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債券利息計入什麼科目
債券利息收入是指債券投資而實現的利息收入,收到債券利息收入計入投資收益,會計分錄是:借:銀行存款,貸:投資收益。
債券利息收入
債券利息收入是指債券投資而實現的利息收入。債券利息收入的核算原則是債券利息收入應在債券實際持有期內逐日計提,並按債券票面價值與票面利率計提的金額入賬。
賬務處理
逐日計提持有期債券利息時,借記"應收利息"科目,貸記本科目。
本科目應按債券種類等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期末,應將本科目的貸方余額全部轉入"本期收益"科目,結轉後本科目應無余額。
利息收入的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金融)確認的利息收入,包括發放的各類貸款(銀團貸款、貿易融資、貼現和轉貼現融出資金、協議透支、信用卡透支、轉貸款、墊款等)、與其他金融機構(中央銀行、同業等)之間發生資金往來業務、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等實現的利息收入等。
二、本科目可按業務類別進行明細核算。
三、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按合同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借記“應收利息”等科目,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貸款——利息調整”等科目。
實際利率與合同利率差異較小的,也可以採用合同利率計算確定利息收入。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債券利息計入什麼科目?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Ⅱ 債券發行費用的會計處理
1.根據 金融工具准則的規定,判斷轉換權是否屬於一項權益工具。
2. 如果是權益工具的,則表明這是同時捆綁發行一項債務工具和一項權益工具,需要按照金融工具准則的規定分別計算這兩部分各自的公允價值。
3. 將發行費用按照權益部分和債務部分的相對公允價值之比在這兩部分之間分攤。對於分攤到權益部分的發行費用。
此外,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37號第十一條規定:沖減計入權益的金額;對於屬於債務工具的部分,沖減負債的初始計量金額(作為「利息調整」明細科目的借方金額),並在債券存續期間按照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
借:銀行存款(發行價格—交易費用)
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倒擠)
貸: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權益成份-權益成份分攤的交易費用)。
(2)債券的利息費用會計處理擴展閱讀:
發行債券記賬方法:
債券可按面值發行,也可按 溢價、折價發行。
1、企業以面值發行債券時,按票面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現金"賬戶,貸記"應付債券── 債券面值"賬戶。
2、企業溢價發行債券時,按實際收到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或"現金"賬戶,按債券的票面金額,貸記" 應付債券──債券面值"賬戶,按實際收到的款項與票面金額的差額,貸記"應付債券── 債券溢價"賬戶。
3、企業折價發行債券時,按實際收到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或"現金"賬戶,按實際收到的款項與票面金額的差額,借記"應付債券──債券折價"賬戶,按債券的票面金額,貸記"應付債券──債券面值"賬戶。
4、企業如果自行發行債券,需要支付印刷債券的印刷費,如果委託代理發行,不僅要支付印刷費,還要支付一定的手續費,這些手續費和印刷費,應借記"在建工程"或" 財務費用"賬戶,貸記"銀行存款"賬戶。
Ⅲ 債券利息計入什麼科目,是沖減財務費用還是計
銀行存款利息沖減財務費用,而債券利息不沖減財務費用。會計分錄如下:
計提時:借:應收利息
貸:投資收益
收到利息時:借:其他貨幣資金/銀行存款
貸:應收利息
Ⅳ 老師,請問購買債券取得的利息收入應怎樣列會計分錄
1、購買債券時已含有但未發放的利息: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支付的買價)
應收利息(購買的當天有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
投資收益(支付的相關手續費用)
貸:銀行存款(支付的全部價款)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利息2、持有期間債券的利息收入:借:應收利息 貸:投資收益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利息
Ⅳ 有關企業發行債券計提利息的會計分錄。
1、發行債券時:
借:銀行存款 4861265
應付債券— 利息調整 138735
貸: 應付債券— 面值 5000000
2、年末計算利息時:
借:財務費用 194450.6
貸:應付利息 150000
應付債券— 利息調整 44450.6
3、年初支付利息時:
借:應付利息 150000
貸:銀行存款 150000
4、到期償還時
借:應付債券— 面值 5000000
應付利息 150000
貸:銀行存款 5150000
(5)債券的利息費用會計處理擴展閱讀
記賬規則
1、應有自己的工作模式:代理記賬會計最好只接收自己擅長的企業類型,因為不同類型的企業有不同的記賬特點,比如加工製造業,它的二級科目太多。代理記賬會計一個人不一定能面面俱到,為了保證服務質量,會計應當只做自己熟悉和擅長的領域。
2、工作的效率問題:在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做別的事情,比如聽音樂,打電話,因為會計工作是很精細的,一個小數點之差就會導致企業稅務出問題,再者,代理記賬會計身兼十多家企業的財務工作,工作的效率也是很重要的。
Ⅵ 債券會計處理
計量時分為三個期間
初始計量:
2008年1月1日購入債券:
借:持有到期投資--成本 12500
貸:銀行存款 10000
持有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2500
後續計量:
1.2008年12月31日,確認實際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應收利息 59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410
貸:投資收益 1000
其中590為票面收益,即票面本金X票面利率12500X4.72%;1000為實際收益,即本期期初攤余成本10000X實際利率10%;410為利息調整攤銷數。
2.2009年12月31日
借:應收利息 59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451
貸:投資收益 1041
借:銀行存款 590
貸:應收利息 590
其中,590不變為票面收益,而1041為本期期初攤余成本10000+1000-590=10410X10%;利息調整攤銷數為兩數之差。
3.2010年12月31日
借:應收利息 59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496.1
貸:投資收益 1086.1
借:銀行存款 590
貸:應收利息 590
1086.1為本期期初攤余成本10410+1041-590=10861X10%
4.2011年12月31日
借:應收利息 59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545.7
貸:投資收益 1135.7
借:銀行存款 590
貸:應收利息 590
為本期期初攤余成本10861+1086.1-590=11357.1X10%
5.2012年12月31日
借:應收利息 59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597.2
貸:投資收益 1187.2
借:銀行存款 590
貸:應收利息 590
投資收益通過計算為1190,但計算過程中由於實際利率10%其實並不精確所以有尾差,最後這一步由利息調整攤銷數算出來,即2500-410-451-496.1-545.7=597.2;投資收益為兩數之和。
後續計量:
接著5寫:借:銀行存款 12500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2500
Ⅶ 在「應付債券」計算利息時會計分錄的問題
分期付息的債券:
借:財務費用/在建工程/製造費用等
貸: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應付利息
一次換本付息的債券:
借:財務費用/在建工程/製造費用等
貸: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應計利息
其中,「應付債券——利息調整」這個科目可在借方或貸方,在借方表示溢價發行,貸方表示折價發行,若平價發行則沒有這個科目
拓展資料:
應付債券
應付債券是指企業為籌集長期資金而實際發行的債券及應付的利息,它是企業籌集長期資金的一種重要方式。企業發行債券的價格受同期銀行存款利率的影響較大,一般情況下,企業可以按面值發行、溢價發行和折價發行債券。
債券發行有面值發行、溢價發行和折價發行三種情況。企業應設置「應付債券」科目,並在該科目下設置「債券面值」、「債券溢價」、「債券折價」、「應計利息」等明細科目,核算應付債券發行、計提利息、還本付息等情況。
企業按面值發行債券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債券票面金額,貸記「應付債券——面值」科目;存在差額的,還應借記或貸記「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科目。
對於按面值發行的債券,在每期採用票面利率計提利息時,應當按照與長期借款相一致的原則計入有關成本費用,借記「在建工程」、「製造費用」、「財務費用」、「研發支出」等科目;其中,對於分期付息、到期一次還本的債券,其按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付未付利息通過「應付利息」科目核算,對於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其按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付未付利息通過「應付債券——應計利息」科目核算。應付債券按(實際利率實際利率與票面利率差異較小時也可按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費用,應按照與長期借款相一致的原則計入有關成本、費用。
長期債券到期,企業支付債券本息時,借記「應付債券——面值」和「應付債券——應計利息」、「應付利息」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參考鏈接:應付債券
Ⅷ 會計做發行債券、每年計算利息和返本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發行債券:
借:銀行存款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貸:應付債券-面值
每年計提利息:
借:財務費用
貸:應付利息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到期還本 、 付息:
借:應付債券-面值
應付利息
貸:銀行存款
Ⅸ 計提債券上半年利息會計分錄
如果是單位的「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以做:
借:應收利息
貸:投資收益
借或貸: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如果是你單位應付利息支出做:
借:財務費用
貸:應付利息
時間支付時做:
借:應付利息
貸:銀行存款
Ⅹ 計提債券利息的會計處理
借:財務費用 1064385*5%=53219.25
貸: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11780.75
應付利息 1000000*6.5%=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