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辨析題 通貨膨脹將使債券價格下跌。
答案是肯定的。
這個實際上是關於利率風險的問題。
債券的價格其實是一系列未來利息和本金償還的現值,而決定現值的因素是貼現率。貼現率越高,現值越低,因此價個也越低。
而決定貼現率的因素包括對通貨膨脹的預期,通貨膨脹率越高則貼現率越高。
通俗地講,如果發生了通貨膨脹,物價上漲,而債券所給予你的利息收入與本金卻沒變,實際收入縮水,所以債券在貶值。
這是我的理解,希望對您有幫助。
2. 債券利率與通貨緊縮、通貨膨脹的關系
債券利率與通貨緊縮、通貨膨脹的關系:
1、通貨緊縮,會採取降低利率的手段來刺激投資和消費,所以原來債券的利率就相對高了,從而達到抵禦通貨緊縮的目的,這里的風險是指利率降低的風險。
2、通貨膨脹的情況正好相反,為了抑制過多的投資,會採取提高利率的手段,如果是固定利率的債券,那麼就相當於利率降低了,不劃算,這個也是利率風險,而浮動利率債券則可以根據市場利率的提高而提高,降低了這種風險。
3、通貨膨脹時,市面上貨幣供應量增加,出現很多「熱錢」,同時國家會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實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銀行提高利率,信貸緊縮,企業很難從銀行取得資金周轉,為了保證正常營運,一般都會相對應市場利率來提高債券的利率。但要記住的是,雖然利息收入增加了,但這時貨幣已貶值。
3. 通貨膨脹與債券利率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利率是影響債券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利率提高時,債券的價格就降低;當利率降低時,債券的價格就會上升。
從宏觀經濟的角度看,利率反映了市場資金供求關系的變動狀況。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市場利率有著不同的表現。在經濟持續繁榮增長時期,企業家開始為了購買機器設備、原材料、建造工廠和拓展服務等原因而借款,於是,會出現資金供不應求的狀況,借款人會為了日益減少的資金而進行競爭,從而導致利率上升;相反,在經濟蕭條、市場疲軟時期,利率會隨著資金需求的減少而下降。利率除了受到整體經濟狀況的影響之外,還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1)通貨膨脹率
通貨膨脹率是衡量一般價格水平上升的指標。一般而言,在發生通貨膨脹時,市場利率會上升,以抵消通貨膨脹造成的資金貶值,保證投資的真實收益率水平。而借款人也會預期到通貨膨脹會導致其實際支付的利息的下降,因此,他會願意支付較高的名義利率,從而也會導致市場利率水平的上升。
(2)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是影響市場利率的重要因素。貨幣政策的松緊程度將直接影響市場資金的供求狀況,從而影響市場利率的變化。一般而言,寬松的貨幣政策,如增強貨幣供應量、放鬆信貸控制等都將使市場資金的供求關系變得寬松,從而導致市場利率下降。相反,緊的貨幣政策,如減少貨幣供應量,加強信貸控制等都將使市場資金的供求關系變得緊張,從而導致市場利率上升。
(3)匯率變化
在開放的市場條件下,本國貨幣匯率上升會引起國外資金的流入和對本幣的需求上升,短期內會引起本國利率的上升;相反,本國貨幣匯率下降會引起外資流出和對本幣需求的減少。短期內會引起本國利率下降.
4. 假設通貨膨脹保值債券的實際利率為每年3.5%
不對,通脹數據是虛的,銀行年利率實的,如果說通脹為3.5%,那實際絕對不止3.5,銀行年利率3.5%,則絕對是3.5,所以你絕對虧了!
5. 關於通貨膨脹與債券價格的問題
債券價格低於票面價格越多,其收益率越高。比如100面值的債券你50元買和100元買、200元買(50、90、200為不同時期的價格),假設票面利率為10%,則50元價格買的時候你的實際收益率為20%,100元買的時候收益率為10%,200元買的時候收益率為5%
6. 債券價格 債券利率跟經濟 通貨膨脹 貨幣政策的關系
債券價格與利率存在著一種負相關的關系,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可以通過降低利率來達到,而這樣會導致通貨膨脹率升高,本幣貶值,而此時債券價格是上升的。
債券(bond),是一種金融契約,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同時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債券購買者或投資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投資者(債券購買者)即債權人。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由於債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確定的,所以債券是固定利息證券(定息證券)的一種。在金融市場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債券可以上市流通。人們對債券不恰當的投機行為,例如無貨沽空,可導致金融市場的動盪。在中國,比較典型的政府債券是國庫券。
7. 國債利率與通貨膨脹率有什麼關系
其實沒有比較直接的聯系。。。
但是當通貨膨脹率升高時,國債利率肯定會增加,時限也會延長,集體看通貨膨脹的程度,大致成正比關系。其他的一些金融機構(如銀行)也會如此,算是一種貨幣回攏的方式,即減少流通貨幣的數量以抑制通貨膨脹
8. 怎麼算有通貨膨脹率時的年利率
票面利率減去通脹率就是實際機率。本題中就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