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哪位高手解釋下國債,國債與國內通貨膨脹的關系,什麼叫「對沖」
假設一個國外投資者拿著100萬美元到中國來投資,你知道的,這里有兩個原因,這個投資者不能直接拿美元到中國直接投資,第一,如果他拿現金的話,海關不允許帶那麼多現金,好像是5萬美元吧,記不清楚了。第二,從銀行轉賬的話,那麼所有的外匯進入國內流通,必須換成人民幣,是強制的,他的美元到了中國就變成里人民幣,其實現在的情況,他就是不換成人民幣,他在中國拿美元投資,企業間結賬也有困難,別人可能不收美元,因為在中國國內美元流通很困難。還是說這個第二點吧,100萬美元還成人民幣就是600多萬人民幣,這個美元自然賬面上留在了中國人民銀行,那麼剛剛的600多萬人民幣是哪來的呢?他是直接印刷出來的,他不是中國人民創造的財富,是央行為了對沖這個100萬美元。這個賬面上的100萬美元不屬於中國,如果這個國外投資者提出撤資,兌換成美元,央行必須無條件執行,這關繫到國家的信譽。當然了,這個投資者可能要投資個幾年,這段時間里,央行手裡一直拿著這個100萬美元,不管美元貶不貶值,肯定想著讓他升值吧,怎麼辦呢,那就投資唄,當然了,還可以借給國內的企業去進口商品,但還是用不完啊。投資哪收益高呢,美元的利率低,自然是美國的國債好了。其實你的問題問錯了,應該是對沖後的美元,沒地方保值,才去買了美國國債。第二個問題呢,拋售肯定會造成美國國債的價格下跌,美國國債發行難度加大,必須提高美國國債的利息等,加速美元的貶值,如果美國國債賣不出去,美國財政部就融不到資,就沒有錢投入到經濟體,美國現在還有好多國債還沒賣出去呢,
⑵ 關於國債和通貨膨脹的問題
債券必要回報率=真實無風險收益率+預期通貨膨脹率+風險溢價
因為預期通脹上漲,同時社會平均回報率與風險也可能上漲,所以債券必要回報率上漲
註:真實無風險收益率,是指真實資本的無風險回報率,理論上由社會資本平均回報率決定
預期通貨膨脹率,是對未來通脹率的估計值
風險溢價,各種債券的風險大小而定,是投資者因承擔報效風險而獲得的補償。債券投資的主要風險因素包括違約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匯率風險等等。
希望採納
⑶ 國家購買國債是為了應對通貨膨脹還是通貨緊縮謝謝各位啦!
是為了應對通貨膨脹。所謂通貨膨脹就是流通的貨幣相對於商品供給的數量過大了,就是說市場上流通的貨幣太多了,這時候須要從貨幣流通市場收回一部分貨幣,辦法之一就是發行國債。國家可以用發行國債收回的錢擴大基礎設施投資,擴大生產或擴大再生產,改善公共產品或改善民生,提高就業率並提高商品供給率,使得通貨膨脹率趨於緩解或降低。
⑷ 關於通貨膨脹與債券價格的問題
債券價格低於票面價格越多,其收益率越高。比如100面值的債券你50元買和100元買、200元買(50、90、200為不同時期的價格),假設票面利率為10%,則50元價格買的時候你的實際收益率為20%,100元買的時候收益率為10%,200元買的時候收益率為5%
⑸ 通貨膨脹和國債利息的關系
通脹高的話,錢就不值錢哦 。。
政府為了減少市場上的貨幣,提升貨幣價值,肯定要出高利息的債券,把市場上的錢收回去啊,市場上可以用的錢少了,錢不就變的值錢了?
這樣通脹不就得以很好的解決了?
呵呵 就這么簡單啊 ,不懂的話點我網路空間去查下吧,有很多金融方面的課件,呵呵。大家一起交流下,互相學習
⑹ 通貨膨脹為什麼要減發國債
國債的發行,實際上就回收了市場上流通的貨幣量。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通脹壓力。但是我們也要看發的國債用於做什麼了。如果又用於投資公共設施建設。錢又重新回到了社會上。反而將老百姓的原來的存款投放到了社會上。會刺激通脹的擴大。一般情況國家發國債都是要解決經濟建設中所需資金的問題。所以不太可能將錢放在國庫里不動。所以發國債相當於把老百姓存在銀行的錢拿出來投資了,基本不會解決通脹問題,所以就要減少國債的發行。
拓展資料:
國債,又稱國家公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券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國債券的債權人既可以是國內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也可以是某一國家或地區的政府以及國際金融組織,而債務人一般只能是國家。
⑺ 通貨膨脹期間國家發行國債能抑制它么
發行特別國債,就是老百姓買這種國債而把自己的閑錢上繳給國家,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而財政部回收老百姓的人民幣後向外管局兌換成外匯,然後用外匯去投資國外市場.這樣就減少了國內市場里的流動性,既減少了國內的貨幣流動,把換來的外匯輸送到國外進行投資,減緩國內因流動性過剩而引發的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膨脹(如股票和房地產).
⑻ 債券與通貨膨脹的關系
債券和通貨膨脹的關系:通貨膨脹連動債券每期的利息收人不是固定的,而是隨著通貨形脹率的上升而調升。
通貨膨脹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很復雜,當輕微的通貨膨脹將會導致市場的商品價格上升,市場利率將會上升,從而促使債券的收益率上升,而後期必然會影響到整個市場的影響。在穩定的通貨膨脹下其對股價的影響,而此時的影響較小。
因為受到了市場預期以及通貨預期的影響,當債券的收益上升的時候,為了使此債券的價值保持穩定,因此必然會引起債券價格的下跌。當通貨膨脹率延續的時間內上漲並且債券收益上升,那麼股票的市盈率就傾向下降。如果通貨膨脹率下降,債券收益也下降則股票價格就會上漲。
(8)國債券通貨膨脹擴展閱讀:
一般說,通貨膨脹必然引起物價上漲,但不能說凡是物價上漲都是通貨膨脹。影響物價上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為限度,如果紙幣發行過多,引起紙幣貶值,物價就會上漲。
2、商品價格與商品價值成正比,商品價值量增加,商品的價格就會上漲。
3、價格受供求關系影響,商品供不應求時,價格就會上漲。
4、政策性調整,理順價格關系會引起上漲。
5、商品流通不暢,市場管理不善,亂收費、亂罰款,也會引起商品價格的上漲。可見,只有在物價上漲是因紙幣發行過多而引起的情況下,才是通貨膨脹。
⑼ 發放國債是應對通貨膨脹還是通貨緊縮
發行國債既可以抑制通貨膨脹,也可以防止通貨緊縮:
1、抑制通貨膨脹。將社會上閑散資金收起來,實現資金回籠。抑制通貨膨脹只是短期的,最後政府收回時,膨脹又可能重新出現,所以政府很少用這種方法
2、應對通貨緊縮。當國內經濟蕭條,內需不足時,政府發行國債把老百姓手中的錢聚焦起來集中搞建設,拉動經濟增長。
(9)國債券通貨膨脹擴展閱讀:
發行目的
1、籌措軍費
在戰爭時期軍費支出額巨大,在沒有其他籌資辦法的情況下,即通過發行戰爭國債籌集資金。發行戰爭國債是各國政府在戰時通用的方式,也是國債的最先起源。
2、平衡財政收支
一般來講,平衡財政收支可以採用增加稅收、增發通貨或發行國債的辦法。以上三種辦法比較,增加稅收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作法,固然是一種好辦法但是增加稅收有一定的限度,如果稅賦過重,超過了企業和個人的承受能力,將不利於生產的發展,並會影響今後的稅收。
增發通貨是最方便的做法,但是此種辦法是最不可取的,因為用增發通貨的辦法彌補財政赤字,會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其對經濟的影響最為劇烈。在增稅有困難,又不能增發通貨的情況下,採用發行國債的辦法彌補財政赤字,還是一項可行的措施。政府通過發行債券可以吸收單位和個人的閑置資金,幫助國家渡過財政困難時期。
但是赤字國債的發行量一定要適度,否則也會造成嚴重的通貨緊縮。
3、籌集建設資金
國家要進行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為此需要大量的中長期資金,通過發行中長期國債,可以將一部分短期資金轉化為中長期資金,用於建設國家的大型項目,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4、借換國債的發行
借換國債是為償還到期國債而發行,在償債的高峰期,為了解決償債的資金來源問題,國家通過發行借換國債,用以償還到期的舊債,「這樣可以減輕和分散國家的還債負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