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債券的債券發行意義
未來應提高非國有企業和中小企業發債比重。從債券的投資方來說,需要逐步提高非存款貨幣類機構投資人持有債券比重,為社保基金、企業年金等入市創造條件,採取多種方法豐富投資人結構。
2013年6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求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擴大債券發行,逐步實現債券市場互通互融」。
擴大債券發行對我國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建設,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和降低金融體系的脆弱性是有重要意義的。擴大債券發行的同時,債券市場需要更加透明而且具備好的流動性,為更多參與主體進入債券市場創造條件。
2013年,中國債券市場由多部門監管,市場不統一的格局阻礙了金融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基本功能的實現。
債券市場互通互融是大勢所趨。債券市場互通互融會使得債券市場能夠充分反映資金市場的信息,資金的價格會通過交易價格實時反映出來。面對一個分割的債券市場和混亂的利率期限結構,企業沒有辦法像面對統一的市場那樣去獲取融資成本的准確信息。低水平的債券市場無法與銀行進行充分競爭,這會使得企業的融資成本難以下降。
債券市場互通互融並且快速發展會給商業銀行帶來壓力,促使商業銀行提高其評估風險和定價的能力,對企業的信用進行更為精準的分析,提高其對不同企業的服務能力,並且有助於提升其國際競爭能力。
另外,擴大債券發行需要我國評級機構的進一步發展,債券產品的豐富更需要評級機構履行其職責,為廣大投資者提供真正有區分度、有足夠信息含量的研究報告和級別評價。
2. 我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意義和作用有什麼簡述下~
中國債券市場首次允許兩家外資機構發行主體(國際金融公司、亞洲開發銀行)在中國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
人民銀行除了要促進中國經濟金融發展,還要深化債券市場發展,並在此過程中吸收先進的國際金融運作經驗,如制度規范、支付清算、監管體系等金融基礎設施,促進中國債券市場更加健康、有序的發展。
其作用如下:
一是有利於推動我國債券市場發展。
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金融工具創新和培養專門人才,並改善我國目前直接融資比重過小、融資結構不合理的狀況。
二是有利於促進我國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
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上,有人民幣經營資格的外資商業銀行可以參加債券承銷團參與債券的發行承銷,也可以通過准入備案制進行債券買賣;銀行間債券市場已經引入第一家境外機構投資者——泛亞債券指數基金。現在允許國際開發機構在國內進行債券發行是國內債券市場對外開外的又一個重要步驟。
三是有利於降低目前,國內貸款企業匯率風險,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國內企業所籌集的國外資金是國外發行外幣債券,由於國際金融市場匯率波動頻繁,不僅影響國內貸款企業的實際用匯金額,而且企業在購匯還貸時也將承擔一定的匯率風險。債券市場開放後,國內企業獲得的將是人民幣貸款資金,從而減少了國內企業資金匯兌的風險,提高了企業資金使用效率。
3. 持美債有什麼作用
持有美債的關鍵點有:首先美元債券也是作為我們國家的外匯儲備,具有支付力,可以作為債券投資。其次,由於美元是國際的通用貨幣,美國在國際金融地位是霸權的位置,發行美元債主要是為了彌補他們的財政赤字,如果我們不持有他們的國債,美元債賣不出去,美國會採取發行更多的美元來支持經濟發展,那樣會導致美元貶值,使得各國外匯縮水,而且這是一種意義上對其他國家的掠奪,發展中國家不得不持有美元債。
4. 外幣債券的優點有哪些
1、可獲得來源分散的長期資金或中長期資金。
2、資金運用自由。
國際銀團貸款中,貸款人對項目有監督權,出口信貸更是規定了貸款必須購買的進口品。
3、貨幣選擇自由。
外幣債券的發行人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籌集到合適的貨幣,這增加了借款人應付貨幣風險的靈活性。而銀團貸款常以美元標價,借款人必須通過採取外匯保值措施才能消除外匯來源與使用幣種不一致引起的外匯暴露風險。
5. 中國石化發行美元債券是利好嗎
肯定是利好。中國石化再次成功發行境外外幣債券,其中美元48億、歐元15億。本次發行是亞洲公司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美元/歐元雙幣種債券發行,創造了亞洲企業在歐元債券市場上取得的最低發行利率紀錄,全部年期發行利率均為2014年以來中國企業在國際債券市場上最低。
此次成功發行使中國石化在不同幣種的債券資本市場上建立起新的基準,拓寬了公司融資渠道和投資者領域,完善提升了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信用。
滿意請採納。
6. 我國將探索建立主權外幣債券發行長效機制嗎
香港10月27日,財政部26日在香港發行20億美元主權債券,總認購倍數達11倍,受市場歡迎。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27日在香港表示,相隔13年,財政部再次在離岸市場發行主權外幣債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他認為,這將站在歷史新起點上繼續推進中國財金領域對外開放,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與發展,利好中資企業在境外融資,並推動國際投資者更好地認識中國。
13年來首發具多重意義
史耀斌指出,此次發行美元主權債券規模不大,融資並不是目的,但這是在中共十九大勝利閉幕之際,站在歷史新起點上繼續推進中國財金領域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美元主權債券的成功發行體現了這一要求,將為境內外主體增加重要的投資和避險工具,豐富國際資本市場金融產品,使國際投資者能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也使中國經濟更好地融入國際經濟。
他指出,此次選擇香港發行13年來首筆主權外幣債券,顯示了中央政府堅定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與發展。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是中央政府堅定不移的一貫原則。
同時,此次發行主權外幣債券將豐富中國國債收益率曲線,為中資企業境外融資提供定價基準。史耀斌說,2009年以來,財政部持續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國債,初步構建了國債收益率曲線,較好地發揮了市場基準作用。隨著境內企業在國際資本市場上日益活躍,財政部在境外適量發行主權外幣債券,可豐富國債收益率曲線,為中資企業境外融資提供重要的定價參考系。
史耀斌認為,大型國際投資者對主權債券均有較強的配置需求,財政部此次發行美元主權債券,通過路演等方式,與主要機構投資者進行充分溝通,有助於國際投資者進一步了解中國。
探索長效機制推進金融雙向開放
史耀斌認為,此次美元主權債券的成功發行,反映了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財政金融穩定運行的良好預期。中國政府有信心、也有能力繼續保持經濟平穩快速增長。
談到中央政府未來發行主權外幣債券的計劃時,史耀斌說,下一步,將統籌考慮國際經濟金融市場形勢的變化,從中央財政實際支出的需要出發,結合投資者需求和此次發行情況,審慎研究決策後續離岸市場主權債券發行安排。
他說,無論短期內是否還發行主權外幣債券,中國都將繼續堅定不移推進金融業雙向開放,探索建立主權外幣債券發行的長效機制;堅定不移支持中國企業結合自身優勢和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需要,有序開展對外投資,更多參與國際資本市場;堅定不移支持國際財經合作,更有力支持「一帶一路」資金融通。
7. 重啟發行主權外幣債券有何意義
據報道,財政部25日在香港召開發行20億美元主權債券的推介會,據悉這是2004年以來中央政府首次面向國際投資者發行主權外幣債券,此次20億美元主權債券,分為5年期和10年期各10億美元,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末,中央政府外債余額為181億美元,占國債余額之比為1.06%,且其中85%為在離岸市場發行的人民幣國債,這一比例既遠低於中國的歷史水平,也遠低於國際平均水平。
適量發行主權外幣債券,有助於讓中國的主權外債結構更加均衡,使國際投資者能夠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
8. 中國主權外幣債券不採用國際債項評級會影響發行嗎
據報道,財政部25日在香港召開發行20億美元主權債券的推介會,據悉這是2004年以來中央政府首次面向國際投資者發行主權外幣債券,相關負責人稱,財政部此次發行美元主權債券,沒有採用國際評級機構的債項評級,但是不影響此次債券發行。
分析人士表示,主權債券通常是一個國家融資成本最低的債券,具有定錨作用。以較低成本發行美元主權債券,對於中國企業境外發行美元債券融資,具有一定的成本拉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