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說普通債券的實際償還期由於每期的利息收入而低於名義上的期限
債券發行價=面值*復利現金值(市場利率)+每期利息(面值*票面利率)*年金現金值(市場利率) 按照這個公式來看,利率低了是不是左邊的債權發行價也低了。其實換個方向想想,市場利率都高了,還把錢投入到債權幹嘛,投資者就會轉戰投資回報利率高的。 解釋:復利現金值和年金現金值是查復利現金錶和年金現金錶得到的數值,市場利率越高,得到的發行價就越低,通過查那兩張表可以很清楚的看出,當市場利率高於票面利率時,發行價就會小於面值,這就是折價發行,利率越低,得到的發行價就越高,這樣就是溢價發行 補充: 債券的價格是由面值、息票率、償還期和市場利率等因素共同決定的。一般地,在其他因素不變時, – 債券的面值越大,債券的價格越高; – 息票率越高,債券的價格越高; – 市場利率越高,債券的價格越低。償還期與債券價格之間的關系略微復雜,它依賴於息票率與市場利率的大小關系。 – 當市場利率大於息票率時,債券的償還期越長,債券的價格越低。 – 反之,當市場利率小於息票率時,債券的償還期越長,債券的價格越高。
Ⅱ 請問企業不能按期支付債券利息會產生何種影響
唉,在中國,什麼都可能發生。對債權人的保護根本就不到位。司法介入?可以呀,你打官司贏了還是拿不到錢。
Ⅲ 有關債券利息計算的幾個問題
一張所獲利息=持有天數*(7.05/365),與你買入、賣出的凈價無關,無論是102.02、105、101還是多少。但如你在登記日(派息日前一天)收盤時仍持有該債券,則一張要被扣掉7.05*20%的利息稅(無論你是哪一天買入的)。
此外,沒有按季度付息的債券,只有三個月期的貼現記賬式國債(收益率較低)。再者,15年期以上的長期記賬式國債是按半年付息,且不扣利息稅(國債都不扣利息稅)。
Ⅳ 發行債券的債務人必須按期向債權人支付利息和償還本金
在中國
,還沒有發生過違約的情況。
發行債券的
債務人
必須按期向
債權人
支付利息和償還
本金
Ⅳ 注會P396 例18-21其中外幣債券本金及利息匯兌差額計算說明
我沒有CPA的書 但是從這個公式來看 7.7是上個資產負債表日的匯率 7.75是結算時的匯率
所以應付債券損益是1000* (7.75-7.7),為負數 所以在借方
而每個期間計提利息80 由於在這個資產負債表日剛剛產生 所以匯兌損益是80*(7.75-7.7) 沒有損益
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確
Ⅵ 如何理解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
例如:
假設你2010年2月買了債券,這項債券是2009年1月發行的5年期債券1000元,利息4%,每年付息到期還本,那麼你買入這個債券的時候剛過了計息期卻沒有發利息,那麼你買入的價格中就含有這筆沒有支付的利息。
但是你已經有了取得該筆利息的權利,所以不應該把這筆利息計入到金融資產的初始成本里
會計分錄為:
借:交易行金融資產
應收利息
貸:銀行存款
(6)境外債券不能按期足額償付利息擴展閱讀:
(1)債券利息分期支付的,債券到期的賬面價值等於面值,企業只需按面值償付債券本金,則會計處理為:
借:應付債券——債券面值
貸:銀行存款
(2)債券利息同本金一起到期償付的,債券到期企業償付本息時,會計處理為:
借:應付債券——債券面值
應付債券——應計利息
貸:銀行存款
公司利息的確定通常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發債公司的信用程度。程度的高低與的高低成反比;
2、發債公司的。債券的利率不能高於發債公司的預期收益;
3、的長短,債券利率的高低與債券期限的長短成反比;
4、同期銀行的高低。債券利率應略高於同期的銀行存款利率,但最多不能超過同期居民銀行的40%,且不得高於同期的;
5、發債公司的和對債務的承受能力,債券利率在通常情況下不能高於公司的平均利潤率。
支付方式
利息的支付方式主要有三種:
1、方式,又稱減息票方式,指通過裁剪息票的方式定期從發債人處獲得利息。
2、折扣利息,即通過以低於債券票面額的價格進行發行(即發行),到期後按票面額進行支付。其中的折扣額即為持券人的利息
3、本息合一方式。即通過債券到期後的一次還本付息而支付利息。它又可具體分為三種:
(1)固定利息的一次還本付息,即在每一個年度都按同一的來支付利息;
(2)累進的還本付息,即債券的利率隨期限的延長而逐年遞增;
(3)計算的一次還本付息,即將每年的加入下一年度的中參與對利息的分配及使用。
Ⅶ 關於債券的利息問題,請按題順序回答!謝謝
1.你買入時除了要交賣方價格100元外,還要支付該債券上次支付完利息後(即當期利息起息日)開始到買入時當天為止的應計利息。原因是現在的債券交易是實行凈價交易,全價結算。所謂的凈價交易是指在債券交易時是不計算該債券從起息日起到交易當天為止的應計利息,全價結算是指交易清算時是按凈價加上應計利息進行交割結算。
2.能拿到的是一年利息,原因主要是債券交易規則所造成的,與第一點所說的情況而延續下來的,由於交易時你已經代為墊付該債券未到付息前的應計利息,故此到付息時你是拿到一年的利息。
3.利息稅你要付的是100*10%*20%=2元,由於利息稅的徵收時點是在付息時才徵收的,而徵收的對象則是此時持有該債券的持有人,故此債券交易在付息前很多時候會看到會有債券價格下跌的避稅現象行情發生,或者會有除息後會有避稅過後債券價格上升的行情。
4.除息日在哪一天並不是全國統一,也並不是企業自己說那一天就那一天,只是遵循交易慣例而已,一般債券每年的除息日就是該債券發行日所對應的日期(這是按每年付一次息來說的,一般債券是每年支付一次利息,有些國債是每半年付一次利息),若遇到節假日非交易日會被順延的。
Ⅷ 現有一種債券,期限3年,息票利率10%,面值1000美元,每年支付利息一次,如果無風險利率為5%
投資者要求的收益率=5%+10%=15%
債券息票=1000*10%=100美元
債券價格=100/(1+15%)+100/(1+15%)^2+100/(1+15%)^3+1000/(1+15%)^3=885.84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