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證券市場 » 發行債券實際利率法攤銷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發行債券實際利率法攤銷

發布時間: 2021-06-07 23:10:23

⑴ 發行債券,實際利率法攤銷,會計分錄里的財務費用的金額如何確定這里的財務費用是什麼意思

發行債券無論是溢價還是折價都涉及與票面金額有差的。這個差是要在發行年度比如5年,要按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分攤的,並要求計入到」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票面金額乘以票面利率=應付利息
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的攤銷額
應付利息與攤銷額之間的差額計入到"財務費用「中。
推薦你能看一看2013年度的《會計中級職稱教材》第九章。

⑵ 債券直線法攤銷和實際利率法攤銷

直線攤銷法下:
每年攤銷額=賬面價值/債券期限,特點是每期溢價折價的攤銷額相等
實際利率攤銷法下:
根據初始確認的賬面價值確定攤余成本,攤余成本*實際利率等於本期實際攤銷數額。下期攤余成本=上期攤余成本—應收利息(按票面價值和票面利率計算)+利息費用(上期攤余成本與實際利率的乘積),每期調整攤余成本和每期實際攤銷數額

⑶ 實際利率法攤銷債券溢價怎麼處理

07年末支付的利息(每年末支付利息)要怎麼處理,--借應收利息150,貸投資收益130.97,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19.03
這個利息它會不會增加08年初債券的賬面價值--分期付息不會
但是07年末支付的利息要不要考慮?已經轉入投資收益不用考慮
還有就是一次還本付息的情況下,應計利息應該怎麼處理,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
實際利率法主要計算攤銷的是債券的溢價部分,也就是60萬元,所以,跟每年計算的票面利息沒有太大關系

應收利息=3000*5%=150萬元
利息收入=3060*4.28%=130.97萬元
07年應攤銷溢價=150-130.97=19.03萬元
應收利息=3000*5%=150萬元
利息收入=(3060-19.03)*4028%=130.15萬元
08年應攤銷溢價=150-130.15=19.85萬元
應收利息=3000*5%=150萬元
利息收入=150-21.12=128.88萬元
09年應攤銷溢價=3060-19.03-19.85-3000=21.12萬元

⑷ 採用實際利率法攤銷作為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溢價時,溢價各期攤銷額為什麼是逐期增加

每期實際利息收入隨長期債權投資賬面價值變動而變動;每期溢價,折價攤銷數逐期增加.在溢價購入債券的情況下,由於債券的賬面價值隨著債券溢價的分攤而減少,因此所計算的應計利息收入隨之逐期減少,每期按票面利率計算的

⑸ 購買短期債券的折溢價攤銷和利息攤銷(實際利率法)

實際利率法又稱「實際利息法」,是指每期的利息費用按實際利率乘以期初債券帳面價值計算,按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與按票面利率計算的應計利息的差額,即為本期攤銷的溢價或折價。

實際利率法是採用實際利率來攤銷溢折價,其實溢折價的攤銷額是倒擠出來的.計算方法如下:

1、按照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 = 期初債券的帳面價值 * 實際利率

2、按照面值計算的利息 = 面值 * 票面利率

3、在溢價發行的情況下,當期溢折價的攤銷額 = 按照面值計算的利息 - 按照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

4、在折價發行(即發行價低於債券票面價值)的情況下,當期折價的攤銷額(記入「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科目) = 按照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記入「投資收益」) - 按照面值計算的利息(記入「應收利息」)

注意: 期初債券的帳面價值 = 面值 + 尚未攤銷的溢價或 - 未攤銷的折價。如果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計提的利息會增加債券的帳面價值,在計算的時候是要減去的。

⑹ 1,實際利率法攤銷 2,現金流量表

(1)2007年6月30日實際利息收入=其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52802.1×4%÷2=1056.04(萬元)

應收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50000×6%÷2=1500(萬元)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1500-1056.04=443.96(萬元)

2.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產生的「收入和增值稅銷項稅額」 + 應收賬款項目本期減少額- 應收賬款項目本期增加額+應收票據項目本期減少額-應收票據項目本期增加額+預收賬款項目本期增加額-預收賬款項目本期減少額 ± 特殊調整業務=1000+170-(150-100)-(50-10)=1080(萬元)

⑺ 15、若公司債券溢價發行,溢價按實際利率法攤銷,隨著溢價的攤銷,各期計入財務費用的金額( )。單項

A.會逐期減少
攤余成本越來越少,因此計提的利息越來越少

⑻ 用實際利率法攤銷應付債券的折價,每期折價的攤銷額呈遞增還是遞減趨勢

每期攤銷額:每期,按月、按季、按年或其他一定的時段;攤,分攤;銷,去掉;額,數額。這里的折價攤銷額是指每期按一定的方法將計算的本金利息減去票面利息的差額分攤到應付債券的賬面價值中去。
設2011年1月1日發行方發行2年期的債券,面值10000萬元,票面利率為5%,利息按年支付,實際發行價格9296萬元(折價),實際利率為9%,不考慮發行費用。
借:銀行存款 9296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10000-9296)704(以後將每期攤銷)
貸:應付債券10000
作為發行方,發行時收到(即借到)錢是9296萬元本金,每年年末支付利息1000*5%=500萬元,最後需要歸還的本金和利息之和是10000萬元,其過程為:
第一年年末:
應付借款利息=9296*9%=837萬元;
實際支付利息=10000*5%=500萬元;
在本年攤銷額為(837-500)337萬元,未攤銷額為(704-337)367萬元。
少支付的利息(837-500)337萬元於2011年12月31日形成發行方的新增借款,此時的借款總額為9296+837-500=9296+337=9633萬元,即應付債券=10000-704+337=9296期初數+337本期發生額=9633萬元 期末數。或者說應付債券=10000-(704-337)=10000-367=9633萬元。
借:財務費用837
貸:應付債券-利息調整337(貸方調整增加應付債券的賬面價值)
銀行存款500
第二年年末:
應付借款利息=9633*9%=867萬元;
實際支付利息=10000*5%=500萬元;
在本年攤銷額為(867-500)367萬元,未攤銷額為(704-337-367)=367-367=0。
少支付的利息(867-500)367萬元於2012年12月31日形成發行方的新增借款,此時的借款總額為9633+867-500=9296+367=10000萬元(本利和),即應付債券=9633期初數+367本期發生額=10000萬元 期末數。
借:財務費用867
貸:應付債券-利息調整367(貸方調整增加應付債券的賬面價值)
銀行存款500
借:應付債券10000
貸:銀行存款10000
以上可概括為:未攤銷額逐年減少,因每期產生的實際利息比支付的利息多,每期攤銷額卻逐年增加,每年應付債券的賬面價值逐年增加。
為什麼要折價發行? 這是因為發行時市場利率(實際利率)高,發行方為了減少每年支付利息的壓力,最大限度地利用借到的資金進行投資收益,且估計在最終時多支付錢不會有財務困難,所以採取票面利率低於實際利率的低利率策略,但發行時籌集的本金肯定要比票面面值低,否則沒有人願意購買比市場利率低的債券。

⑼ 實際利率法攤銷搞不明白

此題實際利率法攤銷目的是不是為了使甲公司購買債券的未來現金流量(1250×復利現值系數+59×年金現值系數)的值等於甲公司購買時支付的價款1000元?那麼甲公司購買債券付出的錢和得到的錢相等
你對實際利率的理解是正確的,你如果存1000元到銀行,存款利率為實際利率,假如是10%,年底會得到1100元。本題也是這樣,你花1000元,5年後能得到1250+59*5=1545元,實際利率為r:則有1000*(1+r)^5=1545 得出r=10%

⑽ 實際利率法攤銷到底是什麼思想方法,能給我解釋一下具體的意義嗎每...

其實實際利率法攤銷就是由你實際支付的款項攤銷到面值的過程。比如,你買3年的債券,你花960元買了面值為1000元的1年期債券,那麼你用實際攤銷法的過程就是需要從960元攤銷成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