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證券市場 » 購入債券怎麼算攤余成本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購入債券怎麼算攤余成本

發布時間: 2021-06-07 11:56:22

㈠ 什麼是攤余成本如何計算一項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

2000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價款1000元(含交易費用)從活躍市場上購入某公司5年期債券,面值1250元,票面利率4.72%,按年支付利息(即每年59元),本金最後一次支付,實際利率為10%。
以上述折價銷售為例看待攤余成本:購買5年期債券折價購買後,實際支付價款與票面金額之間形成了一個250元的差價。從理論上來講本次投資購買債券除每年的利息外還盈利250元,但是這250元數額初期產生時,不能立刻將其納入到投資收益中去,即使理論上他也是投資收益,但他不是本期(本年度)的投資收益數額,而是跨度5年時間的投資收益總額(只針對250元而言,不含利息等收益)體現。因此只能先把250元找個科目存起來(因為數額已經產生,你不得不在會計賬目中體現出來,但又必須體現年度會計賬目的真實情況。這就好比返還話費,說是一次性返你100話費,結果分5個月給你,每個月20元,難道你能說你這個月收入了100的話費。),於是只好放在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科目中。然後在每年把250元按一定的比例轉到投資收益中去。整個過程就稱之為攤余成本。至於按什麼比例來算每期的攤余成本,基本上按下面的公式,最後一期用總額250減去每期的攤余成本數額即可,基本上就是把利息調整科目整平就可以了。
應收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1250×4.72%=59
投資收益=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1000×10%=100
利息調整攤銷=投資收益-應收利息=100-59=41(這就是本期從250元中應該計算到本期的差價收益)

㈡ 計算攤余成本和寫會計分錄

取得債券時
借:持有到期投資——面值100000
持有到期投資——利息調整20000
貸:銀行存款——1200000
13年末
借:應收利息——5000

利息調整——(120000*4.35%-100000*5%)220
貸:投資收益——5220
14年末
借:應收利息——5000
利息調整——229.57
貸:投資收益——5229.57
15年末
借:應收利息——5000
利息調整——239.57
貸:投資收益——5239.57

㈢ 求解 關於債券利息收入和攤余成本計算表

第9題是2X14年1月1日購入當日發行的債券,計息日是從當日開始計算,第11題是2X16年1月1日購入當日發行的債券,計息日當然從2X16年開始了。

㈣ 把購買的債券確認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是否也需要按照攤余成本進行後續計量

把購買的債券確認為交易性金融資產不需要按照攤余成本進行後續計量。

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按公允價值進行後續計量。
資產負債表日,交易性金融資產應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與賬面余額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即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賬戶)。

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應將該金融資產出售時的公允價值與賬面余額之間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將交易費用也計入投資收益,同時調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按該金融資產的賬面余額,貸記「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科目。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按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借記本科目(成本),按發生的交易費用,借記「投資收益」科目,對於價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息,借記「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按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二)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期間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債券利息,借記「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科目,貸記投資收益。(收到現金股利或利息時,借記「銀行存款」,貸記「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
(三)資產負債表日,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高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借記本科目(公允價值變動),貸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科目;公允價值低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四)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成本,貸記本科目(成本),按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貸記或借記本科目(公允價值變動),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 科目。同時,按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借記或貸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

參考:http://ke..com/view/581597.htm

㈤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如何計算

攤余成本的演算法: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期末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該攤余成本實際上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

攤余成本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1、實際利率法攤銷是折現的反向處理。

2、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 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本期計提的減值准備

3、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4、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5、未實現融資收益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5)購入債券怎麼算攤余成本擴展閱讀

例:假設大華股份公司2005年1月2日購入華凱公司2005年1月1日發行的五年期債券並持有到期,票面利率14%,債券面值1 000元。公司按105 359元的價格購入100份,支付有關交易費2 000元。該債券於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支付利息,最後一年償還本金並支付最後一次利息。

在計算實際利率時,應根據付息次數和本息現金流量貼現,即「債券面值+債券溢價(或減去債券折價)=債券到期應收本金的貼現值+各期收取的債券利息的貼現值」,可採用「插入法」計算得出。

根據上述公式,按6%的利率測試:

本金:100 000×0.55839(n =10,i=6%)

= 55 839

利息:7 000×7.36(年金:n =10,i=6%)

=51 520

本息現值合計 107 359

本息現值正好等於投資成本,表明實際利息率為6%。做會計分錄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0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7 359

貸:其他貨幣資金 107 359

根據實際利率,編制溢價攤銷表,如表1。

2005年6月30日收到第一次利息,同時攤銷債券投資溢價。根據表1,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7 000=100000*7%

貸:投資收益 6 441.54=107359*6%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558.46

在6月30日的資產負債表上債券投資的攤余成本為106 800.54元。

㈥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怎麼計算啊例題:某公司支付1000元購入5年債券,面值1250,票面利率

攤余成本是把實際利率計算的收益和票面收益的差額,調整攤余成本。1000元債券,票面收益每年59元,實際利率為10%,第一年就產生41元的差額,攤銷利息調整賬面余額。會計處理,購買時: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1250
貸:銀行存款1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250
第一年攤銷:票面利息 1250X4。72%=59,實際利息:1000X10%=100,差額41元,調整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科目,
借:應收利息59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41
貸:投資收益100
第二年攤銷時,計算實際收益以1000+調整部分41元為基礎,1041X10%=104.10元,調整104.1-59=45.10元,會計處理:
借:應收利息59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45.10
貸:投資收益104.10
以後年度同樣處理,以上年度攤銷的持有到期投資賬面余額為基礎計算實際收益。最後一年的利息調整以余額為准,可以和計算的收益有少微誤差。

㈦ 關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債券的攤余成本的計算方法

「攤余成本法」是指,估值對象以買入成本列示,按照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並考慮其買入時的溢價與折價,在其剩餘期限內平均攤銷,每日計提收益。
目前債券基金的估值方法主要有三種可以選擇:成本法、市價法和攤余成本法。成本法主要為用於銀行間債券投資的估值,但該方法可能導致基金凈值嚴重偏離公允價值。市價法則主要用於交易所債券,不過,由於收盤價格可能異常且波動頻繁,該方法容易降低基金凈值的穩定性,不利於引導投資者進行長期、理性的投資。
通用公式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①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②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③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本期攤余價值=上期攤余價值+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現金流出或流出[應付性質的為減已付或應付,應收性質的為減已收或應收,到期一次還息的為0]]-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注意:
①分期付款時,如題目要求計算「還本額」,本期還本額=本期付款額-實際利率計算的損益(該損益即「借:在建工程或財務費用,貸:未確認融資費用」的金額)。
②分期收款時,如題目要求計算「收款額」,本期收款額=本期收款-實際利率計算的損益(該損益即「借:未實現融資費用,貨:財務費用」的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