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債券的名詞解釋
債券是一種帶有利息的負債憑證。發行者承諾在未來的確定日期(通常在發行債券以後若干年),償還規定金額的本金,同時周期性支付一定的利息。
債券是由國家、金融機構、國際組織、工商企業,按照一定手續發行的。他們通過發行債券,直接向社會廣泛集資。債券性質如同借貸關系中的借據,但這種借貸關系證券化了。債券可以在中途轉讓,但借據一般不能轉讓。
債券的種類
債券的種類名目繁多,按不同的標准可劃分出許多類別的債券。以下是一些常見類型的債券。
浮息債券 (Floating rate bonds):與固定利息的債券不同,浮息債券的利率是根據公式以其它利率為基礎計算得來的。國際金融市場的浮息債券一般根據3個月或6個月的倫敦同業拆放利率(LIBOR)加上一定的利差進行浮動,隨著市場利率的變化而變化。
資產擔保債券(Assets-backed bonds):由債券發行者指定的資產或資產組合進行擔保的債券,這些資產可以是從應收帳款到抵押品的任何東西。
抵押債券 (Mortgage-backed bonds):有一系列抵押品作擔保的債券。
次級債券 (Subordinated bonds):指的是償還順序排在其它更高級債券之後的債券,這種債券的利率通常比高級債券要高。
可轉換債券 (Convertible bonds):允許投資者在特定的條件下將債券轉換成發行債券公司的其它證券,通常是普通股或優先股。可轉換債券綜合了債務和股權的特徵,因而被稱作"混合證券"。
零息債券 (Zero coupon bonds):這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金融工具創新。但是,稅法的變化影響了市場對它的熱情。零息債券不支付利息,象財政儲蓄債券一樣,按票面進行大幅折扣後出售。債券到期時,利息和購買價格相加之和就是債券的面值。零息債券的波動性非常大,而且還有一個不吸引人的地方:投資者的零息債券投資不會獲得現金形式的利息收入,但也要列入投資者的應稅收入中。
可提前贖回債券(Callable bond):在到期日之前,可以按照發行時的規定條件,提前償還部分或全部的債券本金。
2. 久期的債券投資
利用久期控制利率風險
在債券投資里,久期可以被用來衡量債券或者債券組合的利率風險,一般來說,久期和債券的到期收益率成反比,和債券的剩餘年限及票面利率成正比。對於一個普通的附息債券,如果債券的票面利率和其當前的收益率相當的話,該債券的久期就等於其剩餘年限當一個債券是貼現發行的無票面利率債券,那麼該債券的剩餘年限就是其久期。債券的久期越大,利率的變化對該債券價格的影響也越大,因此風險也越大。在降息時,久期大的債券上升幅度較大;在升息時,久期大的債券下跌的幅度也較大。因此,預期未來升息時,可選擇久期小的債券。在債券分析中久期已經超越了時間的概念,投資者更多地把它用來衡量債券價格變動對利率變化的敏感度,並且經過一定的修正,以使其能精確地量化利率變動給債券價格造成的影響。修正久期越大,債券價格對收益率的變動就越敏感,收益率上升所引起的債券價格下降幅度就越大,而收益率下降所引起的債券價格上升幅度也越大。
債券對利率變動的反應特徵如下:債券價格與利率變化反向變動;在給定利率變化水平下,長期債券價格變動較大,因此債券價格變化直接與期限有關;隨著到期時間的增加,債券對於利率變化的敏感度是以一個遞減的速度增長;由相同幅度的到期收益率的絕對變化帶來的價格變化是非對稱的,具體來說,在期限給定條件下,到期收益率降低引起的價格上升,大於到期收益率上升引相同幅度起的價格下降;票息高的債券比那些票息低的債券對利率的敏感性要低。
利用久期進行免疫
所謂免疫,就是構建這樣的一個投資組合,在組合內部,利率變化對債券價格的影響可以互相抵消,因此組合在整體上對利率不具有敏感性。而構建這樣組合的基本方法就是通過久期的匹配,使附息債券可以精確地近似於一隻零息債券。利用久期進行免疫是一種消極的投資策略,組合管理者並不是通過利率預測去追求超額報酬,而只是通過組合的構建,在迴避利率波動風險的條件下實現既定的收益率目標。在組合品種的設計中,除了國債可以選入組合外,部分收益率較高的企業債券及金融債券也能加入投資組合,條件是控制好匹配的久期。
但是,免疫策略本身帶有一定的假設條件,比如收益率曲線的變動不是很大,到期收益率的高低與市場利率的變化之間有一個平衡點,一旦收益率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動,則投資組合不再具有免疫作用,需要進行再免疫,或是再平衡;其次,免疫嚴格限定了到期支付日,對於那些支付或終止期不能確定的投資項目而言並不是最優;再次,投資組合的免疫作用僅對於即期利率的平行移動有效,對於其他變動,需要進一步拓展應用。
利用久期優化投資組合
進行免疫後的投資組合,雖然降低了利率波動的風險,但是組合的收益率卻會偏低。為了實現在免疫的同時也能增加投資的收益率,可以使用回購放大的辦法,來改變某一個債券的久期,然後修改免疫方程式,找到新的免疫組合比例,這樣就可以提高組合的收益率。但是,在回購放大操作的同時,投資風險也在同步放大,因此要嚴格控制放大操作的比例。
3. 債券的種類有哪些
債券的種類依劃分標準的不同而不同。目前,我國的債券按發行主體,主要分為政府債券(主要為國庫券)、企業債券和金融債券三種。這三種債券對投資者的投資選擇有不同影響。
一般講,政府債券由國家發行,在各類債券中信譽是最高的,資信可靠,投資風險小,但實際收益率低於其他債券的收益率;企業債券是由企業或企業集團為籌資而發行的債券,其債券信譽低於政府債券或金融債券;金融債券是由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券,信譽高於企業債券,低於政府債券,風險和實際收益率介於二者之間。
從目前看,企業債券發展很快,但認購對象多是企事業單位和內部職工,發行范圍也比較狹窄,僅限於某一地區或某一企業。除上海等少部分地區外,絕大多數的企業債券不能上市交易,因此,不能吸引全國廣大的投資者。當然,具體到某一地區、某一企業,企業債券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往往會大於國庫券和金融債券。但企業債券收益高,風險也大,投資前必須對發行公司的信譽和債券質量予以充分重視。(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金融債券到期時,按票面金額還本付息,逾期不再計息,而且債券可以轉讓、繼承、抵押,發行對象主要是城鄉居民個人,利率高於同期同檔儲蓄利率水平。所以,對投資保值、減少風險的投資者或用於充當貯藏手段的廣大居民,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投資對象。但金融債券目前不能掛牌上市交易,債券只能到期時到原發售銀行兌付,對主要想取得收益的投資者缺少吸引力。
國庫券是目前我國廣大投資者交易的主要對象,並且已基本上形成了全國性的國庫券交易市場。在各大城市的交易網點,全國、省、市的報刊,定期或不定期地公布全國和本地的國庫券交易行情,為投資者投資提供了便利。而且,國庫券的收益率一般也高於同期定期儲蓄存款的實際利息收入水平,越來越受到廣大投資者的重視,再加上從1989年起我國發行了保值公債,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們不願購買國債的心理,使國庫券成為投資者最主要的選擇對象和取得收益的主要手段。但也應看到,自我國發行國庫券以來,盡管在國庫券的期限、轉讓、種類、利率等方面有了較大的變化。但由於國庫券的轉讓市場主要集中於大中城市,國債的流通性或變現性受到限制,交易對象僅限於個人,向企業發行的國庫券不能轉讓,轉讓價格有時低於面值,使持有人得不到利息或虧本,影響單位和個人認購國庫券的積極性。
4. 基金、債券名詞解釋是什麼 具體怎麼操作 請簡要回答,不要長篇大論哦
你好:下面我給你一些簡單的解釋,具體怎麼操作要根據你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理財目標來決定的。推薦給你一個不錯的網站,金基網,是一個不錯的基金導購網站。
Q: 什麼是基金?
通俗地說,證券投資基金是通過匯集眾多投資者資金,交給銀行保管,由專業的基金管理公司負責投資於股票和債券等證券,以實現保值增值目的的一種投資工具。
Q:買基金有什麼好處?
買基金最大的好處是借專家智慧參與股票和債券市場投資,降低了個人直接投資股票和債券風險,達到使個人資產增值的目的,最後實現您關於退休、子女教育等理財目標。
Q:什麼是債券?
債券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債券購買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投資者(債券持有人)即債權人。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
5. 債券的投資特徵有哪些呢
(1)安全性高在債券投資的領域當中,有很多的投資者都認為投資債券是十分安全。其實,投資債券有著安全性的特徵,並且其安全性是非常的高的。(2)收益高於銀行存款在中國,債券的利率高於銀行存款的利率。投資於債券,投資者一方面可以獲得穩定的、高於銀行存款的利息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債券價格的變動,買賣債券,賺取價差。(3)流動性強上市債券具有較好的流動性。當債券持有人急需資金時,可以在交易市場隨時賣出,而且隨著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債券的流動性將會不斷加強。
6. 簡述債券投資的特點
第32題就那麼點小空,樓上給的太多了吧
7. 求一本關於債券方面的書,內容包括發債流程,一些相關名詞,推薦一下,說書名,感謝
如果對債券不熟悉,可以讀一下入門書籍《債券投資基礎》。
《債券投資基礎》由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編著,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
該書共分九章,分別為:債券投資概述、債券的估值與定價分析、債券投資的市場分析、債券投資品種分析、債券投資與風險管理、債券投資組合管理、債券投資的賬務處理、債券投資績效評估,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債券投資的相關內容。
其實,仔細閱讀一下考試的培訓資料,也很有用處,比如考取注冊會計師要學習的《財務管理》等。
8. 債券投資風險的種類有哪些
一般來說,債券的主要風險形式有利率風險、通貨膨脹風險、政策風險、違約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前三者屬於系統風險,而後兩種屬於非系統風險。
一、利率風險
利率風險是指市場利率變動導致債券價格與收益發生變動的風險。由於大多數債券有固定的利率及償還價格,市場利率波動將引起債券價格反方向變化。當市場利率上升並超過債券票面利率時,投資人就不願意購買債券,導致債券需求下降,債券價格因此下跌。反之,當市場利率下跌至低於債券票面利率時,投資者就會爭相購買債券,使債券需求量上升,價格上漲。此外,債券利率風險與債券持有期限的長短密切相關,期限越長,利率風險就越大。
二、通貨膨脹風險
通貨膨脹風險又稱為購買力風險,是指由於通貨膨脹而使債券到期或出售時所獲得的現金的購買力減少,從而使投資者的實際收益低於名義收益的風險。在通貨膨脹情況下,貨幣的購買力就要下降,而債券是一種貨幣性資產,債券發行者在協議中承諾付給債券持有人的利息和本金都是事先約定好的固定金額,此金額不會因通貨膨脹而有所增加,其結果是債券持有人從債券投資中得到的貨幣的實際購買力越來越低。
三、政策風險
政策風險是指由於國家或地方政府的經濟政策變化導致債券價格發生波動而產生的風險。它具有多種形式,如投資人購買某種債券時,國家並不要求對其利息收入納稅,但在後期突然宣布債券要交利息稅,就使投資者的實際收益率下降;又如,投資者購買免稅的政府債券,就面臨著利息稅下調的風險,因為利息稅越高,免稅價值越大,該債券的價格就越高。
四、違約風險
違約風險也稱為信用風險,是指債券發行人不能履行合約規定的義務,無法按期支付利息和償還本金而產生的風險。企業發行債券後,其營運成績、財務狀況都直接反映在債券的市場價格上,一旦企業的營運狀況不良,企業就有可能喪失還本付息的能力,債券的市場價格就會下降。一般而言,政府債券被認為是無違約風險的「金邊債券」。
五、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是指債券持有人打算出售債券獲取現金時,其所持有債券不能按目前合理的市場價格在短期內出售而形成的風險,又稱為變現能力風險。如果一種債券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按市價大量出售,則說明這種債券的流動性較強,投資於這種債券所承擔的流動性風險較小;反之,如果一種債券按市價賣出很困難,則說明其流動性較差,投資者會因此而遭受損失。一般來說,政府債券以及一些著名的大公司債券的流動性較強。
9. 債券投資方式有那幾種
債券投資組合有三種方式
債券投資和股票投資的基本套路是一樣的,即先通過對整體市場走勢的判斷來決定是否積極介入,然後在總體方向確定的情況下,根據特定的市場情形選取個券。不過這中間還可以加上一個中觀的組合策略,即在大方向既定的情況下,選取不同期限的債券組合成資產池。
收益率曲線的整體變動趨勢是我們判斷整體市場走向的依據,所以一旦我們認為宏觀經濟出現過熱,央行有可能通過升息等緊縮性貨幣政策來調控經濟時,這就意味著收益率曲線將整體上移,其對應的就是債券市場的整體下滑,所以這個時候採取保守的投資策略,縮短債券組合久期,把投資重點選在短期品種上就十分必要,反之則相反。
為什麼我們在這中間還要加入一個組合的概念呢,因為債券收益率曲線的變動並不是整體平行移動的,曲線的局部變動較為突出,帶動整體收益率曲線變動是收益率曲線變化的常態。而這種常態造成了曲線的某些部位和其他部分經常會出現不平衡,而這種不平衡就為我們集中投資於某幾個期限段的債券提供了條件。
主要可以用啞鈴型、子彈型或階梯型三種方式進行債券組合。所謂啞鈴型組合就是重點投資於期限較短的債券和期限較長的債券,弱化中期債的投資,形狀像一個啞鈴。而子彈型組合就是集中投資中等期限的債券,由於中間突出,所以叫子彈型。階梯型組合就是當收益率曲線的凸起部分是均勻分布時,集中投資於這幾個凸起部分所在年期的債券,由於其剩餘年限呈等差分布,恰好就構成了階梯的形狀。
10. 證券市場中的專有名詞
參考地址: http://www.58gp.info/wenti/20.html 1.利多:對於多頭有利,能刺激股價上 漲的各種因素和消息,如:銀行利率降低,公司經營狀況好轉等。 2.利空:對空頭有利,能促使股價下跌的因素和信息,如:銀根抽緊,利率上 升,經濟衰退,公司經營狀況惡化等。 3.牛市:股市前景樂觀,股票價格持續上升的行情。 4.熊市:前途暗淡,股票普遍持續下跌的行情。 5.多頭:投資人預期未來價格上漲,以目前價格買入一定數量的股票等價格上 漲後,高價賣出,從而賺取差價利潤的交易行為,特點為先買後賣的交易行為。 6.空頭:預期未來行情下跌,將手中股票按目前價格賣出,待行情下跌後買進, 獲得差價利潤。其特點為先賣後買的交易行為。 7.反彈:股票價格在下跌趨勢中因下跌過快而回升的價格調整現象。回升幅度 一般小於下跌幅度。 8.盤整:通常指價格變動幅度較小,比較穩定,最高價與最低價之差不超過2% 的行情。 9.死空頭:總是認為股市情況不好,不能買入股票,股票會大幅下跌的投資者。 10.死多頭:總是看好股市,總拿著股票,即使是被套得很深,也對股市充滿信 心的投資者。 11.多翻空:多頭確信股價已漲到頂峰,因而大批賣出手中股票成為空頭。 12.空翻多:空頭確信股價已跌到盡頭,於是大量買入股票而成為多頭。 13.短多:短線多頭交易,長則兩三天短則一兩天,操作依據是預期股價短期看 好。 14.斬倉(割肉):在買入股票後,股價下跌,投資者為避免損失擴大而低價(賠本) 賣出股票的行為。 15.套牢:預期股價上漲而買入股票,結果股價卻下跌,又不甘心將股票賣出, 被動等待獲利時機的出現。 16.坐轎:預期股價將會大漲,或者知道有莊家在炒作而先期買進股票,讓別人 去抬股價,等股價大漲後賣出股票,自己可以不費多大力氣就能賺大錢。 17.抬轎:認為目前股價處於低位,上升空間很大,於是認為,買進是坐轎,殊 不知自己買進的並不低價,不見得就能賺錢,其結果是在替別人抬轎子。 18.多殺多:普遍認為股價要上漲,於是紛紛買進,然而股價未能如期上漲時, 競相賣出,而造成股價大幅下跌。 19.熱門股:交易量大、換手率高、流通性強的股票,特點是價格變動幅度較大, 與冷門股相對。 20.對敲:是股票投資者(莊家或大的機構投資者)的一種交易手法。具體操作方 法為在多家營業部同時開戶,以拉鋸方式在各營業部之間報價交易,以達到操縱股價 的目的。 21.籌碼:投資人手中持有的一定數量的股票。 22.踏空:投資者因看淡後市,賣出股票後,該股價卻一路上揚,或未能及時買入, 因而未能賺得利潤。 23.跳水:指股價迅速下滑,幅度很大,超過前一交易日的最低價很多。 24.誘多:股價盤旋已久,下跌可能性漸大, "空頭"大都已賣出股票後,突然 "空方"將股票拉高,誤使"多方"以為股價會向上突破,紛紛加碼,結果"空頭"由高價 慣壓而下,使"多頭誤入陷阱"而"套牢",稱為"誘多"。 25.誘空:即"主力多頭"買進股票後,再故意將股價做軟,使"空頭"誤信股價將 大跌,故紛紛拋出股票錯過獲利機會,形成誤入"多頭"的陷阱,稱為"誘空"。 26.騙線:利用技術分析的劃線原理,在想出貨的時候,先造成有利的線路,使 依靠技術分析的人誤以為會漲而買進,謂之"騙線"。 27.陰跌:指股價進一步退兩步,緩慢下滑的情況,如陰雨連綿,長期不止。 28.停板:因股票價格波動超過一定限度而停做交易。其中因股票價格上漲超過 一定限度而停做交易叫漲停板,其中因股票價格下跌超過一定限度而停做交易叫跌停 板。目前國內規定A股漲跌幅度為10%;ST股為5%。 29.洗盤:是主力操縱股市,故意壓低股價的一種手段,具體做法是,為了拉高 股價獲利出貨,先有意製造賣壓,迫使低價買進者賣出股票,以減輕拉升壓力,通過 這種方法可以使股價容易拉高。 30.平倉:投資者在股票市場上賣出股票的行為。 31.換手率:即某股票成交的股數與其上市流通股總數之比。它說明該股票交易 活躍程度,尤其當新股上市時,更應注意這個指標。 32.現手:當前某一股票的成交量。 33.平開:某股票的當日開盤價與前一交易日收盤價持平的情況稱為開平盤,或 平開。 34.低開:某股票的當日開盤價低於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的情況稱為低開。 35.高開:某股票的當日開盤價高於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的情況稱為高開。 36.內盤:以買入價成交的交易,買入成交數量統計加入內盤。 37.外盤:以賣出價成交的交易。賣出量統計加入外盤。內盤,外盤這兩個數據 大體可以用來判斷買賣力量的強弱。若外盤數量大於內盤,則表現買方力量較強,若 內盤數量大於外盤則說明賣方力量較強。 38.均價:指現在時刻買賣股票的平均價格。若當前股價在均價之上,說明在此 之前買的股票都處於盈利狀態。 39.填權:股票除權後的除權價不一定等同於除權日的理論開盤價,當股票實際 開盤價交易高於這一理論價格時,就是填權。 40.多頭陷阱:即為多頭設置的陷阱,通常發生在指數或股價屢創新高,並迅速 突破原來的指數區且達到新高點,隨後迅速滑落跌破以前的支撐位,結果使在高位買 進的投資者嚴重被套。 41.空頭陷阱:通常出現在指數或股價從高位區以高成交量跌至一個新的低點區, 並造成向下突破的假象,使恐慌拋盤湧出後迅速回升至原先的密集成交區,並向上突 破原壓力線,使在低點賣出者踏空。 42.溢價發行:指股票或債券發行時以高於其票面余額的價格發行的方式。 43.場內交易:在證券交易所內進行的證券買賣活動。 44.場外交易:在交易所以外市場進行的證券交易總稱,也稱為"櫃台市場""第 三市場"或"第四市場"。 45.收盤價:證券交易所每個營業日閉市前的最後一筆交易價格為該證券收盤價。 46.散戶:通常指投資額較少,資金數量達不到證券交易所要求的中戶標准,常 被稱為散戶。(目前進入中戶有些地方是50萬資金,有些地方是30萬資金)。 47.建倉:投資者開始買入看漲的股票。 48.市價總額(總市值):指在某特定的時間內,交易所掛牌交易全部證券(以總 股本計)按當時價格計算的證券總值。可以反映該證券市場的規模大小,由於它是以 各證券的發行量為權數的,所以當發行量大的證券(流通量不一定大)價格變動時對總 市值影響就大。這也是股市中莊家經常通過拉抬大盤股來影響股指的一個重要原因。 49.實多:指資金實力雄厚、持股時間長,不做見跌就買見漲就賣,只圖眼前一 點小利的投資者。 50.浮多:與實多相對,指資金較弱、持股時間短、見漲就賣見跌就買、只圖眼 前利益的小投資者。 51.賣壓:在股市上大量拋出股票,使股價迅速下跌。 52.買壓:買股票的人很多,而賣股票的人卻很少。 53.回檔:在多頭市場上,股價漲勢強勁,但因過快而出現回跌,稱回檔。 54.護盤:股市低落、人氣不足時,機構投資大戶大量購進股票,防止股市繼續 下滑的行為。 55.慣壓:用大量股票將股價大幅度壓低,以便低成本大量買進。 56.盤檔:一是當天股價波動幅度很小,最高與最低價之間不超過2%;二是行 情進入整理,上下波動幅度也不大,持續時間在半個月以上。 57.搶帽子:指當天先低價買進,等股價上升後再賣出相同種類和相同數量的股 票,或當天先賣出股票,然後再以低價買進相同數量和相同種類的股票,以獲取差價 利益。 58.跳空與補空:股市受強烈的利多或利空消息影響,開盤價高於或低於前一交 易日的收盤價,股價走勢出現缺口,稱之為跳空;在股價之後的走勢中,將跳空的缺 口補回,稱之為補空。 59.委比:是衡量一段時間內場內買、賣盤強弱的技術指標。它的計算公式為: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從公式中可以看出,「委比」的取值范圍從-100%至+100%。若「委比」為正值,說明場內買盤較強,且數值越大,買盤就越強勁。反之,若「委比」為負值,則說明市道較弱。 上述公式中的「委買手數」是指即時向下三檔的委託買入的總手數,「委賣手數」是指即時向上三檔的委託賣出總手數。如:某股即時最高買入委託報價及委託量為15.00元、130手,向下兩檔分別為14.99元、150手,14.98元、205手;最低賣出委託報價及委託量分別為15.01元、270手,向上兩檔分別為15.02元、475手,15.03元、655手,則此時的即時委比為-48.54%。顯然,此時場內拋壓很大。通過「委比」指標,投資者可以及時了解場內的即時買賣盤強弱情況。 60.什麼是ST股票:1998年4月22日,滬深證券交易所宣布將對財務狀況和其他財務狀況異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進行特別處理(英文為specialtreatment,縮寫為「ST」)。其中異常主要指兩種情況:一是上市公司經審計兩個會計年度的凈利潤均為負值,二是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低於股票面值。在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被實行特別處理期間,其股票交易應遵循下列規則:(1)股票報價日漲跌幅限制為5%;(2)股票名稱改為原股票名前加「ST」,例如「ST鋼管」;(3)上市公司的中期報告必須經過審計。 61.量比=現在總手/當前已開市多少分鍾/(5日平均總手/240). 若>1表示現在這時刻的成交總手放大;量放大. 62.送紅股、配股以及轉增股本的區別。送紅股是上市公司將本年的利潤留在公司時,發放股票作為紅利,從而將利潤轉化為股本。送紅股後,公司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的總額及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但總股本增大了,同時每股凈資產降低了。配股是指公司按一定比例向現有股東發行新股,屬於發行新股再籌資的手段,股東要按配股價格和配股數量繳納配股款,完全不同於公司尋股東的分紅。而轉增股本則是指公司將資本公積轉化為股本,轉增股本並沒有改變股東的權益,但卻增加了股本規模,因而客觀結果與送紅股相似。轉增股本和送紅股的本質區別在於,紅股來自於公司的年度稅後利潤,只有在公司有盈餘的情況下,才能向股東送紅股;而轉增股本卻來自於資本公積,它可以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潤的多少及時間的限制,只要將公司帳面上的資本公積減少一些,增長率加相應的注冊資本金就可以了,因此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轉增股本並不是對股東的分紅回報。 我國大部分上市公司以送紅股的方式對股東進行回報,這在國外成熟股市上是較為少見的。對中國投資者把訓比例送配股作為「利好」消息,外國投資者難以理解,他們更注重現金紅利,所以發行H股的公司多採取現金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