋的美軍的聯合指揮中心都移至斯圖加特的美軍歐洲指揮部(EUCOM)。而EUCOM的總部今天還在這里。

科研
斯圖加特地區擁有德國范圍內最密集的科學,理論,及調研機構。全德約11%的科研成果均出自這里,由此帶來的利潤每年達43億歐元。共有6座弗勞恩霍夫研究所,兩座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兩座大學以及一座媒體學院等(斯圖加特大學,霍恩海姆大學,斯圖加特媒體學院),和別的科研機構坐落在這里。

斯圖加特地區共有15萬家公司,該地區以高科技產業著稱,其中最著名的有戴姆勒-克萊斯勒,保時捷,博世,惠普,IBM等德國,及世界著名的公司,這些公司都將它們的德國總部設在這里。

同時斯圖加特也是除法蘭克福之外,德國第二大證券交易所所在地。許多重要金融公司將總部設在斯圖加特。

交通
斯圖加特是巴-符州重要的交通樞紐。在斯圖城南萊菲德恩-艾希特丁恩擁有一座全州最大的 斯圖加特機場(機場代碼:STR),自2004年3月該機場的第三航站正式運營,使該機場的客運量增至1千2百萬。2003年該機場共運送旅客760萬。今年預計會達到830萬人次。斯圖加特當然也是重要的鐵路樞紐。從這里旅客可以方便的到達卡爾斯魯厄,斯特拉斯堡,巴黎方向; 曼海姆-科隆方向; 烏爾姆-慕尼黑方向; 蘇黎世-米蘭方向; 及海爾布龍-紐倫堡方向的任何城市。同時在斯圖加特的康威斯特海姆火車站也是重要的列車編組站之一。

兩條德國重要的高速公路A8(巴黎-慕尼黑)和A81(蘇黎世-維爾茨堡)在斯圖加特交匯,構成了斯圖重要的對外交通網。同時,一座內陸河港也成為了斯圖加特貨運的主力。

公共交通
斯圖加特擁有龐大,先進,便利的市內外公共交通網。由德國鐵路公司(DB)和地區政府聯運的六條輕軌列車線路(S-Bahn),連接了整個斯圖加特地區的大小城鎮。其市內還共有地下鐵線路18條(U-Bahn)(包括個別特殊線路);一條有軌電車線路;一條齒輪有軌電車線路;一條纜車線路和不計其數的公共汽車線路,全部由斯圖加特有軌電車公司(SSB)獨自經營。作為補充,也有眾多私營交通運輸公司開辟了新的公共汽車線路。但是,所有的交通運輸公司都必須由斯圖加特交通和價目聯盟(VVS)的統一管理,不僅制定統一的車票樣式及價格,還提供內容詳盡的車次查詢系統。

人民、文化和建築
斯圖加特的文化生活很有名,特別是Staatstheater和Staatsgalerie。Staatstheater包括一個歌劇院和3個小劇院,表演歌劇、芭蕾舞、話劇和音樂會。世界聞名的斯圖加特歌劇院贏得聲望「Opera of the year」(德國/奧地利/瑞士)5年(1998-2002)。著名的斯圖加特芭蕾舞與John Cranko和Marcia Haydée的名字連在一起。該市還有2個百老匯風格音樂劇院-阿波羅和Palladium 劇院(各有1800座位)。

斯圖加特的市中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嚴重損壞,1950和1960年代城市重建期間,許多歷史建築消失了,如Kronprinzenpalais at Schlossplatz。該市今天缺少歷史建築。該市除重建歷史建築外,就以一些戰後優秀現代建築自誇。

1200 - 1600 Collegiate 教堂(Stiftskirche,羅馬風/哥特式),戰後重建時內部簡化;
1300 - 1500 舊王宮(Altes Schloß,文藝復興式樣),戰後重建;
1700 - 1800 新王宮(Neues Schloß,巴洛克 / 古典主義),戰後重建時內部現代式;
1700 - 1800 孤獨城堡(巴洛克/ 洛可可風格);
1850 國王大廈(Königsbau,古典主義),戰後重建;
1910 市場大廳(新藝術運動風格);
1920 火車總站(前現代);
1920 國際住宅展建築群(Weissenhof Estate,包豪斯 / 國際式);
1950 電視塔(世界第一個混凝土結構電視塔);
1980 新州立畫廊(Neue Staatsgalerie;後現代);
2000 斯圖加特機場集散大廈,位於城外,靠近Leinfelden-Echterdingen;
2005 斯圖加特Kunstmuseum(現代主義)。

名人
黑格爾:哲學家
弗里德里希·席勒:詩人
戈特利布·戴姆勒:摩托車的發明者
卡爾·本茨:汽車的發明者
威廉·邁巴赫:發明家,與戈特利布·戴姆勒一起創辦梅塞德斯-賓士
羅伯特·博世:發明家,羅伯特·博世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
貝特霍爾德·馮·施陶芬貝格:德國抵抗組織成員,試圖殺死希特勒
費迪南德·波爾舍:保時捷汽車公司的創立者
特奧多爾·霍伊斯:戰後第一任德國總統
里夏德·馮·魏茨澤克:德國總統、柏林市長
京特·貝尼施:建築師
於爾根·克林斯曼:足球運動員,德國足球隊教練
羅蘭·埃梅里希:導演
里夏德·威廉:漢學家

友好城市
聖海倫斯(英國) 1948年
加的夫(英國) 1955年
聖路易斯(美國) 1960年
斯特拉斯堡(法國) 1962年
孟買(印度) 1968年
布爾吉巴營(突尼西亞) 1971年
開羅(埃及) 1979年
羅茲(波蘭) 1988年
布爾諾(捷克) 1989年
薩馬拉(俄羅斯) 1992年

F. 俄羅斯欠中國多少國債

據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報道,俄羅斯經濟部長烏柳卡耶夫(Alexei Ulyukayev)周三表示,中國顯示出有興趣投資俄羅斯債券,而且已開始買入俄羅斯國債。中國投資者已經買進500億-600億盧布的俄羅斯聯邦政府債券。俄新社,俄羅斯財長安東-西盧安諾夫日前表示,中國投資者2015年購買了500-600億盧布的俄羅斯聯邦政府債券。

G. 黑色星期五是特指美國歷史上的哪個特指事件嗎

1929年10月28日「黑色星期五」———當時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的道·瓊斯工業股價平均數竟暴跌312.9%,並引發了全球性的危機。然而,也許許多人不知道,爆發於80年代後期的美國「股災」,較之於「黑色星期五」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這一天對於美國紐約所有股票持有者來說,是一個難忘的災難性日子———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的道·瓊斯30種工業股價平均數突然從開盤時的2247.06點,下跌到1738.74點,在幾個小時內暴跌了508.32點,跌幅達22.62%,為1929年10月崩盤時的2倍多;標准普爾500種股票價格指數也下降了57.65點,跌幅達20.5%。在此之後的一星期內,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和標准普爾500種股票價格指數下降幅度達到了1/3,美國當日一天中股票市場財富縮水超過5000億美元,佔美國當年國民生產總值(GNP)的1/8左右。由此使得全球經濟的病變迅速蔓延整個歐洲,覆蓋到亞洲、大洋州等。據保守估計,此次瘟疫一樣的病變,使得全世界的股票持有者大約損失了2萬億美元財富。
那麼是什麼的原因引發了1987年的美國「股災」呢?
這是因為,市場過熱,市場運行和實際運行不匹配,導致出現經濟泡沫。此後又由於實際經濟運行指標惡化,導致財政赤字居高不下,通貨膨脹泛濫,股票市場積弱難返,貿易糾紛不斷,使投資者對全球經濟驚恐不安。
其次程式交易和投資組合保險策略的技術操作缺陷,和市場信心脆弱等因素,最終誘發導致了股票市場的大崩盤。

H. 全球市值最大的前十家證券交易所是哪些啊

排名 股票代碼 股票簡稱 市值(億美元)
1 601857 中國石油 11081.94
2 XOM 埃克森美孚 4876.82
3 GE 通用電氣 4075.83
4 HK0941 中國移動 3921.16
5 601398 工商銀行 3640.03
6 MSFT 微軟 3467.12
7 Gazprom 俄羅斯天然氣公司 2912.19
8 RDSA 荷蘭殼牌 2732.50
9 600028 中國石化 2678.13
10 601628 中國人壽 2359.17

I. 俄羅斯等15個國家都有證券交易所嗎

必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