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證券市場 » 債券能否放在持有至到期投資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債券能否放在持有至到期投資

發布時間: 2021-06-09 04:05:00

㈠ 持有至到期債券投資怎麼說怎麼處理啊

1、持有至到期投資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且企業有明確意圖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資產。通常情況下,包括企業持有的、在活躍市場上有公開報價的國債、企業債券、金融債券等。
2、持有至到期投資有三個明細科目:「成本」、「利息調整」、「應計利息」。「成本」明細科目僅反映債券的面值,「應計利息」明細科目在核算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時才用。
(一)企業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資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面值)
應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倒擠差額,也可能在貸方)
貸:銀行存款等
注意:交易費用計入「利息調整」。
(二)資產負債表日計算利息
具體會計分錄:
借:應收利息(分期付息債券,票面利率×面值)
或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到期時一次還本付息債券,票面利率×面值)
貸:投資收益(實際利息收入,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可能在借方)
注意:
1.利息調整攤銷金額一般是通過投資收益與應收利息(或應計利息)倒擠得到的。
2.如果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按票面利率與面值計算的利息計入應計利息,在計算期末攤余成本時,不需要減去計入應計利息的金額。因為應計利息屬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明細科目,在持有期間不產生現金流量。
期末攤余成本的一般計算公式如下: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投資收益-應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期末攤余成本 ×實際利率=債券面值 ×票面利率
(三)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資
借:銀行存款等
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准備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利息調整明細科目余額)
投資收益(差額,也可能在借方)

㈡ 購買債券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如何記賬

持有至到期投資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且企業有明確意圖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資產。因此,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會計處理主要應解決該金融資產實際利率的計算、攤余成本的確定、持有期間的收益確認以及將其處置時損益的處理。
新准則規定,持有至到期投資應當按取得時的公允價值和相關交易費用之和作為初始確認金額。同時,在持有期間應當按照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認利息收入,計入投資收益。處置持有至到期投資時,應將所取得價款與該投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
例:某公司2007年1月3日購入新鋼股份公司2007年1月1日發行的五年期債券,票面利率12%,債券面值100元,某公司按105元的價格購入800張,該債券每年付息一次,最後一年還本金並付最後一次利息。
會計處理如下:
1.2007年1月3日購入債券時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投資成本80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4000
貸:銀行存款84000
2.2007年12月31日計算利息並按實際利率法攤銷溢價
實際利率法在計算實際利率時,如為分期收取利息,到期一次收回本金和最後一期利息的,應當根據「債券面值+債券溢價(或減去債券折價)=債券到期應收本金的貼現值+各期收取的債券利息的貼現值」,並採用內插值法計算得出。
根據上述公式,先按10%的利率測試:80000×0.620921+9600×3.790787=86065>84000
再按11%的利率測試:80000×0.593451+9600×3.695897=82957<84000
根據內插值法計算實際利率=10%+(11%-10%)×(86065-84000)÷(86065-82957)=10.66%,具體每年末計算利息攤銷溢價金額見債券溢折價攤銷表。
2007年12月31日確認投資收益攤銷溢價為:
借:應收利息 9600
貸:投資收益 8954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646
2008年12月31日-2012年12月31日確認投資收益攤銷溢價核算方法同上。
3.最後一年償還本金並付最後一次利息
借:銀行存款 89600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投資成本 80000
應收利息 9600
按照新所得稅法規定,企業進行長期債券投資,利息收入納稅只考慮按照債券票面金額、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收入,不考慮折溢價因素,因此也不存在攤銷問題,如果是投資國債則利息收入免稅;因此在債券折溢價攤銷、在中途轉讓以及到期收回投資時因為折溢價原因會涉及會計與稅法的差異。結合本案例,公司2007年12月31日確認的投資收益是8954,但是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的是利息收入為9600,因此需要納稅調增646元,其他年份同理。到期收回投資時還需要進行4000元溢價的納稅調減。

㈢ 購入債券時,「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科目是按什麼計算

B、按初始確認金額計算,即支付的價款+相關交易費用

㈣ 持有至到期投資只能是債券嗎,怎麼不能是股票

股票是沒有固定的到期日的,因此持有至到期只可以是債券。持有至到期投資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且企業有明確意圖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資產。通常情況下,包括企業持有的、在活躍市場上有公開報價的國債、企業債券、金融債券等。
不能將下列非衍生金融資產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
(1)初始確認時即被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非衍生金融資產;
(2)初始確認時被指定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資產;
(3)符合貸款和應收款項定義的非衍生金融資產。
如果企業管理層決定將某項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則在該金融資產未到期前,不能隨意地改變其「最初意圖」。也就是說,投資者在取得投資時意圖就應當是明確的。

㈤ 浮動利率金融債券為什麼可以劃分到持有至到期投資

應該是不能,持有至到期投資,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且企業有明確意圖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資產。也就是說除非同事滿足上面兩點,也就是浮動利率金融債券的回收金額能夠固定(即:債券持有期間利率浮動,但是到期日如果回收金額確定,且企業有明確意圖和能力持有至到期,就應該可以)

㈥ 企業購入債券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該債券的投資成本應為( )。

選D。持有至到期投資債券投資成本就是公允價值+相關交易費。
投資成本就是初始確認金額,是一個概念。

㈦ 可轉換債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區別

從本質上來說是這樣的,但是可轉換公司債券在核算時考慮了相關權益成分轉股的可能,因此計算出的實際利率不等於完全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資計算的實際利率,這部分差額即為權益部分的公允價值。

㈧ 購入的股票,債券是屬於交易性金融資產還是持有至到期投資或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不是有企業自己劃分的

要看投資當局的購買意向了,一般作為普通投資是放在交易性金融資產

㈨ 企業購入債券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該債券的投資成本應為( )

東財會計學院研究生來答:
持有至到期投資投資成本包括 成本和利息調整 兩個明細 分錄為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利息調整
貸:銀行存款
所以持有至到期投資總科目與銀行存款相等,即公允價值+相關交易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