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央銀行發型債券的意義和作用
國債的恢復發行,不僅有力地彌補了我國財政收入的不足,促進了我民經濟的穩定發展,而且滿足了全社會不同投資者的多種需要,同時對於推動我國債券市場乃至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發展,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國自1981年恢復發行國債以來,至今已有近20年的歷史。截至1997年年底,我國共發行國債9057.81億元,累計還本付息額5128.94億元。
1998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環境,我國採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當的貨幣政策,確保了經濟的穩定增長。其中,作為聯結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之橋梁的、以發行2700億元特別國債和增發1000億元10年期國債為標志的國債政策尤為世人矚目。
當國家的消費大於收入時,國家財政出現赤字,為了使財政收支平衡,國家就要發行國債,也叫政府債券,也就是國家向人民借錢。而不能過多發行人民幣,人民幣發行數量大於流通中的數量會造成通貨膨脹。國家收支平衡了,才能最佳的使財政發揮它的作用,有利於國家經濟建設,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 教 文 衛事業的發展,和國家政權的鞏固。另外,政府債券有較高的安全性和流通性,風險低,利息比銀行高,但不可以提前取,卻可以轉讓。因此,在國債發行期間,人們都選擇國債而不存銀行,我們也應積極的購買,以促進國家經濟快
⑵ 銀行發債券意味
銀行發行自己的金融債是一種常見的經濟市場行為,直接可以想到那是因為銀行需要更多的流動性資金,而認購這些債券需要一定的流動性,所以對市場的影響就是流動性減少,但通常情況下影響是相對小的,因為銀行發行的總量對於市場上的流動性而言是比較有限的,如果是國家發行債券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可能對流動性影響會大一些。
⑶ 發行債卷的積極意義
發行債券的積極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融資規模大,期限長而且成本鎖定.企業債券期限較長,一般在5至10年;融資規模在10億元以上;成本低於銀行貸款並在存續期內鎖定,可為企業帶來長期穩定的資金規模.
募集資金用途廣泛且可作為項目資本金。企業債券募集資金可用於固定資產投資、收購產權(股權)、調整債務結構和補充營運資金等,資金的使用靈活,基本不受限制。同時,債券募集資金可以用作項目資本金,具有財務桿杠效應,有利於企業進一步融資.
拓展融資渠道和優化資本結構。企業債券作為我國最大的直接融資渠道,有利於降低企業對銀行貸款的依賴,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創新融資方式。同時,能夠降低公司融資成本,優化資本結構。此外,發行企業債券也可以使發行人熟悉發行程序、積累利用企業債券融資的經驗並與投資者建立良性互動關系,為以後的再次融資打下良好的基礎
⑷ 國債的意義是什麼
又稱公債,是政府舉債的債務。具體是指政府在國內外發行債券或向外國政府和銀行借款所形成的國家債務。是整個社會債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債是一個特殊的財政范疇。[它首先是一種財政收入。國家發行債券或借款實際上是籌集資金,從而,具有彌補財政赤[字,籌集建設資金,調節經濟三大功能。國債的發行要遵循有借有還的信用原則,債券或借款到期不僅要還本,還要付一定的利息。國債具有認購上的自願性,除極少數強制國債外,人們是否認購、認購多少,完全由自已決定。按照不同標准可以把國債分為不同的種類:以國家舉債的形式為標准,國債可分為國家借款和發行債券。以籌措和發行的期限為標准,國債可分為長期國債、短期國債和中期國債。所謂長短中期是比較而言的,沒有絕對的標准。世界大多數國家普遍將一期以下的稱為短期國債,10年期以上的稱為長期國債,期限界於兩者的稱為中期國債。以籌措和發行的性質為標准,國債可分為強制國債和自由國債。以籌措和發行的地域為標准,國債可分為,內債和外債。所謂內債,是國家在本國的借款和發行的債券。所謂外債,是指國家向其他國家政府、銀行、國際金融組織的借款。以債券的游泳流動性為標准,國債可分為可出售國債和不可出售國債。國家的借款是不能轉讓的,只有債券有可出售和不可出售之分。
國債是由政府發行的債券。
與其它類型債券相比較,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具有極高的信用度,被譽為「金邊債券」。
意義:
為了有效地發展我國的國民經濟,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國政府除了有規律性地發行適度規模的普通型國債以外,還不定期地發行一定數量的特殊型國債。
普通型國債主要可分為憑證式國債、記帳式國債和無記名(實物)國債三種,特殊型國債主要有定向債券、特種國債和專項國債等幾種。
憑證式國債:是一種國家儲蓄債,可記名、掛失,以「憑證式國債收款憑證」記錄債權,可提前兌付,不能上市流通,從購買之日起記息。
記帳式國債:以電腦記帳形式記錄債權,通過無紙化方式發行和交易,可以記名、掛失。
無記名(實物)國債:是一種實物債券,以實物券的形式記錄債權,不記名、不掛失,可上市流通。
定向債券:為籌集國家建設資金,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的投資管理,經國務院批准,由財政部採取主要向養老保險基金、待業保險基金(簡稱:「兩金」)及其它社會保險基金定向募集的債券,稱為「特種定向債券」,簡稱「定向債券」。
特別國債:經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0次會議審議批准,財政部於1998年8月向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發行了2700億元長期特別國債,所籌集的資金全部用於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金。
專項國債:經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 過,財政部於1998年9月面向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 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等4家國有商業銀行發行了 1000億、年利率5.5%的10年期附息國債,專項用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急需的基礎設施投入。
⑸ 發行債券是利好還是利空
這個不好說,得看發行公司得目的,下面具體介紹一下:
1、如果企業想更好的發展,那肯定是利好。上市公司發債,募集資金,都會在發債說明書上面說明資金用途,單純從發債角度看來,都是用於擴大經營的,是利好;
2、如果企業是發展遇到大困難,想搞小動作,那肯定是利空。如果企業債券的項目不明確,那麼就盡量不要投資。
(5)銀行發行債券意義擴展閱讀:
以國債、金融債等固定收益類金融工具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基金稱為債券型基金,因為其投資的產品收益比較穩定,又被稱為「固定收益基金」。根據投資股票的比例不同,債券型基金又可分為純債券型基金與偏債劵型基金。
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由於債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確定的,所以債券是固定利息證券(定息證券)的一種。在金融市場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債券可以上市流通。在中國,比較典型的政府債券是國庫券。
參考資料:發行債券-網路
⑹ 發行國債的作用是什麼
1、籌措軍費
在戰爭時期軍費支出額巨大,在沒有其他籌資辦法的情況下,即通過發行戰爭國債籌集資金。發行戰爭國債是各國政府在戰時通用的方式,也是國債的最先起源。
2、平衡財政收支
一般來講,平衡財政收支可以採用增加稅收、增發通貨或發行國債的辦法。以上三種辦法比較,增加稅收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作法,固然是一種好辦法但是增加稅收有一定的限度,如果稅賦過重,超過了企業和個人的承受能力,將不利於生產的發展,並會影響今後的稅收。
增發通貨是最方便的做法,但是此種辦法是最不可取的,因為用增發通貨的辦法彌補財政赤字,會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其對經濟的影響最為劇烈。
在增稅有困難,又不能增發通貨的情況下,採用發行國債的辦法彌補財政赤字,還是一項可行的措施。政府通過發行債券可以吸收單位和個人的閑置資金,幫助國家渡過財政困難時期。但是赤字國債的發行量一定要適度,否則也會造成嚴重的通貨緊縮。
3、籌集建設資金
國家要進行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為此需要大量的中長期資金,通過發行中長期國債,可以將一部分短期資金轉化為中長期資金,用於建設國家的大型項目,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4、借換國債的發行
借換國債是為償還到期國債而發行,在償債的高峰期,為了解決償債的資金來源問題,國家通過發行借換國債,用以償還到期的舊債,「這樣可以減輕和分散國家的還債負擔。
(6)銀行發行債券意義擴展閱讀:
國債的分類:
1、按舉借債務方式不同,國債可分為國家債券和國家借款。
2、按償還期限不同,國債可分類定期國債和不定期國債。
3、按發行地域不同,國債可分為國家內債和國家外債。
4、按發行性質不同,國債可分為自由國債和強制國債。
5、按使用用途不同,國債可分為赤字國債、建設國債、特種國債和戰爭國債。
6、按是否可以流通,國債可分為上市國債和不上市國債。
7、按債券的流動性劃分,可分為可流通國債和不可流通國債。
8、按發行的憑證為標准,可分為憑證式國債和記賬式國債。
⑺ 商業銀行發行債券的目的
由於我國銀行利潤主要靠存貸款利差賺錢,但發放貸款既受存款規模約束又受資本充足率約束,存款可以通過各種措施組織,但資本充足率基本只能靠增發股票完成,在資本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只能退求發行債券來暫時滿足資本充足率要求了。
⑻ 中央銀行發行債券的目的和作用與商業銀行發行債券的目的有何不同
中央銀行發行債券是為了調節貨幣供應量,進行宏觀調控;商業銀行發行債券是為了籌集資金,獲得長期資金來源,擴大資產業務。
⑼ 商業銀行金融債券的重要意義
首先,發行金融債券有利於提高金融機構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化解金融風險。如今,我國商業銀行等存款類金融機構資產負債期限結構錯配現象非常嚴重,金融機構缺乏主動負債工具,資產負債管理能力普遍較弱,這在相當程度上制約了金融機構的經營主動性和風險承擔能力。雖然發行次級債券為商業銀行補充附屬資本提供了一條途徑,但難以作為經常性大規模融資渠道。從國際經驗來看,發行金融債券可以作為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能有效解決資產負債期限結構錯配問題,同時還可以成為主動負債工具,改變我國商業銀行存款占絕對比重的被動負債局面,化解金融風險。
其次,發行金融債券有利於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優化金融資產結構。如今,我國債券市場發展相對滯後,企業直接融資渠道缺乏,導致直接融資比重低,金融資產結構不合理,經濟發展中應由市場主體承擔的風險過度集中到銀行和政府,加大了經濟運行的社會成本。通過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發行金融債券是推動債券市場發展的有效措施。企業集團財務公司是服務於企業集團的金融機構,財務公司發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企業集團的資金需求,起到增加直接融資比重、優化金融資產結構的作用。
第三,發行金融債券有利於豐富市場信用層次,增加投資產品種類。如今在我國債券市場中,具有國家信用的國債與准國家信用的政策性金融債佔有絕對比重,具有公司信用的債券所佔比重很小,市場信用層次較少,債券品種單一。這使投資者缺乏多樣化的投資選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債券市場的廣度與深度。金融債券的發行將引入更多不同類型的發行主體,從而大大豐富市場信用層次,增加投資產品種類,這有利於投資者選擇不同投資組合,完善債券市場投資功能,並進一步推動債券市場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