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國三大信用評級機構所評定的信用等級有什麼用啊,中國有類似的機構嗎
資本市場上的信用評估機構,對國家、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債券及上市公司進行信用評級,著名企業有美國的:穆迪(Moody's)、標准普爾(Standard & Poor's),惠譽國際(Fitch Rating)和香港的理信評級(CTRISKS Rating)。這些機構所評定信用等級對各國各大型公司企業的經濟發展和金融活動有重大影響。中國也有類似機構。但國外不承認中國類似機構評定的結果。
B. 美國債券市場有哪些指數
美債指數代碼是 CME Globex
美國債券指數基金跟蹤指數的集中度非常高,標的指數主要選擇巴克萊指數系列,尤以巴克萊美國綜合浮動調整指數(Barclays Capital U.S. Aggregate Float Adjusted Index)和巴克萊美國綜合債券指數(Barclays Capital U.S. Aggregate Bond Index)為焦點,資產管理規模佔比達80%以上
C. 美國國債能不能識別是誰買的
國債是不記名的,但持有國債國是記名的,將列入名單。
也就是說美國知道是哪個國家買的國債,但不能知道買了具體哪張。
這個機制保證了美國不能選擇性償還。
D. 美國債券是什麼
美國債券是由財政部代表聯邦政府發行的國家公債,有些是針對美國本國的,有些也供其它國家投資者投資。是由政府機構發行的,而不是個人發行的債務。
E. 500萬美元債券,美國花旗銀行已經鑒定並結論是真的,承兌成難題
能交流一下嗎能交流一下嗎
F. 標准普爾為什麼能給美國債券進行評級
標普是第三方評級機構,他的職責就是獨立行使對各類金融資產進行評級。
其實你也可以給國債評級,只不過你的評級沒有人認可,而標普的評級得到大家的認可,而這種認可是因為標普長期評級的結果基本反映了資產的真實情況,所以大家就認可。
目前國際上得到大家一致認可的評級有三個,一是標普、一是穆迪、一是惠譽國際。它們三者都是獨立評級的。這次標普調降美國國債,而其他兩個還是繼續給美國國債AAA評級。
G. 我的祖上留下一套1935年美國發行的債券,價值一千萬美金,請專業人士幫忙鑒定
??????????????你是千萬富翁??????????????
這么誇張?
H. 美國債券詳解
債券是政府、企業、銀行等債務人為籌集資金,按照法定程序發行並向債權人承諾於指定日期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1]
債券(Bonds / debenture)是一種金融契約,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直接向社會借債籌借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同時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債券購買者或投資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投資者(債券購買者)即債權人[2]。
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由於債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確定的,所以債券是固定利息證券(定息證券)的一種。在金融市場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債券可以上市流通。在中國,比較典型的政府債券是國庫券。
I. 請問哪位大俠清楚1935年美國花旗銀行的債券,現在還可以兌現嗎去哪裡兌現此債券鑒定過,是真的。謝謝
反正這個答案是不會被採納的了!但是要提醒大家小心,
銀行提示過相關信息,前幾年有非法集資兌換美國債券的咋騙案使用的道具就是35年的,具體信息如下:
1935年美國債券一套8件,分別為:信封.正.副本.清單.防偽標簽。經翻譯:美國財政部,美國華盛頓銀行,美國財政部委託美國華盛頓銀行,在世界范圍內發行美國債券,這份債券發行於1935年8月,利息計息到1985年7月30日,每兩年支付利息.六佰萬美元。資本每十年增加一倍(只限資本不計利息),美國債券是定期債券,附帶的利息券可自由買賣,如果其中一張遺失,利息資本將不能支付,無效。各支行可根據兩張同時使用有效,債券單支付美元,並且永久有效。總統:富蘭克林.德蘭.羅斯福。美國財政部委託美國華盛頓銀行從1935年開始在世界范圍內發行美元債券總計金額兩佰伍拾伍億美元。債券收入由美國財政部收取,用於支持摩根索計劃的執行,收入分配給美國的各家分行按排資金和利息餘款的支付。財政部指派華盛頓銀行和分行計算利息,利息永久有效,由世界資委員會確認。8種面值:兩千萬.壹仟萬.伍佰萬.兩佰萬.壹佰伍拾萬.壹佰萬.伍拾萬.貳拾萬。財政部享利摩根索。美國財政部美元債券。特別用途的珠寶收據。客戶:湯恩伯。1935年6月30日T50.gotol.rectmgrLavs.325公斤,(翻譯不出什麼貴重物品)其中黃金飾品1.5公斤。總統:富蘭克林.德蘭.羅斯福。中間人:摩根索。
J. 在中國辨別美國債券的權威機構是哪裡
「兩房」終獲美國政府出手搭救,這讓包括中國在內的「兩房」債權人鬆了一口氣。然而美國政府的出手意味著美國財政赤字將創歷史新高,美國國債的信用評級可能被調降,或將包括中國在內的美國國債債權人套得更深。 「只要有如此規模龐大的外匯儲備在,那麼不是這里損失,那裡也會損失。」社科院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張斌昨天表示,被美國國債深套,主權財富基金或外匯儲備出海抄底不成,反成「墊被」的不只是中國,這是包括日本在內的許多國家的共同困境,「問題的症結在於我們是否需要那麼多外匯儲備?」 「兩房」獲救的悖論 公開資料顯示,「兩房」共持有5.4萬億美元的未清償債務,約佔美國住房抵押貸款市場總規模的40%。如果「兩房」破產倒閉,全球金融市場將出現大幅動盪,那些「兩房」的債權人處境可想而知。 對於美國政府的救助計劃,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秘書長張明分析認為,這意味著2008年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將達到歷史新高,與「兩房」資產組合有關的信用風險,大部分將轉移到美國政府的資產負債表上。新增美國國債的信用評級可能被調降,存量國債的市場價值可能縮水,從而給國際債權人造成資產損失。」 而據美國財政部國際資本流動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6月,我國持有美國國債5038億美元。 「不是這里虧,就是那裡虧,羊毛都是出在我們身上。」張斌形象地說,「毫無疑問,在美國爆發的這場次貸危機中,包括中國、日本等國在內的國家,成了強有力的買單者。」 對此,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梅新育的看法較為樂觀。他表示,我國外匯儲備管理採用「持有到期」的策略。存量美國國債市值降低,這對於持有債券不到期就轉手的投資者來說有損失,但官方儲備管理通常是持有債券到期收回本息。 買還是不買「都是虧」 作為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者之一,中國央行目前正為如何處置所持美國國債感到左右為難:如果央行停止購買美國債券,其原有投資將陷入虧損,因為購買美國國債收益率僅3%;如果繼續購買,人民幣的升值因素也將導致虧損。 「除了收益率損失外,央行所持美元債券還將遭受匯率損失和價差損失。」海通證券宏觀經濟高級分析師陳勇稱。 盡管遭遇多重風險,央行目前卻無法停止繼續購買美元債券,因為這將導致美元貶值,引發中國原有投資進一步損失。陳勇表示,這一兩難處境是人民幣匯改滯後所造成的,由於結售匯機制,央行不得不持有巨額外匯儲備,也不得不持有巨額美元債券資產;而美元一旦惡化,「我們是大戶」,風險自然更大些。 紐約時報上周五報道稱,因在美國公債和抵押貸款市場的投資價值縮水,央行已經開始與中國財政部就充實其資本金的方式問題進行了會談。 該報稱,財政部最有可能採取的方式是,直接將其他政府機構的債券轉至央行。報道還稱,由財政部注資將降低央行獨立性。財政部對人民幣升值一直抱反對態度,這或將對央行產生一定影響 「僅僅是沖擊的開始」 在張明看來,持有1.8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之後,中國已被美國資本市場深度套牢,全身而退的機會幾乎為零。他分析稱,中國政府很難通過多元化外匯儲備來規避風險。如果中國每年不購買1500億美元左右的機構債,而改為購買其他金融產品,將會面臨其他問題。例如,如果中國政府購買更多美國國債,將會導致國債收益率下降;如果購買更多企業債,外匯儲備面臨的風險將會上升。當然,中國可以轉而購買其他國家的金融資產,但是這種做法也存在許多問題。例如,歐元資產太貴,日元資產收益率太低。任何國家資本市場的交易成本都高於美國。 「如果我們不下決心糾正國際收支雙順差格局,那麼中國的宏觀經濟、中國的外匯儲備資產的安全將面臨越來越嚴重的沖擊,『兩房』危機可能僅僅是沖擊的開始。」張明說。 外管局出手的尷尬 不僅僅是持有巨額美元債券資產。值得一提的是,盡管中投屢戰屢敗,但中國外儲出海的步伐依然「矯健」。據財經網報道,截至今年8月底,中國外管局已在近50家英國上市公司分持1%以下的股權,這些公司既包括巴克萊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英國天然氣公司、吉百利、英國電力公司、聯合利華、樂購、傳播公司等,還有力拓、必和必拓亦名列其中。 而此次外管局上陣,外匯儲備的大規模出海歐洲似乎運氣也並不好,恰恰趕在「歐元區的危機」,變身成了「歐元或英鎊資產」。就在這個8月,歐元區的「次貸問題」開始浮現,長期堅挺的歐元和英鎊大幅跳水。統計顯示,自8月11日-9月8日間,歐元兌人民幣貶值5.45%,兌美元貶值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