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有幾大古都都哪些
中國十大古都是:
第一名:北京,中國
金王朝
的中都、元
王朝
的大都、
明清
王朝的
京師
,統治中國長達800年。
第二名:西安(長安),中國西周王朝、
西漢王朝
、北周王朝、
隋唐
王朝
都城
,統治中國長達750年。
第三名:洛陽,中國
東周
王朝、
東漢
王朝、
西晉
王朝、
北魏王朝
、後唐王朝的都城。鑒於其正統強大的王朝少於北京、西安,故排第三。
第四名:南京,中國東吳王朝、
東晉
王朝、劉宋王朝、南齊王朝、梁王朝、陳王朝、
南唐王朝
、明王朝都城。南京是漢族三次復興的大本營,東晉王朝以南京為都保存了漢族的
文化
、明王朝以南京為基地推翻了蒙古人的統治、中華民國以南京為都殊死抗戰救亡圖存。不過南京除明王朝作了短暫都城外統治的都是半壁江山。
第五名:開封,中國後梁王朝、
後晉
王朝、
後漢王朝
、後周王朝、
北宋
王朝都城。
第六名:杭州,中國吳越王朝、
南宋
王朝都城。
第七名:安陽,中國商王朝都城。
第八名:成都,中國
蜀漢國
、成漢國、前
蜀國
、
後蜀
國都城。
第九名:廣州,中國
南越國
、
南漢國
都城。鑒於南越
考古發掘
後,南越國在
世界上
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對東南亞國家產生了深遠影響,故列入。
第十名:銀川,西夏王朝的都城。
Ⅱ 求德國各個州的介紹
德國各州簡介
巴登-符騰堡州
Baden-Württemberg
面積:35751平方公里 首府:斯圖加特(Stuttgart) 人口:1030萬
巴登-符騰堡州位於德國西南部,其西部和南部與法國、瑞士和奧地利為鄰。阿爾卑斯山北麓橫貫全州,萊茵河由北向南順流而下。該州分為4個行政區,下設9市35縣。
巴符州經濟發達,財力雄厚,失業率低,素有「模範州」之稱。工業以機械、汽車、電器、化學、光學、精密儀器為主,黑森林山區的鍾表、首飾工業也很有名。斯圖加特、曼海姆和卡爾斯魯厄是三大工業中心。巴符州也是賓士(左圖為斯圖加特的賓士汽車博物館)、 保時捷、博世、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洛倫茨標准電子股份公司、波爾歇公司等世界性企業的所在地。同時,中小企業發達也是該州工業的一大特點。在巴符州的企業中,中小企業佔到了98%。這些企業遍布城鄉,因此各地之間經濟發展比較協調,失業率一直是德國最低水平。巴符州的出口總額幾乎是西班牙、瑞典或新加坡的總和,這充分體現了其經濟實力。
在該州的國民生產總值中,農業只佔不到2%。此地多樣性的土質和宜人的氣候,使萊茵平原和博登湖畔尤其適合種植水果、葡萄、煙草、蘆筍、釀造啤酒的啤酒花和蔬菜等特色經濟作物。這里是德國第二大釀酒區,紅白葡萄酒早已成為人們的日常飲品。南部山區水草豐美,畜牧業興盛,主要放牧乳牛和肉用牛。
巴符州具有悠久的文化傳統。該州的德國高等院校最多。建於1386年的海德堡大學(插圖)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學。斯圖加特、卡爾斯魯厄兩所大學以理工見長,而曼海姆大學以經濟著稱。此外,這里還是德國著名詩人席勒、哲學家黑格爾的故鄉。斯圖加特的芭蕾舞、國際巴赫學會享有世界聲譽。這里也是重要的媒體中心和大出版社的所在地,德國33%的雜志和22%的圖書是在此出版的。
巴符州旅遊業興旺,在各州中僅次於拜恩。中等山脈茂密的森林覆蓋了全州2/3的面積。著名的黑森林(右圖)是深受人們喜愛的療養地,它南北延伸160公里,東西寬度20到60公里不等,起伏連綿的山巒森林密布,綠得發黑,遠遠望區黑壓壓一片,因而得名。此外還有位於德國、瑞士和奧地利三國之間的博登湖。萊茵河、內卡河、粗曠的施瓦本山等也都是遊人眾多的休假地。每年到巴符州來的旅遊者甚至多於本州居民。
巴伐利亞州 Bayern
面積:70552平方公里 首府:慕尼黑(München) 人口:1200萬
巴伐利亞州位於德國東南部,其南部和東部與奧地利、捷克相鄰。阿爾卑斯山橫貫全州,多山峰、多森林、多湖泊是該州地形地貌的突出特徵。該州是德國面積最大的州,分為7個專區,下設25市71縣。
巴伐利亞州是德國具有千年歷史和最古老傳統的州,也是唯一一個在1945年納粹德國崩潰後疆域按原樣保留下來的州。由於歷史的原因,巴伐利亞對中央政府擁有較大的獨立性。該州天主教勢力強大,一向被認為保守色彩濃厚。
該州是德國最大的農業區。但從事農林業人口的比例已從五十年代的30%下降到目前的7%左右。目前該州作為現代化高科技中心,是歐洲最有活力的經濟區之一,被稱為是德國的「加利福尼亞」。州首府慕尼黑(左圖為慕尼黑遠眺)被人們稱為「德國第二首都」,是該州的文化、經濟中心。紐倫堡、菲爾特、埃爾蘭根地區是機械製造、電氣和玩具工業的集中地,有著名的西門子、克維萊、根德等大公司。奧格斯堡是機械製造和紡織工業的所在地。累根斯堡擁有電氣工業和著名的巴伐利亞BMW發動機廠。英戈爾施塔特的汽車製造業也很有名,其生產的奧迪牌小汽車為中國百姓所熟知。拜恩出產的啤酒世界聞名,釀造廠不下數百家。同樣出名的還有弗蘭肯的葡萄酒。
巴伐利亞州旅遊業之盛居德國之冠,是旅遊者最喜愛的德國第一號渡假勝地。旅遊業是該州重要的經濟來源。除了慕尼黑、紐倫堡這些歷史名城外,這里還有保存完好的中世紀城市累根斯堡、巴羅克和洛可可式的班茨、埃塔爾的修道院和教堂、十四聖者大教堂和維斯教堂等,這些教堂建築及當年的主教城市維爾茨堡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財富之列。
德國最高峰2962米的楚格峰(右圖)、阿爾卑斯山中的湖光山色為古老的巴伐利亞增添了無窮的魅力。該州主要湖泊有施塔恩貝格湖、特格恩湖、阿穆爾湖、夢茵湖和博登湖,蘊藏著豐富的水利資源。巴伐利亞森林、第一個德國國家公園以及多瑙河、美因河及支流的河谷地帶被譽為德國的「浪漫之路」(Romantische Strasse)。一年一度的慕尼黑啤酒節是傳統的盛大民間節日。
柏林 Berlin
面積:889平方公里 首府:柏林(Berlin) 人口:346萬
柏林州位於德國東部,下轄23個區。它從一座漁村和商業中心發展成為普魯士的京都,至今已有750多年的歷史。1871年德意志帝國建立後柏林成為德國的政治、工業、科學和文化中心。1918年11月9日,魏瑪共和國宣告成立,柏林成為共和國的首都。1939年時柏林人口已達400多萬。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柏林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使市區和工業區遭到大規模破壞。1945年,美、英、法、蘇按照波茨坦協定四分柏林。其後的幾十年裡,柏林牆成為了德國分裂和東西方「冷戰」的象徵。1990年10月3日德國統一後,柏林又成為國家首都。1991年國會表決通過將政府所在地從波恩遷回柏林。
統一後的柏林現在是德國最大的城市。今日的柏林人並非真正土生土長的柏林人。柏林人歷史上主要為移民,他們來自法國、波希米亞和波蘭,現在更多的來自東歐,是一個國際民族混合體。
柏林是歐洲最大的工業中心之一,原材料消耗少、以技術見長的電氣、機械製造、精密儀器一向是柏林傳統的優勢行業。食品、卷煙、服裝和化學工業在柏林也佔有一定地位。這里有兩個世界性的大企業:西門子公司和通用電氣公司(AEG)。
柏林的優勢還在於研究與開發、生產與銷售的密切結合。3所大學、4所藝術大學、歐洲經濟大學、9所專科大學、約250個大學外的研究機構以及一大批中小型技術企業構成了推動經濟增長和提供新的就業崗位的強大動力。在城市的東南方建立著歐洲最大的綜合性一體化技術園區—阿德勒霍夫經濟與科學基地(WISTA)。通訊和信息技術領域里的企業越來越多,使柏林正在成為一個具有高效和創新精神的機構所在地。
柏林是一座重要的博覽會和會議城市。像國際無線電展覽會、柏林綠色周(農業、園藝)、旅遊博覽會等活動都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
柏林豐富多採的文化具有悠久的傳統。它擁名目繁多、包羅萬象的博物館和收藏館,以及三座大歌劇院(德意志歌劇院、菩提樹下德國國家歌劇院、滑稽歌劇院)、包括愛樂樂團在內的幾個大的交響樂團和數十家劇院、音樂廳和圖書館。柏林的演出周、電影節以及戲劇匯演享有盛名。這里一年四季演出不斷,觀看文藝演出己成為現代柏林人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柏林出版的報紙有:代表輿論的「柏林早晨郵報」、「柏林日報」以及「每日鏡報」。 著名的「世界報」編輯部也設在柏林。
柏林有「森林與湖泊之都「的稱譽,湖泊、林地面積占柏林全市的1/3。整個城市隱沒在森林和草地的環抱中,從高空俯視全城,它就像是一座綠色的大島。只有游覽過這些森林、湖泊,置身於大自然的天然美景之中,遊人們才能深切地體驗到柏林人傳統的浪漫和瀟灑的生活。
柏林作為歐洲的文化古都,名勝古跡眾多,帝國議會大廈、埃及博物館、夏洛膝堡皇宮、奧林匹克公園、柏林動物園、勃蘭登堡門及萬湖等都是著名的游覽勝地。其中帶有雙輪四駕馬車的勃蘭登堡門是柏林牆倒的標志和德國統一的象徵。此外位於亞歷山大廣場邊的洪堡大學、新崗哨、軍械庫、大教堂和電視塔也是遊客的駐足之地。著名的尼古拉教堂建於1320年,是柏林最古老的教堂。作為一個旅遊城市,柏林每年都要接待數百萬的外國和本國的遊客。(上圖為修繕後的德國議會大廈)
1994年4月,柏林與北京結為友好城市。
勃蘭登堡州
Brandenburg
面積:29479平方公里 首府:波茨坦(Potsdam) 人口:260萬
勃蘭登堡州位於德國的東部,環繞著柏林州,東部與波蘭相鄰。全州共分為6市38縣。州首府波茨坦(Potsdam)位於柏林的西南,1945年著名的波茨坦會議就是在這里舉行的。
該州是德國面積最大的新聯邦州,工業和服務性企業是這里最重要的經濟部門。今天該州的經濟結構已經逐漸從種植黑麥和油料作物的農業轉型為擁有汽車和機器製造、電子、光學、能源經濟、食品工業和化工等部門的工業。這里的工業在實行了40年計劃經濟之後,目前正處在轉軌階段,許多設備陳舊、虧損並污染環境的企業正處在改造之中。
勃蘭登堡地處北德低地,自然條件惡劣,素有「沙罐子」之稱,有大片的沙地、粘土丘陵、潮濕的沼澤谷地和眾多的湖泊。全州森林覆蓋面積達35%,農作物以黑麥、馬鈴薯、小麥為主,在柏林周圍及本州東部城市法蘭克福附近的奧得河窪地是水果和蔬菜的產地。
該州曾是普魯士王國的中心,波茨坦以前是普魯士的官邸城市,也是一個富有田園風光的鄉村城市,有著名的無憂宮(Sanssouci,見左圖)及其華麗的園林和席切林宮等名勝古跡。此外,萊茵斯貝格和布拉尼茨也是遊人眾多的地方。南部的施普雷林地和湖泊給人一種極具魅力的冰冷的感覺。這里水網縱橫,森林茂密,被比做巴西的熱帶森林,稱之為「德國的亞馬遜」。
由於德國和波蘭之間實行互免簽證,因此該州的一個重要城市—奧得河畔法蘭克福的東歐國家轉運中心的地位日益重要。
自由漢薩市不來梅
Bremen
不來梅州位於德國北部威悉河入海口處,該州由兩個城市—不來梅市和不來梅港組成,是德國最小的聯邦州。在世界現存的最古老的城市中,不來梅僅次於聖馬利諾,居第二位。作為昔日的主教城和商人城,不來梅的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八世紀。
建於1827年的不來梅港(左圖)位於北海入海口。在十九世紀德國遠洋貿易的發展史上,不來梅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與不來梅市相距65公里,兩市之間是下薩克森州的領土。不來梅港從原來的不來梅停船地發展成為歐洲大陸最大的漁港之一,其工業與港口密切相連。
港口工業、航海、國際貿易和現代化工業的尖端產品是不來梅的經濟基礎。作為德國的主要外貿中轉站之一,不來梅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水陸轉運設備,每年大約有10000艘船往來於不來梅港和世界各地大約1000個港口之間。德國的茶葉、咖啡、煙草和棉花都由此進入,並在當地加工上市。因此,不來梅港不僅是一個快速的貨物轉運地,也是當地經濟的發動機。該州的州徽就是一把「打開世界的鑰匙」。
除了航運和造船業外,不來梅市還擁有汽車、機械製造、電子及新興的航空航天工業(不來梅航空航天中心是設計和製造火箭、衛星以及空中客車的重要部件所在地)。不來梅也是德國食品和嗜好品的生產中心之一,最有名的產品包括咖啡、巧克力、麵粉、奶製品、調料、水產品和啤酒。已有300多年歷史的不來梅證券交易所和商品交易所承擔著德國整個西北部的貿易。
自由漢薩市漢堡
Hamburg
面積:755平方公里 首府:漢堡(Hamburg) 人口:170萬
漢堡始建於公元9世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最早它只是為邊境安全而建於易北河畔的一個城堡,此後逐漸發展為一個貿易城市。它是漢薩同盟的創締者之一,是該同盟在北海和波羅地海之間最重要的轉運中心。1806年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瓦解後,漢堡成為自由的漢薩市。1949年漢堡以「自由漢薩市漢堡」之名成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一個州。
漢堡港(插圖)位於距易北河入海口120公里處,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被喻為是德國「通往世界的大門」,至今仍是德國最重要的海港和最大的外貿過境地。港口的集裝箱轉運量在歐洲排第二位,僅次於鹿特丹。每年有200多次班輪從這里出發,300多條航線連接著世界主要港口。港口工業區包括造船廠、提煉廠和外來原料精加工企業。通過不斷的產業結構調整,這座漢薩城市今天已發展成為一個歐洲北部高度工業化的國際大城市,航空工業、電子工業、精密機械與光學儀器製造、機器製造和化學工業被稱為漢堡的五大主導工業部門。著名的」空中客車「飛機就是在漢飛機製造廠生產的。
雖然是德國的第二大工業所在地,但漢堡仍是」德國最綠的城市「之一。農田、園林、森林、沼澤地和草原占漢堡總面積的41%,風景和自然保護區佔28%。120座公園設施之外還有20多萬棵街道樹木。
漢堡是德國的傳媒經濟中心,其年營業額約400多億馬克。德國發行量達到百萬的21種雜志中有17種是在漢堡出版的;它還是德國德意志新聞社(dpa)、為數眾多的電視台、電台和製片廠的所在地。近年通訊行業的發展最為迅速,電子媒體所佔的行業比例越來越大。
黑森州
Hessen
面積:21114平方公里 首府:威斯巴登(Wiesbaden) 人口:600萬
黑森州位於德國中部萊茵-美因河平原上,被稱為德國「中部之州」,該州下設3個專區、5個市、21個縣。黑森州今天的疆域始於二戰之後,它是以風俗、歷史、文化和社會情況為背景形成的州。該州不僅地理位置居中,在經濟和社會結構上也基本上處於德國的中等水平。
作為德國第五大聯邦州,黑森州是僅次於魯爾區、與柏林相當的德國最大經濟中心之一,也屬歐洲最具活力的地區。該州最強的經濟部門是化工、汽車製造,皮革製品、光學產品、電子技術和機械製造。位於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是歌德的出生地,也是德國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和國際金融場所,德國聯邦銀行和歐洲中央銀行都設在這里,此外這里還有400多家商業銀行和德國最大的證券交易所。法蘭克福還是重要的工業和技術所在地以及國際上重要的博覽會場所。該州地處航空、鐵路和水陸交通會合點,佔地17平方公里的法蘭克福機場是歐洲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在歐洲各機場中貨運量排名首位,客運收益居第二位。(左圖為法蘭克福遠眺)
法蘭克福的德意志圖書館被喻為是「德國最大的書櫃」。每年在法蘭克福舉行的頒發德國書業和平獎的國際圖書博覽會是世界上最大的書展;卡塞爾舉辦的是全球首屈一指的介紹當代藝術的「國際當代藝術展覽」。
美因河以北是肥沃的黃土地,號稱金土地,種植穀物、馬鈴薯、甜菜。丘陵山區以林木業為主,草地面積廣闊,飼養家禽、牛、豬、盛產黃油、乳酪。達姆施塔特以南的山區和萊茵河畔是德國最佳的水果和葡萄酒產地之一。
黑森州有著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色。該州2/5為森林覆蓋,是德國森林最多的州。而陶努斯山麓又是歐洲礦泉溫泉最豐富的地區,溫泉礦泉比比皆是。州首府威斯巴登不僅是行政管理中心,而且還是一處漂亮的礦泉浴場,那裡的賭場(右圖)遊客絡繹不絕。這一帶已成為德國著名的療養度假區。
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
Mecklenburg-Vorpommern
面積:23170平方公里 首府:什未林(Schwerin) 人口:180萬
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位於德國東北部,北鄰波羅的海,隔海與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相望,東邊與波蘭相鄰。該州下轄6市31縣,是德國人煙最為稀少的州。變化萬千的波羅的海海岸風光、保護完好未遭破壞的大片森林、草原和丘陵的自然環境以及星羅棋布的內陸湖是這里最大的財富。
農業是該州傳統的經濟部門,具有比在其它州更為重要的地位。主要的農產品是穀物、油料作物(油菜籽)和馬鈴薯。沿海一帶,漁業興盛。呂根島是著名的漁場,生產鱈魚和青魚。
除農業之外,梅前州還是德國造船工業的中心。兩德統一後,其經濟結構處於徹底的轉變中。由於它具有豐富的、未受污染的自然環境,旅遊業已成為該州重要的經濟支柱。除此之外,食品和嗜好品工業、建築業、機械製造、建材和木材工業都是該州重要的行業。海港始終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羅斯托克是該州最大的港口,位於呂根島上的穆克蘭港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更多的公路和鐵路網已經或正在建成,使該州與鄰州緊密地連接起來。
該州位於四周被農田、草原和森林環繞、地勢略為起伏的丘陵地帶。最大的湖是米爾列茨湖,方圓117平方公里,湖的東岸延伸著一片遼闊的自然保護區。該州最大的島嶼呂根島,同時也是德國最大的島嶼,島上的白堊岩是大自然創造的奇跡,這里是著名的旅遊勝地。海濱浴場從呂貝克灣一直綿延至東部的阿爾貝克。漫長的波羅的海海岸加之650個湖泊,使該州成為德國最大的休養地之一。每年來此旅遊者達千萬人以上。
除自然風景外,該州還有許多古老的別具一格的建築,如什未林宮及其大小300個尖塔。梅前州最大的城市是羅斯托克,北歐第一所大學(1419年)就建於此,該城也是波羅的海沿岸的重要港口,它同斯堪的納維亞國家保持有密切的貿易關系,也是德國通往東歐和北歐的大門。
下薩克森州
Niedersachsen
--------------------------------------------------------------------------------
面積:47338平方公里 首府:漢諾威(Hannover) 人口:780萬
下薩克森州位於德國西北部,西部與荷蘭接壤,是德國面積第二大州。該州分為4個區,下設9市39縣。南北和東西的公路和鐵路線在此交叉而過,埃姆斯河與易北河之間的內河運河在此與萊茵河、易北河和奧得河相連,形成了西歐和東歐的內河航道。
該州地形由哈爾茨山區、威悉山地和以呂內堡草原為中心的北德低地組成。迥異的風光、浪漫的山谷、奇異的礁石、廣闊的森林和眾多的湖泊,使其成為德國著名的旅遊勝地。其中埃姆斯蘭的沼澤地、北海海堤岸後的馬爾施草地(左圖)和北海淺灘中的東弗里西亞諸島景色獨具一格,一年四季遊人不斷。吸引人們的還有位於漢堡郊外的歐洲最大的水果種植園-「老田野」。
全州三分之二的面積用於農業,主要提供糧食、甜菜、飼料玉米和馬鈴薯,北海沿岸是重要的產魚區,被譽為是德國的魚米之鄉。該州擁有門類繁多的食品工業,奧爾登堡鄉村的火腿和呂內堡草原的蜂蜜聞名遐遜,並且在馬鈴薯培種和糧食生產上居領先地位。本州冬季溫和多雨,極適合牧草的生長,養馬也是這里重要的經濟行業。但這些並不代表該州是一個農業州,除了傳統的造船、鋼鐵和化學工業外,電子和電腦工業是今天的新興產業。
下薩克森的工業與其豐富的地下資源相連,其開采地下資源有著悠久的歷史。哈爾茨山麓的礦鹽、鉀鹽礦以及薩爾茨基特和不倫瑞克地區德國最大的鐵礦都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埃姆斯蘭地區和德國北海海域出產石油天然氣。另一個工業重點就是沃爾夫斯堡的大眾汽車廠,它是該州最大的企業。大眾汽車基金會是德國最大的非國家性的資助科學的基金會。
州首府漢諾威是世界著名的博覽會城,被稱為是德國工業的「廣告牌」。它主辦的最著名的展覽包括一年一度世界最大的工業博覽會和大型通訊技術展覽會—CeBIT。
漢諾威的萊布尼茨首創了二進位制;並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能運做的計算機;伯林納發明了唱機;高斯發明了電報機;西門子發明了發電機進行發電。大學城哥廷根在政治史和自然科學史上曾發揮過重大作用。
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Nordrhein-Westfalen
--------------------------------------------------------------------------------
面積:34078平方公里 首府:杜塞爾多夫(Düsseldorf) 人口:1800萬
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位於德國西部,西與比利時、荷蘭接壤。其面積相當於比利時和盧森堡的總和,是德國人口最多的州,也是歐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區。該州是二戰後新組成的州,下設5個行政專區、23個市、31個縣。
一提到北威州,人們很自然地就會想到魯爾工業區,它也是歐洲最大的工業區。魯爾區傳統上以礦冶工業為主,這里有豐富的無煙煤資源。近30年來,該州成功地進行了產業結構調整,打破了以礦冶為主的單一經濟結構,許多新的工作崗位是由增長迅速的媒體和文化行業提供的。今天全州約66%的就業者是在服務性部門工作。與生態更新相結合而進行的產業調整已經使該州成為歐洲領先的環保技術中心。該州的進、出口總額均佔德國的1/4。(插圖為杜塞爾多夫的「城市之門」建築)
該州擁有31個大發電廠,由此使之成為德國的能源中心。密如網眼的高速公路、鐵路和水路網把該州的工業城市緊密地聯結起來,同時也與歐州重要的交通干線相連。德國100家最大的公司中有44家設在該州。除了拜耳公司、費巴股份公司、克勒克納-洪堡-多伊茨股份公司和貝爾特斯曼印刷出版企業這些工業巨頭外,還有大約60萬家從事生產的中小企業。州首府杜塞爾多夫是德國最大的銀行所在地之一,科隆擁有德國領先的保險業地位。首府杜塞爾多夫以及科隆和埃森都是著名的博覽會城市。
北威州的北部是農業和畜牧業的中心。明斯特蘭是重要的農牧區,以養馬和馬術運動而聞名,也種植小麥、玉米、甜菜等作物萊茵谷地南部有許多菜園和果園。
北威州另一個重要城市波恩位於科隆之南,它是貝多芬的誕生地。1949年以前波恩只是一個中等規模的大學城(右圖為著名的波恩大學),以後40年來它一直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首都。在德國統一、政府所在地西遷至柏林後,波恩仍作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行政管理和科學中心而繼續發揮其作用。
該州擁有歐洲最稠密的交通網之一。在僅3.4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竟有6000公里鐵路和2000多公里高速公路。天然河流與人工運河交織成網,共有31個河港,其中杜伊斯堡是世界上最大的內河港。杜塞爾多夫、科隆和波恩的機場也是重要的交通樞紐。
藻厄蘭、齊克爾蘭、貝爾吉斯蘭山地和艾弗爾山森林密布,是夏季療養的好地方。該州最大的城市是科隆,其以哥特式的雙塔大教堂和每年一度的狂歡節而聞名。
未完,受限。
共16個州及地區。
http://www.gerfans.cn/bbs/read-htm-tid-15730.html
Ⅲ 開心麻花的戲有哪些
舞台劇
時間
名稱
導演
主演
2003年12月 想吃麻花現給你擰 田有良 何炅、謝娜、於娜、湯加麗
2004年12月 麻花2·情流感 邵澤輝 劉孜、林依輪
2005年12月 麻花3·人在江湖漂 沈騰、陳暢 周曉鷗、李莉
2006年12月 開心麻花2006·逗地主 周大勇 滿江、湯加麗、顧陽
2007年08月 開心麻花2007·瘋狂的石頭 沈騰 彭波、侯姝、馬元
2008年12月 開心麻花2008·誰都不許笑 彭大魔、閆非 彭坦、柳岩、馬麗、於全海
2008年05月 兩個人的法式晚餐 黃盈 尚雯婕、陳西貝、黃銳
2008年06月 阿祥 彭大魔 馬麗、彭大魔、魏祥
2008年12月 甜咸配 沈騰 瞿穎、謝楠鍾玲、沈騰
2009年06月 書桌里的銅鑼灣 潘安子 郭祥鵬、秦楓、陳軒宇、常遠、劉澄宇、賈蕊、喬衫
2009年08月 江湖學院 彭大魔 包貝爾、馬麗、張菲菲、艾倫、王成思、曹揚、張子棟
2009年09月 白日夢 周申 魏雪漫、繆傑、王箏、周鐵男、鄧飛
2009年12月 索馬裏海盜 沈騰 陶慧、宋陽、東靖川、馬麗
2010年12月 開心麻花·烏龍山伯爵 閆非 沈騰、馬麗
2011年11月 開心麻花-旋轉卡門 彭大魔 艾倫、馬麗、王寧、常遠
2011年12月 開心麻花-上賊船 關旭 陶亮、賈金金
2012年9月 那年的夢想 劉鑒 常遠、宋陽、朱微瑋
2012年11月 夏洛特煩惱 閆非、彭大魔 張子棟、馬麗
2012年12月 摩托翔子 黃才倫 宋慶楠、朱微瑋、唐鵬、伊力奇
2013年11月 小丑愛美麗 閆非、彭大魔 馬麗、王成思、黃才倫、劉文偉、常遠、李鑫、何子君
2013年12月 須摩提世界 劉鑒 宋陽、艾倫、韓雲雲、朱微瑋、賈金金
2014年11月 羞羞的鐵拳 宋陽 馬麗、艾倫、宋陽、賈金金、魏偉
2015年12月 牢友記 宋陽 艾倫、朱微瑋、宋陽、杜曉宇、王成思、賈金金
2015年12月 李茶的姑媽 吳昱翰 、張一鳴 黃才倫、付然、楊沅瀚、陳帝文、韓超、楊曉明、丁一
2014年 三隻小豬
2015年 三隻小羊
2012年 《開心麻花劇場》
2013年 《開心麻花劇場》
2015年 《江湖學院》
Ⅳ 日本以前用什麼做貨幣
日本古代貨幣小常識[錄自《日本史辭典》]
金座:江戶時期金幣鑄造所。有後藤四郎家世襲的大判金座與後藤庄三郎家世襲的小判金座。後藤庄三郎得德川家康信任,始創江戶金座。同時期在京都、佐渡亦設有金座。關原之戰後不久,江戶小判金座成為主要金幣鑄造所,受勘定奉行直接管轄。內設「御金改役」、「金座」(造幣所)、「吹所」三個部門,包攬除大判外的所有金幣的鑄造、監查。1869年廢止。其舊址即今東京日本銀行總行所在地。
銀座:江戶時期銀幣鑄造所。最初由德川家康於1601年(慶長六年)設於伏見(今京都郊外),至1608年遷至京都。1606年在駿府另設銀座,於1612年遷至江戶,在幕府的保護下享有銀幣生產特權,並向幕府繳納「運上」金。由大黑常是家世襲歷代長官。為進行海外貿易,又曾於平戶設銀座,1614年遷至長崎。1772年(安永元年)幕府禁止設立新錢座後,與金座同時開始鑄造銅錢。1869年廢止。其舊址作為地名沿用至今。
錢座:也叫鑄錢座。江戶時期掌管銅錢製造、發行的機構。但不同於金座、銀座,而屬於非常設機構。1636年(寬永十三年)幕府任命銀座年寄秋田宗古在江戶芝及近江坂本開設錢座,鑄「寬永通寶」。1736年(元文元年)又在大坂、長崎增設錢座。其後由於混雜和非法行為,幕府於安永年間(1772—1780年)陸續廢止除金座後藤庄三郎所轄之外的一切錢庄。1835年(天保六年)鑄造「天保通寶」。各錢座均受金座、銀座師傅統轄,而不任命專門官吏。
三貨制度:江戶時代實行的金、銀、銅(錢)三種通貨的貨幣制度。金貨系定量貨幣,用四進位制(一兩=四分=十六銖)。主要有小判(一兩)和一分判;也有大判(十兩),但主要作贈答禮品,不作一般貨幣流通。元祿以後又出現二銖判、二分判、五兩判等。銀貨系秤量貨幣,用匁、分兩單位,十進位制(一匁=十分)。流通的主要有丁銀、豆板銀,其分量沒有一定,使用時需過秤。錢貨按貫、文計算,千文稱作一貫文,文以下有分厘,也使用中國錢貨。三貨的大致換算率是:金一兩=銀五十匁(後六十匁)=錢四貫文。實際上行情時有變動。
大判:亦稱「板金」「判金」。流通於安土桃山至江戶時期的一種金幣。早期有長方、圓等形狀,至豐臣秀吉時製造「天正大判」,定型為橢圓形。江戶時期,由幕府的後藤四郎兵衛及其子孫開設的大判座於慶長、元祿、享保、天保、萬延年間鑄造五種大判。享保大判與天保大判的重量為44匁一分(1匁=3.759克),相當於十兩砂金,故兩面漆有墨色「拾兩」字樣。但含金量並不一定是小判的十倍。大判不作為流通貨幣使用,而是多用於將軍賞賜、大名進獻或武士上流社會之間的贈答。
小判:江戶時代通用金幣之一種。薄圓形。為標准金幣,一枚為一兩。戰國時期雖有鑄造並未流通。1595年(文祿四年)德川家康徵得豐臣秀吉的許可,延清京都的後藤光次(山崎庄三郎)於江戶、駿河始鑄,稱為「武藏判」、「駿河判」,重量為4.7匁(1匁=3.759克)。關原之戰之翌年(1601年),德川氏以慶長金銀確立新貨幣制度,於江戶及京都、駿河等地的金座大量鑄造「慶長小判」和「一分判」(小判的四分之一),作為全國通用貨幣。元祿年間(1688—1703年)改鑄後品質惡化,正德年間(1711—1715年)又恢復到慶長水平。元文(1736—1740年)以後,財政困窘,鑄造量減少、成色降低,重量也減輕。
慶長金銀:江戶時代最初發行的金銀貨幣的總稱。金幣有大判、小判、一分判,銀幣有丁銀、豆板銀。關原之戰後德川氏為廢止以往通貨,統一全國幣制,於1601年(慶長六年)發行慶長金銀。作為計數貨幣,在貨幣發展史上有劃時代意義。金幣鑄造於京都、江戶、大坂,其中大判重44.055匁(1匁=3.759克),品位為金67.2、銀29.4,小判重4.73匁,品位為85.69,一分判為小判的四分之一。銀幣多在伏見銀座鑄造,其品位為銀8、銅2,成色、質量均比後世的優良。1609年公定比價為金一匁等於銀五十匁,錢四貫。1695年(元祿八年)貨幣改鑄後,雖停止使用,仍在暗中流通。1714年(正德四年)再次公開通用。1736年(元文元年)改鑄後禁用。
寬永通寶:亦稱寬永錢。江戶時代由寬永至幕末鑄造的銅、鐵、黃銅貨幣的總稱。因始鑄於寬永年間(1624年—1643年),故稱。1608年(慶長十三年)幕府下令禁止使用明錢「永樂通寶」。1636年(寬永十三年)在江戶正式始鑄新銅錢。面值分為一文錢和四文錢,由全國各地的錢座鑄造。每四文換永樂通寶一文。在錢幣鑄造量中占第一位。背面刻有文、佐、仙、足、元等字,表示鑄造地。1871年施行新貨幣制度,每四貫兌換新幣一日元。
明和五匁銀:江戶時代的銀幣之一,最初的定量計數貨幣。1765—1772年(明和二年至安永元年)鑄造流通。其重量為五匁(一匁=3.759克),成色為46%。鑄造量為1806貫。幕府設「銀市」管制,規定12枚換金一兩。作為固定貨幣與當時流通的丁銀、豆板銀等稱量貨幣並用。由於成色低,在社會難以流通,商人們也反對固定銀價。1772年(安永元年)改鑄南鐐二銖銀,遂停止使用。
南鐐二銖銀:江戶時代的銀幣。有兩種:1.安永二銖銀,亦稱「古二銖銀」、「大南鐐」。1772—1824年(安永元年至文政七年)鑄造通用。每枚重2.68匁(一匁=3.759克),成色97.81。規定八枚兌換金一兩,帶有「常是」戳印。2.文政二銖銀,亦稱「文政南鐐」、「小南鐐」。1824—1830年(文政七年至天保元年)鑄造使用。重量減為每枚2.01匁,成色97.96。也帶有「常是」戳印。幕府通過改鑄貨幣,減輕重量,從中獲利。
天保通寶:亦稱「天保錢」、「當百」。1835年(天保六年)以後江戶幕府鑄造的銅錢。寬政改革後,幕府仍未改變財政困難、金融混亂的局面,遂鑄造發行「天保金銀」和「天保通寶」以挽救危機。通寶重5.5兩(一兩=3.759克),每枚價值百錢;成分為銅78、錫10、鉛12。初僅流通於江戶,1859年(安政六年)將33.8萬貫文運往大坂後普及全國。萬延年間(1860—1861年)大量鑄造。初鑄時40枚兌金一兩,明治後規定新幣一日元兌125枚。至1870年鑄造量達48400餘萬枚。1891年停止使用。
貨幣改鑄:改變貨幣的成色、形狀、數量,鑄造新幣。江戶時代從慶長至萬延年間(1596—1860年)達11次之多。江戶初期全國流通貨幣為慶長金銀,後因金銀產量下降,致使通貨不足,遂策劃增加貨幣數量,調整物價;並企圖通過降低貨幣質量來挽救幕府財政困難。元祿八年(1695年)首次改鑄,小判成色由原來的85.7%降到56.4%;丁銀成色由80%降到64%。造成金價跌落,幣制混亂。寶永年間(1704—1710年)雖恢復乾字金成色,但重量減半;四寶銀成色降到20%。正德、享保期間(1711—1735)的改鑄,企圖恢復慶長古制,但以不徹底而告終。元文年間(1736—1740年)再鑄劣幣,並以濫鑄銅錢補充。明和至安永年間(1764—1780年)鑄南鐐二銖銀,提高成色,穩定了貨幣。後有文政二分金等八種金幣和安政二銖銀等均不及前。開國後因金幣外流,遂於萬延元年(1860年)又改鑄萬延小判,成色減半,重量不抵以前的三分之一,幕府財政危機加劇,統治動搖。
手形:期票、匯票的總稱。信用貨幣的一種。始於古文書有按捺手印以加強憑證作用的習慣。鐮倉末,轉用於商業貿易的結算,稱「為替」、「割符」。江戶時期始稱手形。近世天王寺屋五兵衛首創以票據為支付手段的手形貿易。以兩替屋為中心,在大坂市、郊及江戶為首的遠隔地貿易中廣泛使用。大坂流通的手形,有由兩替屋發行的「存款證券」和由存款者向兩替屋發出的類似支票的「發出票據」。從其在貿易中的作用看,「發出票據」又分用於一般商人之間進行貿易收支的「大手形」、兩替屋之間交易的「約束手形」,及類似約束手形而延期支付的「延手形」。1868年(慶應四年)明治政府為了統一幣制,設立「為替公社」與「國立銀行」,禁止銀手形的流通,但舊時發行票據的方式仍有流行。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制定《紙幣類似證券取締法》,手形的發行遂被禁止。
為替:亦稱「割符」、「替錢」、「替米」。異地交易或借貸不用現金而使用匯票的方法。始於鐮倉時代的年貢米收購。交付人將「替錢」交給「為替人」(經紀人),「為替人」再將此錢定期轉付領取人,並將這一過程記入「割符」。經營此種業務者被稱為「替錢屋」、「割符屋」、「兩替眾」。室町時代亦採用此法。至江戶時代更加完備。以「兩替商」(貨幣兌換商)為中心進行兌換貿易。江戶、大坂兩地甚為盛行,後普及全國。如大坂的「十人兩替」「同業公會」。明治後,成立了以三井等特權商人為中心的「為替公社」。
丁銀:江戶時代的銀幣之一。同豆板銀共同作為稱量貨幣使用。形狀細長橢圓而不規整。重量由30匁(1匁=3.759克)至40匁不定。除寶永年間(1704—1710年)的二寶銀等四種外,均由幕府指定的大黑常是的銀座鑄造。一般鑄有「常是」、「寶」、「大黑像」等戳印,並以紙包封印表示重量。種類繁多,其中以慶長、享保銀為最良。 豆板銀:亦稱「小粒」、「小玉」、「小玉銀」。不規則圓形,故名。江戶時代的銀幣之一。丁銀的輔助銀幣。表面鑄有「常是」的戳印,重量為五匁(1匁=3.759克)左右,大小不等。使用時包裝一定數量,補充丁銀不足。成色、流通期同丁銀,同屬稱量貨幣。
後藤光次:(1571—1625年)江戶幕府金座的創設者。本姓山崎氏,通稱庄三郎。從後藤德乘學習雕金、鑄貨。為德川家康所用,從事金銀貨幣的鑄造,製作小判、一分判,管理江戶的金座、銀座,奠定金銀貨幣制度的基礎。其後,代代世襲金座統制者地位。延至1810年(文化七年)第十一代庄三郎被處刑止。
Ⅳ 首創京都期貨怎樣,安全嗎
你好,首創京都期貨是首創證券的全資子公司,公司不是很大,比較小,但也是正規的期貨公司。
Ⅵ 請問北京有幾家期貨公司
期貨公司地址分布圖
1、一德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海淀區西直門北大街1號 2、金鵬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西城區金融街27號投資廣場B座9層
3、首創期貨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朝陽區北辰東路8號亞運村1號門 4、天成期貨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西城區金融街33號C座508室
5、經易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西城區百萬庄北街6號 6、格林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西城區金融街27號投資廣場B座20層
7、冠通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朝陽區北三環中路2號北京醫療器械研究所6層 8、中鋼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朝陽區亞運村北辰東路8號辰運大廈220室
9、五礦海勤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東城區東單北大街3號青年會大樓802室 10、銀建期貨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豐台區方庄芳古園29號樓3層
11、華煜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海淀區翠微路甲10號建築大廈301室 12、中糧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8號中糧廣場A座3層
13、金寶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朝陽區北土城西路7號國恆基業大廈F座11層 14、北京中期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朝陽區麥子店西路3號新恆基大廈15層
15、中誠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9號理工科技大廈307室 16、寰宇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海淀區花園路2號
17、方圓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東城區東四十條68號平安發展大廈305室 18、京都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海淀區北太平庄路25號豪威大廈105室
19、天星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朝陽區安立路68號陽光廣場寫字樓D-372
期貨公司營業部地址分布圖
20.南華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宣武區陶然亭路16號西藏證券4層
21.廣發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4區15號樓五礦大廈918房
22.北亞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朝陽區安定路39號長新大廈805、806
23.中大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朝陽區工體東路乙15號展華商務樓三樓
24.長城偉業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朝陽區北三環東路28號易亨大廈12層1209
25.渤海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朝陽區小關北里45號世紀嘉園5號樓東方證券5層
26.匯鑫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西城區德外大街3號國泰君安大廈七層
27.中谷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海淀區西三環中路5號中谷糧油集團118
28.華聞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朝陽區慧忠里A區219樓
29.天琪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朝外大街18號豐聯廣場B座1217
30.五洋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西城區安德路甲104號證通商務樓5層
31.永安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東城區金寶街58號華麗大廈6層
32.三隆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朝陽區東三環南路58號富頓中心B座12層
33.上海良茂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朝陽區亞運村匯園公寓K座1217室
34.南都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朝陽區裕民路12號中國國際科技會展中心A座4層
35.大通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豐台區菜戶營東街60號北京哈特商務酒店一層
36.弘業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西城區月壇南街萬豐怡和商務會館3層
37.大連北方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海淀區馬甸冠城園中航油大廈5層
38.道通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朝陽區關東店北街1號國安大廈15層1501,1502室
39.神華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海淀區蘇州街18號長遠天地A座3A01
40.科信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朝陽區裕民路12號元辰鑫大廈E1座8層
41.新世紀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東城區朝陽門北大街6號萬泰北海大廈902室
42.大陸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朝陽區朝陽門外吉祥里103號中國工藝大廈7層701
43.萬傑鼎鑫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朝陽區東三環北路17號恆安大廈4層
44.新紀元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朝陽區和平街13區35號樓,煤炭大廈1705室
45.東銀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朝陽區呼家樓京廣中心商務樓1001室
46.銀河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海淀區學院南路34號
47.華海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西城區月壇北街26號恆華國際商務中心1座806室
48.華夏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北京營業部 朝陽區紫玉東路1號031棟
Ⅶ 三洋公司的大事記
井植歲男創立三洋電機製作所。開始生產供聯合國駐軍使用的電燈及民用室內燈 開始生產自行車用發電燈1號機47型。 1949 接受聯合國軍總司令部的直接指令,向日政府貿易公團交納了5000個摩電燈用於出口。這是三洋電機首次出口商品。 1950 三洋電機株式會社成立。 1951 在大阪守口市京阪通現社址處建立新社屋,並將總部機能轉移至此。 1952 第一批塑料殼收音機(SS-52)開始銷售。 1953 日第一台噴流式電動洗衣機SW-53開始銷售,日著名評論家大宅壯一先生將此年命名為電氣元年。第一批電視17C-C231開始銷售。 1954 三洋電機在大阪證券交易所及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 1955 在名古屋,京都,福岡,廣島證券交易所上市。 1956 開始生產第一批晶體管收音機(6C-1)。 1957 開始銷售第一批生產電冰箱。 1958 淀川工廠開始生產窗式空調(SAC-2600)。第一批吸塵器(SC-100)開始銷售。與美國頻道老闆公司簽訂關於晶體管收音機的協議,開始了三洋OEM的歷史。第一批音響(STG-100)開始銷售。 1959 東京三洋電機株式會社(群馬縣邑樂郡大泉町)成立。 1960 住道收音機廠開始生產S-21MR型錄音機。率先生產雙缸脫水乾燥式洗衣機(SW-400)。開始銷售第一批21-CT型彩色電視機。東京三洋電機開始生產壓縮機及冰激凌儲藏櫃。率先開發1/10馬力2極密閉型壓縮機。 1961 東京三洋電機率先生產分體式空調 (SAP-200E)。三洋產品銷售公司在美國成立。SANYO新商標被指定。第一個海外製造公司,三洋電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開發鎳鎘蓄電池。東京三洋電機開始生產冷凍櫃 1963 開始率先銷售充電式鎳鎘收音機(8S-P25)。 1964 開始銷售鎳鎘緊急引導燈。第一批商用微波爐(EM-206)開始銷售。 1965 彩色電視機(16-CT50)實現每英寸12000日元的低廉售價。開始出口彩色電視機。由三洋提供的動畫片《森林大帝》開始播映。 1966 鳥取三洋電機株式會社(鳥取市)成立。組合型音響OTTO開始銷售。第一批家用錄像機(VTR-1000)開始銷售。 1967 銷售19英寸電視機16萬台,促進電視機的普及化 1968 東京三洋電機與美國CE公司就旋轉式壓縮機開展技術合作。盒式集塵方式的吸塵器太郎(SC-3000)開始銷售。在日最早實現液體燃料電池商品化。第一批產品被建設部購入。 1969 三洋電機信貸株式會社成立。SBC(三洋薔薇鏈鎖店)制度開始實施。 1970 參與日萬國博覽會,三洋獨立設館。小型計算器(ICC82D)開始銷售。 1971 第一批遙控彩電(20-CTR910R)開始銷售。第一批吸收式冷凍機出品。 1972 扎晃奧運會上三洋的磁帶錄像機被廣泛使用。東京三洋電機開發出面向私人診所的醫療事務用計算機。 1973 日第一台葯片自動包裝機(ACF-52A)開始銷售。節能型彩電(14-C71P)開始銷售。 1974 參與了日通產省為緩解能源危機而舉辦的陽光計劃。 1975 開發鋰電池。駐美國的第一家製造工廠成立。 1976 為達成邁進三大洋的目標,制定三洋新商標。 1977 近畿大學醫學院引進三洋太陽能系統。超低溫冷藏櫃(MDF-390)開始銷售。 1978 開始批量生產鋰電池 1979 研製出非晶體硅酮太陽電池 開始銷售MR-U4(迷你磁帶錄音機U4) 開始銷售RAX-510型的1號傳真機 在鋰電池的製造、銷售方面向琺路塔公司(西德)提供技術 開始銷售第一台PHC-1000個人用計算機 向瑪洛力公司(美國)提供鋰電池的製造、銷售技術 1980 向通用電氣公司(美國)提供鋰電池技術 開始銷售熱導管式太陽能供熱裝置 向美國提供磷酸燃料電池技術 1981 開發非晶體熱導管電極 在東京三洋電機批量生產VHS式磁帶錄象機 1982 建成非晶體太陽能電池規模化生產工廠(洲) 向雷娜塔公司(瑞士)提供鋰電池技術 銷售文字處理機1號機 1983 開發空冷式磷酸型燃料電池 在中國獨資設立三洋電機(蛇口)有限公司 有機半導體鋁固體電解電容器的生產開始 1984 在中國設立廣東三洋冷氣機、華強三洋電子公司(合資) 1986 公司結算營業額首次突破1兆日圓(第61期結算發表) 三洋電機和東京三洋電機合並,新生的三洋電機開動.實行製造、銷售一體制,採用新的商標。 1987 開發透明的非晶體 銷售面向日的TEL-L9型無繩電話機1號機 1988 協助波士頓大學,開講國際化商人培訓課程 開辦第一屆三洋全明星職業棒球錦標賽決賽 宇宙開發事業團第一次採用日國產的人工衛星用鎳鎘蓄電池 模擬IC電路設計用統一化CAE系統榮獲日科學聯盟的第19屆石川獎 1989 制定社團口號熱愛人類與地球 瑞典採用三洋研製的歐洲最大規模焚燒垃圾設備廢熱利用的熱吸收式鍋爐,進行地熱供暖 開發新冷暖房系統(DDHP) 1990 贊助萬花博覽會(金美女博覽會) 採用三洋超輕量的、易融通的、非晶體質的太陽 能電池的太陽能飛機首次橫飛北美成功 開發世界最短波長的紅色半導體激光 開始銷售鎳氫蓄電池 1991 開始銷售帶有無繩電話的傳真機 開始銷售450萬像素高清晰度液晶投影機/li> 開始銷售帝王33型彩電(HVC-33TO) 在美國加利弗尼亞洲舊金山市建成SNA社屋 開始銷售高清晰度靜止畫面記錄再生裝置 HVD-1200 1992 開始銷售鹼離子潔水器 首次在日的個人住宅中安裝逆潮流太陽光發電系統 首次向世界銷售太陽能空調SAE-284VR 在同行業中首次推出IH電飯保 開始生產CD-ROM驅動器 小型激光唱盤感光拾音器的自動調解系統獲得日科學技術聯盟的第23屆石川獎 1993 銷售汽車駕駛導向系統1號機 共同開發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無需眼鏡便可觀看的70厘米立體高清晰度電視 首家在日國內開發家用型清潔生垃圾去除機 開發小型的裸目直視型液晶3D顯示系統 1994 採用該公司生產的宇宙空間用鎳鎘蓄電池的日國產大型火箭1號機發射成功 開始銷售鋰離子蓄電池 銷售住宅用太陽能發電系統 1995 參與進口住宅事業 設立在中國的統括公司-三洋電機(中國)有限公司 銷售PHS電話機(PHS-P101) 世界上首家開發低溫聚硅TFTLCD 銷售天然氣汽車用加氣站 1996 參與PHS基地局事業 開始銷售電動助推自行車 1997 銷售數碼相機DSC-V1型。三洋正式加入數字家電事業 1998 啟動Action21E集團環保行動計劃 與IBM強化聯合,在半導體事業上進行行業協作 首次向世界銷售有超音波洗凈效果的洗衣機(超音波向日葵系列)ASW-EP80A 在東京製作所開動日國內電機行業最大級的發電及廢熱供暖系統 1999 改革董事會,引入執行官員制。聘請原菲律賓大總統阿基諾夫人 收費老人療養院竣工 開始銷售不會向後排氣的吸塵器SC-JT80 與柯達公司聯合開發2.4英寸活動矩陣型全色有機玻璃 2000 贊助淡路花博的立體影院 鎳鎘電池在日國內生產累計達到50億個 和可達公司在有機EL顯示方面進行合作 與美國MAYTAG公司簽訂家電領域的合作協議 2001 三洋企業博物館建立 三洋,三井物產,NKK出資建立舊家電再利用工廠 與美國福特公司簽訂向福特公司開發中的混合式汽車獨家提供蓄電池系統的協議 完成收購東芝集團的鎳氫電池部分 與夏普公司簽訂家電領域的合作協議 開始銷售可不用洗衣劑的洗衣機ASW-ZR800 2002 三洋與韓國三星技術合作 三洋與海爾實現在廣泛范圍內的合作 在中國建立青島三洋電機有限公司 與美國柯達公司建立合資公司,開始生產活動矩陣型有機玻璃 21世紀綠色環保社會的贈禮---三洋陽光弧和太陽能電池科學館對外開放 2003 建立蘇州三洋半導體有限公司 和株式會社NTT數碼合作設立株式會社NTT數碼三洋系統 和韓國三星電子集團達成協議,共同開發家用空調系列的全球戰略。 2004 在二色濱工廠正式開始生產太陽能電池 設立國際企業集團 2005 定位第三創業,企畫品牌藍圖「Think GAIA」。面向日小學校進行環境課教育,開始「小學ENERGY EVOLUTION PROJECT」。鋰離子電池在全球累計生產達到20億個。新一代即用環保充電電池eneloop(愛樂普)上市。 2006 高清數碼攝像機「Xacti DMX-HD1」上市 具備「virus washer」功能的「業務用空間凈化系統」上市。具備「空氣洗滌」功能的洗衣乾燥機「AQUA AWD-AQ1」上市。為提高半導體事業作為一個獨立事業體的競爭力,將半導體事業部獨立為子公司,成立了三洋半導體株式會社 2007 世界首創多台冷櫃和多台冷凍機結合,實現大幅節省消耗電力的「enegreen超市冷櫃冷凍機系統」上市。世界首創在家庭用旋風式吸塵器上搭載凈化房間空氣功能的「airsis」上市。「eneloop universe procts」榮獲2007年度「優秀設計大獎(內閣總理大臣獎」 以成為「環境能源領先企業」為目標進行變革,制定主要計劃「挑戰1000」 從體到屏幕的設置距離為8cm,可以投影80型的畫像的超短焦點投影儀「LP-XL50」上市。
Ⅷ 碳金融的國內情況
我國是最大的CDM項目供給國。按照《京都議定書》,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在2012年前無須承擔減排義務,在我國境內所有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都可以按照CDM機制轉變成核證減排單位,向發達國家出售。我國目前是CDM機制中二氧化碳核證減排量最大供給國,佔到市場總供給的70%左右。而在原始CDM和JI項目需求結構中,由於 《京都議定書》規定歐盟在2012年底前溫室氣體減排量要比1990年水平降低8%,而且歐盟對碳排放實施嚴格配額管制,因此歐洲國家需求量占據總需求的75%以上。日本也有約五分之一的需求份額。據世界銀行預測,發達國家2012年完成50億噸碳減排目標,其中至少有30億噸來自我國市場供給 。
碳金融市場處於發端階段。我國目前有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和深圳環境交易所,主要從事基於CDM項目的碳排放權交易,碳交易額年均達22.5億美元,而國際市場碳金融規模已達1419億美元。總的來說,我國碳治理、碳交易、碳金融、碳服務、以及碳貨幣綁定發展路徑尚處發端階段,我國金融機構也沒有充分參與到解決環境問題的發展思路上來,碳交易和碳金融產品開發也存在法律體系欠缺、監管和核查制度不完備等一系列問題,國內碳交易和碳金融市場尚未充分開展,也未開發出標准化交易合約,與當前歐美碳交易所開展業務的種類與規模都有相當差距。
碳金融市場發展前景廣闊。我國正在實施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立「兩型社會」的發展戰略,過去「三高」(高投入、高能耗、高增長)的粗放型發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續性,必須轉化為「兩低一高」(低投入、低能耗、高增長)的集約型發展模式。同時,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碳減排責任和義務,在哥本哈根會議上,我國政府鄭重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並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這種承諾體現了我國加強碳治理的責任感和大國風范,也充分表明我國大幅減排溫室氣體的決心。按照這一目標,未來幾年內我國碳交易和碳金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特別是,我國區域、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極不平衡,這也為我國在積極參與國際碳金融市場的同時,創設國內碳交易和碳金融市場創造了條件。 我國碳金融市場缺位使得碳資產定價權缺失。我國關於碳資產定價權的缺失嚴重影響我國企業的經濟利益。對於發達國家而言,能源結構的調整、高耗能產業的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都需要較高成本,溫室氣體減排成本在每噸碳100美元以上,而在我國進行CDM項目投資,減排成本可降至20美元。尤其是,碳金融中介市場處於起步階段,這就沒有發揮金融在風險評估和管理以及價格發現的功能,也使得我國只能被動接受歐美碳資產的單向報價,據世界銀行統計數據,工業化國家2007年溫室氣體排放額度外購需求量為3億噸左右,均價在15-20歐元區間。我國作為最大碳排放權供給國,出售價格遠低於這個價格區間,我國目前碳交易價格維持在10歐元左右。有的項目甚至更低,如2006年7月,義大利碳基金通過世界銀行以每噸不低於6.25美元的價格分10年時間從南鋼股份購買了約65萬噸二氧化碳減排量;為防止我國碳資產被 「賤賣」,發改委出台了每噸CDM項目二氧化碳8歐元的最低限價;寶鋼股份2007年1月出售給瑞士信貸國際集團和英國瑞碳有限公司的二氧化碳減排量也只略超10歐元;2009年6月我國出售給歐盟買家的CERs現貨價格為11歐元;盡管國際市場上碳排放價格在2009出現了下降,但在歐盟內部配額市場,一噸2014年12月到期的二氧化碳期貨價格仍達19歐元。
事實上,由於我國沒有形成自己的碳金融市場,我國碳資產的定價權掌握在歐美需求方,我國供給的CERs被發達國家投資機構購進後,經過包裝,開發成為價格更高的金融產品、衍生產品及擔保品,賺取豐厚的利潤。
單一的CDM供給與低成本減排領域使我國處於低端市場。 2012年前,我國在碳交易市場主要是CDM項目CERs的供給,2012年後,我國碳排放就須承擔一定責任。據世界銀行報告,我國已是第一大碳排放國,隨著我國碳減排承諾的逐步兌現,我國在未來極有可能成為碳排放權進口國,而那時碳排放權的購買價格極有可能比現在出口價格高許多。而且,我國處於碳交易的低端市場還表現在減排產品多集中於低層次的減排領域,使得我國碳排放產品成為受制於國外企業需求的買方市場。我國現有的CDM項目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節能和提高能效類型項目,此類項目減排成本低,投資力度小,技術穩定,收益預期高,多為國外投資者熱衷投資項目,而對於減排成本高、技術復雜、投資多、受益期長的項目,如垃圾焚燒發電、造林和再造林、HFC-23分解消除項目卻極少投資,根據中國清潔發展機制網相關數據,這些項目占總項目比例低於1%,而能源類和提高能效類項目卻佔95%以上。特別是,2012年後京都議定書框架的不確定性、歐盟碳交易體系第三階段 對CDM項目合格性的限制、漫長的等待期與高額的交易成本都使CDM交易規模呈現下降特徵,因此我國開展國內碳交易和碳金融市場更具有前瞻性和緊迫性。
開發碳金融市場對我國金融機構和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碳金融的標的物是一種虛擬產品,交易規則嚴格,開發程序復雜,銷售合同多涉及境外客戶,合同期限長,風險評級技術要求高,非專業機構難以勝任碳金融項目的開發和執行能力。如清潔發展機制或聯合履行機制都涉及減排單位的認證,若減排項目無法獲得認證則導致交付風險,會降低投資預期收益。為保證項目對投資人的吸引力,既需要熟悉減排單位需求國和具體項目所在國的認證標准和程序,了解有關國家的政策和法律;同時,還需要對交付風險和政策風險進行評級並提供擔保,這樣的綜合性金融機構和復合型人才在目前我國是十分稀缺的。
而且,我國金融市場發育不充分既限制了碳金融的有效銜接和發展,同時也欠缺對風險要求更高、專業服務能力更強、涉外服務水平更專業的金融服務人才。總的來說,我國還沒有建立有效的碳金融交易制度,更沒有建立國內碳交易市場,也沒有創建碳交易平台,碳基金、碳期貨、碳證券等各種碳金融創新產品更是沒有開發,這就使得碳交易市場缺乏合理的利益補償機制,也沒有充分發揮碳金融對於碳資產的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功能。而在低碳節能環保領域,我國與發達國家差距甚微,基本處於同一起跑線上。
欠缺參與激烈競爭的思想准備和國家戰略。碳金融具有寬闊的潛在增值空間,國際金融機構對該領域的創新和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從目前市場開發程度來看,歐盟國家先行先試,暫居市場領先,如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佔全球碳交易額的四分之三以上;EU ETS掌控著EUA期貨、期權的定價權;而且倫敦作為全球碳金融中心之一地位已經確立。美國國內雖沒有形成政府規制嚴格的碳配額交易市場,但2008年美國東北部及中大西洋各州組成區域溫室氣體減排行動(RegionalGreenhouse GasInitiative, RGGI)形成自願減排單位(VER),目前RGGI已是全球第二大配額交易市場。
特別是美元作為最主要計價貨幣和儲備貨幣,美國開發和參與國際碳金融市場作用和地位日益凸顯,美國金融機構基於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和區域溫室氣體減排行動RGGI可以較為便利開發出碳金融產品,做大碳金融市場。國際碳金融市場交易主體基本為歐美金融機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近些年也推出一些碳金融服務和產品,以加入國際碳金融市場的競爭。如日本利用其先進的碳減排技術,並在日本碳交易所採用日元計價。澳大利亞可基於NSW交易平台來開發碳金融市場。各國都在積極構建自己的碳金融市場;各國似乎都在關注碳貨幣發展戰略,即積極通過將主權貨幣與碳交易、碳資產、碳金融綁定來提升貨幣的國際地位。
3.1中國「碳金融」市場蘊藏巨大商機
據有關專家測算,2012年以前我國通過CDM項目減排額的轉讓收益可達數十億美元。為此,中國已經被許多國家看做是最具潛力的減排市場。那麼,依託CDM的「碳金融」在我國應該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並蘊藏著巨大商機。
由於目前我國碳排放權交易的主要類型是基於項目的交易,因此,在我國,「碳金融」更多的是指依託CDM的金融活動。隨著越來越多中國企業積極參與碳交易活動,中國的「碳金融」市場潛力更加巨大。
對於發達國家而言,能源結構的調整,高耗能產業的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都需要高昂的成本,溫室氣體的減排成本在100美元/噸碳以上。而如果在中國進行CDM活動,減排成本可降至20美元/噸碳。這種巨大的減排成本差異,促使發達國家的企業積極進入我國尋找合作項目。
而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在2012年以前不需要承擔減排義務,在我國境內所有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都可以按照《京都議定書》中的CDM機制轉變成有價商品,向發達國家出售。我國「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10年單位GDP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要減少10%。在努力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通過大力推廣節能減排技術,努力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必將有大批項目可被開發為CDM項目。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統計顯示,目前中國提供的CO2減排量已佔到全球市場的1/3左右,預計到2012年,中國將占聯合國發放全部排放指標的41%。
3.2碳金融在我國的發展障礙
首先,對CDM和「碳金融」的認識尚不到位。CDM和「碳金融」是隨著國際碳交易市場的興起而走入我國的,在我國傳播的時間有限,國內許多企業還沒有認識到其中蘊藏著巨大商機;同時,國內金融機構對「碳金融」的價值、操作模式、項目開發、交易規則等尚不熟悉,目前關注「碳金融」的除少數商業銀行外,其他金融機構鮮有涉及。
其次,中介市場發育不完全。CDM機制項下的碳減排額是一種虛擬商品,其交易規則十分嚴格,開發程序也比較復雜,銷售合同涉及境外客戶,合同期限很長,非專業機構難以具備此類項目的開發和執行能力。在國外,CDM項目的評估及排放權的購買大多數是由中介機構完成,而我國本土的中介機構尚處於起步階段,難以開發或者消化大量的項目。另外,也缺乏專業的技術咨詢體系來幫助金融機構分析、評估、規避項目風險和交易風險。
再次,CDM項目開發時間長、風險因素多。與一般的投資項目相比,CDM項目需要經歷較為復雜的審批程序,這導致CDM項目開發周期比較長,並帶來額外的交易成本。此外,開發CDM項目涉及風險因素較多,主要有政策風險、項目風險和CDM特有風險等,政策風險來自於國際減排政策的變化,如2012年後中國是否承擔溫室氣體減排義務,決定了2012年後合同的有效性;項目風險主要是工程建設風險,如項目是否按期建成投產,資源能否按預期產生等。在項目運行階段,還存在監測或核實風險,項目收入因此存在不確定性,也會影響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支持。
3.3興業銀行碳金融實踐
2006年5月,興業銀行與國際金融公司合作,針對中國在節能技術運用和循環經濟發展方面的融資需求特點,在境內首創推出節能減排項目貸款這一「綠色信貸」品種。截至2008年3月底,興業銀行已經在北京、天津、山東、山西、重慶、浙江、福建等十一個省市開辦節能減排貸款業務,共發放貸款51筆,累計投放12多億元;可實現每年節約標准煤147.48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約412.85萬噸。
隨著節能減排貸款的快速推廣,部分節能減排項目已經進入碳減排交易市場。興業銀行運用在融資模式、客戶營銷和風險管理方面積累的初步經驗,將節能減排貸款與「碳金融」相結合,創新推出以CDM機制項下的碳核定減排收入(CERS)作為貸款還款來源之一的節能減排融資模式——「碳金融」模式,為尋求融資支持的節能減排企業提供了新的選擇。
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深圳某公司垃圾填埋場沼氣回收利用處理項目。該公司成功引進加拿大技術,並升級開發出適用於城市垃圾填埋場綜合治理的3R循環利用技術,將原先直接排放大氣的溫室氣體沼氣作為能源回收利用,於2005年在梅州垃圾填埋場(一期)成功實施,當年在聯合國注冊成為CDM項目。由於該公司屬於「輕資產」型的科技服務公司,資產規模小、經營收入少、資產負債率高、缺乏傳統意義上的抵押擔保條件,因此,二期項目拓展的中長期資金需求難以通過傳統的貸款運作加以滿足。為解決傳統貸款模式遭遇的融資難題,興業銀行運用創新的思路和項目融資模式,側重考察第一還款來源的有效性,以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現金流作為貸款審批的主要考慮因素,並且根據項目實施的現金流和企業自身的經營情況來選擇還款期限,使還款時間與現金流收入規模、時間匹配,較好地解決企業還款壓力問題。最終為該公司提供了三年期750萬元節能減排項目貸款,該項目的實施可實現年減排二氧化碳16萬噸,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該筆項目融資的成功運作,體現了興業銀行在環境金融創新中,節能減排貸款模式的新突破,標志著興業銀行節能減排項目貸款擴展到「碳金融」領域,也為今後探索碳保理等新興業務奠定了基礎。
3.4發展碳金融的機制調整與完善
(一)搭建交易平台。溫室氣體排放量是有限的環境資源,也是國家和經濟發展的戰略資源。應借鑒國際上碳交易機制,進一步研究探索排放配額制度和發展排放配額交易市場,通過金融市場發現價格的功能,調整不同經濟主體利益,鼓勵和引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有效分配和使用國家環境資源,落實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
(二)加強宣傳推廣。要讓企業充分意識到CDM機制和節能減排所蘊涵的巨大價值,推動項目業主和開發商根據行業、自身發展計劃,擴大國際合作,積極開發CDM項目,力爭國家環境資源利益和企業利益最大化。
(三)推動政策研究。CDM機制不僅涉及環境領域還包括經濟學、法律、管理等復雜的知識,同時還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中國作為溫室氣體排放大國對於自身參與CDM項目的潛力及規模尤其需要認真研究。
(四)培養中介市場。中介市場是開展CDM機制的關鍵,應鼓勵民間機構和金融機構進入,重視金融機構作為資金中介和交易中介的作用,允許金融中介購買或者與項目業主聯合開發CDM項目。
(五)構建激勵機制。「碳金融」具有政策性強、參與度高和涉及面廣等特點,發展「碳金融」是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和監管部門根據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制定一系列標准、規則,提供相應的投資、稅收、信貸規模導向等政策配套,鼓勵金融機構參與節能減排領域的投融資活動,支持低碳經濟。
天津:創新試水碳金融
2013年,天津排放權交易所正式啟動碳排放權交易以來,鋼鐵、化工、電力熱力、石化等5個行業的114家企業成為天津碳交易市場主體。據了解,在國家確定的7個試點省市中,天津市是唯一同時參與了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及區域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的直轄市。
專家表示,天津產業格局特色鮮明,重化工業特點顯著,能源消費和碳排放大戶數量和體量突出。與其他試點地區及一線城市已完成或正在大幅削減工業企業生產能耗和碳排放的形勢不同,天津正處於經濟快速增長階段,是我國經濟發展和節能減排工作面臨形勢和發展階段情景的典型代表。因此,在一個經濟高速增長、碳排放總量尚未達到峰值的城市進行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更具有典型性和樣本意義。
Ⅸ K線的由來是什麼
k線又被稱為蠟燭圖,k線的由來是源於日本德川幕府時期的本間宗久,當時他在大阪的堂島大米會所進行大米的期貨交易。他深入研究了大米價格的歷史記錄,憑借過人天賦,很快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後人根據他的交易心得以及記錄價格的方式,慢慢地將價格圖表演進成蠟燭圖,而他所進行交易的方法,就被稱為酒田戰法。
這一起源於18世紀日本米市用來表示米價變動的分析方法,後被引用到證券市場,成為股票技術分析的一種理論。k線是一條柱狀的線條,由影線和實體組成。影線在實體上方的部分叫做上影線,下方的部分叫做下影線。實體分為陽線和陰線。
一根k線記錄的是股票在一天內價格變動的情況。將每天的k線按時間順序排列在一起,就組成了股票價格的歷史變動情況,叫做k線圖。k線由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四個價位組成。開盤價低於收盤價稱為陽線,反之叫做陰線。中間的矩形稱為實體,實體以上細線叫上影線,實體以下細線叫下影線。k線可以分為日k線、周k線、月k線,在動態股票分析軟體中還常常用到分鍾線和小時線。k線是一種特殊的市場語言,不同的形態有著不同的含義。
Ⅹ 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的歷史沿革:
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系經北京市人民政府京政函[1999]105號文件批准,由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北京旅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市綜合投資公司及北京國際電力開發投資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於1999年8月31日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資本80000萬元。 經中國證券監督委員會證監發行字(2000)27號文批准,本公司於2000年4月5日至4月14日向社會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30000萬股,每股發行價8.98元,募集資金269400萬元。發行後,本公司股本增加至110000萬元。2005年5月18日本公司召開2004年度股東大會,決議通過以2004年12月31日總股本為基數,每10股轉增10股,共計轉增110000萬股,公司注冊資本變更為220000萬元。本次轉增股本經北京京都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北京京都驗字(2005)第035號驗資報告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