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證券市場 » 如果債券需求過剩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如果債券需求過剩

發布時間: 2021-05-30 09:39:09

⑴ 預期利率升高 導致 債券需求量減少我怎麼也想不懂啊。。

這里說的利率應該是存款利率。債券雖然是低風險,但相比與銀行存款,他的風險還是要高一些。如果債券的收益率是5%,存款是2%,可能很多人願意去買債券,如果存款利率變成了4%,就有些人寧願少掙一點錢也要降低風險了。如果存款是5%,那麼就沒人買債券了,這就是為什麼說預期利率升高導致債券需求量減少了。

⑵ 為什麼,貨幣供給過剩,人們會買入債券 利率下降

供求關系決定的。

貨幣供應增加,就是錢多了。錢多了,債券需求就增加,債券價格就上升。而錢多了,借錢的人選擇就多了,貸款的人就要壓價爭取客戶,利率自然要下降。而債券價格上升本身也會帶來利率下降的結果,貸款利率下降也會導致債券價格上升。這是互相影響的。

⑶ 如果債券市場價格波動很大,則利率將發生什麼變化

債券市場價格與利率成反比例關系波動,債券市場價格高則利率低,反之,債券市場價格走低則利率走低。存款更容易變現但是利潤低,因為,債券不容易變現但是利潤相對高。二者同時在市場上出售,暫時達成平衡。 一旦利率升高,意味著投資存款的收益升高,一部分人就會因為債券的流動性不盡如人意而將原本購買債券的錢去存款,這樣對債券的需求就少了,為了賣出更多的債券,債券的價格就會下跌。反之亦然。

⑷ 債券需求增加為什麼會導致 債券利率將下行

因為債券價格上升,息率就會下跌。
例如100元債券有10元票面利息,如果你用105元買入時就只有5元利息了!

⑸ 對債券的需求減少,到期收益率怎麼變

到期收益率和市場利率有關,取決於利率的期限結構。市場利率越低,到期收益率越高,反之越低。

⑹ 如果政府在公開市場上買進債券,會如何影響總需求呢為什麼謝謝

政府在市場上買賣債劵是一種貨幣政策,用以控制貨幣供應量,一般叫公開市場業務.
當政府在公開市場上賣出債劵,即政府發行債劵,假如你是市場上的企業,你用100億買了政府的債劵,即你的可用於投資的資金會減少100億,那麼,市場上的貨幣量便減少了100億.
而政府買進債劵,則等於政府向市場供應貨幣,如上,若政府用100億買進你手頭上的債劵,政府給了你100億,而你把債劵賣給政府,你便多了100億可用作投資或消費的資金,結果是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多了100億.

然後,你的第二個問題,是如何影響總需求.
當政府在公開市場上買進債劵,即向市場上供應貨幣,市場上貨幣量增多,
一部份會用於儲蓄,一部份會用於投資,一部份會用於消費,若用於後者,那麼,市場上的總需求便會上升了.貨物供應若不能跟上,就會引起通貨膨脹.

而現在的中國採取緊縮貨幣政策,你可以注意到政府會在公開市場上發行債劵用以回收資金.
不知以上的回答是否已解決你的問題呢.

⑺ 債券需求增加,怎麼導致債券供給減少

債券需求增加 流動貨幣減少 利率上升

主要是用分析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均衡的工具

⑻ 如果股票的價格下跌,債券的需求量怎麼變化

interest rate (利率)下降,股價下跌,但會使得借貸更容易也更便宜,於是對債券的需求會增加,特別是對高收益債券的需求會增加,債券的價格也會隨之上升。

只要記住,
interest rate下降,股價會跌,債券的價格會漲
interest rate 上升,股價會漲,債券的價格會跌

⑼ 影響債券償還期限的因素主要有 A債券票面金額B債務人資金需求時限C市場利率變化D債券變現能力

影響債券償還期限的因素主要有債務人資金需求時限、市場利率變化、債券變現能力。採取期中償還方式,可以分散發行人到期一次償還本息的壓力,同時,先償還一部分本金可以增加債券對投資人的吸引力。

延期償還,發行人在發行債券時約定債券到期後,投資者有權決定,是否繼續按原定利率持有債券到未來的指定日期再償還。

這種方式,通常在市場利率不變和下降的情況下,投資者才接受; 對發行人來說,如果在市場利率變動不大,與投資者簽訂延期償還債務的條款,可以節省發行新債券的成本支出。

(9)如果債券需求過剩擴展閱讀

在債券到期之前部分或全部償還本金的償還方式。在採取期中償還時,部分償還就是經過一段時間後將發行額按一定比例償還給投資者。一般是每半年或一年償還一批,其目的是減輕債券發行人一次償還的負擔。部分償還按時間劃分又可分為定時償還和隨時償還。

定時償還是在債券到期前分次在規定的日期按一定的比例償還本金。定時償還的償還日期、方式、比例都是在債券發行時就已確定並在債券的發行條件中加以註明。

隨時償還是一種由發行者任意決定償還時間和金額的償還方式。這種償還方式完全憑發行者的意願,有時會損害投資者的利益,在實際中並不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