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人民幣升值會使國外資本大幅度流入嗎
這事兒不好說,很復雜,要看供給和消費彈性大小,以及我國的產業結構。一國貨幣升值或貶值最根本上是由勞動生產率決定的,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了,升值是早晚的問題。
『貳』 本幣貶值為什麼會造成外國債券的超額供給
根本就沒有什麼聯系,比如,人民幣升值了30%,而美元債券的規模及其債務上限沒有減小反而擴大了,出現了超額供給。
『叄』 一國的利率高於外國利率時,資本流入,本國貨幣的需求為什麼增大,本幣升值
1、例如:匯率不變的情況下,人民幣利率較美國利率高,那美國人就更樂意把美元拿到我們國家,向我們的銀行兌換成人民幣,然後將兌換後的人民幣存在銀行里生利息。如果都用美元兌換人民幣,那就造成對人民幣的需求增大,所以本幣升值,外幣貶值。
2、這部分兌換後的人民幣是存在銀行里生利息的,並沒有在市場上流通,對於銀行來說,可供貸款的錢變多了,即貨幣供給增加了,但能不能貸出去是個問題,如果銀行的貸款利率很高,企業和個人可能就不願意向銀行貸款了,這就造成貨幣需求減少了。
前一個」對本國貨幣需求增大「是相對於 外國人換匯時 來說
後一個」對本國貨幣需求減少「是相對於 國內企業和個人貸款意願 來說
『肆』 為什麼資本流入會導致本國對外國債務增加
資本流入並不一定會導致本國對外國債務增加,資本流入(內流)是外國資本流入本國。方式有四種:
①外國在本國資產增加。如外國增加對本國直接投資或間接投資中的股票投資。
②外國對本國債務減少。如外國歸還對本國債務或者本國減少對外國貸款或債券投資。
③本國對外國債務增加。如外國對本國貸款及債券投資增加。
④本國在外國資產減少。如本國對外國直接投資、股票投資減少。
(4)本幣升值對外國債券擴展閱讀:
國際資本流動既可以指貨幣形態資金的國際間轉移,也可以指生產要素(或實物資本如設備、技術、勞動力等)的國際轉移,統計上一般將實物資本折成貨幣價值來計量。在當今世界中,國際資本流動成為非常引人注目的經濟現象,對全球經濟的穩定和發展發揮著重要的影響。
由於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和生產成本不同以及利差的存在,資本為追逐利潤而形成了資本的國際流動;同時國內政治、經濟風險的存在也促使了國際資本的流動。
凈出口(順差)就是資本凈流出,逆差就是資本凈流入。中國大量出口貨物到美國,美國人付給中國美元,中國人擁有了外國資產(美元)就表示中國的資本出去了。現在美國經歷了大量的貿易逆差,也就是大量資本流入美國,資本凈流入。注意的是經濟學上的資本凈流入和外商投資沒有直接關系。所以有衡等式NCO(net capitital outflow資本凈流出)=NX(net export凈出口)
『伍』 為什麼對外國債券的需求增加使匯率上升
需要更多的美元買美國國債,美元需求上升,所以美元增值了。
『陸』 人民幣升值貶值對國內國外的影響
央行調整人民幣匯率水平和機制。當天,我看完央行的公告和說明後,得出兩個判斷∶一種可能,央行的決策者聰明絕頂,人民幣匯率問題已經被完全破解;另一種可能,央行故作姿態,緩解了人民幣升值的輿論壓力。但是,更大的麻煩還在後面。
在當天的公告中,央行決定,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調約2%,這是一個微乎其微的幅度。但是,如果是作為連續上調匯率的開端,這是一個非常穩妥的選擇,因為它不會給中國的出口企業帶來太大的震動。問題的關鍵是浮動區間∶央行規定,改變後的匯率可以圍繞中心匯率上下浮動3‰,並把頭一天的收盤價作為第二天的中心價。這意味著人民幣匯率可能以每天3‰的速度緩慢上升,直到恢復到市場均衡水平。
當然,這只是我的設想,實際上央行並沒有這么做。三個月來,中國的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迅猛增長,美國經濟當局關於人民幣升值的輿論再次升高。這讓人不得不去反思∶央行的匯率變革到底有什麼用?人民幣匯率的未來走勢究竟如何?人民幣升值背後的經濟邏輯是什麼?為回答這些問題,本文將從匯率的交易過程開始,盡最大可能說明人民幣升值的來龍去脈。
一、匯率的本質
以目前的情況為例,除了央行之外,各個商業銀行之間存在一個外匯交易市場。在這個市場中,各商業銀行按照一定的牌價調配參與外貿活動的各個企業對外匯的供給和需求。
賣出美元的大概有兩類企業∶一類是外國來華投資的企業。它們把美元換成人民幣,然後購買土地、廠房、支付工資等;另一類是中國的出口企業。在正常情況下,它們把商品賣到國外,收回美元,再把美元換成人民幣。
買入美元的大概也有兩類企業∶一類是中國的進口企業。它們用人民幣兌換美元,用美元購買外國商品,供應到國內;另一類是中國到外國投資的企業。它們用人民幣換美元,用美元到國外去購買礦山、土地、廠房或其他形式的資產。
可以看到,在外匯市場上,對人民幣的需求源於外國企業對中國商品和生產要素的需求,這種需求同時也表現為美元的供給。對美元的需求源於中國企業對外國商品和生產要素的需求,這種需求同時也表現為人民幣的供給。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就由這兩對需求和供給背後的投資及貿易狀況來決定。
有人會問∶投機者和中央銀行的行為不也影響外匯價格么?這個問題稍後解釋。我們先來看,在投資和貿易因素的影響下,匯率如何變動。
舉例說,在一段時期內,外國對中國的投資大於中國對外國的投資,或者外國購買中國的商品多於中國購買外國的商品,或者這四個因素加起來,使得外匯市場上的美元供給大於需求,則美元貶值。換個說法,外匯市場就象一個水池,有兩根管子流入美元,另有兩根管子抽走美元,如果一段時期內美元的流入大於流出,則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反之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在中國經濟追趕發達國家的過程中,相對來說,一定會有更多的外國企業來中國投資,也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商品出口到國外。因此,在一定時期內,如果央行不加干預,流入外匯市場的美元一定多於流出的美元,結果人民幣必然升值。
在人民幣升值之後,中國的商品和生產要素的價格就會相對提高,這種價格變動會遏制外國對中國的投資和進口,進而在總量上,恢復中外投資和貿易的平衡。象這樣,從基本意義上說,由投資和貿易的均衡狀況決定的匯率,就叫均衡匯率。
均衡匯率不僅保證了兩國投資和貿易額的平衡,還有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
打個比方,中國突然成功地發明了「水變油」的技術。這會減少石油進口、增加技術專利出口,從而在外匯市場增加美元供給,使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升值之後,外國的土地、勞動力和商品都會變得更便宜。這樣一來,中國不僅要出口「水變油」技術,還要利用「水變油」技術到世界各國去投資辦廠。
講最後一句話,我跟在座各位一樣,非常急切的想看到中國的成功,我們希望我們能夠像以前一樣,超英趕美,成為世界上超級強權,但這一切的基礎,是必須有一個法制化的政府所推動的,而一個精英政府就是要推動法制化建設,用嚴刑峻法讓我們這一代社會參與者不敢不有信託責任,大家不要問國家替你做了什麼,想一想你替國家做了什麼。謝謝各位。
『柒』 中國持續增持外國國債有什麼好處
中國主要持有美國國債, 用來增加中國的外匯儲備, 主要用來投資和貿易。 中國購買大量的美國國債, 意思就是中國把錢借給美國, 美國大量的消費中國的出口產品,這樣用來增加中國的貿易發展。 也就直接推動國內的經濟發展。 這也是中國和美國的相互依附關系!
『捌』 為什麼外國債券供給增加,匯率會下降
外國國債增加 說明我國在對外貿易中存在順差
即我國產品在該國更受居民喜愛→ 我國產品需求上升→ 我國貨幣價格上漲,外匯匯率下降
『玖』 結合資產組合理論,分析一國貨幣當局在本國債券市場上賣出外國債券對市場利率和匯率有什麼影響
1973年,布雷登森林體系解體,固定匯率制度崩潰,實行浮動匯率制度,匯率決定理論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資本市場說在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成為了匯率理論的主流。與傳統的理論相比,匯率的資本市場說更強調了資本流動在匯率決定理論的作用,匯率被看作為資產的價格,由資產的供求決定。依據對本幣資產與外幣資產可替代性的不同假定,資產市場說分為貨幣分析法與資產組合分析法,貨幣分析法假定本幣資產與外幣資產兩者可完全替代。而資產組合分析法假定兩者不可完全替代。在貨幣分析法內部,依對價格彈性的假定不同,又可分為彈性價格貨幣分析法與粘性價格貨幣分析法。 彈性價格貨幣分析法假定所有商品的價格是完全彈性的,這樣,只需考慮貨幣市場的均衡的。其基本模型是: lne=(InMs-InMs')+a(1ny'-lny)+ b(1ni'-lni) a、b> 0 該模型由Cagan的貨幣需求函數及貨幣市場均衡條件MD/P=L(y,i)=kyaib,MD=MS及購買力平價理論三者導出。它表明,該國與外國之間國民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及貨幣供給水平通過對各自物價水平的影響而決定了匯率水平。 1977年,Branson提出了匯率的資產組合分析方法。與貨幣分析方法相比,這一理論的特點是假定本幣資產與外幣資產是不完全的替代物,風險等因素使非套補的利率平價不成立,從而需要對本幣資產與外匯資產的供求平衡在兩個獨立的市場上進行考察。二是將該國資產總量直接引入了模型。該國資產總量直接制約著對各種資產的持有量,而經常帳戶的變動會對這一資產總量造成影響。這樣,這一模型將流量因素與存量因素結合了起來。假定該國居民持有三種資產,該國貨幣M,該國政府發行的以本幣為面值的債券B,外國發行的以外幣為面值的債券F,一國資產總量為W=M+B+e'F。一國資產總量是分布在該國貨幣、該國債券、外國債券之中的。從貨幣市場來看,貨幣供給是由政府控制的,貨幣需求是該國利率、外國利率的減函數,是資產總量的增函數。從該國債券市場來看,該國債券供給同樣是由政府控制的,該國債券的需求是該國利率的增函數,外國利率的減函數,是資產總量的增函數。從外國債券市場來看,外國債券的供給是通過經常帳戶的盈餘獲得的,在短期內也是固定的。對外國債券的需求是該國利率的減函數,外國利率的增函數,是資產總量的增函數。在以上三個市場中,不同資產供求的不平衡都會帶來相應的變數(主要是該國利率與匯率)的調整。只有當三個市場都處於平衡狀態時,該國的資產市場整體上才處於平衡狀態。這樣,在短期內,由於各種資產的供給量是既定的,資產市場的平衡會確定該國的利率與匯率水平。在長期內,對於既定的貨幣供給與該國債券供給,經常帳戶的失衡會帶來該國持有的外國債券總量變動,這一變動又會引起資產市場的調整。因此,在長期內,該國資產市場的平衡還要求經常帳戶處於平衡狀態。
『拾』 海外債的發行,主要是基於人民幣的升值正確嗎
當然首先債券計價一般以黃金美元最多畢竟,這兩貨幣全世界通用,用人民幣就肯定了人民幣的國際化,他的流通和最重要的安全不會系統性風險,一個貨幣只有人們信任它,才會有它獨有價值,最近幾年隨著中國經濟崛起和在應對金融危機上的臨危不懼,人民受諸多發達和發展中國家青睞,很多國家和和中國貿易交易不再採用美元計算而是直接兌換說明肯定了人名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