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某債券面值100,期限15年,票面利率11%,每半年付息一次,折現率10%,如果該債
該債券理論價格=100*(11%/2)/(1+10%/2)+100*(11%/2)/(1+10%/2)^2+100*(11%/2)/(1+10%/2)^3+……+100*(11%/2)/(1+10%/2)^28+100*(11%/2)/(1+10%/2)^28+100*(11%/2)/(1+10%/2)^29+100*(1+11%/2)/(1+10%/2)^30=107.69元
由於該債券理論價格大於105元,故此該債券價格被低估。
② 有一面值為1000元的債券,期限5年,票面利率為8%,每年支付一次利息,到期還本。假設折現率為6%
折現率除以2是因為沒半年付息一次,期限為五年,付息次數N為10次,也就是括弧里的10與半年付息的利率是相對應的。復利現值系數的計算是根據付息周期排的,而非每年來算。
債券價值=1000*10%/(1+12%)+ 1000*10%/(1+12%)^2+ 1000*10%/(1+12%)^3+ 1000*10%/(1+12%)^4+ (1000+1000*10%)/(1+12%)^5=927.90
(2)附息債券折現率擴展閱讀:
根據資產的收入資本化定價理論,任何資產的價值都是在投資者預期的資產可獲得的現金收入的基礎上進行貼現決定的。
債券價值=未來各期利息收入的現值合計+未來到期本金或售價的現值
其中,未來的現金流入包括利息、到期的本金(面值)或售價(未持有至到期);計算現值時的折現率為等風險投資的必要報酬率。
③ 債券貼現率的構成
貼現債券是指在票面上不規定利率,發行時按某一折扣率,以低於票面金額的價格發行,到期時仍按面額償還本金的債券。貼現債券又稱貼水債券,指以低於面值發行,發行價與票面金額之差額相當於預先支付的利息,債券期滿時按面值償付的債券。 在國外,通常短期國庫券(Treasury Bills)都是貼現債券。上世紀80年代國外出現了一種新的[債券],它是「零息」的,即沒有息票,也不支付利息。實際上,投資者在購買這種債券時就已經得到了利息。零息債券的期限普遍較長,最多可到20年。它以低於面值的貼水方式發行,投資者在債券到期日可按債券的面值得到償付。例如:一種20年期限的債券,其面值為20000美元,而它發行時的價格很可能只有6000美元。在國外有經紀公司經營的特殊的零息債券,由經紀公司將息票和本金相互剝離之後進行獨立發行。例如美林、皮爾斯和佛勒·史密斯經紀公司就創造了一種零息債券,這種債券由美國政府擔保,其本金和息票相分離,以很大的折扣發行。 貼現債券的優點與不足 1、優點:購買貼現債券有利於投資者利用再投資效果增加資產運營的價值。 首先由於貼現債券是以較低的價格購買高面額的債券,以及預定付息的原因,相比附息債券,投資者無形中就節省了一部分投資,節省部分可以用來再投資,增加資產運營的價值。 其次,即使存在收益率、期限相同的貼現債券和附息債券, 在債券面額都是100元的情況下,受投資者資金額的限制,購買貼現債券也比較合算,因為少量資金擁有者也可進入市場,也能取得同樣收益率。 第三,利用短期貼現債券進行的抵押貸款成本比使用相同期限的附息債券要小。 2、不足:中長期資金市場的利率走勢較難判斷,而貼現債券的收益是在發行時就固定的,如果做中長期的貼現債券,萬一利率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對投資者或發行人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中長期貼現債券很少使用。 貼現債券的發行價格計算公式 貼現債券的發行價格與其面值的差額即為債券的利息。計算公式是: 利率=[(面值-發行價)/(發行價*期限)]*100% 貼現債券的轉讓價格 貼現債券的轉讓價格=面額-面額×{[(期限-持有天數)/360]×年貼現率} 例:面額為100圓的貼現債券,期限位274 天,到期收益率為7%,持有天數為123天,求轉讓價格。 則其轉讓價格為100-100×{[(274-123)/360]×7%}=97.064
麻煩採納,謝謝!
④ 平價發行債券的票面利率為什麼等於折現率
債券的價格是預期未來產生的現金流量的現值,即未來各期利息的年金現值與到期面值的復利現值之和,而這一折現率是當前的市場利率。而票面利率只能用於計算票面利息。
當市場利率等於票面利率時,債券平價發行,價格等於面值。
市場利率是投資者的平均機會成本率,也是投資者對各投資項目進行投資,平均能取得的收益率。當債券的票面利率恰好等於市場利率時,投資者投資該債券與投資市場上其他項目平均能取得的收益相同,自然只願意按照面值來購買該債券,於是債券平價發行。
(4)附息債券折現率擴展閱讀:
票面利率規律:
1、票面利率固定的債券通常每年或每半年付息一次。企業債券必須載明債券的票面利率。票面利率的高低在某種程度上不僅表明了企業債券發行人的經濟實力和潛力,也是能否對購買的公眾形成足夠的吸引力的因素之一。
2、債券的票面利率越低,債券價格的易變性也就越大。在市場利率提高的時候,票面利率較低的債券的價格下降較快。但是,當市場利率下降時,它們增值的潛力較大。如果一種附息債券的市場價格等於其面值,則到期收益率等於其票面利率。
3、如果債券的市場價格低於其面值(當債券貼水出售時),則債券的到期收益率高於票面利率。反之,如果債券的市場價格高於其面值(債券以升水出售時),則債券的到期收益率低於票面利率。
⑤ 專家債券價值,半年付息一次,折現的時候為啥直接用年折現率➗2,而不是用(年
將來的班主任如果年輕副兩顆,早早之後可以用現在的祝福語聯系。
⑥ 某債券面值為1000元,期限為5年。票面利率為10%,每年年末付息一次,若折現率為6%,求該債券的
該債券價值V=1000*10%*(1-1.06^-5)/6%+1000/1.06^5=100*4.212+747=1168.2
⑦ 息票債券現值計算公式
P/A=1/i - 1/ [i(1+i)^n](i表示報酬率,n表示期數,P表示現值,A表示年金)。
除非貨幣的時間價值和不確定性沒有重要影響,現值原則應用於所有基於未來現金流量的計量。這意味著現值原則應被用於:
(1)遞延所得稅;
(2)確定IAS36未包含的資產(特別是存貨、建築合同餘額和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以用於減值測試。
對於僅僅基於未來現金流量計量的資產和負債,現值概念應:
(1)在其影響是重要的少有情況下,原則上被用於預付款和預收款;
(2)被用於建築合同,以允許在不同時期發生在現金流量的更有意義的加總;
(3)不被用於決定折舊和攤銷,因為這時運用現值概念的成本將超過其效益。
(7)附息債券折現率擴展閱讀
債券能夠帶來的所有的未來貨幣收入(未來的本金、利息總和)便是債券期值。投資人為獲得這些未來貨幣收入而購買債券時所支付的價款,便是債券現值。
商務印書館《英漢證券投資詞典》解釋:債券現值 bond value。按一定的利率折算出的債券現金流量(本息)的現值。也稱到期收益率。
會計計量中的現值,是指對未來現金流量以恰當的折現率折現後的價值,是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因素等的一種計量屬性。
PV是英文「present value」的縮寫,本意是「現值」。
資產按照預計從其持續使用和最終處置中所產生的未來凈現金流入量折現的金額,負債按照預計期限內需要償還的未來凈現金流出量折現的金額。
現值是現在和將來(或過去)的一筆支付或支付流在今天的價值。
⑧ 債券價值是怎麼計算的,比如到期一次還本付息,還有每年付息,各種情況都該怎麼算啊
債券價值=未來各期利息收入的現值合計+未來到期本金或售價的現值,債券價值是指進行債券投資時投資者預期可獲得的現金流入的現值。債券的現金流入主要包括利息和到期收回的本金或出售時獲得的現金兩部分。當債券的購買價格低於債券價值時,才值得購買。
單利計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發行價格×(1-籌資費用率)=債券面值×(1+債券期限×票面利率)×(P/S,r,n)-債券面值×票面利率×所得稅率×(P/A,r,n)。
復利計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發行價格×(1-籌資費用率)=債券面值×(S/P,票面利率,n)×(P/S,r,n)-各期利息抵稅現值之和。
(8)附息債券折現率擴展閱讀:
債券投資注意事項:
1、了解債券投資的風險所在。價格變動風險:債券市場的債券價格是隨時變化的,所以投資者要謹慎把握債券的價格。
2、轉讓風險:當投資者急用資金而不得不轉手債券時,有時候不得不壓低價格。
3、信用風險:這個主要發生在企業債券中,因為由於各種原因,企業優勢不能完全履行其責任。
4、政策風險:由於政策的變動到這債券價格的變化。
5、如果債券的賣出凈價沒有發生變化,那麼投資者任何時候買入都沒有差別。買賣有差價,當天買當天賣投資者會虧,因為銀行的買入價低於賣出價,相當於投資者而言,買價高於賣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債券價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一次還本付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復計利息
⑨ 財管選擇題 附息債券發行時將公布希么
因為債券在2015年1月1號到期,那麼現在站在2014年1月1號這個時點來看就只剩下一年,所以用的是1
⑩ 某債券面值1000元,每半年付息一次,票面利率8%,期限為5年,假設折現率為6%,求該債券的價值
你好吝嗇
債券價值V=I*(P/A,i,n)+M*(P/F,i,n)
=1000*8%/2*7.0197+1000*0.7894
=1070.118元
你追加點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