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票的可炒作性和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的基金多少有什麼關系
1;基金一般注重價值投資,也少量參與題材投資。
2;一般基金公司買入某隻基金都有根據專門的調研分析報告來進行操作。
3;基金重倉的股票,一般質地都是相對不錯的股票,起碼不存在業績方面的問題。基金的操盤思路跟中小股民有一定區別的,所以對普通投資者只具備一定的參考價值
2. ·如果一隻股票的十大流通股東有基金、公司、大戶,那操盤股票時總得有個總操盤手吧,他們是如何確定的呢
就我所知,一般大戶要進入一支股票都會先去了解這支股票已經有哪些大戶,更重要的是這些大戶要介入股票都會先跟公司派打招呼,他們之間相互哄台的機率遠遠高於相互砸盤,一般相互哄台是創造雙營,使帳面美化,由於到了年底作帳季節相互哄台更是多見,這時他們都會先有聯絡,各自操盤,共同抬拉。
相互砸盤一般目的是要把對手趕出去,或是基於要讓對方業績不好看(例如基金爭排名)故意打壓,但這當然是對操盤手是誰更加保密,當然更不可能共用一個操盤手;二個大戶共同用一個操盤也是有過,那是他們有同一個目標或目的,也可能因為他們聯合炒的股票不是只有一支,而是很多支,這時由大戶老闆協商決定哪支股票由誰來操盤,另外一支又由誰來操盤。
3. 一隻股票的十大流通股東全為基金,股票拉升時,這些基金是否每天時刻聯系並開會。說的細致的再加10分
不是。
同行有聯盟,也有冤家的。
為了利益,基金公司是有可能聯盟的,但是並不排除互相拆台的
每個人的投資價值觀都不一樣,基金也一樣
比如一支股票,1認為它會到100塊,但是2認為它只會到80塊,那麼現在它10塊錢,在10-80的中間,因為1、2的觀點都一樣,可以到80塊,就可能會通力合作,但是到了80塊的時候,1要拉升,2要出貨,沖突就出來了。那時他們就不會開會了。
4. 若一個股份公司的十大流通股東多為基金公司說明什麼
1、若一個股份公司的十大流通股東多為基金公司說明基金公司很看重這家公司,但是現在好多基金公司也是只做短線。
2、股份公司(Stock corporation)是指公司資本為股份所組成的公司,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有2人以上200以下為發起人,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500萬元。由於所有股份公司均須是負擔有限責任的有限公司(但並非所有有限公司都是股份公司),所以一般合稱「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公司產生於18世紀的歐洲,19世紀後半期廣泛流行於世界資本主義各國,到目前,股份公司在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中占據統治地位。
5. 十大流通股中個人多好還是基金多好
沒多大意義 個人多可能是 牛散比較看好 他們的樣值得參考 但是 如果他們連續出現了 2個季度了 那麼他們一般成本比較低了 意義不大
大盤藍籌股基金多 好嗎????
比如 中國南車 中國石化 中國石油 中國遠洋 基金多了 漲的慢 跌的不一定慢 因為誰也不敢拉升 一家拉升別人趁機出了怎麼辦 大勢不好時 誰也不敢護盤 你以護盤別人把貨全給你了怎麼辦 當然也有聯合起來的可能 我認為這些都沒多大意義
6. 請問一支股票有多支基金參與,在拉升與砸盤中是如何保證相關間協調作站呢
基金搏殺決勝負 直到對方認輸改變看法
要麼就是基金之間電話溝通合作
7. 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基金多是好事還是壞事
中長線來講,基金多的股票肯定是利好,畢竟人家買的基金,基金也是通過股市來獲利分享給投資者,基金也不會看著自己虧的。
當然,炒短線就不必了。
8. 一支股票中基金持倉多,超過流通盤20%,好嗎
如果你確定基金是剛剛建倉的,那自然是買買買,關鍵是你的消息靈通嘛,市場公布的是他們之前的持倉,你都不知道他什麼時候調倉了
9. 如果一隻股票的十大流通股東有基金、公司、大戶,當操盤股票時總得有個總操盤手吧,他們是如何確定的呢
我是私募的操盤手,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各流通股東有自己的利益,互相之間是博弈關系,不可能有什麼總操盤手,各自的買賣是獨立的。
另一種極端情況是幾家大流通股東聯合坐莊,但這也只是說他們的買賣有一個統一的調度,具體執行操盤指令的操盤手是各公司自己的人,不存在總操盤手這么一說。
10. 一隻股票里 一般都有幾個主力
當然不是一個主力(莊家)在裡面了,簡單估算一下:一個1.5億的流通盤,股價10元,一個主力就算持有30%的籌碼,就需要4.5億元來運作,而30%的籌碼對主力來說是相對控盤的,也就是說還不能隨心所欲調控股價,如果想拉升還需要資金,又不能對倒拉升的,所以不會只有一個主力坐莊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