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歐元債券
歐元區成員國聯合發行統一歐元債券的體系,將允許成員國按照統一成本進行融資,債券信用由全體成員國共同擔保。
顯而易見,首先,發行統一的歐元債券雖可降低高負債成員國融資成本,但必將推高核心成員國的融資成本和信用風險,表面上是將所有成員國的信用捆綁在一起,其實質則是強國為弱國擔保。此舉將使歐元區核心成員國的債務負擔明顯加重。奧地利財政部長費克特稱,預計發行歐元債券將使奧地利增加幾十億歐元的債務負擔。另據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數據,如發行統一的歐元債券,將需要德國付出約100億歐元左右的成本。截至16日,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2.3%,而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5%左右,希臘、葡萄牙等國融資成本逾10%。據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計算,歐元債券的平均利率將為4.6%左右。
② 國家是如何發行貨幣的
以人民幣為例
(1)提出人民幣的發行計劃,確定年度貨幣供應量。每年由人民銀行總行根據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提出貨幣發行和回籠計劃,報國務院審批後,具體組織實施。包括負責票幣設計、印製和儲備。
(2)國務院批准人民銀行報批的貨幣供應量計劃。
(3)進行發行基金的調撥。發行基金是中央銀行為國家保管的待發行的貨幣。它是貨幣發行的准備基金,不具備貨幣的性質,由設置發行庫的各級人民銀行保管,總行統一掌管,發行基金的動用權屬於總庫
(4)普通銀行業務庫日常現金收付。人民幣的貨幣發行主要是通過商業銀行的現金收付業務活動來實現的。各商業銀行將人民銀行發行庫的發行基金調入業務庫後,再從業務庫通過現金出納支付給各單位和個人,人民幣鈔票就進入市場。這稱為「現金投放」。
同時,各商業銀行每日都要從市場回收一定的現金,當業務庫的庫存貨幣超過規定的限額時,超出部分要送交發行庫保管。這稱為「現金歸行」。貨幣從發行庫到業務庫的過程叫「出庫」,即貨幣發行;貨幣從業務庫回到發行庫的過程叫「入庫」,即貨幣回籠。
(2)國內如何發行歐元債券擴展閱讀
現行的貨幣發行制度實際上指不兌現的信用貨幣的發行制度。西方國家的貨幣發行制度承襲了銀行券的發行管理辦法,強調國家的監管,以保證貨幣的適度發行,維持本國甚至地區的幣值穩定。幾乎所有國家都將貨幣發行權集中到各自的中央銀行,規定發行最高限額和彈性發行的條件,並規定相應的發行保證的條件。
我國的貨幣發行權集中到中國人民銀行,實行高度的集中管理,堅持經濟發行的原則。除中國人民銀行以外,任何地區、任何單位、任何個人都不準發行任何貨幣或變相貨幣,都無權動用國家的貨幣發行基金。人民幣是通過國家銀行信貸程序發放出來的。
③ 請問發行債券有哪些具體步驟
看看如下網上摘錄就清楚啦:債券發行條件 債券發行條件是指債券發行者在以債券形式籌集資金時所必須考慮的有關因素,包括發行金額、票面金額、期限、償還方式、票面利率、付息方式、發行價格、發行費用、稅收效應以及有無擔保等項內容。
債券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機構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想向投資者發行,並且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債券購買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券債務關系,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投資者(或債券持有人)即債權人。債券作為一種重要的融資手段和金融工具具有如下特徵:
(1)償還性。債券一般都規定有償還期限,發行人必須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並支付利息。
(2)流通性。債券一般都可以在流通市場上自由轉換。
(3)安全性。與股票相比,債券通常規定有固定的利率,與企業績效沒有直接聯系,收益比較穩定,風險較小。此外,在企業破產時,債券持有者享有優先於股票持有者對企業剩餘財產的索取權。
(4)收益性。債券的收益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投資債券可以給投資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帶來利息收益;二是投資者可以利用債券價格的變動,買賣債券賺取差額.
債券市場債券發行市場--一級市場的概述及分類債券發行一級市場的概述及分類債券發行市場主要由發行者、認購者和委託承銷機構組成。前面我們已經說過,只要具備發行資格,不管是國家、政府機構和金融機構,還是公司、企業和其他法人,都可以通過發行債券來借錢。認購者就是我們投資的人,主要有社會公眾團體、企事業法人、證券經營機構、非盈利性機構、外國企事業機構和我們的家庭或個人。委託承銷機構就是代發行人辦理債券發行和銷售業務的中介人,主要有投資銀行、證券公司、商業銀行和信託投資公司等等。債券的發行方式有公募發行、私募發行和承購包銷三種。
國債發行按是否有金融中介機構參與出售的標准來看,有直接發行與間接發行之分,其中間接發行又包括代銷、承購包銷、招標發行和拍賣發行四種方式。
直接發行,一般指作為發行體的財政部直接將國債券定向發行給特定的機構投資者,也稱定向私募發行,採取這種推銷方式發行的國債數額一般不太大。而作為國家財政部每次國債發行額較大,如美國每星期僅中長期國債就發行100億美元,我國每次發行的國債至少也達上百億元人民幣,僅靠發行主體直接推銷巨額國債有一定難度,因此使用該種發行方式較為少見。
代銷方式,指由國債發行體委託代銷者代為向社會出售債券,可以充分利用代銷者的網點,但因代銷者只是按預定的發行條件,於約定日期內代為推銷,代銷期終止,若有未銷出余額,全部退給發行主體,代銷者不承擔任何風險與責任,因此,代銷方式也有不如人意的地方:
(1)不能保證按當時的供求情況形成合理的發行條件;
(2)推銷效率難盡人意;
(3)發行期較長,因為有預約推銷期的限制。
所以,代銷發行僅適用於證券市場不發達、金融市場秩序不良、機構投資者缺乏承銷條件和積極性的情況。
承購包銷發行方式,指大宗機構投資者組成承購包銷團,按一定條件向財政部承購包銷國債,並由其負責在市場上轉售,任何未能售出的余額均由承銷者包購。這種發行方式的特徵是:(1)承購包銷的初衷是要求承銷者向社會再出售,發行條件的確定,由作為發行體的財政部與承銷團達成協議,一切承購手續完成後,國債方能與投資者見面,因而承銷者是作為發行主體與投資者間的媒介而存在的;(2)承購包銷是用經濟手段發行國債的標志,並可用招標方式決定發行條件,是國債發行轉向市場化的一種形式。
公開招標發行方式,指作為國債發行體的財政部直接向大宗機構投資者招標,投資者中標認購後,沒有再向社會銷售的義務,因而中標者即為國債認購者,當然中標者也可以按一定價格向社會再行出售。相對承購包銷發行方式,公開招標發行不僅實現了發行者與投資者的直接見面,減少了中間環節,而且使競爭和其他市場機制通過投資者對發行條件的自主選擇投標而得以充分體現,有利於形成公平合理的發行條件,也有利於縮短發行期限,提高市場效率,降低發行體的發行成本,是國債發行方式市場化的進一步加深。
拍賣發行方式,指在拍賣市場上,按照例行的經常性的拍賣方式和程序,由發行主體主持,公開向投資者拍賣國債,完全由市場決定國債發行價格與利率。國債的拍賣發行實際是在公開招標發行基礎上更加市場化的做法,是國債發行市場高度發展的標志。由於該種發行方式更加科學合理、高效,所以目前西方發達國家的國債發行多採用這種形式。
實際上,不管是什麼方式對投資者來說都不重要,在發行市場上認購國債還是需要繳納手續費。
債券交易市場--二級市場的概述及分類債券交易二級市場概述及分類 根據市場組織形式,債券流通市場又可進一步分為場內交易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
(一)證券交易所
是專門進行證券買賣的場所,如我國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在證券交易所內買賣債券所形成的市場,就是場內交易市場,這種市場組織形式是債券流通市場的較為規范的形式,交易所作為債券交易的組織者,本身不參加債券的買賣和價格的決定,只是為債券買賣雙方創造條件,提供服務,並進行監管。場外交易市場是在證券交易所以外進行證券交易的市場。
(二)櫃台市場
為場外交易市場的主體。許多證券經營機構都設有專門的證券櫃台,通過櫃台進行債券買賣。在櫃台交易市場中,證券經營機構既是交易的組織者,又是交易的參與者,此外,場外交易市場還包括銀行間交易市場,以及一些機構投資者通過電話、電腦等通訊手段形成的市場等。目前,我國債券流通市場由三部分組成,即滬深證券交易所市場、銀行間交易市場和證券經營機構櫃台交易市場。
④ 發行歐洲共同債券真能解決歐債問題嗎他們財政等都不統一
未來歐元區債務危機的發展主要有三個大體的方向。第一,向危機國家提供救助,延緩危機的爆發。在市場持續波動和各種政治壓力的情況下,各國以及歐洲央行不斷地協商和妥協,並不斷地推出零散的、短期的、針對具體問題的救助方案。如果情況漸漸穩定,各國逐漸攜手去建立一種長效穩定機制。短期內具體可能的措施包括:在稅負政策上做一定的協調;對高赤字國家繼續實施壓力以使其改善財政狀況;提高歐洲金融穩定基金的金額;歐洲央行增加購買歐元區債券;進一步尋求國際的支持等。這一方向的發展也暗藏著很多風險。如德國議會下院2011年9月29日不批准歐洲金融穩定基金;義大利、希臘政府更迭,削減赤字面臨巨大的政治壓力。最根本的問題是,當前的救助只是向債務危機國家提供流動性,這些國家的償還能力並沒有提升,未來違約已成為大概率事件。第二,希臘等危機國家退出,成立核心歐元區。這是最悲觀的一種結局。主要的選擇是將希臘等不能滿足歐元區條件的國家逐出歐元區,或者由德國、法國及西北歐一些財政狀況較好的國家組成一個核心歐元區。通常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首先,將希臘逐出歐元區沒有相關的法律依據。《里斯本條約》中沒有授權歐元區可以將一個成員國逐出,任何成員國退出只能由該成員國自己要求。當前希臘等債務危機國家不會主動要求退出,因為那樣將意味著主動放棄外來援助的機會。其次,退出的弱國極可能出現債務違約,這會間接地影響所有國家,特別是沖擊各國的銀行和金融系統,這一後果是不可控的。再次,較強國家的貨幣會大幅度升值,出口和經濟增長會即刻受到貨幣升值的不利影響。最後,核心國家的政治家們不太會選擇這樣的解決方案,因為它將使歐洲國家幾十年建立共同體的努力付之一炬。第三,歐元區協同作出強有力的承諾,通過發行"歐元共同債券"共同擔負起相關債務,並著手建立有共同貨幣、統一財政機制的聯邦制。這是最樂觀的一種可能,但希望依然渺茫。這樣做的好處是各國能夠從此協調貨幣和財政政策;投資者的信心可以得到恢復;各種問題可以從最根本的機制上得到解決。這一方向也代表了歐洲政治家們長期以來的理想和願望。這種情況在短期內發生的可能性也較小。
⑤ 請問老師歐元的債券怎樣在國內兌換人民幣去哪兌換
外匯的業務最好去當地的銀行辦理。
⑥ 外國債券的發行方式
①公募發行,指新發行的債券由包銷集團認購後再向不特別指定的投資者進行分銷。公募債券被認購以後,可以上市自由買賣。
②私募發行,指債券僅僅向與發行人有特定關系且數量有限的投資者出售。私募債券一般不能上市,不超過一定時間不能轉讓他人。 在美國和日本發行的外國債券都有特定的俗稱,如美國的外國債券叫做「揚基債券」,日本的外國債券稱為「武士債券」。由於從1963年到1974年美國為抑制資金的外流實施了利息平衡稅,且在美國發行外國債券要受美國政府的嚴格限制,所以「揚基債券」的發行量一直都不高。1974年後雖有外國機構重新進入美國市場發行外國債券,都由於歐洲債券的競爭力更強,所以揚基債券的發行量並未有太大的增長。相對來說,由於日本存在著巨額的外匯順差,對外國債券發行的限制就要寬松一些,特別是在1984年放鬆了有關的限制條件以後,次年在日本發行的外國債券量就高達1兆多億日元,但在日本發行外國債券的多為國際金融組織或在歐洲債券市場上信譽不佳的發展中國家。但不論那一國發行外國債券,都需通過債券評級機構的資信評價。
⑦ 中國為什麼還可以發行歐元主權債卷,而不叫人民幣債卷
有人民幣的,這次是特殊,計價算用的歐元。
購買和結算都是用歐元,所以叫歐元-主權債券。當然,其中主權還是中國,只是計算錢的幣種是歐元。
⑧ 中國發行歐元債價格是歐元還是人民幣
當然是歐元,今日實吋匯率:1歐元=7.7106人民幣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⑨ 歐洲有沒有發行過歐元債券
從來沒有的事!歐元體制決定了,不可能推出共同債券,因為歐元區各個國家經濟國情不一致,歐元共同債券存在極大風險。
⑩ 外國債券的發行方式
公募債券、公募與私募在歐洲市場上區分並不明顯,可是在美國與日本的債券市場上,這種區分確實很嚴格的,並且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日本發行公開債券時,必須向有關部門提交(有價證券申報書),並且在新債券發行後每個會計年度還要向日本政府後映借款有關情況的報告書。 在美國,必須在發行公募債券時向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登記申報書) 有價證券申報書、或、登記申報書的按時提交,在國外稱之為公開制度(Disclosure)其目的是向社會廣泛的投資者提供債券情況及發行者的資料,以便於投資者監督,由於公募債券是向社會上廣泛分散的投資者募集的,所以有這樣的體系公開制度,可以維護投資者的利益! 私募債券; 私募債券相比較而言,有一定的限制條件,私募是有限數量的專業投資機構,如銀行、信託公司、保險公司和各種基金會等。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特定投資機構數量上未作明確規定,在日本則規定不能超過五十家、這些投資者擁有經驗豐富的專家,對債券及發行者具有一定得了解,相互也比較熟悉,所以沒有公開展示的要求,及私募不採取公開制度。一般購買的投資者不是為了倒買,只是作為金融資產而保留。日本對轉賣有一定規定,即在發行後兩年內不能轉讓,即使轉讓也只限於同行業的投資者。日元私募債券的轉讓雖被限制,但仍有私募債券始終處於流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