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持有至到期投資與債券性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的會計處理有什麼不一樣
你好,
很高興為你回答問題!
解析:
總的來說,其二者的核算原則是不相同的,前者是以歷史成本計量屬性來核算的,而後者則是以公允價值屬性來計量核算的!
具體的來說:
持有至到期投資是以歷史成本計量屬性來核算,並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余成本的計算與核算方法進行的。
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是以公允價值計量屬性來核算的。其不僅用實際利率法對攤余成本進行攤余計量,並且在交負債表日,還以公允價值與該日的攤余成本之差來作為公允價值變動,將差額部分計入到「資本公積」中,同時將賬面價值從攤余成本調整到公允價值。
這就是最為根本的區別,也可以這樣來理解,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核算是兩條線,同時進行的,即實際利率進行攤余成本的計算和公允價值的公允價值變動同是進行核算的。
如果還有疑問,可通過「hi」繼續向我提問!!!
⑵ 資產負債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按照可供出售債券的()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的利息。
一、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債券利息收入的會計分錄分兩種情況(在資產負債表日):
1、分期付息、一次還本的債券投資
借:應收利息(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
貸:投資收益(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
借或貸: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
2、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投資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
貸:投資收益(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
借或貸: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
3、兩種情況的區別在於:分期付息、一次還本,其利息屬於流動資產,計入」應收利息「賬戶;到期一次還本付息 ,其利息是長期資產,計入「持有至到期投資」下屬明細賬戶「利息調整」。
二、說明 :
1、企業在持有持有至期投資的會計期間,應當按照攤余成本對持有至到期投資進行計量。在資產負債表日,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債券利息收入,應當作為投資收益進行會計處理。
2、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1) 扣除已償還的本金(在分期還本的情況下);
(2) 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3) 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3、實際利率是指將金融資產在預期存續期間或適用的更短期間內的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為該金融資產當前賬面價值所使用的利率。應當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資時確定,在該投資預期存續期間或適用的更短期間內保持不變。實際利率與票面利率差別較小的,也可按票面利率計算利息收入,計入投資收益。
4、個人理解:在「持有至到期投資」科目下設置了「成本」、「利息調整」和「應計利息」(到期 一次還本付息用)三個明細賬戶。面值就是「成本」賬戶余額。攤余成本就是「成本」賬戶余額與「利息調整」賬戶余額之和。
三、具體規定請參看《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和應用指南及有關教材的講解。
⑶ 資產負債表日的定義及其會計處理
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是指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之間發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項,包括資產負債表日後調整事項和資產負債日後非調整事項兩種。其中,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是指董事會或類似機構批准財務報告報出的日期。、
資產負債表日後調整事項,是指對資產負債表日已經存在的情況提供了新的或進一步證據的事項。
資產負債表日後非調整事項,是指表明資產負債表日後發生的情況的事項。
具體的內容比如分類和處理方式你留個email地址我發給你好了,太多
請採納。
⑷ 資產負債表日,不同情況下企業債權如何進行核算 (寫分錄)
資產負債表日的話,嗯,不同的情況下它就企業在煮,他如果是親切和諧的話,他會寫一分路貝魯。
⑸ 企業發行企業債券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發行時的會計處理:
借:銀行存款
貸:應付債券-面值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或在借方)
利息調整的攤銷
利息調整應在債券存續期間內採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
資產負債表日,對於分期付息、一次還本的債券:
借:在建工程、製造費用、財務費用等科目
貸:應付利息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或在借方)
對於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
借:在建工程、製造費用、財務費用等科目
貸:應付債券-應計利息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或在借方)
⑹ 如果企業的付息日與資產負債表日相差一天,如何做會計分錄
按實際的業務進行會計處理,付息日的賬務處理,直接借利潤分配、貸應付利息。資產負債表日。按資產負債表的相關會計分錄進行做賬。
⑺ 資產負債表日及出售時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
你提供的數據應該是不對的
處置時: 轉入 投資收益 的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應該是處置時的 公允價值 與 上個資產負債表日 的 公允價值 之差。
而不是5000。
如果負債表日 與 處置日 公允價值一樣,那麼轉入 投資收益 的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應該為 0.
這里可能會比較難理解,我是盡量表達清楚些,不知道你能看懂不?
⑻ 求助!!!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會計處理
庚公司會計處理如下:
(1)支付賠款時:
A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營業外支出 10
貸:應付帳款(其他應付款)等 10
B借:預計負債---未決訴訟 40
貸:應付帳款(其他應付款)等 40
C借:應付帳款(其他應付款)等 50
貸:銀行存款 50
A和B是調整2010年的帳,C是做到2011年。
(2)稅法規定,預計負債所產生的損失不允許在預計時稅前扣除,只有在損失實際發生時才允許稅前抵扣,因此需要調減遞延所得稅資產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費用(40*25%=10)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10
(3)調整應交所得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50*25%=12.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所得稅費用 12.5
當然還有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余額轉入未分配利潤及調整盈餘公積這里就不詳細說了,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