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證券市場 » 貼現式債券通俗解釋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貼現式債券通俗解釋

發布時間: 2021-06-04 07:17:45

⑴ 貼現 請通俗解釋一下

你說的是票據貼現吧。票據貼現是指資金的需求者,將自己手中未到期的商業票據、銀行承兌票據或短期債券向銀行或貼現公司要求變成現款,銀行或貼現公司(融資公司)收進這些未到期的票據或短期債券,按票面金額扣除貼現日以後的利息後付給現款,到票據到期時再向出票人收款。因此,對持票人來說,貼現是將末到期的票據賣給銀行獲得流動性的行為,這樣可提前收回墊支於商業信用的資本,而對銀行或貼現公司來說,貼現是與商業信用結合的放款業務。

貼現市場的交易種類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票據持有人向商業銀行或貼現公司要求貼現換取現金的交易,這種交易占貼現市場業務的大部分;另一種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或貼現公司已貼現過的票據再次進行貼現,為銀行和貼現公司融通資金。再貼現是中央銀行控制金融與信用規程的一個重要手段。票據貼現的種類還可以根據票據的不同分為銀行票據貼現、商業票據貼現、債券及國庫券貼現三種。

一般而言,票據貼現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貼現、轉貼現和再貼現。
貼現是指客戶(持票人)將沒有到期的票據出賣給貼現銀行,以便提前取得現款。一般工商企業向銀行辦理的票據貼現就屬於這一種;
轉貼現是指銀行以貼現購得的沒有到期的票據向其他商業銀行所作的票據轉讓,轉貼現一般是商業銀行間相互拆借資金的一種方式;
再貼現是指貼現銀行持未到期的已貼現匯票向人民銀行的貼現,通過轉讓匯票取得人民銀行再貸款的行為。再貼現是中央銀行的一種信用業務,是中央銀行為執行貨幣政策而運用的一種貨幣政策工具。

⑵ 貼現債券的定義是如何的

債券按付息方式分類,可分為貼現債券、零息債券、附息債券、固定利率債券 、浮動利率債券 。 在國外,貼水發行的折現債券有兩種,分別為貼現債券和零息債券(Zero Coupon Bonds)。貼現債券是期限比較短的折現債券,是指債券券面上不附有息票,在票面上不規定利率,發行時按規定的折扣率,以低於債券面值的價格發行,到期按面值支付本息的債券。從利息支付方式來看,貼現國債以低於面額的價格發行,可以看作是利息預付。因而又可稱為利息預付債券、貼水債券。

⑶ 貼現債券是什麼含義啊

貼現債券的含義

貼現債券又稱貼水債券是指在票面上不規定利率,發行時按某一折扣率,以低於票面金額的價格發行,到期時仍按面額償還本息的債券。即指,以低於面值發行,發行價與票面金額之差額相當於預先支付的利息,債券期滿時按面值償付的債券。

債券按付息方式分類,可分為貼現債券、零息債券、附息債券、固定利率債券 、浮動利率債券 。

貼現債券的特點

  1. 折價發行,利息相當於預先支付

  2. 以低於面值發行,發行價與票面金額之差額相當於預先支付的利息

  3. 到期收益率等於貼現率


貼現債券的優點

購買貼現債券有利於投資者利用再投資效果增加資產運營的價值。

  1. 由於貼現債券是以較低的價格購買高面額的債券,以及預定付息的原因,相比附息債券,投資者無形中就節省了一部分投資,節省部分可以用來再投資,增加資產運營的價值。

  2. 即使存在收益率、期限相同的貼現債券和附息債券, 在債券面額都是100元的情況下,受投資者資金額的限制,購買貼現債券也比較合算,因為少量資金擁有者也可進入市場,也能取得同樣收益率。

  3. 利用短期貼現債券進行的抵押貸款成本比使用相同期限的附息債券要小。


貼現債券的不足

中長期資金市場的利率走勢較難判斷,而貼現債券的收益是在發行時就固定的,如果做中長期的貼現債券,萬一利率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對投資者或發行人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中長期貼現債券很少使用。



⑷ 什麼叫貼現,什麼叫承兌匯票通俗的解釋一下

貼現: 是指提前兌換匯票的的時間. 叫貼現時間, 提前的多少叫貼現率, 用於穩定匯率和國際收支等,
比如你到銀行存錢, 存的是定期,但有急事 ,所以提前取了錢 提前取錢的那部分時間就叫 貼現時間 提前取的這部分時間在整個時間的比率就叫 貼現率

承兌匯票分為: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
銀行承兌匯票到期後,是由出票人的銀行無條件支付的一種票據,相對比較保有保證,只要出票人銀行不倒閉,款到期後就可以收回,風險較小。
而商業承兌匯票是由出票人到期支付的一種票據,相對沒有保障,票據到期後,如果出票人無力支付該款項,持票人很有可能拿不到款,不保險,所擔風險大。現在企業拿到的大多數都是銀行發行的承兌匯票。

⑸ 什麼是貼現,來個通俗的解釋【轉的不要】

商業匯票就是你賣貨給別人,別人給你的承諾付款憑證。(對方欠你的錢,票據的持有人是債權人,出票方是債務人)
銀行承兌匯票,就是買方給你的銀行承兌的付款憑證。(對方欠你的錢,票據的持有人是債權人,出票方是債務人)

舉個例子,你賣貨給A公司,公司給你一個他承兌的匯票就是商業匯票。
你賣貨給A公司,公司給你一個他賬戶銀行承兌的匯票就是銀行匯票。

貼現,就是你匯票的承諾兌現的日期不到,而你提前兌換現金以獲取即期可用資金的行為。
(下面的是網路里的解釋)
貼現是指遠期匯票經承兌後,匯票持有人在匯票尚未到期前在貼現市場上轉讓,受讓人扣除貼現息後將票款付給出讓人的行為。或銀行購買未到期票據的業務。

貼現的計算方法
匯票面值-匯票面值*貼現率*(匯票到期日-貼現日)/360
假設你有一張100萬的匯票,今天是6月5日,匯票到期日是8月20日,則你貼現後得到的金額如下:
100-100*3.24%*76/360=99.316萬
有的銀行按月率計算,則:
100-100*3.24%*3/12=99.19萬

⑹ 貼現率說的通俗一點的解釋有嗎

貼現率通俗一點的解釋就是你的票據還沒有到期,你就去兌取現金,因為沒有到期,所以你就要貼付給銀行一定的利息。這種利息的比率就是貼現率。

銀行根據市場利率以及票據的信譽程度規定一個貼現率,計算出貼現日至票據到期日的貼現利息。貼現利息=票據面額×貼現率×票據到期期限。持票人在貼付利息之後,就可以從銀行取得等於票面金額減去貼現利息後的余額的現金,票據的所有權則歸銀行。票據到期時,銀行憑票向出票人兌取現款,如遭拒付,可向背書人索取票款。

貼現利率按人民銀行規定執行。按商業銀行同檔次流動資金貸款利率下浮3個百分點執行。

拓展資料:

貼現是收款人將未到期的商業承兌匯票或銀行承兌匯票背書後轉讓給受讓人,受讓人按票面金額扣去自貼現日至匯票到期日的利息以將剩餘金額支付給持票人。商業匯票到期,受讓人憑票向該匯票的承兌人收取款項。

中央銀行通過變動貼現率來調節貨幣供給量和利息率,從而促使經濟擴張或收縮。當需要控制通貨膨脹時,中央銀行提高貼現率,這樣,商業銀行就會減少向中央銀行的借款,商業銀行的儲備金就會減少,而商業銀行的利息將得到提高,從而導致貨幣供給量減少。當經濟蕭條時,銀行就會增加向中央銀行的借款,從而儲備金增加,利息率下降,擴大了貨幣供給量,由此起到穩定經濟的作用。是央行調控市場利率的重要工具之一。

⑺ 什麽是貼現債券

貼現債券又稱貼息債券或無息票債券。這是一種發行時不規定利息率,也不附息票,只是按一定折扣出售的一種債券。債券到期時按面額還本,發行價與面額之差就是利息收入。因此,這類債券一般期限較短。國外的政府債券和金融債券都普遍採用這種類型。我國工商銀行在用當前發行的所謂貼水債券實際上就是一種貼現債券,其償還期為三年零三個月,面額有100、500、1000元三種,折價發行,價格分別為75、375、750元。目前,我國國庫券也通常採用貼現方式發行。

⑻ 什麼叫貼現 什麼叫再貼現 求通俗解釋

1、貼現是一個商業術語,指收款人將未到期的商業承兌匯票或銀行承兌匯票背書後轉讓給受讓人,受讓人按票面金額扣去自貼現日至匯票到期日的利息以將剩餘金額支付給持票人。商業匯票到期,受讓人憑票向該匯票的承兌人收取款項。

2、再貼現是中央銀行通過買進商業銀行持有的已貼現但尚未到期的商業票據,向商業銀行提供融資支持的行為。商業匯票是購貨單位為購買銷貨單位的產品,不及時進行貨款支付,而在法律許可的范圍之內簽發的、在約定期限內予以償還的債務憑據。在一般情況下,為保證購貨方到期確能償還債務,這種債務憑據須經購貨方的開戶銀行予以承兌,即由其開戶銀行承諾,若票據到期但該客戶因故無力償還該債務,則由該銀行出資予以代償。


(8)貼現式債券通俗解釋擴展閱讀:

再貼現作為西方中央銀行傳統的三大貨幣政策工具(公開市場業務、再貼現、存款准備金)之一,被不少國家廣泛運用,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再貼現在日本、德國、韓國等國的經濟重建中被成功運用。再貼現能夠如此受到重視和運用,主要是它不僅具有影響商業銀行信用擴張,並藉以調控貨幣供應總量的作用,而且還具有可以按照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有選擇地對不同種類的票據進行融資,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