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證券市場 » 可轉換債券貸銀行存款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可轉換債券貸銀行存款

發布時間: 2021-06-10 15:59:24

㈠ 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和轉換的會計處理

發行:

1、如果認為轉換權有價值,並將此價值作為資本公積處理;

2、不確認轉換權價值,而將全部發行收入作為發行債券所得。

債券轉換:

1、採用賬面價值法,將被轉換債券的賬面價值作為換發股票價值,不確認轉換損益。

2、在市價法下,換得股票的價值基礎是其市價或被轉換債券的市價中較可靠者,並確認轉換損益。采。

A公司的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63000

應付債券——可轉換債券——利息調整6778.8

貸:應付債券——可轉換債券——面值 600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6778.8

B公司只買了40%的債券所以按40%部分做分錄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面值 24000

——損益調整1200

貸:銀行存款25200

(1)可轉換債券貸銀行存款擴展閱讀:

根據《可轉換公司債券管理暫行辦法》:

第二十六條

上市公司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在發行結束6個月後,持有人可以依據約定的條件隨時轉換股份。重點國有企業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在該企業改建為股份有限公司且其股票上市後,持有人可以依據約定的條件隨時轉換股份。

第十七條

上市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以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前1個月股票的平均價格為基準,上浮一定幅度作為轉股價格。重點國有企業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以擬發行股票的價格為基準,折扣一定比例作為轉股價格。

㈡ 可轉換債券的計量問題

甲公司20×7年1月1日按每份面值1000元發行了2000份可轉換債券,取得總收入2000000元。該債券期限為3年,票面年利息為6%,利息按年支付;每份債券均可在債券發行1年後的任何時間轉換為250股普通股。甲公司發行該債券時,二級市場上與之類似但沒有轉股權的債券的市場利率為9%。假定不考慮其他相關因素,甲公司將發行的債券劃分為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負債。

先對負債部分進行計量,債券發行收入與負債部分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則分配到所有者權益部分。負債部分的現值按9%的折現率計算:

本金的現值:
第3年年末應付本金2000000元(復利現值系數為0.7721835) 1544367元
利息的現值:
3年期內每年應付利息120000元(年金現值系數為2.5312917) 303755元
負債部分總額 1848122元
所有者權益部分 151878元
債券發行總收入 2000000元

甲公司的賬務處理:
20×7年1月1日,發行可轉換債券:
借:銀行存款 2000000
貸:應付債券 1848122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股份轉換權) 151878
20×7年12月31日,計提和實際支付利息:
計提債券利息時:
借:財務費用 166331
貸:應付利息 120000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46331
實際支付利息時:
借:應付利息 120000
貸:銀行存款 120000
20×8年12月31日,債券轉換前,計提和實際支付利息:
計提債券利息時:
借:財務費用 170501
貸:應付利息 120000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50501
實際支付利息時:
借:應付利息 120000
貸:銀行存款 120000

至此,轉換前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為1944954(1848122+46331+50501)元。

假定20×8年12月31日,甲公司股票上漲幅度較大,可轉換債券持有方均將於當日將持有的可轉換債券轉為甲公司股份。由於甲公司對應付債券採用攤余成本後續計量,因此,在轉換日,轉換前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應為1944954元,而權益部分的賬面價值仍為151878元。同樣是在轉換日,甲公司發行股票數量為500000股。對此,甲公司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應付債券 1944954
貸:股本 500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444954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股份轉換權) 151878
貸: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51878
你好

㈢ 求一個可轉換公司債券例題,是含交易費用的

[經典例題]

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題下稱「正保公司」)為上市公司,其相關交易或事項如下:
(1)經相關部門批准,正保公司於20×6年1月1日按面值發行分期付息、到期一次還本的可轉換公司債券200000萬元,發行費用為3200萬元,實際募集資金已存入銀行專戶。
根據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的約定,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期限為3年,自20×6年1月1日起至20×8年12月31日止;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票面年利率為:第一年1.5%,第二年2%,第三年2.5%;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利息自發行之日起每年支付一次,起息日為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之日即20×6年1月1日,付息日為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之日起每滿一年的當日,即每年的1月1日;可轉換公司債券在發行1年後可轉換為正保公司普通股股票,初始轉股價格為每股10元(每股面值1元);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的資金專項用於生產用廠房的建設。
(2)正保公司將募集資金陸續投入生產用廠房的建設,截至20×6年12月31日,全部募集資金已使用完畢。生產用廠房於20×6年12月31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3)20×7年1月1日,正保公司20×6支付年度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3000萬元。
(4)20×7年7月1日,由於正保公司股票價格漲幅較大,全體債券持有人將其持有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全部轉換為正保公司普通股股票。
(5)其他資料如下:
①正保公司將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的負債成份劃分為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負債。
②正保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無債券發行人贖回和債券持有人回售條款以及變更初始轉股價格的條款,發行時二級市場上與之類似的沒有附帶轉換權的債券市場利率為6%。
③在當期付息前轉股的,不考慮利息的影響,按債券面值及初始轉股價格計算轉股數量。
④不考慮所得稅影響。
要求:
(1)計算正保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的公允價值。
(2)計算正保公司可轉換公司債券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應分攤的發行費用。
(3)編制正保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的會計分錄。
(4)計算正保公司可轉換公司債券負債成份的實際利率及20×6年12月31日的攤余成本,並編制正保公司確認及20×6支付年度利息費用的會計分錄。
(5)計算正保公司可轉換公司債券負債成份20×7年6月30日的攤余成本,並編制正保公司確認20×7年上半年利息費用的會計分錄。
(6)編制正保公司20×7年7月1日可轉換公司債券轉換為普通股股票時的會計分錄。

[例題答案]

(1)負債成份的公允價值=200000×1.5%/(1+6%)+200000×2%/(1+6%)^2+200000×2.5%/(1+6%)^3+200000/(1+6%)^3=178512.13(萬元)
權益成份的公允價值=發行價格-負債成份的公允價值
=200000-178512.13
=21487.87(萬元)
(2)負債成份應份攤的發行費用=3200×178512.13/200000=2856.19(萬元)
權益成份應分攤的發行費用=3200×21487.87/200000=343.81(萬元)
(3)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的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196800(發行價格200000-交易費用3200)
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24344.06(倒擠)
貸: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2000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21144.06(權益成份的公允價值21487.87-權益成份應分攤的發行費用343.81)
(4)負債成份的攤余成本=金融負債未來現金流量現值,假設負債成份的實際利率為r,那麼:
200000×1.5%/(1+r)+200000×2%/(1+r)^2+200000×2.5%/(1+r)^3+200000/(1+r)^3=200000-24344.06
利率為6%的現值=178512.13萬元
利率為r的現值=175655.94萬元 (200000-24344.06);
利率為7%的現值=173638.56萬元
(6%-r)/(6%-7%)=(178512.13-175655.94)/(178512.13-173638.56)
解上述方程r=6%-(178512.13-175655.94)/(178512.13-173638.56)*(6%-7%)=6.59%
20×6年12月31日的攤余成本=(200000-24344.06)×(1+6.59%)-200000×1.5%=184231.67(萬元),應確認的20×6年度資本化的利息費用=(200000-24344.06)×6.59%=11575.73(萬元)。
正保公司確認及20×6支付年度利息費用的會計分錄為:
借:在建工程11575.73
貸:應付利息3000(200000×1.5%)
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8575.73
借:應付利息3000
貸:銀行存款3000
(5)負債成份20×7年初的攤余成本=200000-24344.06+8575.73=184231.67(萬元),應確認的利息費用=184231.67×6.59%÷2=6070.43(萬元)。
正保公司確認20×7年上半年利息費用的會計分錄為:
借:財務費用6070.43
貸:應付利息2000(200000×2%/2)
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4070.43
(6)轉股數=200000÷10=20000(萬股)
正保公司20×7年7月1日可轉換公司債券轉換為普通股股票時的會計分錄為:
借: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2000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1144.06
應付利息2000
貸:股本20000
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11697.9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191446.16

[例題總結與延伸]

債券的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的公允價值的計算實際上就是將未來現金流量現值進行折現,未來現金流量包括利息和本金;折現的折現率實際上用的是市場上投資者投資債券的必要報酬率,因為只有按照這個必要報酬率折現後的債券價值才是債券可以定的公允價值。對於一個成熟的債券市場來說,債券的交易價格會在債券的公允價值上下浮動,一般在會計題目中我們承認市場是完善的有效的,那麼債券的公允價值就是按照實際利率折現的值。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債券的實際利率並不一定是發行債券方採用的實際利率攤銷中的實際利率,但凡是債券發行時發生了相關稅費,發行方就承擔了額外的費用,對於發行債券方來說就承擔了實際上比投資者要求的報酬率更高的利息率,這一點需要明確。一般情況下題目中都會給出實際利率,如果是給出的市場的實際利率,一般不會涉及到發行費用的問題;如果給出的是發行債券方承擔的實際利率,那麼一般是會涉及到相關費用的處理問題。

關於實際利率的計算,掌握一個方法就是插值法:比如債券的面值為1000萬元,5年期按年支付利息,本金最後一次支付,票面利率10%,購買價格為900萬元,交易費用為50萬元,實際利率為r,則期初攤余成本=950=1000×10%×(P/A,r,5)+1000×(P/F,r,5),即:
100/(1+r)+100/(1+r)^2+100/(1+r)^3+100/(1+r)^4+100/(1+r)^5+1000/(1+r)^5=950
採用插值法,設r=11%,代入上式,則期初攤余成本=963.04;
設r=12%,代入上式,則期初攤余成本=927.9,則:
(11%-r)/(11%-12%)=(963.04-950)/(963.04-927.9)
可以計算出企業的實際利率r=11%-(963.04-950)/(963.04-927.9)*(11%-12%)=11.371%

㈣ 可轉換公司債與一般公司債的區別和詳細的會計分錄,原因越詳細越好

首先要說的是,地方置換券與地方自發自還地方債券一樣都是政府債券,發行是一樣的,但是用途不同。置換券只能用來償還地方政府到期的債務和利息,可能還有以前逾期的債務。地方政府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其通過融資平台在銀行獲得的貸款。如果是商業銀行自行購買債券,則是一種地方政府債務存量的調整。但到底是不是中國版qe呢?《中國人民銀行法》規定,央行不得直接認購政府債券。好了,問題來了。萬一商業銀行不願意認購或者沒錢認購呢?中國人的曲線思維就發揮作用了。人民銀行可以通過psl或者再貸款給商業銀行讓其來認購債券。這跟qe就差不多了吧。而且,3月和6月財政部分別下達了1萬億元的置換額度,會不會逼升債券市場的收益率呢?這應該還是需要一定的流動性來支撐。
給你打個比方,個人理解,若有錯勿噴。舉例:我(商業銀行等債權人)去年貸款給你(地方政府)十塊錢,今年到期,本息共計12塊錢。可是由於你積極進取,為保gdp而投資巨大,碰巧今年你基礎收入降低(15年國內經濟吃緊,房地產市場不景氣,賣地收入與稅收減少),償付這12元本息很有壓力。怎麼辦呢?政府和銀行不都是國家的嘛,這手心是肉,手掌也是肉啊!也不能虧銀行吧。這時,你媽媽(央行,就是央媽,還有財政部)出面了(為了形象,在這只能說你媽媽出面了,勿怪)。媽媽根紅苗子正,位高權又重,你自然聽她的,而我也非常相信她。於是,一樁妥協折中交易誕生了:媽媽說大家都一家人,別傷了和氣,不如這樣,由你(地方政府)來發行個債券,利率低期限長,你自然非常樂意。而我呢,我可以接收這些債券來充抵你的債務,由於這些債券有地方政府信譽擔保,非常靠譜,可以交易可以抵押,流動性也比較高,總比成了不良貸款要好。還有一種方式呢,有人願意來購買這些債券。那我得到的就是現金。但是我肯定會損失一部分利息,比如只有11塊錢(實際中損失可能更多一些)。但是我總歸是收回來了,你(地方政府)要是耍賴不還錢,我也不能去告你吧!而且現在你(地方政府)身上還有一些逾期的債務呢。得,就這樣吧,反正我也算賺了。
大體的我就是這么理解的,有些細節地方沒有理解到位。

㈤ 可轉換公司債券會計處理

發行債券的入賬價值和應付債券的入賬價值不是一個意思。
下面內容供參考學習:
可轉換公司債券是指企業發行的債券持有者可以在一定期間之後,按規定的比率或價格轉換為企業發行的股票的債券。作為一種新的融資方式,企業發行可轉換債券對債券持有者和企業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現行會計制度規定:企業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應在初始確認時,將相關負債和權益成份進行分拆,先對負債成份的未來現金流進行折現確認初始人賬金額,再按發行收入扣除負債成份初始入賬金額的差額確認權益成份的初始入賬金額。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者行使轉換權利,將其持有的債券轉換為股票,企業按股票面值和轉換的股數計作股本,債券賬面價值與股本之問的差額計作資本公積。本文擬舉例探討可轉換公司債券會計核算中的問題並提出了建議。
[例]甲公司為籌集資金,於20×5年1月1日以100萬元的價格發行3年期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每張面值為1000元、票面利率為5%,類似風險的不附轉換權的債券的市場利率是6%,每年年年末付息一次,到期一次還本。該公司規定,自發行日起算的一年後,債券持有者可將每張債券轉換為普通股250股,每股面值1元。甲公司相關的會計處理如下:
(1)負債部分的入賬價值=1000000×PA(6%,3)+1000000×5%×P/F(6%,3)=1000000×0,839619+50000×2,673012=839619+133650=973269元
權益部分的入賬價值=1000000-973269=26731元
借:銀行存款 1000000
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26731
貸: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 10000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6731
(2)20×5年12月31日,採用實際利率法計提利息和攤銷債券折溢價並支付利息:
應付利息=1000000×5%=50000(元)
實際利息=973269×6%=58396(元)
折價攤銷額=58396-50000=8396(元)
借:財務費用58396
貸:應付利息 50000
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 8396
甲公司支付利息時:
借:應付利息 50000
貸:銀行存款 50000
(3)20×6年1月1日,該債券的持有人將可轉換債券全部轉換為普通股股票。准則附錄規定,企業應按股票面值和轉換的股數計作股本。債券持有人行使轉換權時:
可轉換債券的攤余成本=973269+8396=981665(元)
轉換的股份數=1000×250=250000(股)
借: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 1000000
資本公積——他資本公積 26731
貸:股本 250000
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18335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758396
如果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人在甲公司支付利息前行使轉換權利,應按該債券面值和應付利息之和來計算權利人可以轉換的股份數。

㈥ 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會計分錄的各明細科目的含義是什麼

應付債券一利息調整,借方表示發行債券時的折價,簡單地理解就是用來調整分錄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股份轉換權)用於核算債券股權公允價值,將來債券到期行權轉股本時再轉入股本溢價
按實際收到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貸記「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科目,按權益成份的公允價值,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科目。

望採納

㈦ 1.將可轉換公司債券轉為資本 2.以盈餘公積轉增資本。 3.用銀行存款歸還長期借款。4.收到投資者投入的設備

1、將可轉換公司債券轉為資本
借:長期應付款--債券
貸:實收資本

2.以盈餘公積轉增資本。
借:盈餘公積
貸:實收資本

3.用銀行存款歸還長期借款。
借:長期借款
貸:銀行存款

4.收到投資者投入的設備

借:固定資產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實收資本

㈧ 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會計分錄

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應將收到的發行價格總額分拆為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 負債成份公允價值=10000×(P/S,8%,3)+10000×3%x(P/A,8%,3) =10000×0.7938+300×2.5771=7938+773.13=8711.13(萬元); 權益成份公允價值=10000-8711.13=1288.87(萬元)。2010年1月1日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的會計分錄是: 借:銀行存款 10000 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 1288.87 貸: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 100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288.87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哈!

㈨ 可轉換債券轉換的會計處理

債券100000元,全額實際轉換債券為一年。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債券100000
貸:銀行存款100000

2002年1月1日付息
借:銀行存款2850
財務費用-應交利息稅(5%)150
貸:投資收益3000

2002年1月1日以後,債券100000元*50%=50000;轉股價格為每股10元(股票面值為1元)。利率5% 50000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股票50000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債券50000
2003年1月1日付息
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資-債券50000*0.03=1500
持有至到期投資-股票50000*0.05=2500
借:銀行存款3800
財務費用-應交利息稅(5%)200
貸:投資收益4000
2004年1月1日付本金和利息
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資-債券50000*0.03=1500
持有至到期投資-股票50000*0.05=2500
借:銀行存款3800
財務費用-應交利息稅(5%)200
貸:投資收益4000
本金:
借:銀行存款100000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債券50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股票50000
如果股票價格有變動(發生以外損失)
借:銀行存款(實收金額)
投資收益(沖減差價)/營業外支出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債券50000
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50000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價值。企業委託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向其他單位貸出的款項,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資的類別和品種,分別「投資成本」、「溢折價」、「應計利息」進行明細核算。
三、持有至到期投資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資,應按取得該投資的公允價值與交易費用之和,借記本科目(投資成本、溢折價),貸記「銀行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應交稅費」等科目。購入的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持有至到期投資,已到付息期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的利息,借記「應收利息」科目,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的金額,貸記「投資收益」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本科目(溢折價)。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等持有至到期投資,在持有期間內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的金額,借記本科目(應計利息),貸記「投資收益」科目。收到持有至到期投資按合同支付的利息時,借記「銀行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貸記「應收利息」科目或本科目(應計利息)。收到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資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宣告發放債券利息,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投資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資在持有期間按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確定的折價攤銷額,借記本科目(溢折價),貸記「投資收益」科目;溢價攤銷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資時,應按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已計提減值准備的,貸記「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准備」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本科目(投資成本、溢折價、應計利息),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科目。
(二)企業根據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准則將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應在重分類日按該項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公允價值,借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借記「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准備」科_________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本科目(投資成本、溢折價、應計利息),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根據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准則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重分類為採用成本或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應在重分類日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借記本科目等科目,貸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