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國推出永久債券的目的是什麼
永久債券指一種不規定本金返還期限,可以無限期地按期取得利息的債券。永久債券的利息一般高於浮動利息,債券的發行人一般多為商業銀行。 其發行目的是為了擴充銀行的自有資金實力。
『貳』 英國政府為什麼沒有貨幣發行權
樓主是不是看了貨幣戰爭?當時銀行家的勢力鋪天蓋地,政府不可能對一個企業家發動戰爭,只是可以把他們抓起來,但是這樣可能太危險,這些銀行家都是控制了歐洲的心臟,他們可以輕而易舉的發動戰爭,針對任何國家,甚至可以把新生的美國政權顛覆,從南北戰爭可以看出,不過美國政府又打贏了,所以都不敢亂來,這一點你想一想就會明白,
至於英國政府是皇室本來欠的債,被銀行家說服他們把這些債發行成債券,抵押給銀行,銀行發行貨幣,風險由納稅人來扛著,有多少債券就有多少貨幣,如果債還完了,貨幣也就沒有了,所以債券永遠也還不完。
『叄』 想知道美國、英國、歐元區、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瑞士幾個主要國際貨幣的貨幣發行機制。
歐元區以共同條約的形式規定了貨幣投放的方法和標准,比較著名的就是「三駕馬車」理論。如果經濟增長率、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這三個指標在預先設定的范圍之內,就向市場提供流動性,如果高於預先設定的范圍,就實行緊縮政策,減少貨幣投放量;如果低於預先設定的范圍,就實行擴張政策,增加貨幣投放量。英國和瑞士與之類似。
美國的情況比較特殊,我倒是認為美聯儲其實幷不是貨幣發行機構,美國的貨幣發行權在資本市場。如果有公司股價大幅上升,美國就相應地投放了虛擬的美元以表現這部分增加的價值。因此,美國資本市場越發達,其貨幣發行規模也越大。他們的理念似乎也有一定道理。比如:埃克森美孚公司新發現了個油田,儲量驚人地達到了1000億桶,公司股價立馬上升,市值相應增加了500億美元,相當於投資人的財富增加了500億美元,如果有人要兌現利潤,只要市場上的投資人普遍認同美孚公司的新估值,就會有人願意向該投資人提供充足的流動性使其兌現。在這個過程中,美聯儲幷沒有投放貨幣,美國財政部也沒有印更多的美元。所以,如果美國資本市場對某項資產的定價出了錯,那麼,經濟就會遭重挫。2001年,納斯達克對科技股定價錯誤就導致了經濟衰退和通貨膨脹,如今的次級債也是相同的問題,市場對於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和房地產價值的錯誤估值,導致市場原先發行的貨幣都錯誤地表現了不存在的價值。
日本基本上實施的是在一段時間一定范圍內盯住美元的貨幣政策,每收到一個美元,就發行一百日元。這個政策的效果短期很穩定,而長期則導致國內積累巨大的外匯儲備。
『肆』 外國債券的發行方式
公募債券、公募與私募在歐洲市場上區分並不明顯,可是在美國與日本的債券市場上,這種區分確實很嚴格的,並且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日本發行公開債券時,必須向有關部門提交(有價證券申報書),並且在新債券發行後每個會計年度還要向日本政府後映借款有關情況的報告書。 在美國,必須在發行公募債券時向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登記申報書) 有價證券申報書、或、登記申報書的按時提交,在國外稱之為公開制度(Disclosure)其目的是向社會廣泛的投資者提供債券情況及發行者的資料,以便於投資者監督,由於公募債券是向社會上廣泛分散的投資者募集的,所以有這樣的體系公開制度,可以維護投資者的利益! 私募債券; 私募債券相比較而言,有一定的限制條件,私募是有限數量的專業投資機構,如銀行、信託公司、保險公司和各種基金會等。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特定投資機構數量上未作明確規定,在日本則規定不能超過五十家、這些投資者擁有經驗豐富的專家,對債券及發行者具有一定得了解,相互也比較熟悉,所以沒有公開展示的要求,及私募不採取公開制度。一般購買的投資者不是為了倒買,只是作為金融資產而保留。日本對轉賣有一定規定,即在發行後兩年內不能轉讓,即使轉讓也只限於同行業的投資者。日元私募債券的轉讓雖被限制,但仍有私募債券始終處於流通之中。
『伍』 簡述債券的發行和交易方式。
債券發行條件是指債券發行者在以債券形式籌集資金時所必須考慮的有關因素,包括發行金額、票面金額、期限、償還方式、票面利率、付息方式、發行價格、發行費用、稅收效應以及有無擔保等項內容。債券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機構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想向投資者發行,並且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債券購買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券債務關系,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投資者(或債券持有人)即債權人。
可轉換公司債券是一種被賦予了股票轉換權的公司債券。也稱「可轉換債券。發行公司事先規定債權人可以選擇有利時機,按發行時規定的條件把其債券轉換成發行公司的等值股票(普通股票)。可轉換公司債是一種混合型的債券形式。當投資者不太清楚發行公司的發展潛力及前景時,可失投資於這種債券。待發行公司經營實績顯著,經營前景樂觀,其股票行市看漲時,則可將債券轉換為股票,以受益於公司的發展。可轉換債券對於投資者來說,是多了一種投資選擇機會。因此,即使可轉換債券的收益比一般債券收益低些,但在投資機會選擇的權衡中,這種債券仍然受到投資者的歡迎。可轉換公司債券在國外債券市場上頗為盛行。這種公司債券最早出現在英國,目前美國公司也多發行這種公司債。日本於1938年「商法」改正後-些公司開始發行這種債券。由於可轉換債券具有可轉換成股票這一優越條件,因而其發行利率較之普通債券為低。可轉換公司債券在發行時預先規定有三個基本轉換條件。這三個轉換條件是:(1)、轉換價格或轉換比率;(2)、轉換時發行的股票內容;(3)、請求轉換期間。可轉換債券持有人行使轉換權利時,須按這三個基本轉換條件進行。
『陸』 關於英國公債和貨幣發行權問題
我也看了書的,首先控制了大部分公債,說明他可以通過操作買和賣,來控制市場的價格,也就是公債的價格,而公債是政府欠的錢,他們把公債債券抵押給銀行,相當於抵押出去的背後就是國家信譽,政府向銀行借錢來還錢,而銀行哪來的錢呢,銀行就發行貨幣,政府就向納稅人收稅,來還錢,所以,政府就沒有貨幣發行權,
希望對樓主有幫助,呵呵
『柒』 英國發行人在美國發行的英鎊計價的債券是歐洲債券嗎
債券(Bonds / debenture)是一種金融契約,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同時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債券購買者或投資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投資者(債券購買者)即債權人
歐洲債券(Euro bond)是指一國政府、金融機構和工商企業在國際市場上以可以自由兌換的第三國貨幣標值並還本付息的債券。其票面金額貨幣並非發行國家當地貨幣的債券。
按面值貨幣劃分,歐洲債券可分為歐洲美元、歐洲馬克、歐洲日元、歐洲英鎊和歐洲瑞士法郎債券等多種形式,其中歐洲美元債券市場比重最大。80年代以來,歐洲馬克、歐洲日元市場份額有所增加。
英國人在美國發行按英鎊計價的債券,符合票面金額不是發型國家當地貨幣(美元),因此屬於歐洲債券
對發行者來說,可轉換為股票的債券有兩方面的好處:第一,由於這種債券對投資者很有吸引力,所以能以低於普通債券的利率發行。第二,一旦債券轉化為股票,不僅能與按時價發行股票增加資本一樣,增加本金和准備金,從而增加自有資本,同時也對外幣債務作了清算,清除了外匯風險。這種可轉換債券對投資者的好處則在於:當股票價格與匯率上升時,將債券轉為股票,再賣出股票可得到更多的資本收益。除上述三類主要的歐洲債券外,還有一些其他形式的歐洲債券,如中期歐洲票據、附有認購各種金融商品權的債券、無票面利率債券、可轉讓的歐洲貨幣存款單、歐洲商業票據、附有轉換期權的浮動利率債券、永久債券、循環浮動利率債券、附有紅利證書債券、次級信用債券、高票面利率的轉換公司債券、雙重貨幣債券等。在歐洲債券市場上,所有貨幣種類不受限制,但歐洲美元債券、歐洲日元債券和歐洲西德馬克債券所佔的比重較大。
『捌』 為什麼滑鐵盧之戰後羅斯柴爾德家族成為英國最大債權人後就可以主導英國日後的公債發行
任何組織的有效運轉不外乎依靠兩個條件,暴力和信用機制。而信用體系尤其重要。沒有信用體系,最強大的暴力組織也會從內部瓦解。所以羅斯柴爾德家族可以以金融家的身份堂而皇之的操控一個國家的金融貨幣體系而不必擔心被國家強力機構使用暴力鏟除。這是這個事情的基礎條件,然後就是天時地利人和,拿破崙橫掃歐洲的軍事征服,不僅打得歐洲各君主國經濟一落千丈,經費捉襟見肘,而且還帶來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使得即使在拿破崙戰敗後個君主國也無法很快恢復到過去的舊有體制,直接後果就是社會持續動盪,經濟復甦緩慢甚至是持續下滑。在這個大環境下,羅斯柴爾德家族用上百年積攢的財力,提出支持英王的戰爭支出,包括戰後歐洲大陸經濟下滑持續動盪的時期維持王室和政府的經費開支,條件就是以公共信用作為抵押,允許羅斯柴爾德家族來運作英國的國家貨幣,模式就是英國國家發行債券,然後由羅斯柴爾德家族買入,同時印發同等數額的貨幣。就是羅斯柴爾德家族成為英國國家公共信用體制和貨幣體系的中間人。
『玖』 在英國發行的英鎊債券稱為
猛犬債券(Bulldog Bond)指非英國借款人在英國市場上發行的英鎊債券,因鬥牛犬(bulldog)是英國的一個標志而得名。 1979年英國外匯管制條例被撤銷後,英國外國債券市場重新得以恢復。在英國發行的英鎊外國債券被稱為猛犬債券。發行者可以是外國政府,也可以是外國私人企業。發行方式也分為公募和私募兩種,前者由倫敦市場的銀行組織包銷,後者則由管理集團包銷。猛犬債券的期限為5-40年,債券的利率多參照相同期限的金邊債券利率而定。該市場允許公司發行可轉換猛犬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