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債券待償期怎麼算
2014/04/02-2010/09/30 ,債券的剩餘期即債券的待償期
Ⅱ 什麼是債券價格
影響債券價格的因素
從債券投資收益率的計算公式R=〔M(1+rN)—P〕/Pn可得債券價格P的計算公式P=M(1+rN)/(1+Rn)其中M是債券的面值,r為債券的票面利率,N為債券的期限,n為待償期,R為買方的獲利預期收益,其中M和N是常數。那麼影響債券價格的主要因素就是待償期、票面利率、轉讓時的收益率。
1.待償期。債券的待償期愈短,債券的價格就愈接近其終值(兌換價格)M(1+rN),所以債券的待償期愈長,其價格就愈低。另外,待償期愈長,發債企業所要遭受的各種風險就可能愈大,所以債券的價格也就愈低。
2.票面利率。債券的票面利率也就是債券的名義利息率,債券的名義利率愈高,到期的收益就愈大,所以債券的售價也就愈高。
3.投資者的獲利預期。債券投資者的獲利預期(投資收益率R)是跟隨市場利率而發生變化的,若市場利率高調,則投資者的獲利預期R也高漲,債券的價格就下跌;若市場的利率調低,則債券的價格就會上漲。這一點表現在債券發行時最為明顯。
一般是債券印製完畢離發行有一段間隔,若此時市場利率發生變動,即債券的名義利息率就會與市場的實際利息率出現差距,此時要重新調整已印好的票面利息已不可能,而為了使債券的利率和市場的現行利率相一致,就只能就債券溢價或折價發行了。
4.企業的資信程度。發債者資信程度高的,其債券的風險就小,因而其價格就高;而資信程度低的,其債券價格就低。所以在債券市場上,對於其他條件相同的債券,國債的價格一般要高於金融債券,而金融債券的價格一般又要高於企業債券。
5.供求關系。債券的市場價格還決定於資金和債券供給間的關系。在經濟發展呈上升趨勢時,企業一般要增加設備投資,所以它一方面因急需資金而拋出債券,另一方面它會從金融機構借款或發行公司債,這樣就會使市場的資金趨緊而債券的供給量增大,從而引起債券價格下跌。
而當經濟不景氣時,生產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將有所下降,金融機構則會因貸款減少而出現資金剩餘,從而增加對債券的投入,引起債券價格的上漲。而當中央銀行、財政部門、外匯管理部門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時也往往會引起市場資金供給量的變化,其反映一般是利率、匯率跟隨變化,從而引起債券價格的漲跌。
6.物價波動。當物價上漲的速度輕快或通貨膨脹率較高時,人們出於保值的考慮,一般會將資金投資於房地產、黃金、外匯等可以保值的領域,從而引起資金供應的不足,導致債券價格的下跌。
7.政治因素。政治是經濟的集中反映,並反作用於經濟的發展。當人們認為政治形式的變化將會影響到經濟的發展時,比如說在政府換屆時,國家的經濟政策和規劃將會有大的變動,從而促使債券的持有人作出買賣政策。
8.投機因素。在債券交易中,人們總是想方設法地賺取價差,而一些實力較為雄厚的機構大戶就會利用手中的資金或債券進行技術操作,如拉抬或打壓債券價格從而引起債券價格的變動。
Ⅲ 債券到期期限和債券償還期限有區別嗎
1.從概念上講:
債券到期期限和債券償還期限的含義是一樣的,都是指債券從發行之日起至償清本息之日止的時間。
2.從時間上來講:
債券到期期限是指債券到期的那一天,即償清本息之日的具體日期;而債券償還期限是指一個時間過程,即從債券從發行之日起至償清本息之日止的時間間隔。
3.如何區別:
從債券到期期限的「到期」和債券償還期限的「償還期」里的關鍵字來區分。
Ⅳ 公司債券期限及償還方式是什麼
公司債券期限及償還方式是什麼
債券償還是債券的償還方式之一,是指用一種到期日更遠的債券來替換即將到期的債券,一般是用新發債券兌換未到期或到期的舊債券。按照償還方式的不同,債券的償還可分為期滿償還、期中償還、延期償還三種。按償還時的金額比例又可分為全額償還和部分償還,而部分償還還可按償還時間分為定時償還和隨時任意償還。而在期中償還時還可以採用抽簽償還和買入注銷償還兩種方式。
債券償還的方式:
一、到期償還、期中償還和展期償還
1、到期償還也叫滿期償還,是指按發行債券時規定的還本時間,在債券到期時一次全部償還本金的償債方式。
2、期中償還也叫中途償還,是指在債券最終到期日之前,償還部分或全部本金的償債方式。
3、展期償還是指在債券期滿後又延長原規定的還本付息日期的償債方式。
二、部分償還和全額償還
1、部分償還是指從債券發行日起,經過一定寬限期後,按發行額的一定比例,陸續償還,到債券期滿時全部還清。
2、全額償還是指在債券到期之前,償還全部本金。
三、定時償還和隨時償還
1、定時償還亦稱定期償還,它指債券發行後待寬限期過後,分次在規定的日期,按一定的償還率償還本金。
2、隨時償還也稱任意償還,是指債券發行後待寬限期過後,發行人可以自由決定償還時間,任意償還債券的一部分或全部。
四、抽簽償還和買入注銷
1、抽簽償還是指在期滿前償還一部分債券時,通過抽簽方式決定應償還債券的號碼。
2、買入注銷是指債券發行人在債券未到期前按照市場價格從二級市場中購回自己發行的債券而注銷債務。
償還期限:
債券的償還期限是從債券發行日起至償清本息之日的時間間隔。債券的償還期限各有不同,一般分為三類;一是償還期限在1年以內的,為短期;二是償還期限在1年以上、10年以內的,為中期;三是期限在10年以上的,為長期,債券的償還期限主要由債券的發行者根據所需資金的使用情況來確定。
債券的償還期限分為三種,一種是短期,規定其償還時間是在一年之內;另一種是中期,規定其償還時間是在十年之內;最後一種是長期,規定其償還時間是在十年之上的。償還的方式有展期償還、定時償還、部分償還等方式,其償還方式也各不相同。
延伸閱讀:
可轉換債券是什麼?
債券投資如何防範風險
私募債券是什麼意思
Ⅳ 什麼是債券存續期
存續期是描述現金支付流(如債券、抵押貸款)的主要時間特徵方面優於到期期限的概念。
存續期是債券價格對利率變動敏感度的指標,亦可視為投資人收回其債券投資的資金所需時間的一個指標。 存續期越長,債券價格對利率的變動越敏感。
存續期與債券的年期(maturity)是不同的概念,年期一定程度上亦反映債券對利率風險的敏感度,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年期越長,價格對利率的變 動越敏感。
但由於債券價格對利率風險的敏感度同時受票面利率、付息的頻率及年期這些因素所影響,單是年期並不是債券對利率風險敏感度的好指標。
有了這一概念,各種債券和債券組合對利率風險的敏感度便有了一個簡單的、可直接相比較的衡量標准。
(5)什麼是債券的待償期擴展閱讀
附息債券:在債券存續期內,對持有人(投資人)定期支付利息(通常每半年或每年支付一次),按照計息的方式不同,這類債券還可細分為固定利率債券和浮動利率債券兩大類。有些附息債券可以根據合約條款推遲支付定期利率,被稱為緩息債券。
息票累積債券:債券持有人(投資人)必須在債券到期時一次性獲得本息,存續期沒有利息支付。
Ⅵ 漢語中待償是什麼意思
根據字典中的解釋是:由原器官的健全部分或其他器官代替補償功能或結構發生病變的器官 望採納。
Ⅶ 債券的剩餘期與存續期有什麼區別
債券的剩餘期即債券的待償期,待償期愈短,債券的價格就愈接近其終值(兌換價格),所以債券的待償期愈長,其價格就愈低
債券的存續期即債券的期限。
舉例來說,一隻5年的企業債券,他的存續期為5年,如果第三年你購買了,他的剩餘期為3年。如果企業債券出現延期,那麼他的存續期也相應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