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負利率國債還有購買者
負利率,是指名義負利率並不直接等於真實收益。所以無論正與負對於實際收益而言並沒有大影響,也就不會影響購買者購買。
負利率就是將通常的存款利率改為負值。有時適用於央行接受民間銀行存款時的利率。一般而言銀行向央行存款時可獲得利息,但在負利率情況下反而需要支付手續費。銀行將錢存入央行會出現縮水,因此有望促使銀行積極放寬面向企業的貸款。例如2016年1月29日日本央行宣布實行-0.1%的負利率,將從2016年2月16日起執行。
B. 為什麼會有負利率的債券
經濟形勢不好,央行通過非常規手段刺激經濟。目前歐元區普遍都是負利率,基準利率基本都在零以下,發行負利率國債也很正常。
通常來講,這一般都發生在經濟情況疲軟,經濟面臨衰退跡象,甚至已經陷入衰退的情況下。央行希望通過超級寬松的貨幣政策,用負利率來向市場提供充足的流動性資金。
(2)負利率債券出現的背景擴展閱讀
債券原始投資者購入債券時應支付的市場價格,它與債券的面值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理論上,債券發行價格是債券的面值和要支付的年利息按發行當時的市場利率折現所得到的現值。
由此可見,票面利率和市場利率的關系影響到債券的發行價格。當債券票面利率等於市場利率時,債券發行價格等於面值;
當債券票面利率低於市場利率時,企業仍以面值發行就不能吸引投資者,故一般要折價發行;反之,當債券票面利率高於市場利率時,企業仍以面值發行就會增加發行成本,故一般要溢價發行。
C. 中國首次發行負利率主權債券,這會給我國帶來哪些好處
負利率主權債券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首先我們必須考慮發行所謂的負利率債券,我們必須對它進行幾種分析,在通常情況下,所謂的負利債券只是債券的票面利率相對較低,並不一定是完全真實的負利率,由於發行時許多債券都是打折發行的,例如實際上以折扣價發行的面值為100元的債券的發行價為80元。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所謂的負利率就相對簡單了我們當前負利率債券的邏輯是,遠低於你所在國家的中央銀行實施的利率水平。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將錢存入銀行,你可能會損失甚至更多,如果用它購買中國國債,損失可能不會那麼大,這也是減少兩個弊端的一種方法,最終結果是,人們寧願購買負利率的債券,也不願將錢存入銀行,因此這里債券的負利率可能並不像每個人想像的那麼簡單。
D. 為什麼瑞士發行負利率國債
瑞士央行不想讓外國資金流入瑞士,所以發行負利率國債。
降低通貨膨脹率。
降低對歐洲央行的依賴,緩解歐洲銀行間市場壓力。
迫使資金充裕的國家核心銀行向實體經濟借貸。
E. 負利率債券為什麼有人買
因為那些機構在購買負利率債券之後,還是有收益的,並且還有個特別關鍵的點在於當前全球經濟下行。在過去的那些年,歐洲和日本實行的是過於寬松的貨幣政策,存款利率是一降再降,這樣長久以往就會造成市場上充滿大量的現金,可投資產品供不應求,負利率債券由此出現,因而機構們不得不買負利率債券。
負利率債券的國債還是要高於借貸成本。這是因為長期國家利率為負數,那麼這就導致金融系統的資金成本比較低,若是國債負利率的利率損失要低於金融系統的資金成本損失,那麼投資負利率國債也是有著正收益的。
(5)負利率債券出現的背景擴展閱讀
負利率國債可能會一年比一年低,如果市場利率會持續降低,那麼早買絕對是要勝過晚買的,所以兩者相比較,損失越小的是當前必買的。
若是央行一直持續進行寬松周期,在零利率甚至負利率的基礎上,對債券進行資產購買,從而推升債券價格,進一步壓低收益率,以此向市場投放資金,並進一步擠出流動性。那麼在此之前,投資國債的資本無疑是優先獲得央行「撒錢」的,這樣反而是賺。
F. 負利率日債是什麼
負利率日債是日本發行的負利率債券。
負利率債券是指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機構直接向向投資者發行名義負利率為負的債權債務憑證。
負利率多少有點顛覆人們想像中的存款應該收利息的公理。縱然低利率在現實生活中看起來荒誕不經,但是經濟學理論已經說明,如果人們擁有太多現金而不願意擴大消費,就可能造成「流動性」陷阱,這點經濟學家凱恩斯有過論述。隨著很多資金窖藏起來,對於經濟狀況改善大為不利,那麼這個時候為了鼓勵人們不持有現金,有必要對現金進行「征稅」。
這是過去的理論,如今「現金」的定義擴散到存款甚至流動性高的債券,而一般儲蓄者在支持投資方面的重要性其實更多被銀行系統替代,換而言之,在通縮狀況之下,最大的問題不是人們不消費,而是銀行不放貸。在經濟狀況不好的時候,銀行惜貸符合銀行經營理性,但是對於投資復甦則是雪上加霜。如此情況之下,給予存款尤其是銀行存款以懲罰性利率也可以理解。
G. 中國首次發行負利率主權債券,為何在國際上被瘋搶
相信很多對金融業熟悉的人都已經知道了中國首次發行負利率主權債券,當然很多人對負利率主權債券非常陌生,下面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負利率債券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機構直接向投資者發行名義利率為負的債權債務憑證,這么說我想很多人還是不太理解,打個比喻大家就能理解了,就比如你花100買了負利率債券,但最後有可能會拿到99元,當然這種負利率債券讓很多老百姓非常不理解,因為大家都是把錢放到銀行能拿到利息的,而負利率債券是沒有利息的,反而會賠錢,那為何中國首次發行負利率主權債券在國際上會被瘋搶呢,我認為是外資看好中國經濟前景的原因。
其實從這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中國崛起是必然的,也已經開始崛起了,那麼你認為中國的負利率主權債券為何在國際上被瘋搶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H. 為什麼要發行負利率國債
負利率國債,顧名思義,就是你購買國債,不但不能獲得收益,而且很可能是零利率或者負利率。此前,英國,德國等相繼發布負利率國債,歐元區負利率債權可謂是遍地開花,全球超過半數的負利率債權在歐元區,英國雖然脫歐了,但是在負利率國債方面,和歐元區步調一致。歐元區經濟並不樂觀,債務問題直接把歐元區經濟拖入泥潭,從當年的希臘危機,到現在的義大利債務問題,歐元區的債務問題就沒斷過。
早在去年,德國就發行負利率債權,此前英、法、德是歐元區經濟的支柱,英國脫歐以後德國和法國成為經濟支撐,歐元區不但國債負利率,利率也是負數。此前丹麥甚至推出了負利率房貸,舉例說明,假如你貸款買房,銀行不但不收你利息,還會給你利息,就這么魔幻。丹麥銀行認為與其把錢放在歐央行負利率,還不如把錢用於國內,還能拉動一下經濟。
我是Roseview財經,更多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
I. 中國首次發行負利率主權債券,為何在國際上卻被瘋搶
在國際上卻被瘋搶的原因有:預期歐元利率將進一步下行、中國主權債券信用高、外資看好中國經濟前景。
一、預期歐元利率將進一步下行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市場接受以歐元計價的中國負利率主權債券,表明投資者預期歐元利率還有進一步下行空間,這些投資者可以更低的收益率(即更高的債券價格)賣出負利率債券,從而獲取正收益。
新冠疫情暴發後,歐洲央行貨幣寬松再度加碼,歐元區負利率盛行,其中11月18日德國5年期國債收益率為-0.76%。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陳健恆認為,由於歐洲疫情反復,通脹走弱,而歐央行貨幣政策開始加碼,但財政政策暫時沒有更大的新舉措出台,歐洲復興計劃要從明年二季度才開始實施。因此,往後看一兩個季度,基本面和供需關系可能仍會壓制歐元區利率,使得歐元區利率維持低位甚至繼續走低。
二、中國主權債券信用高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認為,雖然這次歐元主權債券以很低的負利率發行,但在歐洲金融市場上,這一利率水平還要高一點。從投資者角度看,收益率相對來說並不低,是合算的。而且中國政府也不會存在信用風險,是靠得住的。
王青認為,市場接受以負利率發行的中國主權債券,也顯示國際投資者對中國主權信用抱有很高信心。
據悉,標普全球評級和惠譽評級均授予此次發行的歐元主權債券「A+」評級,與中國「A+」主權評級一致。也就是說,中國的主權債券對外資來說更安全,投資風險比較小。
三、外資看好中國經濟前景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目前歐元區的存款基準利率已經是負值,歐洲多國長期國債收益率也是負利率區間,在此背景下,國際投資者搶購中國主權債券,實際上也反映了他們看好中國經濟前景、對中國經濟更有信心。
財政部表示,此次發行採用「三地上市、兩地託管」模式,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盧森堡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證券交易所三地上市。
在溫彬看來,財政部順利發行40億歐元主權債券,有利於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對於完善歐元主權債券收益率曲線具有積極的意義。
(9)負利率債券出現的背景擴展閱讀
中國首次發行負利率主權債券
11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順利發行40億歐元主權債券。其中,5年期7.5億歐元,發行收益率為-0.152%;10年期20億歐元,發行收益率為0.318%;15年期12.5億歐元,發行收益率為0.664%。
財政部表示,此次發債是2019年重啟歐元主權債券發行後連續第二年發行,取得了截至目前我國境外主權債券發行的最低收益率。其中5年期採用溢價發行,票息0%,首次實現負利率發行。
從簿記情況看,國際投資者認購踴躍,訂單規模達到發行量的4.5倍。投資者群體豐富,涵蓋央行、主權基金、超主權類及養老金、資管和銀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