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內幕交易的內幕信息
內幕信息是指為內幕人員所知悉、尚未公開的可能影響證券市場價格的重大信息。信息未公開指公司未將信息載體交付或寄送大眾傳播媒介或法定公開媒介發布或發表。如果信息載體交付或寄送傳播媒介超過法定時限,即使未公開發布或發表,也視為公開。內幕信息包括:
1.證券發行人訂立重要合同,該合同可能對公司的資產、負責、權益和經營成果中的一項或者多項產生顯著影響
2.證券發行的經營政策或者經營范圍發生重大變化;
3.證券發行人發生重大的投資行為或者購置金額較大的長期資產的行為
4.證券發行人發生重大債務;
5.證券發行人未能歸還到期債務的違約情況
6.證券發行人發生重大經營性或非經營性虧損;
7.證券發行人資產遭受到重大損失
8.證券發行人的生產經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
9.可能對證券市場價格有顯著影響的國家政策變化
10.證券發行的董事長、1/3以上的董事或者總經理發生變化;
11.持有證券發行人5%以上的發行在外的普通股的股東,其持有該種股票的增減變化每達到該種股票發行在外總額的2%以上的事實
12.證券發行人的分紅派息,拉資擴股計劃;
13.涉及發行人的重大訴訟事項
14.證券發行人進入破產、清算狀態;
15.證券發行人章程、注冊資本和注冊地址的變更
16.證券發行人無支付能力而發生相當於被退票人流動資金的5%以上的大額銀行退票;
17.證券發行人更換為其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
18.證券發行人債務擔保的重大變更;
19.股票的二次發行
20.證券發行人營業用主要資產的抵押,出售或者報廢一次超過該資產的30%。
21.證券發行人董事、監事或者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可能依法負有重大損害賠償責任
22.證券發行人的股東大會、董事會或者監事會的決定被依法撤銷
23.證券監管部門作出禁止證券發行人有控股權的大股東轉讓其股份的決定
24.證券發行人的收購或者兼並;
25.證券發行人的合並或者分立先等。
㈡ 內幕交易的內幕人員
內幕人員是指由於持有發行人的證券,或者在發行人、與發行人有密切聯系的公司中擔任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由於其會員地位、管理地位、監管地位和職業地位,或者作為發行人雇員、專業顧問履行職務,能夠接觸或者獲得內幕信息的人員。它包括:
1.發行人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秘書、打字員,以及其它可以通過履行職務接觸或者獲得內幕信息的人員;
2.發行人聘請的律師、會計師、資產評估人員、投資顧問等專業人員
3.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對發行人可以行使一定管理權或者監管權的人員,包括證券監管部門和證券交易所的工作人員,發行人的主管門部門和審批機關的工作人員,以及工商、稅務等有關經濟管理機關的工作人員等
4.由於本人的職業地位、與發行人的合同關系或者工作聯系,有可能接觸或者獲得內幕信息的人員,包括新聞記者、編輯、電台主持人以及編排印刷人員等。
我國《證券法》第74條規定,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包括:
(一)發行人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二)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東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三)發行人控股的公司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四)由於所任公司職務可以獲取公司有關內幕信息的人員
(五)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以及由於法定職責對證券的發行、交易進行管理的其他人員
(六)保薦人、承銷的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服務機構的有關人員
(七)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人。
㈢ 東北證券保薦代表人秦宣涉嫌內幕交易被批捕,怎麼證券圈老是發生這樣的事情呢
東北證券保薦代表人秦宣涉嫌內幕交易被批捕的具體事件如下:
12月23日,證監會通報5起證券市場違法違規案件的查處情況。分別為前西南證券高管季敏波涉嫌「老鼠倉」交易案、保薦代表人秦宣涉嫌內幕交易案、大富投資及新思路投資涉嫌「搶帽子」操縱市場案、陽光私募國貿盛乾夥同個人陳傑「搶帽子」操縱市場案,以及惠順裝飾法人利用他人賬戶買賣證券案。
其中,季敏波案為首例上市券商高管涉嫌構成《刑法》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的案件,秦宣案為首例證監會通報證券公司保薦代表人涉嫌內幕交易並移送處理的案件,國貿盛乾案則為首例涉及陽光私募「搶帽子」操縱市場的案件。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因景谷林業今年4月12日出現股價異動隨後被媒體質疑,證監會展開初步調查,發現異動賬戶與西南證券時任副總裁季敏波存在關聯關系。
今年7月26日,證監會對季敏波涉嫌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股票行為立案調查。經查,2008年9月進入西南證券,曾任西南證券副總裁、證券投資管理部總經理兼投資經理的季敏波,於2009年2月28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間,利用職務便利掌握公司股票自營信息,並通過其親友控制的多個個人證券賬戶與西南證券自營賬戶對倒交易股票40餘只,成交金額約5000萬元,獲利約2000萬元。
由於季敏波上述行為涉嫌構成《刑法》規定的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證監會依法於10月12日將該案移送公安機關偵查。目前季敏波已被依法逮捕。
㈣ 評論中國首例注冊會計師利用內幕信息違規交易股票
11月19日,中國證監會官員表示,中國首例注冊會計師利用內幕信息違規交易股票案被查實,目前仍有多位涉嫌違規的注冊會計師在被調查中,證監會還通報了5家證券投資咨詢機構違規行為。這標志著證監會查處涉嫌內幕交易案件涉案人員,開始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同時也顯示,證監會的查處手段更加多樣。
證監會相關官員表示,某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劉某為吉林制葯(000545.SZ)2006年年報審計工作的項目負責人和簽字會計師,自該會計師事務所接受吉林制葯委託之日,至年報公告後5日期間,劉某先後買入「*ST吉葯」股票1.87萬股,賣出後獲利35995.96元。
《證券法》第45條第2款規定,為上市公司出具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或者法律意見書等文件的證券服務機構和人員,自接受委託之日起至上述文件公開後五日內,不得買賣該種股票。對於劉某的行為,證監會對其處於沒收35995.96元,並處1萬元罰款。
同時,深圳華鼎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鼎財經)、深圳市股海觀潮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下稱股海觀潮)、深圳智多盈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下稱深圳智多盈)、上海天力投資顧問公司(下稱上海天力)、深圳前沿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下稱深圳前沿)5家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因發表誇大、誤導性言論,並承諾投資收益,存在違規行為被證監會查處。
以上5家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分別受到10萬元到30萬元不等的罰款,同時華鼎財經、上海天力、深圳前沿被撤銷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許可,股海觀潮、深圳智多盈被責令整改,上述公司中36名責任人員分別受到撤銷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警告、罰款或市場禁入等處罰、處理措施。證監會表示,此舉意在規范證券投資咨詢服務,增強其規范化。
證監會表示,未來在國務院統籌安排下,證監會聯合公安部、監察部、國資委、預防腐敗局五部門將對內幕交易行為加大打擊力度,不斷提高上下聯動、部門聯動、地區聯動的效果,切實提高依法打擊和防控內幕交易的水平。
㈤ 證監會是如何通報吳某某等人涉嫌內幕交易的
證監會9月18日通報吳某某等人涉嫌內幕交易「王府井」股票案。證監會表示,2020年6月9日晚,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王府井)公告獲得免稅品經營資質。交易監控發現部分賬戶在公告前大量買入股票,交易行為明顯異常。證監會迅速啟動立案調查程序,目前案件已調查完畢。
調查發現,吳某某等人在重大事件公告前獲取內幕信息並大量買入「王府井」股票,獲利數額巨大,涉嫌構成內幕交易。證監會將依法追究相關當事人的違法責任,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5)內幕交易零容忍上海證券報擴展閱讀
內幕交易要堅決禁止
內幕交易是資本市場的「頑疾」,嚴重破壞公平交易原則,侵害投資者合法權益。2019年修訂的證券法顯著提高了包括內幕交易在內的證券違法違規成本。
證監會表示將全面落實國務院金融委關於對資本市場違法行為「零容忍」的工作要求,著力構建行政處罰、刑事追責、民事賠償等全面化、立體式的追責體系,持續加大對內幕交易、財務造假等違法行為打擊力度,切實維護資本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㈥ 什麼是內幕交易為什麼要禁止內幕交易
內幕交易是一種典型的證券欺詐行為,是指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或者非法獲取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人員利用其掌握的未公開的、涉及證券的發行、交易或其他對證券交易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進行相關證券的買賣活動,或者泄露該信息,或者建議他人買賣相關證券的行為。 由於內幕交易者利用證券市場信息不對稱及條件便利獲取不正當利益,使得其他投資者額外承擔了更多的市場風險,違反了證券市場最基本的公平原則,構成了對其他投資者權益的侵害及證券市場秩序的破壞,因此,我國《證券法》明確規定:禁止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利用內幕信息從事證券交易活動,即上述人員在內幕信息公開前不得買賣相關證券,或者泄露相關信息,或者建議他人買賣證券。
㈦ 證券公司如何做好防範內幕交易
建立內部隔離牆防火牆機制(China Wall)
跨牆人員需要經過審批,信息交流也需要受限。跨牆人員和信息控制位於合規部門。
具體可以看一下證監會下發的合規關於信息隔離牆的要求
㈧ 證券的內幕交易如何獲取法律證據
根據《證券法》的規定,內幕交易首先有三個要件
1是內幕消息,內幕消息有具體范圍,有臨時報告所規定的重大事件,分配股利或增資,股權結構重大變化,債務擔保重大變化,營業主要資產的抵押,報廢,出售一次超過該資產的30%,股東或高管,董事監事的行為可能需要承擔重大責任,其他對價格有顯著影響的信息
。內幕消息的重點在於未公開。
2是該人員獲取的內幕消息,屬於內幕消息的知情人
3是該人員在敏感期內,即內幕消息尚未公開時對證券進行了交易。
對內幕交易的認定主要由監管機構進行。《證券法》規定,只要監管機構提供的證據證明如下情形中的一條,就可以認定內幕交易
1證券內幕信息的知情人,父母,子女,配偶及其他有密切聯系的人,進行了與該內幕消息有關的證券交易,或者證券交易與該內幕消息基本吻合。
2履行職責知曉了內幕消息,或者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內幕消息,證券交易行為與內幕交易高度吻合。
從以上認定中可以看出,監管機構需要獲取的證據,
1是證券交易行為,從證券交易行為可以非常容易與內幕消息是否吻合進行對比。這一證據相對比較好獲取。因為中國證券市場是扁平化的市場,每個賬戶的訂單通過證券公司直達交易所,每一筆交易的雙方都可以記錄到,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的數據按規定最長需要保留20年。而且,如果進行內幕交易,交易金額肯定都是比較大的,很容易造成證券異常波動,所以這種金額比較大的交易是非常容易排查出來的。即使讓子女,父母,親戚朋友買賣,都是很容易查得到的。如果金額很小,那就有點沒有必要,收益和風險不成比例。
2是交易者是內幕信息的知情者。當根據交易行為,排查到具體的交易賬戶,一般就很容易確定相對人了,該人是否知曉這條內幕消息,也是非常容易排查的到的。是否直接知情人,檢查通訊記錄等,都是可以獲取的證據
㈨ 2010年11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關於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的意見》指出,當前打擊和防控
(1)原因: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等局限性,部分經濟活動的參與者為了自身的不正當利益而操縱資本市場內幕交易,是產生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意義:①國家打擊股市內幕交易,有利於促進股票市場的健康發展,這對於搞活資金融通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籌措建設資金、促進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②有利於維護股票市場的秩序,維護金融秩序的穩定,維護廣大股民的利益。 (2)①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國家有關部門依法打擊股市內幕交易的行為,有利於維護廣大股民的利益,堅持了正確的價值取向。②一些投機者為了一己私利操縱股市內幕交易,擾亂了金融秩序,損害了國家利益,表明他們沒有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沒有堅持正確的價值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