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證券市場 » 應付債券攤余成本計算時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應付債券攤余成本計算時

發布時間: 2021-06-09 05:23:09

① 攤余成本怎麼計算

一、攤余成本是指: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二、攤余成本演算法: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期末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該攤余成本實際上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
攤余成本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①實際利率法攤銷是折現的反向處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 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③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④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⑤未實現融資收益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三、初始攤余成本就是取得債券的實際成本=買價+相關費用。而所謂的實際利率就是到期收益率,用它來對債券在有效期內的現金流進行折現,使得折現所得現值總額等於取得債券的實際成本(即初始攤余成本)。在收到債券利息的帳務處理為,投資收益的確認金額等於初始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而這一確認的投資收益與實際收到的利息之間的差額就是對初始攤余成本的調整額。調整額為正,則攤余成本會增加,調整額為負,則攤余成本會減少。

② 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與利息費用的確定

我認為攤余成本就是在每個時點時,各年現金流量的現值。比如債券賬面價值1000,折價發行,取得900,為期5年,票面利率10%。
借:銀行存款900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100
貸:應付債券1000

那麼也就是說在0時點你得到900,但之後每年末要付利息(票面價值*票面利率=100),最後一年付本金。那麼實際利率一定是把每年末的利息和最終本金折現之後的現值等於900所對應的折現率。

在零時點,現值900=各年利息與年終本金折現現值:100/(1+i) +100/(1+i)^2+...+100/(1+i)^5+1000/(1+i)^5

那麼在0時點攤余成本就是900.

到第一年年末,付了100的利息,那麼在此時點上,現值的等量關系就是(要把所有的現金流都折到第一年年末):
900*(1+i)-100=100/(1+i) +100/(1+i)^2+...+100/(1+i)^4+1000/(1+i)^4

這個900*(1+i)-100就是所有現金流折到第一年年末的現值,也就是第一年年末的攤余成本。

由於會計上計提利息要做:
借:財務費用 票面價值*票面利率
貸:應付利息

攤余成本其實就是應付債券的凈值,由於是折價發行,所以應付債券小於面值,在此後過程中,攤余成本會越來越大,直到等於面值。並且你實際還款利息100,但按實際利率來講,你的還款額是小於100的(因為是折價),那麼差額部分就是攤余成本增加的金額
借:財務費用 利息-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貸: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利息-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我把我明白的都寫上去了

③ 一個會計問題——關於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

包括~
到期一次還本付息,計算利息費用是,要把所有「應付債券」下的所有二級科目都算上,即「應付債券」的余額乘以實際利率作為利息費用

④ 影響攤余成本計算的因素有哪些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1. 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2. 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3. 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期末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該攤余成本實際上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
攤余成本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①實際利率法攤銷是折現的反向處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 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③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④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⑤未實現融資收益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⑤ 求指教:應付債券攤余成本計算公式的解釋

你就按照,總賬余額,來理解就可以了。

⑥ 攤余成本怎樣計算

一、攤余成本(amortized cost)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二、演算法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期末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該攤余成本實際上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
攤余成本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①實際利率法攤銷是折現的反向處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 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③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④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⑤未實現融資收益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三、初始攤余成本就是取得債券的實際成本=買價+相關費用。而所謂的實際利率就是到期收益率,用它來對債券在有效期內的現金流進行折現,使得折現所得現值總額等於取得債券的實際成本(即初始攤余成本)。在收到債券利息的帳務處理為,投資收益的確認金額等於初始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而這一確認的投資收益與實際收到的利息之間的差額就是對初始攤余成本的調整額。調整額為正,則攤余成本會增加,調整額為負,則攤余成本會減少。

⑦ 計算應付債券的期初攤余成本時,是不是要把發行費用從發行價格中減去為什麼這樣做呢

哦什麼意思

⑧ 在應付債券中,為什麼是用攤余成本去計算實際利息呢有點兒鑽牛角尖了,希望大家解釋一下,謝謝啦

那你得問詳細點,這是一種方法,你想用什麼方法算呢,用攤余成本比較准確啊

⑨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與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計算相同嗎

1、持有至到期投資初始確認的交易費用計入投資成本
初始投資成本按照公允價值+相關交易費用之和(分錄中體現為成本+利息調整)

應付債券也是這樣的

請看分錄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面值 票面價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有可能在借,有可能在貸 兩者差
貸:銀行存款 實際付出的金額

借:銀行存款 實際付出的金額
貸:應付債券 -面值 票面價
-利息調整 有可能在借,有可能在貸 兩者差

2、這兩者計算攤余成本是一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