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證券市場 » 債券資金供給方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債券資金供給方

發布時間: 2021-06-05 22:00:15

債券資金成本

一、資金成本率指的是因為使用資金而付出的成本與籌資額的比率。

債券資金成本率=(債券面值×票面利率)×(1-所得稅率)/[債券的發行價格×(1-債券籌資費率)]

二、綜合資金成本,是指企業所籌集資金的平均成本,它反映企業資金成本總體水平的高低。綜合資金成本又可分為已籌資金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和新增資金的邊際資金成本兩種表現形式。

1、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是指分別以各種資金成本為基礎,以各種資金佔全部資金的比重為權數計算出來的綜合資金成本。它是綜合反映資金成本總體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綜合資金成本是由個別資金成本和各種長期資金比例這兩個因素所決定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計算公式為: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某種資金占總資金的比重×該種資金的成本)

個別資金佔全部資金的比重通常是按賬面價值確定,也可以按市場價值或目標價值確定,分別稱為市場價值權數、目標價值權數。市場價值權數是指債券、股票以市場價格確定權數;目標價值權數是指債券、股票以未來預計的目標市場價值確定權數。

2、邊際資金成本

邊際資金成本,是指資金每增加一個單位而增加的成本。邊際資金成本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其權數為市場價值權數,而不應使用賬面價值權數。當企業擬籌資進行某項目投資時,應以邊際資金成本作為評價該投資項目可行性的經濟指標。

計算確定邊際資金成本可按如下步驟進行:(1)確定公司最優資本結構。(2)確定各種籌資方式的資金成本。(3)計算籌資總額分界點。籌資總額分界點是某種籌資方式的成本分界點與目標資本結構中該種籌資方式所佔比重的比值,反映了在保持某資金成本的條件下,可以籌集到的資金總限度。一旦籌資額超過籌資分界點,即使維持現有的資本結構,其資金成本也會增加。(4)計算邊際資金成本。根據計算出的分界點,可得出若干組新的籌資范圍,對各籌資范圍分別計算加權平均資金成本,即可得到各種籌資范圍的邊際資金成本。
你好

㈡ 在間接融資中,資金供求雙方並不形成直接的債權和債務關系,而是分別與金融機構形成債權債務關系

恩 是對的 通常來說 融資方式有兩種 即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 直接融資是債權人與債務人直接發生融資關系 最常見的就是公司上市融資(即公司直接與股東發生關系)間接融資最常見的就是找銀行貸款 而銀行又只是信用中介機構 因為其貸款資金的來源是儲戶存入的資金 銀行一面是儲戶的債務人 在發放貸款(即融資關系成立時) 又是貸款人的債權人

㈢ 分別從資金需求和資金供給來比較股票債券的區別、帶來的權利和義務

書上有

㈣ 在同業拆借市場上扮演資金供給者的主要有

中小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境外代理銀行。

金融機構之間進行資金拆借活動的市場叫同業拆借市場,簡稱拆借市場。同業拆借市場有多種類型,一般可劃分為有形拆借市場和無形拆借市場,即直接交易和間接交易情況。

有形拆借市場是指有固定場所,交易雙方通過專門的中介機構進行交易的拆借市場,無形拆借市場是指交易雙方通過電話、電傳等方式直接進行交易的市場。

類型

1、銀行同業拆借市場

銀行同業拆借市場是指銀行業同業之間短期資金的拆借市場。各銀行在日常經營活動中會經常發生頭寸不足或盈餘的情況,銀行同業間為了互相支持對方業務的正常開展,並使多餘資金產生短期收益,就會自然產生銀行同業之間的資金拆借交易。

這種交易活動一般沒有固定的場所,主要通過電訊手段成交。期限按日計算,有1日、2日、5日不等,一般不超過1個月,最長期限為1年,期限最短的甚至只有半日。拆借的利息叫「拆息」,其利率由交易雙方自定,通常高於銀行的籌資成本。

拆息變動頻繁,靈敏地反映資金供求狀況。同業拆借每筆交易的數額較大,以適應銀行經營活動的需要。日拆一般無抵押品,單憑銀行間的信譽。期限較長的拆借常以信用度較高的金融工具為抵押品。

2、短期拆借市場

短期拆借市場又叫「通知放款」,主要是商業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如證券商)之間的一種短期資金拆借形式。

其特點是利率多變,拆借期限不固定,隨時可以拆出,隨時償還。交易所經紀人大多採用這種方式向銀行借款。具體做法是,銀行與客戶間訂立短期拆借協議,規定拆借幅度和擔保方式,在幅度內隨用隨借,擔保品多是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

借款人在接到銀行還款通知的次日即須償還,如到期不能償還,銀行有權出售其擔保品。

(4)債券資金供給方擴展閱讀

同業拆借市場是各類金融機構之間進行短期資金拆借活動所形成的市場。同業拆借市場是貨幣市場的主要組成部分,備受金融機構及貨幣當局的重視。可以分以下兩個方面來理解同業拆借市場的作用:

(1)以發展的觀點來看待同業拆借市場的作用。

①同業拆借市場最初是指銀行等金融機構之間相互調劑在中央銀行存款賬戶上的准備金余額。由於商業銀行資金的流出與流入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影響流出與流入差額的不確定因素千差萬別,這使得商業銀行不可能時刻保持在中央銀行准備金存款賬戶上的余額恰好等於法定準備金余額。

存款准備余額不足須支付罰息,並且,在出現有利的投資機會,而銀行又無法籌集到所需資金時,銀行就只有放棄投資機會,或出售資產,收回貸款等;而超額准備又意味著銀行有資金閑置,導致利息收入損失;為解決這一困難,頭寸多餘行和頭寸不足行就要進行准備金交易。

因此,同業拆借市場的作用在於滿足金融機構之間在日常經營活動中經常發生的頭寸餘缺調劑的需要。

②隨著市場的發展和市場容量的擴大,證券交易商和政府也加入到同業拆借市場當中來,交易對象也不再局限於商業銀行的存款准備金,它還包括商業銀行相互之間的存款以及證券交易商和政府所擁有的活期存款。

拆借目的除了商業銀行滿足中央銀行提出的准備金要求之外,還包括市場參與人軋平票據交換差額,解決臨時性、季節性資金需求等目的。

(2)從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兩個角度來理解同業拆借市場的作用。

①同業拆借市場的直接作用在於有利於金融機構實現三性相統一的經營目標。持有較高比例的現金、同業存款、在中央銀行的超額儲備存款及短期高質量證券資產,雖然可以提高流動性水平,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提款及支付的要求,但同時也會喪失資金增值的機會,導致利潤總額的減少。

要在保持足夠的流動性以滿足支付需求的同時獲得最大限度的利潤,除了加強資產負債管理,實現最優的資產期限和種類組合外,還需要有包括同業拆借市場在內的可供進行短期資金融通的市場。

一旦出現事先未預料到的臨時流動性需求,金融機構可在不必出售那些高盈利性資產情況下,很容易地通過同業拆借市場從其他金融機構借入短期資金來獲得流動性。這樣,既避免了因流動性不足而可能導致的危機,也不會減少預期的資產收益。

②同業拆借市場的間接作用在於,同業拆借市場利率通常被當作基準利率,對整個經濟活動和宏觀調控具有特殊的意義。同業拆借市場的參與者主要是各金融機構,市場特性最活躍,交易量最大。這些特性決定了拆息率非同凡響的意義。

同業拆借按日計息,拆息率每天甚至每時每刻都不相同,它的高低靈敏地反映著貨幣市場資金的供求狀況。在整個利率體系中,基準利率是在多種利率並存的條件下起決定作用的利率。當它變動時,其他利率也相應發生變化。

了解這種關鍵性利率水平的變動趨勢,也就了解了全部利率體系的變化趨勢。一般利率通常參照基準利率而定。比如,倫敦銀行同業拆放利率,即LIBOR(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利率是指倫敦銀行同業之間的短期資金借貸利率,已經作為國際金融市場中大多數浮動利率的基礎利率。

這最有代表性的拆息率LIBOR,已成為倫敦金融市場乃至於國際金融市場的關鍵性利率,許多浮動利率的融資工具在發行時都以該利率作為浮動的依據和參照。

又比如,美國紐約的聯邦基金市場是國際著名的同業拆借市場,它以調劑聯邦儲備銀行的會員銀行的准備頭寸為主要內容,美國聯邦基金市場利率是美聯儲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

㈤ 中央銀行從公眾手中買入債券,貨幣供給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一是中央銀行買入有價證券:→直接增加基礎貨幣→調控貨幣供應量
二影響(提高)有價證券價格→調節(增加)社會信用量。

㈥ 債券資本成本公式

債券資本成本=[債券年利息(1-所得稅率)]/[債券籌資額(1-債券籌資費用率)]或債券資本成本=[債券利率(1-所得稅率)]/(1-債券籌資費用率)

債券資本成本主要指債券利息和籌資費用。債券利息的處理與長期借款利息的處理相同,應以稅後的債務成本為計算依據。

債務資本成本是指借款和發行債券的成本,包括借款或債券的利息和籌資費用。債務資本成本是資本成本的一個重要內容,在籌資、投資、資本結構決策中均有廣泛的應用。

債務資本成本是企業承擔負債所需的資金成本,如:短期借款20萬,年利率是5%,20*5%*(1-所得稅稅率)就是債務資本成本。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債券資本成本公式?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㈦ 可貸資金的需求可以用債券的供給代替,可貸資金的供給可以用債券的需求來代替。解釋哈這兩者之間的關系

賣了債券就回收了流通的貨幣,央行裏可貸資金不就多了唄,別想太多,挺簡單直接的事

㈧ 在可貸資金理論里,為什麼預期利率上漲,就會有債券供給增加!

只要你理解這一句話邏輯關系問題就不會很難理解了,預期(未來)利率上漲的話的確是會使得預期(未來)借款成本上升,但是現在的利率還沒有上升。
對於債券來說很多時候都是採用固定票面利率的方式發行的(當然也有浮動票面利率的,但受到影響程度並不完全相同),而對於固定票面利率來說在發行時就會確定該債券的票面利率,在債券存續期間債券票面利率一般不會變更(附有可回售選擇權的債券除外,一般這種附有可回售選擇權的債券都會在回售前附帶調整債券票面利率,而這種調整債券票面利率一般不調低債券面票面利率,一般作用是防止市場利率高於債券票面利率時所引起的回售情況,但一般情況下回售時債券所剩餘的存續期已經縮減了不少,就算需要調高票面利率,一般不會出現調整很多的情況,這可以起到一定降低債券整體票面利率的作用,原因沒有這個附帶條款,由於時間較長,風險自然會相應增加,市場所要求的對該債券收益率也會有所上升),也就是說在債券發行時債券票面利率在一定時期內會被鎖定,也可以理解成借款成本在債券發行時被鎖定。
由於預期利率在未來將會上漲,對於資金需求方來說,也就是債券供給方來說,當然是願意以更低的成本借到資金,故此會在現在利率未上漲前增加債券供給。
可能說到這里你可能會產生疑問,既然未來利率會上漲,買債券的人的意欲會降低,就算債券供給增加了,也未必能賣得出去,而實際中也可能會存在這種情況,故此很多時候是通過債券供給方作出一定的「讓利」,即稍微調高一點債券票面利率來吸引債券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