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證券市場 » 債券籌資能保障所有者權益嗎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債券籌資能保障所有者權益嗎

發布時間: 2021-06-06 09:12:07

① 企業在什麼情況下適宜採用負債籌資什麼情況下採用所有者權益籌資

比較簡單而直觀的判斷方法就是負債籌資的資金成本和企業的年末的每股收益來比較。
當資金成本(利率)小於企業的利用該資金所取得的每股收益的時候,適合採用債券或借款籌資。
例如銀行借款的利率=5%,但是相應的企業的每股收益=10%,就採用負債籌資。因為利用借款獲得的更多的利潤可以留給股東。
反之,則適合採用採用股權籌資。
例如銀行借款的利率=5%,但是相應的企業的每股收益=2%.。那麼借款所獲得的利益不足以彌補借款利率,反而要從每股收益中抽出利潤來還給債主。從而攤薄了每股利潤。等於是費力不討好。還不如不借款。

② 發行債券籌集資金屬不屬於所有者權益的來源

屬於所有者權益來源的有 ABC

③ 債券籌資的缺點是什麼

債券籌資的缺點是
財務風險大、限制條件多、籌資數額有限。

④ 所有者權益籌資方式主要有

今天我讀了一個童話故事,名叫《點精術》,令我受益匪淺。 故事是講,有個國王很愛錢,希望身邊有數之不盡的精子。於是,國王就親自去找神仙,向神仙說了自己的願望——自己碰到任何東西都會變成精子,神仙只是笑了笑而爽快地滿足了他的要求。國王高興極了,命人准備酒宴。可是,當他拿起一塊麵包時,麵包卻變成了精子,可國王還高興著,沒看到麵包已變成了精子,便咬了一口麵包,沒想到國王的那兩顆大門牙都被咬掉了。從此,國王再也沒吃過東西,終於被活活地餓死了 。

⑤ 權益性籌資與債務籌資的區別是什麼

1、兩者本質不同

債務性資金,是通過增加企業的負債來獲取的,例如向銀行貸款、發行債券、向供貨商借款等;而權益性資金,是通過增加企業的所有者權益來獲取的,如發行股票、增資擴股、利潤留存。

2、兩者需要償還的利息不同

債務性資金必須到期償還,一般還要支付利息;而權益性資金是企業的自有資金,不需要償還,不需要支付利息,但可以視企業經營情況,進行分紅、派息。

3、兩者適用的企業不同

保守型企業傾向於使用更多的權益性資金,盡可能少地籌借債務性資金,因為這樣可以降低經營成本和債務風險,使企業穩健發展。

利用債務性資金可以激進型企業敢於籌借較多的債務性資金,使企業具有高速發展的潛力,但同時也會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和債務風險。債務利息可以抵所得稅,而權益資金不可以,因此一般債務資金成本比權益資金成本低。

(5)債券籌資能保障所有者權益嗎擴展閱讀:

債務融資的資本成本的計算公式:

債務資本成本的計算,則需要考慮所得稅抵減效應。通常在債務成本資本諸如利息、債息等內容的名義數額上乘以所得稅抵減效應系數「1-所得稅稅率」即可。

銀行借款資本成本=借款利息*(1-所得稅稅率)/(銀行借款實際融資額-融資費用);公司債券成本=債券利息率*(1-所得稅率)/(債務實際融資額-融資費用)

權益融資的資本成本的計算公式:

優先股資本成本=優先股年股利/(優先股實際融資額-實際融資費用);普通股資本成本=普通股年股利/(普通股實際融資額-實際融資費用)。

如果一個公司的股利是按照一個既定比率每年增長,則還有如下公式:普通股資本成本=普通股年股利/(普通股實際融資額-實際融資費用/既定增長率)。

從理論上講,資本成本應該是籌資成本加上用資成本。因為籌資成本數額小,因而一般所考慮的資本成本主要是用資成本。

企業在權益融資上所實際支付的資本成本就是其所支付的股息、紅利的賬面金額;而在債務資本上所支付的資本成本則是其所支付的利息、債息等的賬面金額再扣除其按所得稅比例計算的部分。

權益融資是通過擴大企業的所有權益,如吸引新的投資者,發行新股,追加投資等來實現。而不是出讓所有權益或出賣股票,權益融資的後果是稀釋了原有投資者對企業的控制權。

權益資本的主要渠道有自有資本、朋友和親人或風險投資公司。為了改善經營或進行擴張,特許人可以利用多種權益融資方式獲得所需的資本。

債務性融資是指通過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或發行債券等方式融入資金。債務性融資需支付本金和利息,能夠帶來杠桿收益,但是提高企業的負債率。

⑥ 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哪個風險大

這個問題我感覺不好說,良性的債務能更好的帶動企業的發展,提供額外的現金流,但惡性的債務完全有可能令公司完蛋
而所有則權益呢,簡單說權益類科目有實收資本、資本公積、未分配利潤3個大項,其中未分配率潤代表公司的經營利潤是個很重要的指標,貸方增加當然是好事,但要記得連續3年借方增加(虧損)的後果吧,還有債務大,資不抵債的具體表現就在所有者權益上,所以我認為不能簡單的說那個風險。

⑦ 債券籌資的優缺點..

債券籌資的優缺點:
一、債券籌資的優點:
1.資本成本較低。與股票的股利相比,債券的利息允許在所得稅前支付, 公司可享受稅收上的利益,故公司實際負擔的債券成本一般低於股票成本。
2.可利用財務杠桿。無論發行公司的盈利多少, 持券者一般只收取固定的利息,若公司用資後收益豐厚,增加的收益大於支付的債息額,則會增加股東財富和公司價值。
3.保障公司控制權。持券者一般無權參與發行公司的管理決策, 因此發行債券一般不會分散公司控制權。
4.便於調整資本結構。在公司發行可轉換債券以及可提前贖回債券的情況下,便於公司主動的合理調整資本結構。
二、債券籌資的缺點:
1.財務風險較高。債券通常有固定的到期日,需要定期還本付息,財務上始終有壓力。在公司不景氣時,還本付息將成為公司嚴重的財務負擔,有可能導致公司破產。
2.限制條件多。發行債券的限制條件較長期借款、融資租賃的限制條件多且嚴格,從而限制了公司對債券融資的使用,甚至會影響公司以後的籌資能力。
3.籌資規模受制約。公司利用債券籌資一般受一定額度的限制。我國《公司法》規定,發行公司流通在外的債券累計總額不得超過公司凈產值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