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證券市場 » 均衡債券價格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均衡債券價格

發布時間: 2021-04-04 13:57:02

債券價格報價

債券售價=債券面值/(1+市場利率) + ∑債券面值*債券利率/(1+市場利率)

債券分為三種:折價,溢價和平價.
如果您買了一張面值為 100 元的債券,但是卻 花了 130 元,這就叫做溢價交易(實際價格>面值) ,那你可能會想我是不是賠大了?先別著急上火,既然 人家收到了多於面值的錢,肯定會有更高的利息率來補償你的,否則,誰還去買他的債券啊?因此,溢價 交易的息票利率>平價交易>折價交易的息票利率
平價交易的息票利率=票面利率

債券價格受時間和利率變動的雙重影響. 我們知道當市場利率上升了,我們要求的報酬率也應該提高,否則可就真虧了,報酬率(折現率)高了 , 債券的價格自然就下降了.不過利率變動對價格的影響還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1,到期期限:在講到到期期限對債券的影響,陳老師在課上給舉了一個極端的例子:如果一個債券現在 到期了,那麼利率怎麼變也對債券沒有任何影響了,由此推出,到期期限越短,價格對利率變動敏感度就 越低. 2,息票利率:如果息票利率比較高,那麼在利率變動之前我們已經將老本都收的差不多了,那麼利率的 變動對剩下的那部分資金的影響也就微乎其微了,因此,當息票利率較高時,價格對利率變動的你敏感度 要小於息票利率較高時的敏感度.

⑵ 什麼是債券價格

影響債券價格的因素

從債券投資收益率的計算公式R=〔M(1+rN)—P〕/Pn可得債券價格P的計算公式P=M(1+rN)/(1+Rn)其中M是債券的面值,r為債券的票面利率,N為債券的期限,n為待償期,R為買方的獲利預期收益,其中M和N是常數。那麼影響債券價格的主要因素就是待償期、票面利率、轉讓時的收益率。

1.待償期。債券的待償期愈短,債券的價格就愈接近其終值(兌換價格)M(1+rN),所以債券的待償期愈長,其價格就愈低。另外,待償期愈長,發債企業所要遭受的各種風險就可能愈大,所以債券的價格也就愈低。

2.票面利率。債券的票面利率也就是債券的名義利息率,債券的名義利率愈高,到期的收益就愈大,所以債券的售價也就愈高。

3.投資者的獲利預期。債券投資者的獲利預期(投資收益率R)是跟隨市場利率而發生變化的,若市場利率高調,則投資者的獲利預期R也高漲,債券的價格就下跌;若市場的利率調低,則債券的價格就會上漲。這一點表現在債券發行時最為明顯。

一般是債券印製完畢離發行有一段間隔,若此時市場利率發生變動,即債券的名義利息率就會與市場的實際利息率出現差距,此時要重新調整已印好的票面利息已不可能,而為了使債券的利率和市場的現行利率相一致,就只能就債券溢價或折價發行了。

4.企業的資信程度。發債者資信程度高的,其債券的風險就小,因而其價格就高;而資信程度低的,其債券價格就低。所以在債券市場上,對於其他條件相同的債券,國債的價格一般要高於金融債券,而金融債券的價格一般又要高於企業債券。

5.供求關系。債券的市場價格還決定於資金和債券供給間的關系。在經濟發展呈上升趨勢時,企業一般要增加設備投資,所以它一方面因急需資金而拋出債券,另一方面它會從金融機構借款或發行公司債,這樣就會使市場的資金趨緊而債券的供給量增大,從而引起債券價格下跌。

而當經濟不景氣時,生產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將有所下降,金融機構則會因貸款減少而出現資金剩餘,從而增加對債券的投入,引起債券價格的上漲。而當中央銀行、財政部門、外匯管理部門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時也往往會引起市場資金供給量的變化,其反映一般是利率、匯率跟隨變化,從而引起債券價格的漲跌。

6.物價波動。當物價上漲的速度輕快或通貨膨脹率較高時,人們出於保值的考慮,一般會將資金投資於房地產、黃金、外匯等可以保值的領域,從而引起資金供應的不足,導致債券價格的下跌。

7.政治因素。政治是經濟的集中反映,並反作用於經濟的發展。當人們認為政治形式的變化將會影響到經濟的發展時,比如說在政府換屆時,國家的經濟政策和規劃將會有大的變動,從而促使債券的持有人作出買賣政策。

8.投機因素。在債券交易中,人們總是想方設法地賺取價差,而一些實力較為雄厚的機構大戶就會利用手中的資金或債券進行技術操作,如拉抬或打壓債券價格從而引起債券價格的變動。

⑶ 債券價格是怎麼回事

債券有買賣,所以價格有波動
你的買賣價格是全價的話,那麼100元買入90元賣出就是虧10元
如果是
凈價
的話,要加上這段時間你的利息
付息頻率
是債券付利息的頻率,一般是1年1次,也有1年兩次的
利息稅率:
公司債券
的利息要
交稅
,20%

⑷ 債券的價格

債券發行時,市場利率水平為r,該債券的均衡市場價格為x,

一份債券的預期利息收入為xr=票面利息收入=5元
x=5/r,份別為
5/(3%)=166.67元
5/(5%)=100元
5/(8%)=62.5元

⑸ 宏觀經濟學 人們購買債券 它的價格會提高 為什麼利率會降低呢

債券的收益率(利率)跟價格呈反向變化,價格越高,收益率越低,價格越低,收益率越高。
債券是固定收益產品,未來的現金流是一定的。當購買的人多,供不應求,債券價格就升高了,說明投資者願意為未來固定的現金流支付更大的成本,成本逐漸抬高,達到一個均衡,在這個成本抬高的過程中,債券就變得越來越沒有吸引力(購買債券獲得的收益越來越少),所以他的收益率是一個逐步降低的過程。

相反,如果購買的人少,債券供過於求,那麼債券的價格就逐步下跌,表明投資者願意為未來固定的現金流付出的代價越來越低,通過更低的成本獲得未來的現金流,所以債券的收益率是逐步提高的過程,也就是說,隨著債券價格的下跌,收益率越來越高。

⑹ 計算債券價格.

分期付息的債券利息相當於年金。
(1)平價發行
債券價格=[P*5%/(1+5%)^1+ P*5%/(1+5%)^2+ P*5%/(1+5%)^3+ P*5%/(1+5%)^4+ P*5%/(1+5%)^5]+ P/(1+5%)^5=50*4.3295+1000*0.7835=999.975 約等於1000。平價發行時債券價格就是面值。
(2)溢價發行 (票面利率>市場利率)
債券價格=[P*5%/(1+2%)^1+ P*5%/(1+2%)^2+ P*5%/(1+2%)^3+ P*5%/(1+2%)^4+ P*5%/(1+2%)^5]+ P/(1+2%)^5=50*4.7135+1000*0.9057=1141.375
(3)折價發行
債券價格=[P*5%/(1+8%)^1+ P*5%/(1+8%)^2+ P*5%/(1+8%)^3+ P*5%/(1+8%)^4+ P*5%/(1+8%)^5]+ P/(1+8%)^5=50*3.9927+1000*0.6806=880.235
這種支付方式是屬於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方式。
一次性還本付息是指每年年末或每期期末計提出利息但不付給,到債券期限滿後一次性將本金和利息全部歸還給債權人。
一次性還本付息
(1)債券價格= P*(1+5*5%)/(1+5%)^5=979.4
(2)債券價格= P*(1+5*5%)/(1+2%)^5=1132.16
(3)債券價格= P*(1+5*5%)/(1+8%)^5=850.34
其中 P=1000

⑺ 債券價格的計算

你是學經濟的吧,hehe
第一題:100*5%*(p|a,4%,5)+100*(p|f,,4%,5)
第二題:首先成交的是小張,13:45,這是證券市場已經開盤,如果同一時間委託買入則價高者得,我也炒股,不會有錯。
第三題:他們填入的肯定是賣出價。只有賣出的時候才會先成交低價再到高價,20.6比20.5高,購買股票的會先購買低價的!呵呵

p|a是年金現值系數,即PVIFA
p|f是復利現值系數
即PVIF
查表即可得出結果

p|a,4%,5等於4.452
p|f,,4%,5等於0.822
經計算
得最後答案為104.46

⑻ 一個三年期的債券,收益率8%,當利率從8%下降到6%時求,債券價格會上升多少

這道題用詞應該不當,題中的收益率應該改為債券票面利率,否則這道題就沒有答案了。
按照債券票面利率8%,市場利率8%來說,那就意味著債券是平價發行,債券每單位面值所對應的債券市場價格為1[=8%/(1+8%)+8%/(1+8%)^2+(1+8%)/(1+8%)^3]
當市場利率下降到6%時,債券每單位面值所對應的債券市場價格=8%/(1+6%)+8%/(1+6%)^2+(1+8%)/(1+6%)^3=1.0535
故此,當市場利率從8%下降到6%時,債券價格會上升5.35%(=1.0535/1-1)

⑼ 請解釋債券價格的計算公式

從債券投資收益率的計算公式R=[M(1+r×N)—P]/(P×n)可得債券價格P的計算公式P=M(1+r×N)/(1+R×n),其中M和N是常數。那麼影響債券價格的主要因素就是待償期、票面利率、轉讓時的收益率。債券價格是指債券發行時的價格。理論上,債券的面值就是它的價格。但實際上,由於發行者的種種考慮或資金市場上供求關系、利息率的變化,債券的市場價格常常脫離它的面值,有時高於面值,有時低於面值。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