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債券是怎麼回事啊
1,全價97.64元,買一張需要97.64元。
2,到期收益率是3.16%;意思就是持有該國債到期,每年的的收益率是3.16%,例如你花去大約10000元買入100張,你每年可以得到的收益是10000X3.16%=316元。
個人建議:這個國債還要近5年才到期,而現在銀行5年期定期儲蓄利率是4.75%,比3.16%高很多;如果你打算持有到期,還不如存銀行定期。如果你是想中途持有一段時間,可以選擇一些利率高一點的債券,這個國債的年利率2.60%太低了一些。
參考資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貝請註明出處參考資料。
你好
㈡ 債券的交易規則
1、投資者委託證券商買賣債券,簽訂開戶契約,填寫開戶有關內容,明確經紀商與委託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
2、證券商通過它在證券交易所內的代表人或代理人,按照委託條件實施債券買賣業務。
3、辦理成交後的手續。成交後,經紀人應於成交的當日,填制買賣報告書,通知委託人(投資人)按時將交割的款項或交割的債券交付委託經紀商。
4、經紀商核對交易記錄,辦理結算交割手續。
上市債券的交易方式大致有債券現貨交易、債券回購交易、債券期貨交易。
1、現貨交易
又叫現金現貨交易,是債券買賣雙方對債券的買賣價格均表示滿意,在成交後立即辦理交割,或在很短的時間內辦理交割的一種交易方式。
例如,投資者可直接通過證券帳戶在深交所全國各證券經營網點買賣已經上市的債券品種。
2、回購交易
是指債券持有一方出券方和購券方在達成一筆交易的同時,規定出券方必須在未來某一約定時間以雙方約定的價格再從購券方那裡購回原先售出的那筆債券,並以商定的利率(價格)支付利息。
深、滬證券交易所均有債券回購交易,機構法人和個人投資者都能參與。
3、期貨交易
債券期貨交易是一批交易雙方成交以後,交割和清算按照期貨合約中規定的價格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進行的交易。債券期貨交易。
(2)買人債券後持有一段時間擴展閱讀:
債券作為一種重要的融資手段和金融工具具有如下特徵:
1、償還性
償還性是指債券有規定的償還期限,債務人必須按期向債權人支付利息和償還本金。
2、流動性
流動性是指債券持有人可按需要和市場的實際狀況,靈活地轉讓債券,以提前收回本金和實現投資收益。
3、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債券持有人的利益相對穩定,不隨發行者經營收益的變動而變動,並且可按期收回本金。
4、收益性
收益性是指債券能為投資者帶來一定的收入,即債券投資的報酬。在實際經濟活動中,債券收益可以表現為三種形式:
一是投資債券可以給投資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帶來利息收入;
二是投資者可以利用債券價格的變動,買賣債券賺取差額;
三是投資債券所獲現金流量再投資的利息收入。
㈢ 債券在上個付息日後買,在下個付息日前賣掉,除了本身的漲跌浮動收益,還有利息收益嗎
1,有利息收益。債券交易是按凈價交易、全價結算;全價=凈價(成交價)+應計利息。所以,你在付息日前賣出會得到應計利息,利息是按天算,持有一天就有一天的利息。
2,無息債券就是貼現債券,主要是一年以下的短期債券。債券的發行價與回收價(或者說賣出價、面值)之間的差價就是收益。
3,除了票面利息5元,還有交易價格與面值的差值(100-95=5元),當然你買進的成本不止95元,結算的時候還要計算11個月的應付利息,實際得到的是5元的利息減去11個月的利息等於一個月的應得利息,即持有一個月得一個月的利息。總收益=5元差價+一個月的利息收益。
參考資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貝請註明出處參考資料。
㈣ 用證券賬戶買的債券 持有了一個月,然後拋了,有利息嗎
有利息的,債券的實際交割的價格由凈價(掛牌交易的價格)和應計利息組成。
應計利息就是說你持有了多少天,就會按這段時間在一個付息周期所佔的比重來付給你利息。
好比假設每年付息12%,你持有一個月,就會吃到1%的應計利息的增長。
㈤ 債券是什麼我們購買債券之後,然後怎樣賺錢
1.對於一個不打算持有到期的債券投資者來說,他的收益主要來源於兩部分,一是債券按照票面價格與利率,所要定期支付的債券利息,二是債券凈價(即不含債券應計利息的債券價格)的市場波動,我們叫它資本利得。
2.債券和股票有很大不同,股票投資本質上是賺企業成長的錢,分享經營帶來的紅利,所以人們說股票投資人都是天然的樂觀主義者,對不確定的未來充滿期待。而債券不同,如果目的是持有到期,而最終成功兌付,投資者的收益在買入一瞬間就已經被鎖定了。
3.不過,想告訴大家,千萬不要小看債券。因為除了持有到期,投資者也可以在二級市場上進行債券買賣,而此時,和股票一樣,市場趨勢的作用就顯露出來了。
4.基金所持有的債券在持有期間會產生利息收入,這部分收益通常比較穩定。不同的債券,信用評級和期限不同,因此收益率也不同。信用評級越高,表示風險越低,票面利率也越低。另外期限越長,票面利率也就越高。債券和債券基金都會因為債券價格的浮動,造成債券價值和基金凈值的波動,即有賺有賠。
(5)買人債券後持有一段時間擴展閱讀:
債券是政府、企業、銀行等債務人為籌集資金,按照法定程序發行並向債權人承諾於指定日期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
債券(Bonds / debenture)是一種金融契約,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直接向社會借債籌借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同時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債券購買者或投資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投資者(債券購買者)即債權人 。
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由於債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確定的,所以債券是固定利息證券(定息證券)的一種。在金融市場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債券可以上市流通。在中國,比較典型的政府債券是國庫券。
㈥ 可轉債買入後的轉股時間
可以。所有債券都實行T+0交易,故當天買入的轉債當天收市前可以轉換成股票,下一個交易日就可以賣出(當天晚上9點以後在賬戶上轉債消失,出現對應的股票)。當轉股余額不足一股時以現金支付(一般3天內到賬)。
舉例子。1張(實際上最少要買入1手,即10張)。則可轉100/12.88=7.764股,你實際得到7股,剩下的0.764股退現金0.764*26.69元。最後實際得到207.22元,而買入轉債的成本是223.88元。即最後虧損了。
轉債一般都是溢價的(即轉股是虧損的),因為轉債是一種有保底的股票。否則大家都買入轉債然後轉股進行無風險套利了。但這種情況確實有時存在。
(6)買人債券後持有一段時間擴展閱讀
區別
轉增股本與送紅股的區別
轉增股本是指公司將資本公積金或盈餘公積金轉化為股本,轉增股本並沒有改變股東的權益,但卻增加了股本的規模,因而客觀結果與送紅股相似。
轉增股本與送紅股的本質區別在於,紅股來自公司的年度稅後利潤,只有在公司有盈餘的情況下,才能向股東送紅股,而轉增股本卻來自於資本公積金,它可以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潤的多少及時間的限制,只要將公司賬面上的資本公積金減少一些,增加相應的注冊資本金就可以了。
因此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轉增股本並不是真正的對股東的分紅回報。
優勢
通過轉股實現分紅只需借貸公司的會計科目,因操作簡單,成本低廉,為上市公司所青睞。除此以外,轉增股份實現股票收益可以達到避稅的目的,在活躍的二級市場上效果往往優於現金分紅。
通過轉股實現分紅只需借貸公司的會計科目,因操作簡單,成本低廉,為上市公司所青睞。
㈦ 貨幣金融學中,這句話:只有在距離到期日的期限和債券的持有時間相等時(債券持有到期),債券的回報率將
如果你用的是Mishkin的書,請看79頁末回報率的概念,及80頁上班篇幅所述例子。簡單理解就是,回報率就是你購買該種債卷無論產生何種情況,你因該債卷最終所得到的收益率(包括中途賣出),而到期收益率單指你購買並持有債卷至到期所得收益率。
㈧ 先按市價買入債券,過一段時間再賣出,主要賺取差價,這是什麼交易
你好,先買入債券,再賣出賣出,賺取中間差價。
由於不涉及其他金融衍生品,這種直接買賣現貨的交易叫做現貨交易。
㈨ 買債券時,是不是一般都是在利率比較高的時候買劃算
利率下跌,債券價格上漲,預期利率會降的時候買債券比較合適。
1、到期收益率並不是收益,而是債券價格的另一種表示。如果比較到期收益率,實際上是比較彼此的價格。
①一級市場買入的債券主要看票面利率,因為票面利率就是到期收益率,也就是收益。
②二級市場買入債券主要看到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越高買入該債券的收益越高。
2、債券票面利率是指在債券上標識的利率,一年的利息與票面金額的比例,是它在數額上等於債券每年應付給債券持有人的利息總額與債券總面值相除的百分比。票面利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證券發行人的籌資成本和投資者的投資收益,一般是證券發行人根據債券本身的情況和對市場條件分析決定的。債券的付息方式是指發行人在債券的有效期間內,向債券持有者分批支付利息的方式,債券的付息方式也影響投資者的收益。
㈩ 怎麼買中行的可轉債,買了以後什麼時間怎麼才能轉成股票劃算嗎
一般可轉換債發行方式主要有三種:優先配售、網下配售和網上定價。一般個人投資者參與的是網上定價發行方式。具體的操作流程和規則與申購新股是一樣,通過輸入中國銀行可轉債券代碼申購就可以了。
從新債發行申購方面講,如果你買有某個公司的股票,同時該公司發行可轉債,你就有機會獲得購買可轉債機會。如果你不是該公司的股東,既沒有購買該公司的股票,那麼原股東未申購完或者公司也對市場投資者發行,你也可以在發行的時候去申購,跟新股申購差不多,也有中簽率。
你在購買可轉換債時會簽訂協議的,具體的轉換時間在協議內是有說明的,你仔細閱讀以下協議就知道了。
轉換股票能否盈利主要依據以下的原則:當股市形勢看好,可轉債隨二級市場的價格上升到超出其原有的成本價時,投資者可以賣出可轉債,直接獲取收益;當股市低迷,可轉債和其發行公司的股票價格雙雙下跌,賣出可轉債或將轉債變換為股票都不劃算時,投資者可選擇作為債券獲取到期的固定利息。當股市由弱轉強,或發行可轉債的公司業績看好時,預計公司股票價格有較大升高時,投資者可選擇將債券按照發行公司規定的轉換價格轉換為股票。
簡單地以可轉換公司債說明,A上市公司發行公司債,言明債權人(即債券投資人)於持有一段時間(這叫閉鎖期)之後,可以持債券向A公司換取A公司的股票。債權人搖身一變,變成股東身份的所有權人。而換股比例的計算,即以債券面額除以某一特定轉換價格。例如債券面額100000元,除以轉換價格50元,即可換取股票2000股,合20手。
如果A公司股票市價以來到60元,投資人一定樂於去轉換,因為換股成本為轉換價格50元,所以換到股票後立即以市價60元拋售,每股可賺10元,總共可賺到20000元。這種情形,我們稱為具有轉換價值。這種可轉債,稱為價內可轉債。
反之,如果A公司股票市價以跌到40元,投資人一定不願意去轉換,因為換股成本為轉換價格50元,如果真想持有該公司股票,應該直接去市場上以40元價購,不應該以50元成本價格轉換取得。
具體詳細內容可以參考網路中的「可轉債」說明。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