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期股權投資屬於企業的一項金融資產,期末按什麼價值來計量
長期股權投資期末要進行減值測試,比較可收回金額和賬面價值,以較低者作為期末價值。
可收回金額又是兩種價值計算方法結果之中較高者,一是長期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二是長期股權投資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
為參與或控制某一公司的經營活動而投資購買其股權的行為。可以發生在公開的交易市場上,也可以發生在公司的發起設立或募集設立場合,還可以發生在股份的非公開轉讓場合。
(1)債券投資期末應按什麼計量擴展閱讀:
股權投資應以取得時的成本確定。長期股權投資取得時的成本,是指取得長期股權投資時支付的全部價款,或放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或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包括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不包括為取得長期股權投資所發生的評估、審計、咨詢等費用。
投資企業因追加投資由成本法轉為權益法的,投資企業應在中止採用成本法時,按追溯法調整確定長期股權投資帳面價加上追加投資成本等作為初始成本。
2. 請問下金融資產期末採用攤余成本進行計量是什麼意思
金融資產期末採用攤余成本進行計量,是金融資產期末計量使用攤余成本法。
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期末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該攤余成本實際上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
攤余成本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①實際利率法攤銷是折現的反向處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 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③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④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⑤未實現融資收益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金融資產中持有至到期投資是使用攤余成本進行計量的,這是一個計量方式,期末攤余成本是其的賬面價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按公允價值進行後續計量的,攤余成本只是用來算債券的實際利息收入的。
3. 債券投資的未來現金流量計量問題。大神路過,請指教
折現率的確定通常應當以該資產的市場利率為依據。
無法從市場獲得的,可以使用替代利率估計折現率。
替代利率可以根據加權平均資金成本、增量借款利率或者其他相關市場借款利率作適當調整後確定。調整時,應當考慮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有關的特定風險以及其他有關貨幣風險和價格風險等。
估計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時,通常應當使用單一的折現率;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對未來不同期間的風險差異或者利率的期限結構反應敏感的,應當使用不同的折現率。
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計算
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應當根據該資產預計的未來現金流量和折現率在資產剩餘使用壽命內予以折現後的金額確定。
如果各年的現金流量不等,則各年的現金流量應按照復利現值折現,然後加總。計算公式如下:
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第t年預計資產未來現金流量/(1+折現率)t)
如果各年的現金流量相等,則按照年金現值折現。
【例】某運輸公司20×0年末對一艘遠洋運輸船隻進行減值測試。該船舶原值為30 000 萬元,累計折舊14 000萬元,20×0年末賬面價值為16 000萬元,預計尚可使用8 年。假定該船舶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難以確定,該公司通過計算其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確定可收回金額。
公司在考慮了與該船舶資產有關的貨幣時間價值和特定風險因素後,確定10%為該資產的最低必要報酬率,並將其作為計算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時使用的折現率。
公司根據有關部門提供的該船舶歷史營運記錄、船舶性能狀況和未來每年運量發展趨勢,預計未來每年營運收入和相關人工費用、燃料費用、安全費用、港口碼頭費用以及日常維護費用等支出,在此基礎上估計該船舶在20×1 至20×8 年每年預計未來現金流量分別為:2500萬元、2460萬元、2380萬元、2360萬元、2390萬元、2470萬元、2500萬元和2510萬元。
根據上述預計未來現金流量和折現率,公司計算船舶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為13 038 萬元,計算過程如下:
年度 預計未來現金流量(萬元) 現值系數(折現率為10%)
(可根據公式計算或者直接查復利現值系數表取得) 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萬元)
20×1 2 500 0.9091 2 273
20×2 2 460 0.8264 2 033
20×3 2 380 0.7513 1 788
20×4 2 360 0.6830 1 612
20×5 2 390 0.6290 1 484
20×6 2 470 0.5645 1 394
20×7 2 500 0.5132 1 283
20×8 2510 0.4665 1 171
合計 13 038
希望對你有點用!
4. 什麼是攤余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資期末按攤余成本計量是什麼意思麻煩懂會計的朋友幫忙諒解一下
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初始攤余成本就是取得債券的實際成本=買價+相關費用。而所謂的實際利率就是到期收益率,用它來對債券在有效期內的現金流進行折現,使得折現所得現值總額等於取得債券的實際成本(即初時攤余成本)。在收到債券利息的帳務處理為,投資收益的確認金額等於初始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而這一確認的投資收益與實際收到的利息之間的差額就是對初始攤余成本的調整額。調整額為正,則攤余成本會增加,調整額為負,則攤余成本會減少。
如果購買債券只用於交易,不會一直持有到期,則初始攤余成本就是買價,而其他費用則在編制會計分錄是借記投資收益。
5. 債券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後仍應按攤余成本進行後續計量 這句話對嗎
可以這么理解,但是一旦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計提了減值准備,那麼其攤余成本就應該按照計提減值准備後的公允價值計量
6. 關於債券的初始計量
本金的金額就是面值的金額,債券面值1000
7. 購入債券時,「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科目是按什麼計算
B、按初始確認金額計算,即支付的價款+相關交易費用
8. 小企業會計准則規定短期投資期末按公允價值計量怎麼辦
小企業准則規定:
第八條 短期投資,是指小企業購入的能隨時變現並且持有時間不準備超過1年(含1年,下同)的投資,如小企業以賺取差價為目的從二級市場購入的股票、債券、基金等。
短期投資應當按照以下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一)以支付現金取得的短期投資,應當按照購買價款和相關稅費作為成本進行計量。
實際支付價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應當單獨確認為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不計入短期投資的成本。
(二)在短期投資持有期間,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在債務人應付利息日按照分期付息、一次還本債券投資的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收入,應當計入投資收益。
(三)出售短期投資,出售價款扣除其賬面余額、相關稅費後的凈額,應當計入投資收益。
9. 債券投資收益如何核算
答:企業債券投資的收益,主要指債券投資的利息收入。長期債券投資,投資期限在一年以上,為了正確地反映各期債券投資的賬面價值和投資收益,應單獨核算債券的應計利息。按照債券發行單位支付利息方式,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分期支付利息(如每半年或一年支付一次),另一種是到期一次支付利息。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當期應計利息(月、季、年),均應計入當期收益。為了簡化核算手續,債券投資的應計利息可按半年或年度計算結賬。 按面值購入到期還本付息的債券,按期計提的利息,記入"長期債權投資——債券投資(應計利息)"科目,按面值購入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債券,已到付息期而應收未收的利息,於確認利息收入時,記入"應收利息"科目,貸記"投資收益"科目。
10. 小企業會計准則規定短期投資期末按公允價值計量.
錯誤。在小企業會計准則中,明確規定短期投資期末按歷史成本計量,不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