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債券的資本成本
嚴格地說,資本成本由債券發行時的市場價格決定,也就是說,看募集了多少錢。
如果五年前是按照面值募集的,就以1000為基準計算資本成本。
不管怎麼說,五年後的價格1050是跟資本成本無關的。
⑵ 債券的資本成本率只考慮了用資費用,沒有考慮發行價與面值的差,那麼它就不是實際的成本率吧資本成本率
資金成本占總成本的百分比。
其計算公式如何表示
資金成本÷總成本×100%
資金成本指的是資金佔用(使用)的成本:利息、股利等。
⑶ 發行股票、發行債券、長期借款和留存收益這四種籌資方式資本成本的高低順序
發行股票最高、留存收益第二、長期借款和發行債券再次之,誰高誰低要看發行費用誰多些了,要說明的是長期借款和債券的利息都可以稅前支付,而股票不行,留存收益是一種機會成本,不存在籌資費用
⑷ 為什麼債券價格升高,收益率降低,企業籌資成本更低,請數字舉例說明
債券的利率是不變的,而銀行的利率是變動的,這兩個是相對的.
如果銀行的利率升了,而債券的利率是沒有動的,故債券就會貶值,
如果銀行的利率降了,而債券的利率還是沒變的,債券的價值就會升高.
所以說如果債券的價值升高了,表示銀行的利率降低了,企業籌資成本自然就低了.
數字就不用舉了
⑸ 計算債券和股票資本成本率時是用發行價計算還是用面值計算
公司債券的資本成本率是=面值*票面利率*(1-所得稅稅率)/發行價*(1-手續費率)
要注意分清:分母是用債券面值*票面利率,分子是發行價
股票的資本成本率分兩種方法:
股利增長模型法:
資本成本率=【本期支付的股利*(1+股利增長率)/目標股票市場價格*(1-籌資費用率)】+股利增長率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法(這種方法比較簡單):
資本成本率=無風險報酬率+貝塔系數*(市場平均報酬率-無風險報酬率)
⑹ 為什麼當市場利率大於息票率時,債券的償還期越長,債券的價格越低
債券發行價=面值*復利現金值(市場利率)+每期利息(面值*票面利率)*年金現金值(市場利率)
按照這個公式來看,利率低了是不是左邊的債權發行價也低了。其實換個方向想想,市場利率都高了,還把錢投入到債權幹嘛,投資者就會轉戰投資回報利率高的。
解釋:復利現金值和年金現金值是查復利現金錶和年金現金錶得到的數值,市場利率越高,得到的發行價就越低,通過查那兩張表可以很清楚的看出,當市場利率高於票面利率時,發行價就會小於面值,這就是折價發行,利率越低,得到的發行價就越高,這樣就是溢價發行
補充: 債券的價格是由面值、息票率、償還期和市場利率等因素共同決定的。
一般地,在其他因素不變時,
– 債券的面值越大,債券的價格越高;
– 息票率越高,債券的價格越高;
– 市場利率越高,債券的價格越低。
償還期與債券價格之間的關系略微復雜,它依賴於息票率與市場利率的大小關系。
– 當市場利率大於息票率時,債券的償還期越長,債券的價格越低。
– 反之,當市場利率小於息票率時,債券的償還期越長,債券的價格越高。
⑺ 債券的資本成本率為什麼不考慮發行價與面值之間的差資本成本率到底是什麼和債券的實際成本不一樣吧
成本率是成本除以所得,也就是利息除以發行價
⑻ 怎麼理解負債的比重越高,資金的成本就越低,收益就越高
計算公式可參考: 長期借款資金成本率=借款利息率×(1-所得稅率) *100% 債券資金成本率=(債券面值×票面利率)×(1-所得稅率)/[債券的發行價格×(1-債券籌資費率)] *100% 負債比越高,正常情況下,負債越高。負債高了,資金成本率自然高了。 追問: 可是課本上寫的是負債比重高,資金成本就低啊! 追問: 我知道了!因為利息計入財務費用可抵扣部分所得稅,所以才會導致資金成本降低!謝謝你! 回答: 債務利息的抵稅,對增加企業價值有作用,但忽略了負債帶來的風險和額外費用(或者說成本),並沒有考慮到負債資本帶來的抵稅利益與債務資本比例上升而產生的風險之間的平衡。MM理論是基於嚴格的假設前提的,而現實中,是無法同時滿足他所有的假設前提的。可看看權衡理論,對負債的抵稅及帶來的各種成本,進行了適當平衡。
⑼ 為什麼說債券的市場利率越高,債券的發行價格越低什麼是市場利率
市場利率是一個與官定利率(即官方制定的利率)對應的概念,是資本市場上由貸款與借款雙方供求關系決定的利率,象其他商品市場價。債券利率是固定的,所以市場利率高時,資本市場相對債券回報率就高,即債券價格相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