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債券型基金的收益演算法
為了精確衡量債券收益,一般使用債券收益率這個指標。債券收益率是債券收益與其投入本金的利率,通常用年率表示。債券收益不同於債券利息。債券利息僅指債券票面利率與債券面值的乘積。但由於人民在債券持有期內,還可以在債券市場進行買賣,賺取價差,因此,債券收益除利息收入外,還包括買賣盈虧差價。
決定債券收益率的主要因素,有債券的票面利率、期限、面值和購買價格。最基本的債券收益率計算公式為:
債券收益率=(到期本息和-發行價格/發行價格*償還期限)*100%
由於債券持有人可能在債務償還期內轉讓債券,因此,債券的收益率還可以分為債券出售者的收益率、債券購買者的收益率和債券持有期間的收益率。各自的計算公式如下:債券出售者的收益率=(賣出價格-發行價格+持有期間的利息/發行價格*持有年限)*100%
債券購買者的收益率=(到期本息和-買入價格/買入價格*剩餘期限)*100%
債券持有期間的收益率=(賣出價格-買入價格+持有期間的利息/買入價格*持有年限)*100%
如某人於1995年1月1日以102元的價格購買了一張面值為100元、利率為10%、每年1月日支付一次利息的1991年發行5年期國庫券,並持有到1996年1月1日到期,則:債券購買者收益率=[(100+100*10%-102)/102*1]*100%=7.8%
債券出售者的收益率=(102-100+100*10%*4/100*4)*100%=10.5%
再如某人於1993年1月1日以120元的價格購買了面值為100元、利率為10%、每年1月1日支付一次利息的1992年發行的10年期國庫券,並持有到1998年1月1日以140元的價格賣出,則債券持有期間的收益率=(140-120+100*10%*5/120*5)*100%=11.7%。
以上計算公式沒有考慮把獲得的利息進行再投資的因素。把所獲利息的再投資收益計入債券收益,據此計算出來的收益率,即為復利收益率。
㈡ 債券收益率是衡量債券收益的指標,其中名義收益率是反映投資者實際收益的指標。
對的,名義收益率=債券年利息/債券面額
㈢ 債券的收益性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債券的收益性主要體現在:
一、債權人將債券一直保持至期滿日為止,並可按照約定條件取得利息;
二、債權人在債券期滿之前的轉讓差價收益。
債券收益性是指債券能為投資者帶來一定的收入。這種收入主要表現為利息,即債權投資的報酬。但如果債權人在債券期滿之前將債券轉讓,有可能獲得債券的買賣價差。
㈣ 債券的特點,即收益性、安全性和流通性是怎麼樣的
收益性原則這個原則應該說就是我們投資者的目的,誰都不願意投了一筆血本後的結果是收益為零、只落得個空忙一場,當然,我們更不願意血本無歸。關於債券的各種收益率的計算和
影響投資收益的因素分析,前面我們已經闡明了。現在我們著重探討不同種類的債券收益性的大小。國家(包括地方政府)發行的債券,是以政府的稅收作擔保的,具有充分安全的償付保證,一般認為是沒有風險的投資;而企業債券則存在著能否按時償付本息的風險,作為對這種風險的報酬,企業債券的收益性必然要比政府債券高。當然,這僅僅是其名義收益的比較,實際收益率的情況還要考慮其稅收成本,這個比較就只能套用我們前面所提供的公式了。
安全性原則我們已知道,投資債券相對與其它投資工具要安全得多,但這僅僅是相對的,其安全性問題依然存在,因為經濟環境有變、經營狀況有變、債券發行人的資信等級也不是一成
不變。就政府債券和企業債券而言,政府債券的安全性是絕對高的,企業債券則有時面臨違約的風險,尤其時期業經營不善甚至倒閉時,償還全部本息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企業債券的安全性遠不如政府債券。對抵押債券和無抵押債券來說,有抵押品作償債的最後擔保,其安全性就相對要高一些。對可轉換債券和不可轉換債券呢,因為可轉換債券有隨時轉換成股票、作為公司的自有資產對公司的負債負責並承當更大的風險這種可能,故安全性要低一些。
流動性原則這個原則是指收回債券本金的速度快慢,債券的流動性強意味著能夠以較快的速度將債券兌換成貨幣,同時以貨幣計算的價值不受損失,反之則表明債券的流動性差。影響債券流動性的主要因素是債券的期限,期限越長,流動性越弱,期限越短,流動性越強,另外,不同類型債券的流動性也不同。如政府債券,在發行後就可以上市轉讓,故流動性強;企業債券的流動性往往就有很大差別,對於那些資信卓著的大公司或規模小但經營良好的公司,他們發行的債券其流動性是很強的,反之,那些規模小、經營差的公司發行的債券,流動性要差得多。因此,除開對資信等級的考慮之外,企業債券流動性的大小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投資者在買債券之前對公司業績的考察和評價
㈤ 債券投資組合收益率的衡量有哪些
加權平均投資組合收益率是對投資組合中所有債券的收益率按所佔比重作為權重進行加權平均後得到的收益率,是計算投資組合收益率最通用的方法。
㈥ 債券收益率的幾種計算方式
券的收益水平通常用到期收益率來衡量。到期收益率是指以特定價格購買債券並持有至到期日所能獲得的收益率。它是使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等於債券購入價格的折現率。
計算到期收益率的方法是求解含有折現率的方程,即:
購進價格=每年利息x年金現值系數+面值x復利現值系數
v=i*(p/a,i,n)+m*(p/s,i,n)
式中:v—債券的價格
i—每年的利息
m—面值
n—到期的年數
i—折現率
衡量債券收益率的指標主要有票面收益率,當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
票面收益率=
(票面額-發行價)/發行價*債券期限*100%
當期收益率=(債券面額*票面收益率)/債券市場價格*100%
持有期間收益率=(出售價格-購入價格)/購入價格*持有期間*100%
㈦ 債券的收益率怎麼計算
一年期國開債:5日均值收益率2.6162%,10日均值收益2.5795%,15日均值收益2.5601%,20日均值收益率2.5594%。
三年期國開債:5日均值收益率3.1976%,10日均值收益3.1812%,15日均值收益3.1799%,20日均值收益率3.1549%。
五年期國開債:5日均值收益率3.4952%,10日均值收益3.4734%,15日均值收益3.4767%,20日均值收益率3.4607%。
七年期國開債:5日均值收益率3.8261%,10日均值收益3.808%,15日均值收益3.8113%,20日均值收益率3.8019%。
十年期國開債:5日均值收益率3.6382%,10日均值收益3.6263%,15日均值收益3.6437%,20日均值收益率3.6481%。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㈧ 債券收益的衡量指標不包括什麼
為了精確衡量債券收益,一般要使用「債券收益率」這個指標。債券收益率是債券收益與其投入本金的比率,通常用年率表示。債券收益不同於債券利息,後者僅指債券票面利率與債券面值的乘積。由於人們在債券持有期內,可以在債券市場進行買賣、賺取價差,因此債券收益除利息收入外,還應當包括買賣盈虧差價。基本的債券收益率計算公式為:債券收益率=(到期本息和-發行價格)÷(發行價格×償還期限)×100%
由於債券持有人可能在債券償還期內轉讓債券,因此債券的收益率還可以分為債券出售者的收益率、債券購買者的收益率和債券持有期間的收益率。各自的計算公式如下:
(1)債券出售者的收益率=(賣出價格-發行價格+持有期間的利息)÷(發行價格×持有年限)×100%
(2)債券購買者的收益率=(到期本息和-買入價格)÷(買入價格×剩餘期限)×100%
(3)債券持有期間的收益率=(賣出價格-買入價格+持有期間的利息)÷(買入價格×持有年限)×100%
㈨ 如何計算國債收益率
國債收益率是指投資於國債債券這一有價證券所得收益占投資總金額每一年的比率。按一年計算的比率是年收益率。
㈩ 單一債券收益率的衡量有哪些
債券的到期收益率:是指為了使債券的支付現值與債券價格相等的貼現率(內部收益率)。債券的到期收益率可以被看做是債券自購買之日起一直到到期日為止的一個平均收益率。到期收益率的含義是將未來的現金流按照一個固定的利率折現,使之等於當前的價格,這個固定的利率就是到期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