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和信託都屬於企業資產,企業已經喪失法律效應了,那企業主體下的資產也同時解除。從法律上不分先後。操做時也是隨機排序,沒有固定的標准。
2. 根據融資順序理論,公司應遵循怎樣的融資順序,為什麼
根據融資偏好次序理論,公司融資的手段按照優先順序應該是內源性融資,低風險債券融資,優先股融資,普通股融資。
根據這種理論,管理者對融資的方式是有偏好的,管理者首先會選擇內部融資的方式,即用本公司的留存收益,一個原因是它避免了外部融資可能會產生資金的稀缺性問題,另外,使用公司內部的留存收益不會產生籌資成本,管理者還可以確定一個與長期投資機會相匹配的目標股息支付率,從而避免股息突然變動對公司的不利影響;當公司的現金流不足以投資於公司希望的投資機會,而「粘性」的股息政策又排除了削減股息的可能,必須進行外部融資,管理者首先會選擇低風險的債券,因為債券對公司的管理干預較少,籌資成本也會小於其他類型的外部融資方式;其次,管理者會選擇優先股,因為優先股具有一些債券的特徵;再次是各種混合證券,如可轉換債券;最後才是發行普通股票,不僅因為股票的擁有者對公司的干預在所有融資方式中是最強的,而且籌資成本比其他融資方式都高。
3. 信用債券 次級債券 收益債券 垃圾債券 按其收益和支付順序排列
首先這幾種債券不是同一個分類。收益債券是指規定無論利息的支付或是本金的償還均只能自債券發行公司的所得或利潤中拔出的公司債券。高收益債券也稱為垃圾債券。信用債券中包含次級信用債券。各種證券的求償權優先順序為:一般債務 >次級債務> 優先股 > 普通股。
先理解好這四個名詞的意義是必要的。如果你非要用他們排序:
按收益高低分類:信用債券、收益債券、次級債券、垃圾債券
按償付順序先後:信用債券、收益債券、垃圾債券、次級債券
4. 在清償順序上僅優先於銀行股權資本的債券是
次級債券。
次級債券里的「次級」僅指其求償權「次級」,並不代表其信用等級一定「次級」;各種證券的求償權優先順序為一般債務 >次級債務> 優先股 > 普通股,求償權優先順序越高的證券,風險越低,期望收益也越低,反之亦然。
機構往往基於自身情況,根據CAPM模型按一定比例配置資產,以均衡自身承擔的風險和獲取的收益。
(4)該企業的債券和優先順序擴展閱讀:
次級債券的發行主體在國內主要是各大商業銀行,發行資金用於補充資本充足率。由於包括增發和定向增發在內的股權融資方案,在制度上有相對較為嚴格的要求,商業銀行往往不能在急需資本的特定時間恰好完全滿足增發的條件;
而資本充足率一旦不能滿足巴塞爾協議(Basel Accord)的要求,商業銀行的業務擴張將受到制度的極大限制。我國商業銀行發行次級債,作為一種較為簡便的補充資本金的手段(承銷成本也更低),開始越來越頻繁地為銀行所採用。
5. 中國哪部法律明確說明了正常營業的企業債權,優先股權,普通股權的優先順序別
《企業破產法》。
順序是這樣的。優先股權,普通股權,債權。
關於具體債務跟股權:
債權銀行第一優先
其次償還國稅、地方稅
復次償還有擔保債務
復次償還無擔保債務
復次償還清算破產費用
復次償還優先股股東
復次償還普通股股東
總的方面是:
工資福利、稅收、貸款、債務
看這里會更具體:http://ke..com/view/840248.html?tp=0_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