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個人投資理財的論文
投資理財陷阱
潛規則之一:免費薦股有陷阱
【潛規則表現】
市民趙女士反映,她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免費推薦股票的熱線電話,於是打了過去,接線員為她熱情推薦了幾只股票,還建議她交納會員服務費,可以享受更全面的理財服務,她匯款3680元後,獲得了一隻據說可以「保證賺錢」的股票,她買了5000股,沒想到一周時間賠了1萬多元。
【專家提醒】
許多網站、電視上都有類似的薦股熱線電話,背後都有理財咨詢公司在操縱,僱傭一批證券分析師,名義上是免費推薦股票,實際上是誘騙股民入伙,成為會員,按期交納服務費。普通消費者不應輕信專家,不迷信漲停股,不要輕易向陌生人泄露自己的電話、身份號碼、銀行賬戶、證券密碼等信息,不要輕信網站上的各種信息,相信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潛規則之二:預期收益莫輕信
【潛規則表現】
市民章先生反映:他2007年底在銀行買了一款投資股市的基金理財產品,花了10萬元。沒想到現在只有6萬多元了。當時銀行推銷人員說得可好了,該基金歷史業績排名靠前,年收益曾高達一倍以上,預期將來年收益30%,比銀行存款強多了,結果購買一年後就賠了近一半。最令人氣憤的是,銀行銷售完理財產品,就不再和他聯系了,連個平信和電話都沒有,而且基金公司每年還照收管理費。
【專家提醒】
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時,都會選擇歷史業績作為亮點來宣傳,預期收益率只是用於宣傳的一個數字,它並不等於實際收益率。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要有正確的判斷,投資前一定要全面了解投資對象,一定要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這里並非說銀行理財產品不好,投資收益狀況也跟經濟環境密切相關。
潛規則三:銷戶必須到開戶行辦存摺就得開張卡
【潛規則表現】
投訴人陳先生:我在長春上學時辦了一張銀行卡,想銷戶,可銀行卻表示銷戶必須到開戶行。此外,銀行要求「一卡一折」,辦存摺必須開銀行卡,這合理嗎?(補充一下,建設銀行只提供換折業務,新開戶只能是卡)
【專家提醒】
銀行為了保護自身利益,可能會設置行業潛規則,但這些規則必須符合中國人民銀行和銀監會等監管部門的規定,並應提前公示告知。在碰到不公平待遇時,消費者也可向銀監會投訴,甚至起訴到法院要求認定銀行這類做法或條款無效。
B. 對個人理財的認識和感悟
1、投資理財是指投資者通過合理安排資金,運用諸如儲蓄、銀行理財產品、債券、基金、股票、期貨、商品現貨、外匯、房地產、保險、黃金、P2P、文化及藝術品等投資理財工具對個人、家庭和企事業單位資產進行管理和分配,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從而加速資產的增長;
2、平安銀行有推出多種理財產品以滿足投資者需求,不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投資方向,風險及購買要求均不一樣,按是否保本分為保本理財和非保本理財。您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理財,詳細了解及購買。
溫馨提示:您在購買理財產品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理財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審慎評估理財產品的資金投資方向、風險類型等基本情況,在充分了解並清楚知曉本理財產品蘊含風險的基礎上,通過自身判斷自主參與交易,並自願承擔相關風險,在慎重考慮後自行決定購買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資產管理需求匹配的理財產品。
應答時間:2020-12-2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C. 個人理財與投資
呵呵
個人理財 包括:
1、對收入與支出的管理
2、平衡資產與負債
3、利用合理的方式保證資產增值,即所謂的「錢生錢」
因此「投資」是理財的一部分,好比是白馬是馬的一種。
區別就在於,投資著重考慮投入產出比,投資更傾向於大項目,需要考慮風險因素,通常意義上,「投資」就是對較大規模的項目的投入以博取收益
而通常意義上的「個人理財」則是趨於低風險的財產保值
這些都是通常意義上來說的
嚴格意義上來說,投資是個人理財里的一種,或者說是一份子
對於有錢人來說,他們的錢只存放在銀行里顯然不如活用這筆錢去搞一個好項目更有錢途,於是在我們看來,他們就「投資」了,但實際上對於他們來說,這不過是他們對於自己手頭上過多的資金余額追求一下保值增值而已,也是「個人理財」,但是這種方式對於其他人來說顯然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於是久而久之,「投資」就隱約帶上了「有錢人專用」的招牌了,不要被這個假招牌搞混嘍!
D. 股票投資心得
逆向思維操作,對於新手來說,成功率比較高。
你很想買的時候,強迫自己不買,
很想賣的時候強迫自己不賣。
切忌,無論如何不要相信內幕和小道消息。
不要相信任何網站上的個股推薦。
E. 急需個人投資與理財論文一篇(3000字以上!!!)
樓主你可以去口碑理財網找些參考資料,對你寫論壇會有幫助。
F. 大家對股票投資都有啥心得體會
你可關注短線王國的新浪博客,他有本書叫《投資先投心》你可以看看
G. 投資理財與個人理財的區別
一投資理財是指投資者通過合理安排資金,運用諸如儲蓄、銀行理財產品、債券、基金、股票、期貨、外匯、房地產、保險以及黃金等投資理財工具對個人、家庭和企事業單位資產進行管理和分配,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從而加速資產的增長。
投資理財是根據需求和目的將所有財產和負債在內的所有資產和負債進行積極主動的策劃、安排、置換、重組等使其達到保值、增值的綜合的、系統的、全面的經濟活動。
二、遵循的原則:
必須樹立正確的風險意識觀。市場不是一台專門供投資者獲取暴利的「提款機」,其風險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你的資金來源盡可能要健康,必須有較強的風險承擔能力。如果用抵押、典當、貸款,甚至是高利貸獲取的資金進行投資理財的話,這些資金背後必將包含著投資者對超額利潤的瘋狂預期。
對於未來收益的預期要有平和心態。
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
只有堅持價值投資理念,才可能讓賺錢成為水到渠成的必然結果。
三、個人理財就是通過對財務資源的適當管理來實現個人生活目標的一個過程,是一個為實現整體理財目標設計的統一的互相協調的計劃。
四、遵循的原則:
工資是有限的,不必要花的錢要節約,只要節約,一年還是可以省下一筆可觀的收入,這是理財的第一步。
有了余錢,就要合理運用,使之保值增值,使其產生較大的收益。
理財的目的,不在於要賺很多很多的錢,而是在於使將來的生活有保障或生活的更好(所以說理財不只是有錢人的事,工薪階層同樣需要理財),善於計劃自己的未來需求對於理財很重要。
在現實消費和未來的收益之間尋求平衡點,這部分工作可以委託專業人士給自己設計,以作參考。
高收益的理財方案不一定是好方案,適合自己的方案才是好方案,因為收益率越高,其風險就越大。適合自己的方案是既能達到預期目的,風險最小的方案,不要盲目選擇收益率最高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