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證券市場 » 債券本金減記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債券本金減記

發布時間: 2021-06-06 20:22:32

❶ 包商銀行全額減記是什麼意思

就是欠的錢不用還了。

通常情況下,銀行在發行二級資本債的募集說明書中會有會有一條減記條款,具體內容是,當無法生存觸發事件發生時,發行人有權在無需獲得債券持有人同意的情況下,在其他一級資本工具全部減記或轉股後,將本期債券的本金進行部分或全部減記。

值得注意的是,減記部分不可恢復,減記部分尚未支付的累積應付利息亦將不再支付。觸發事件發生日後兩個工作日內,銀行將就觸發事件的具體情況、本期債券將被減記的金額、減記金額的計算方式、減記的執行日以及減記執行程序予以公告 。

(1)債券本金減記擴展閱讀

2020年11月16日,福建海峽銀行發布公告稱,由於市場出現波動,本行與簿記管理人協商一致,決定擇時重新發行「20海峽銀行二級02」,即福建海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二級資本債券(第二期)。

包商銀行於11月13日發布公告,對已發行的65億元行二級資本債券本金實施全額減記,並對尚未支付的累積應付利息(總計約5.86億元)不再支付。這是國內銀行資本補充債券首次被全額減記。

國債減記是什麼意思

意思當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應當將該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貸記「壞賬准備」。

注意這里科目的變化,不再計入「管理費用」科目。本期應提數大於其賬面余額的,按差額計提;應提數小於余額的,作相反會計處理。


(2)債券本金減記擴展閱讀

減記條款當觸發事件發生時(即」指當銀監會認定若不進行減記該銀行將無法生存或銀監會認定若不進行公共部門注資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該銀行將無法生存時「)。

發行人有權在無需獲得債券持有人同意的情況下自觸發事件發生日次日起不可撤銷的對本期債券以及已發行的本金減記型其他一級資本工具的本金進行全額減記,任何尚未支付的累積應付利息亦將不再支付。當債券本金被減記後,債券即被永久性注銷,並在任何條件下不再被恢復。

❸ 債券資本成本計算

由於利息費用計入稅前的成本費用,可以起到抵減所得稅的作用。因此按一次還本、分期付息的借款或券成本的計算公式分別為:Kb=[Ib(1-T)]/B(1-Fb);式中Kb--債券資本成本;Ib--債券年利息;T--所得稅率;B--債券籌資額(或稱債務本金);Fb--債券籌資費用率(=籌資費用/籌資總額)。或者Kb=[Ib(1-T)]/(1-Fb);Rb--債券利率。

❹ 什麼是債券減記 請解釋的通俗易懂些!

債券減記:當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應當將該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貸記「壞賬准備」。

注意這里科目的變化,不再計入「管理費用」科目。本期應提數大於其賬面余額的,按差額計提;應提數小於余額的,作相反會計處理。

(4)債券本金減記擴展閱讀:

上交所發布通知: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商業銀行,或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的境內商業銀行,或申請在境內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在審商業銀行,均可以來上交所發行減記債。

為了拓寬商業銀行資本補充渠道,中國證監會和中國銀監會聯合發布《關於商業銀行發行公司債券補充資本的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所稱的減記債,是指目前在上海或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商業銀行、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的境內商業銀行,以及申請在境內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在審商業銀行(下稱「上市或擬上市商業銀行」)所發行的包含減記條款的公司債券。

❺ 債務減記是什麼意思

(1)從會計意義看:債務是指由過去交易、事項形成的,由單位或個人承擔並預期會計導致經濟利益流出單位或個人的現時義務,包括各種借款、應付及預收款項等。有時也指所欠的債;為了清償所有的債務而工作。(2)從經濟意義看:必須返還的資金。除了借入的資金以外,如果發行的是債券的話,還必須返還本息(本金+利息),這也被稱為債務。把不能夠返還債務稱為債務的不履行。另外,把債務自身資本的上漲稱為債務超過。

❻ 債券本金計算

如果票面金額是100,那就是1000。到期了應該就是票面金額加票面利息給你。如果是場內交易的債券,你的110元是場內交易價格,多出來的10元,是你給上一家的交易溢價。最後債券到期了應該還是按照債券登記條款進行還本付息。

❼ 二級資本債減記後,該債券持有人是不是把本金損失了

二級資本債減記後,該債券持有人是不是有本金損失了?二是智能在剪輯後有可能。該在持有人是不會損失本金。

❽ 債券本金和債券面值相關問題

按債券面值計算,面值是債券發行人對持有人在債券到期後支付的本金數額

❾ 什麼是減記次級債

據了解,新監管規定的銀行資本包含三個層次:核心一級資本、其它一級資本和二級資本。同時,資本充足率監管要求也有所提高,具體包括最低資本要求、儲備資本和逆周期資本要求、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資本要求以及第二支柱資本要求。《資本辦法》實施後,在正常時期,系統重要性銀行和非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要求分別為11.5%和10.5%。
同時,《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特別強調了資本必須具有「吸收損失」的功能,即其他一級資本工具和二級資本工具必須有「可轉股」或「可減記」條款。
據了解,吸收損失是銀行資本的核心功能,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在銀行清算條件下吸收損失,資本工具的功能是為普通債權人和存款人提供保護;二是在持續經營條件下吸收損失,資本工具可隨時彌補銀行在經營過程中發生的損失。
「新規要求在發生觸發事件時可轉股或減記,對投資者來說理論上存在風險。如果直接減記,債權人先於股東承擔損失,也就是說發行人不用償還債務,這種損失需要投資者自行承擔。」上述分析人士稱。

減記次級債,就是在銀行虧損的情況下,可以少償還或不償還的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