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證券市場 » 胡雅麗中信證券新三板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胡雅麗中信證券新三板

發布時間: 2021-06-09 06:54:49

A. 我的聯合證券通信達集成版怎麼連接不到主站

以下為2007新財富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策略研究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第一名:申銀萬國 研究團隊(陳李、徐妍、安昀、凌鵬、朱康平、戴卉卉);第二名:中信證券 研究團隊(徐剛、程偉慶、郤峰);第三名:中金公司 研究團隊(邱勁、酈彬、高挺)。宏觀經濟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第一名:安信證券 高善文;第二名:中信證券 諸建芳;第三名:中金公司 哈繼銘;第四名:中銀國際 程漫江;第五名:高盛 梁紅汽車和汽車零部件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 第一名:國信證券 研究團隊(趙雪桂、李君); 第二名:中信證券 李春波; 第三名:中金公司 王智慧。 航空運輸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 第一名:中信證券 馬曉立; 第二名:申銀萬國 李樹榮; 第三名:安信證券 鄧紅梅。 公路港口航運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 第一名:中信證券 研究團隊(於軍、謝從軍); 第二名:平安證券 研究團隊(鄭武、田亞琳); 第三名:國信證券 唐建華。 債券研究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 第一名:中金公司 研究團隊(徐小慶、陳健恆、盛偉華、姬江帆、許艷、張繼強); 第二名:中信證券 李志強; 第三名:招商證券 研究團隊(何欣、羅櫻、賈祖國)。 衍生品研究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 第一名:申銀萬國 研究團隊(提雲濤、楊國平、王海濤、邊慎、馬駿、袁英傑、朱嵐、劉均偉); 第二名:海通證券 研究團隊(婁靜、陳露、胡倩、雍志強、聯蒙珂、單開佳、周健、吳先興); 第三名:聯合證券 研究團隊(劉湘寧、楊戈、王紅兵、宋曦、謝江、孔華強)。 傳播與文化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 第一名:申銀萬國 廖緒發; 第二名:國泰君安 譚曉雨; 第三名:中金公司 金宇。 建築和工程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 第一名:中信證券 潘建平; 第二名:海通證券 江孔亮; 第三名:聯合證券 研究團隊(魚晉華、邱波)。 醫葯生物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 第一名:招商證券 張明芳; 第二名:申銀萬國 研究團隊(羅鶄、吳一峰); 第三名:中金公司 孫雅娜; 第四名:中信證券 姚傑;第五名:興業證券 研究團隊(黃挺、王晞、王斌)。 非金屬類建材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 第一名:中信證券 潘建平; 第二名:中投證券 李凡; 第三名:聯合證券 周煥。 農林牧漁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 第一名:申銀萬國 研究團隊(趙金厚、王鵬); 第二名:中信證券 研究團隊(毛長青、許彪、薄官輝); 第三名:海通證券 丁頻。 食品飲料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 第一名:招商證券 研究團隊(朱衛華、黃珺); 第二名:中信證券 研究團隊(許彪、毛長青、薄官輝); 第三名:聯合證券 研究團隊(劉樹坤、王愛景)。 紡織和服裝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 第一名:中信證券 李鑫; 第二名:國泰君安 研究團隊(李質仙、張偉文); 第三名:光大證券 李婕。 造紙印刷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 第一名:國泰君安 王峰; 第二名:國信證券 李世新; 第三名:中信證券 許駿。 家電休閑品和奢侈品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 第一名:中信證券 胡雅麗; 第二名:國泰君安 王稹; 第三名:國信證券 王念春。 批發和零售貿易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 第一名:聯合證券 吳紅光; 第二名:國信證券 研究團隊(胡鴻軻、吳美玉); 第三名:海通證券 路穎。 社會服務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 第一名:中信證券 趙雪芹; 第二名:招商證券 研究團隊(蘇平、林周勇);第三名:申銀萬國 陳海明。 計算機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 第一名:海通證券 陳美風; 第二名:聯合證券 龔浩; 第三名:國泰君安 魏興耘; 通信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 第一名:國泰君安 陳亮; 第二名:海通證券 研究團隊(嚴平、聯蒙珂); 第三名:申銀萬國 廖緒發。 電子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 第一名:招商證券 張良勇; 第二名:國泰君安 魏興耘; 第三名:東方證券 研究團隊(陳剛、劉放軍、張小嘎)。電力設備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第一名:國信證券 彭繼忠;第二名:聯合證券 楊軍;第三名:中信證券 劉磊。機械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第一名:中信證券 郭亞凌;第二名:招商證券 劉榮;第三名:名海通證券 研究團隊(葉志剛、詹文輝、龍華、虞光)。電力、煤氣及水等公用事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第一名:國泰君安 姚偉;第二名:中信證券 (楊治山、吳非);第三名:安信證券 張龍。鋼鐵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第一名:中信證券 研究團隊(周希增、李宏亮);第二名:國信證券 研究團隊(鄭東、李化松);第三名:國金證券 周濤。有色金屬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第一名:中信證券 李追陽;第二名:聯合證券 葉洮;第三名:安信證券 衡昆。基礎化工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第一名:中信證券 劉旭明;第二名:國信證券 研究團隊(邱偉、張劍峰、陳愛華);第三名:申銀萬國 研究團隊(鄭治國、周小波)。石油化工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第一名:中信證券 殷孝東;第二名:招商證券 裘孝鋒;第三名:申銀萬國 鄭治國。煤炭開採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第一名:國金證券 龔雲華;第二名:招商證券 盧平;第三名:中金公司 韓永。房地產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第一名:國泰君安 研究團隊(張宇,孫建平);第二名:中金公司 白宏煒;第三名:國信證券 方焱。銀行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第一名:國金證券 李偉奇;第二名:中金公司 研究團隊(范艷瑾、毛軍華);第三名:國信證券 朱琰。非銀行金融行業最佳分析師獲獎名單:第一名:平安證券 邵子欽;第二名:國信證券 朱琰;第三名:招商證券 羅毅。

B. 那些行業需要用到安防巡邏機器人國內和國外的行業前景怎麼樣,誰來分析分析

最新資料推薦: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安防巡邏機器人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 一、安防機器人的發展現狀


(一)市場現狀

「目前,工業機器人產業拐點已到,服務機器人正處爆發前夜。」中信證券機構在2015年世界機器人大會分論壇上表示。,2015~2017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速將超過60%。其中,安防和無人機等特種機器人領域尤具優勢。在我國,安防機器人被廣泛應用於巡檢安保、監控服務、反恐應急、工業生產及智能家居領域。

1、國內安防機器人與國外市場觀察

「中國的安防機器人研究起步比國外晚10年,但是進入成長期只晚5年,並且發展迅猛。從專利申請來看,國外企業很少在中國申請專利,可以看出近期沒有大規模進入中國安防機器人市場的計劃,中國企業還有一段時間可以發展技術、佔有市場。」中國安防技術有限公司(CSST)負責人通過分析得出這樣的結論。CSST的安防機器人主要包括巡檢機器人和替身機器人。

放眼全球,國際上安防機器人研究從1991~1994年起有明顯的發展,2002年進入成長期,並且在2011年後加速增長,遠未達到飽和期和衰退期,目前創新潛力巨大。若從專利申請看安防機器人市場前景的話,日本企業申請了大量的國際專利,國際安防機器人市場很可能被日本大面積佔領,甚至壟斷。不過,國外企業很少在中國申請專利,可以看出近期沒有大規模進入中國安防機器人市場的計劃。

2、無人機市場獨領風騷

隨著大疆科技的走紅,無人機市場規模被迅速拓展。「目前無人機的消費者教育工作已經完成,市場高增長時代可期。」胡雅麗表示。無人機按照應用領域可分為軍用無人機和民用無人機,而民用無人機又分為專業級和消費級。2014年中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僅15億元,受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熱度的推動,至2015年中國民用無人機產品銷售市場規模將得到快速提升。

(二)技術現狀

在一份行業專家的《安防機器人發展》報告中提出了安防機器人的十大技術熱點:導航定位、計算機視覺、目標跟蹤、移動與運動控制、檢查/巡檢、演算法、目標檢測與識別、感測器、網路,人機交互。我們在這里重點介紹幾種。

1、導航定位

導航定位目前並不陌生,GPS、北斗、格洛納斯、伽利略等我們日常生活也有接觸,而機器人常用的定位方法有視覺導航定位、光反射導航定位、GPS全球定位、超聲波導航定位。簡單的可以了解為圖像、光、聲、電磁等原理進行導航定位。


2、計算機視覺

計算機視覺是一門研究如何使機器「看」的科學,更進一步的說,就是是指用攝影機和電腦代替人眼對目標進行識別、跟蹤和測量等機器視覺,並進一步做圖形處理,使電腦處理成為更適合人眼觀察或傳送給儀器檢測的圖像。目前,計算機視覺應用的實例包括用於系統:

(1)控制過程,比如,一個工業機器人;

(2)導航,例如,通過自主汽車或移動機器人;

(3)檢測的事件,如,對視頻監控和人數統計;

(4)組織信息,例如,對於圖像和圖像序列的索引資料庫;

(5)造型對象或環境,如,醫學圖像分析系統或地形模型;

(6)相互作用,例如,當輸入到一個裝置,用於計算機人的交互;

(7)自動檢測,例如,在製造業的應用程序。

3、目標跟蹤

目標跟蹤技術是機器人視覺領域的一個重要研究分支,它融合了圖像處理、模式識別、人工智慧及自動控制等多學科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利用視頻分析方法對視頻輸入圖像序列進行連續分析,來實現運動目標的自動檢測、定位和跟蹤,為高層視頻對目標的行為理解和決策提供底層對象和分析依據。


4、感測器

機器人是由計算機控制的復雜機器,它具有類似人的肢體及感官功能;動作程序靈活;有一定程度的智能;在工作時可以不依賴人的操縱。機器人感測器在機器人的控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因為有了感測器,機器人才具備了類似人類的知覺功能和反應能力。


(三)企業研發現狀

根據易觀智庫的預測,2015年至2017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速將超過60%。其中,安防和無人機等特種機器人領域尤具優勢。布局安防機器人的公司主要有海康威視、大疆科技、鑫龍電器、GQY視訊、巨星科技、東方網力等,其中,巨星科技近日剛在互動平台上表示,公司安防機器人目前處於研發階段,主要應用於企業小區安防、平安城市等領域。

在中國,無人機也是資本市場的寵兒,海康威視今年發布的的行業級無人機憑借精湛的安防技術與性能讓人們無不叫好。大疆科技製造出可應用於農業的作業無人機給三農領域帶來了福音。從一級市場投融資情況來看,近兩年以來,無人機廣受各路資本的追捧。資料顯示,雷柏科技5000萬元入股零度智控並合資成立新公司;2015年5月,大疆獲美國矽谷知名風投公司AccelPartners投資7500萬美元。。。此外,幾大互聯網巨頭包括谷歌、facebook和亞馬遜等公司都在無人機領域有所布局。


  • 二、安防機器人的應用現狀

在巡檢安保方面:由於智能巡檢機器人在環境應對、性能強大等方面具有人力所不具備的特殊優勢,越來越多的智能巡檢機器人被應用到安防巡檢、電力巡檢、軌道巡檢等特殊場所,並且輕松完成任務。安保機器人作為新興的產品,既可以代替人們完成重要場合的監控保安工作,還可以實現數據收集,構成完整的監控系統,在安全性上具備絕對優勢。因此安保機器人具備存在市場的必要性。

在監控機器人方面:在普通家庭中能夠移動、更加靈活、更加智能化、更加友好,還可以集成更多功能;機器人還可以進入普通家庭,提供更加全面的安全監控服務;它們不僅是家庭好幫手,同時監控機器人在工業,公司,網吧,超市巡邏,看死角,動力,通訊,電力環境監控,化工遠程操控等場所都有廣泛的應用。

在反恐應急方面:頻繁爆發的恐怖案件對事前安防,事後防暴處置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反恐機器人將會在其中充當重要角色,去為人們破解危險,打擊恐怖主義。

在工業方面:事實證明,工業機器人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完成人工的工作,甚至精確度更高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在東莞的某個生產車間里,一個工業機器人的手臂就可以代替8人。

機器人的生產效率遠遠大於普通勞工,機器人的增加勢必會取代人力,讓一部分勞工下崗。

三、安防機器人發展帶來的考驗


代替人工說

在工業生產領域,機器人所承擔的功能之大讓人畏懼。隨著工業上產線上機器人工的增加,對於人工來說可能並不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因為生產線的崗位是有限的,機器人的生產效率又遠遠大於普通勞工,機器人的增加勢必會取代人力,讓一部分勞工下崗。所以,從製造業到專業服務領域中,越來越多人擔心自動化會對就業產生負面影響。

在人口紅利不再、勞動力短缺的背景下,中國企業逐步將目光轉向自動化領域。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瞄準了機器人和智能製造產業。

從現實來看,機器人遠沒有那麼智能。目前機器人仍普遍在人類設定的程序下運行,其所能做的事情也相對單一。不過,業界普遍相信,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性能的提升,機器人將可以承擔更多的工作,以幫助人們延展具有的能力。


四、安防機器人發展中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一)掌握核心技術是關鍵

北京市CBD特種裝備科技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曾銘表示:「我國機器人技術發展較晚,基本的技術已經滿足市場應用,但是核心技術還是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所以目前我國機器人很大一部分依靠進口。」對此持相同觀點的還有深圳市雲天智能化設備有限公司產品經理丁林楠,他認為「核心技術和國外沒法比,我國機器人才剛剛起步,只能滿足一些機械性的服務需要,其中智能化當中的核心演算法均被美國日本企業所掌握」。

目前,我國在機器人基礎技術方面,諸如機器人機構的運動學、動力學分析與綜合研究,機器人運動的控制演算法及機器人編程語言的研究,機器人內外部感測器的研究與開發,具有多感測器控制系統的研究,離線編程技術、遙控機器人的控制技術等均取得長足進展,並在實際工作中得到應用。

因此,在安防機器人發展發剛剛起步的今天,對於企業來說,研發和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求得長足發展。


(二)行業標准在市場發展中催生

今年以來,正當「世界工廠」的珠三角掀起一場機器人替代工人的工業革命之時,廣州、佛山、東莞等製造業大市,無不依據各自產業規劃推出了相應的機器人產業發展新政,形成了各自的思路和做法。然而,隨著「機器換人」產業的蜂擁而上,機器人產業標准體系的缺失,使產品之間不能做到互聯互通,條塊化分割和碎片化現象,勢必造成今後同質化競爭和重復建設的問題出現。

有行業資料顯示,中國已有500多家機器人公司,但「全國都處於一種失控狀態」,很多企業不管以前的主業和機器人有無關系,都想進軍機器人行業分一杯羹,這也造成了機器人企業數量上的劇增。

在這樣一種市場無序的發展狀態下,行業標准急需被出台。12月23-25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在北京舉辦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頒布工業機器人4大標准--這是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首次發布標准。工業機器人集體標準是一套由非政府學術組織創造的一套標准,適用三種不同的機器人:堆垛機器人、輪式機器人和電子皮帶秤。集體標準是國家標準的有力補充。因為集體標準的發展迅猛,可以更快地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並為國家標准奠定基礎。

  • 五、安防機器人的發展趨勢


(一)市場趨勢


1、國內市場巨大蛋糕待開發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指出:我國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共售出5.7萬台工業機器人,數量約為全球銷售量的四分之一。其中,半數以上工業機器人市場被外資品牌占據,而本土工業機器人品牌銷量僅為1.6萬台。而隨著勞動人力的短缺,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需求仍加速增長。預估2016年大陸地區機器人需求量有望達到9.5萬台。其中,智能安防機器人將會是主要增長點。

2、政策推動安防成主要發展方向

「十三五規劃」與《中國製造2025》等國家級政策,皆納入機器人產業發展為重要內涵,不僅將促使工業機器人市場持續增長,也帶動專業型與個人/家庭型服務機器人市場快速增長。專業服務機器人就是針對特殊領域的,比如安防、軍用、醫療等。

通過查閱IFR數據統計發現,2014年全球共銷售專業服務機器人14291台;同比增長4%,銷售收入32億美元,同比增長15%;預計2015年專業服務機器人將共銷售87500台,年均復合增速18%。其中軍用機器人佔45%,農用機器人佔30%,醫療機器人佔7%,後勤機器人佔7%。科技部在《服務機器人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明確提出把服務機器人產業培育成我國未來戰略性新興產業。鑒於我國服務機器人基數較低,預計未來3年復合增速較能高於全球該領域增長,保守估計未來3年復合增速可達25%以上。其中針對安全領域的安防機器人增長預期較快,從2015年前三季度的安防展會來看,在海南和新疆的警用特種裝備展會上,各式的防爆和安防機器人層出不窮,雖然目前市場佔有率不高,但是市場還是保持較高的增長。

機器人是一個新興的高端設備,未來肯定會出現一種全智能化的安防機器人,或許這也是安防行業發展的另一個方向。「

3、機器人替代從事簡單的重復勞作將成為重要趨勢

隨著工業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國在短短的十幾年間躍然成為極其重要的世界性工業加工生產基地,並享有」世界工廠「的美譽。如今,全球競爭局面日益激烈,中國所擁有的競爭優勢正在逐步削減。勞動力由無限供給向緊缺轉變,普工工資快速增長,沿海城市頻頻出現」用工荒「現象。然而,機器人的生產效率又遠遠大於普通勞工,機器人的增加勢必會承擔更多的工作,讓一部分勞工下崗。

(二)產品趨勢


1、智能安防造就產品新契機

2015年以來,國內安防行業的景氣度持續下滑,雖然乘著互聯網的風口,但是安防市場難以突出原有的產品局限。在目前的安防市場中以定點監控為主,雖然給人們保安工作帶來了便利,但是監視范圍有限,監控的靈活性較弱。安保機器人作為新興的產品,既可以代替人們完成重要場合的監控保安工作,還可以實現數據收集,構成完整的監控系統,在安全性上具備絕對優勢。因此安保機器人具備存在市場的必要性。在智慧城市以及大數據運用下,安保機器人前景可期。


2、服務機器人成長動能十分可期。

近年來,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發展服務機器人,試圖搶占這一前沿科技的制高點。研究開發新型的服務機器人,用於替代搶險救援人員進入消防、煤礦、地震、電力、核工業等行業中的危險環境進行作業,將成為服務機器人專項研究的重要方向。在我國沿海發達城市當中,其中用於安防的防爆機器人、用於農業的農業機器人和用於民用的掃地機器人等都已經在市場中實際運用,國家科技部也明確了服務機器人的」十三五「發展規劃。

3、無人機市場前景廣闊

中信證券認為:「專業級無人機將迎來爆發,專業級無人機針對單位銷售的特性更適合當前的無人機市場,特別是在政策障礙較小而技術成熟度較高的警用無人機、農業植保無人機以及測繪無人機等領域。」不難得出結論:無人機產品過去依靠硬體盈利的模式或將發生改變,未來可能轉向靠服務盈利和數據盈利。

「無人機已在全球反恐戰爭中廣泛應用,而反恐機器人的研製也在加速。」工業4.0與機器人產業聯盟發起人梁太龍說。在這方面,美國走在世界前列。2013年美國發布新版《機器人技術路線圖》決定將巨額軍備研究費投向軍用機器人研製,使美軍無人機作戰裝備的比例增加至武器總數的30%,預計到2040年,美軍可能會有一半以上的成員是機器人。

  • 六、結語

此前,工業機器人主要替代重體力勞動和復雜勞動,以解決人力在惡劣環境下作業的問題。未來,智能安防機器人應時代發展需要,為人們處理安全防範事故將成為發展的重要趨勢。

如今,「機器人革命」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個切入點和重要增長點,將影響全球製造業格局。安防機器人作為機器人發展領域中的關鍵一環,在現在與未來市場中都將會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中國「十三五規劃」與《中國製造2015》報告作為政策引導,反恐形勢的日益嚴峻化,人工智慧與服務化不斷提高都會將安防機器人推向更大的發展空間,讓我們拭目以待。

C. 中信證券分析師胡雅麗生平簡介

她是中信證券研究部家電行業首席分析師。證券從業6年。 武漢大學管理學碩士。2003年7月進入招商證券研發中心從事家電行業研究;2007年4月加盟中信證券研究部。

D. 股票分析師的名字

分析師 所在機構 研究行業 高善文 安信證券 宏觀經濟 陳李等 申銀萬國 策略研究 於新力等 中信證券 金融工程 陳露等 海通證券 衍生品研究 李志強 中信證券 債券研究 趙金厚、王鵬 申銀萬國 農林牧漁 朱衛華、黃珺 招商證券 食品飲料 李鑫 中信證券 紡織和服飾 李世新 國信證券 造紙印刷 龔雲華 國金證券 煤炭開采 殷孝東 中信證券 石油化工 鄭治國、周小波 申銀萬國 基礎化工 張良勇 招商證券 電子 潘建平 中信證券 非金屬類建材 周希增、李宏亮 中信證券 鋼鐵 李追陽 中信證券 有色金屬 胡雅麗 中信證券 家電、消費品 李春波 中信證券 汽車和汽車零部件 高曉春 中信證券 機械 詹文輝 海通證券 電力設備 吳一峰 申銀萬國 生物制葯 楊治山、吳非 中信證券 電力、煤氣及水等公用事業 江孔亮 海通證券 建築和工程 馮曉立 中信證券 航空運輸 鄭武、田亞琳 平安證券 公路港口和航運 陳亮 國泰君安 通信(通信設備/通信服務) 陳美鳳 海通證券 計算機 吳紅光 聯合證券 批發和零售貿易 李偉奇 國金證券 銀行 邵子欽 平安證券 非銀行金融機構 張宇、孫建平 國泰君安 房地產 趙雪芹 中信證券 社會服務業(旅遊飯店和休閑) 廖緒發 申銀萬國 傳播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