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證券市場 » 年內債券違約規模達1165億元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年內債券違約規模達1165億元

發布時間: 2021-06-07 08:07:34

1. 華晨汽車集團債務違約65億,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華晨汽車的主要盈利來源於華晨寶馬,對華晨集團的自主品牌未能夠很好地將其營銷,導致自主品牌盈利十分薄弱。自2017年起,華晨集團債券則開始下跌,於2020年10月,華晨集團未有能力支付十億債劵,形成了違約。

2020年上半年,華晨汽車中國的凈利潤就超出了四十億,但主要是華晨寶馬做出了大部分貢獻,集團的自主品牌售出並不多、反而是華晨寶馬銷售額驚人。華晨汽車過於依賴華晨寶馬,集團的自主品牌未能很好的營銷售賣,導致將要剝離華晨寶馬對華晨集團造成很大的壓力,資金也受到很大的困擾。華晨汽車在2020年7月時,債券就已經開始呈現下跌趨勢。

2. 華晨集團債務違約65億,債務無法償還的原因是什麼

業績下滑,財務惡化,多項債務到期,導致巨額債務無法償還。華晨汽車近期發布公告稱,華晨集團目前已經違約超過65億的債務,逾期的利息也超過了1.4億人民幣,公司資金鏈持續緊張,大量銀行授信遲遲不能完成,導致債務無法得到償還。除此之外,華晨集團已經有多條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的金額超過3億元,而且在銀行債務之外,多項集團的債券和信託都有違約的狀況,還引起了監管單位的重視,專門給華晨發出了書面警告。

證券公司的研報顯示,在疫情的影響之下,華晨的業務持續下降,其盈利能力也相對較弱,其只有業務基本是虧損狀態,只有華晨寶馬業務,可以為公司創造利潤。但未來如果,華晨繼續依賴寶馬品牌,只會讓自己越加深陷其中,難以做出自己的品牌。

3. 華晨集團的10億債券違約,這會帶來哪些影響

華晨集團有10億債券違約,這對於這個公司來說會帶來極其大的影響,而且也會造成股票大跌,同樣的也會讓公司陷入到經濟危機之中。

三、公司陷入經營危機

並且華晨寶馬也是這個集團最主要的資金來源,可是如今華晨集團已經失去了核心產品,也沒有了曾經的風光,甚至於通過長期的借債公司債務壓力很大。如此大的債款,如果公司想要打一筆翻身仗,其實非常的不利。

4. 國內債券發生實質性債務違約是從2018年資管新規發布以後嗎

2018年全年新增42家違約主體,涉及債券118隻。違約金額方面,截至12月31日,2018年債券市場涉及違約金額達1154.5億元,而2017年這一數據為337.5億元。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在資管新規發布之前,在5月30日之前,2018年共有近20隻債券發生違約,合計違約規模超過170億;而2017年同期僅有9隻債券發生違約,合計違約規模約70億。

5. 債券違約、評級下調 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 旗下上市公司火速回應

今日(11月20日),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的裁定書顯示,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重整申請。這標志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為何破產重整,將如何重整?北青-北京頭條撥打了相關負責人的電話,但截至發稿未能取得聯系。法院的裁定稱,華晨集團存在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形,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但同時集團具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此外,新華社的報道稱,華晨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重整隻涉及集團本部自主品牌板塊,不涉及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及與寶馬、雷諾等的合資公司。

2015年至2019年,華晨寶馬為華晨中國貢獻的凈利潤分別為38.23億元、39.93億元、52.33億元、62.44億元和76.26億元。5年間,華晨寶馬向華晨中國輸送了269.2億元,且利潤貢獻規模不斷擴大。與之對應,2015年至2019年,華晨中國自主板塊分別虧損3.3億元、3.1億元、8.6億元、4.2億元和8.6億元。5年間,自主品牌累計虧損近30億元。

到了2020年,華晨汽車隊華晨寶馬依賴依舊嚴重。華晨汽車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華晨中國今年上半年營收14.5億元,同比下降23.85%,凈利潤則為40.45億元,同比增長25.24%。在營業收入大幅下滑的情況下,凈利潤不降反升,甚至是營收的3倍,毫無意外,華晨寶馬依舊是利潤的主要貢獻者。

官方報告顯示,華晨寶馬上半年實現凈利潤高達43.8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3.4%。與之對應,去掉從華晨寶馬得到的利潤分成,華晨中國其他板塊總體虧損達到3.4億元。

過度依賴華晨寶馬,使得華晨自主品牌長期缺乏造血能力和盈利能力。而隨著股比調整時間(不遲於2022年)越來越近,即將失去華晨寶馬半數收益的華晨汽車,在自身股權轉讓、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持續虧損、負面輿情等行為的影響下,再融資能力受到沖擊。

汽車行業迎來增長天花板,市場轉入存量競爭時代,2020年更是進入加速洗牌階段,已有北汽銀翔、比速汽車、君馬汽車、華泰汽車和獵豹汽車等自主品牌丟失市場份額實際破產。曾經風光一時的華晨汽車也難逃厄運,進入破產重整程序,也給自主品牌敲響了警鍾。至於破產重整對華晨汽車的日常經營和發展計劃有什麼影響仍需觀望。

文/北青-北京頭條溫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6. 哪些行業的信用債企業存在較大的違約可能

貸款流向「五小」(浪費資源、技術落後、質量低劣、污染嚴重的小煤礦、小煉油、小水泥、小玻璃、小火電等)和兩高一剩(高耗能、高污染及產能過剩)等國家限制、控制甚至淘汰類的行業。這類行業本身就對社會發展存在不良的影響,加上國家政策(如稅收、財政等)的限制,很難有大的發展,甚至可能成為政府直接勒令退出市場和破產關閉的對象,從而造成信貸機構不良貸款和呆賬、壞賬的出現。這一類企業違約可能非常高。

一般的話慎入行業有:房地產、建築、紡織服裝、有色金屬、化工、煤炭、鋼鐵等風險較大,出現結構性產能過剩且短期內難以明顯好轉的行業。
嚴格控制或退出類:
煤化工、水泥、平板玻璃、造紙等行業國家明確淘汰落後產能的行業,主要包括小鋼鐵、小水電、小水泥、小煉油、小煤窯、小玻璃、小造紙、小礦山、小化工、小葯廠、小火電等行業。

7. 千億煤企曝9.15億元債務違約,為啥會欠債那麼多

目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重慶能源集團”)被曝無資金歸還到期的6.85億元銀行承兌匯票和2.3億元信用證,已形成違約。消息一出,引起債券市場熱議,重慶能源集團作為當地最大煤企,由重慶市國資委100%控股,此次違約使得市場擔憂其會成為第二個“永煤”。3月3日,第一財經記者致電重慶能源集團,集團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目前債務處置問題已交由國資委和市政府協調處理,至於具體到了哪一地步,暫時還不清楚。

具體而言,受在建項目緩建的影響,公司長期項目貸款規模有所下降,債務結構主要以短期債務為主。

8. 華晨汽車10億債券違約,是什麼原因致其違約的

導致華晨汽車10億債券違約的原因,據官方通報稱,是因為資金出了問題未能兌付,回應還稱會盡快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妥善解決債券問題。其實剛開始聽到華晨汽車“爆雷”後,我是很吃驚的,畢竟這么大的汽車企業,怎麼想都不應該出現這種情況,不過這件事也從一個側面表明,投資有風險,無論是債券也好還是股票,我們都應該謹慎選擇。如今華晨汽車違約已有一段時間,期待公司盡早解決危機。

最後我還想說,通過華晨汽車這件事,也可看出投資並不是一件小事,需要通過分析與思考,而不是一拍腦門即可,所以在以後投資中,需要投資者更好考察公司情況,當然也希望華晨汽車能夠渡過這次危機,發展的更好。

9. 華晨集團在平台宣布債務違約65億,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主要是受疫情影響,華晨汽車的銷量不斷下降,拖累了其公司的財務狀況,導致其不得不債務違約。有媒體披露,不僅是華晨集團在債務上的違約,而在違約之外,集團還有上億的巨大債務負擔,根據華晨集團披露的財務報表顯示,該集團總負債實現了300億人民幣,資產負債率為71%,而同期的汽車企業負債都在60%左右,而華晨的現金流更是只有326億元,面對上千億的債務華晨集團的違約,似乎已經無法避免了。

雖然債權人已經向法院申請,要求破產重組。但華晨公司表示,並沒有接到法院正式的裁定書,目前與債權人的談判還在進行當中,未來可能會引入更多的戰略投資者,來解決目前華晨集團的債務問題。而有消息稱,遼寧政府已經開始和華晨溝通,商談資產重組的事宜。

10. 華晨集團債務違約65億,是否有破產的跡象

華晨集團因為債務違約65億,同時財務情況惡化、償債能力有限,的確存在破產的風險。

由於華晨集團存在著到期債務無法償還的情況,在11月13日華晨集團的債權人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法院提交了華晨集團破產申請。但是,法院最終的裁定具有不確定性。但是,現在華晨集團的日子不好過也是現實。

三、品牌競爭不足

華晨集團作為整車製造銷售企業,自身的品牌競爭力也是不足。現在很多汽車製造企業已經把主要精力,放到了新能源汽車上面。而到現在為止華晨集團還沒有屬於自己的新能源汽車。

不僅如此,華晨汽車除了華晨寶馬還可以拿得出手,其他的品牌在市場是上也是毫無競爭力。在這樣的情況下,華晨集團的日子當然不會好過。由於連續出現的債務違約,也使得華晨集團進入破產重整的呼聲越來越高。

各位大仙,對於華晨集團存在的破產風險,您有什麼不同看法,可以在評論區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