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債券籌資的優缺點..
債券籌資的優缺點:
一、債券籌資的優點:
1.資本成本較低。與股票的股利相比,債券的利息允許在所得稅前支付, 公司可享受稅收上的利益,故公司實際負擔的債券成本一般低於股票成本。
2.可利用財務杠桿。無論發行公司的盈利多少, 持券者一般只收取固定的利息,若公司用資後收益豐厚,增加的收益大於支付的債息額,則會增加股東財富和公司價值。
3.保障公司控制權。持券者一般無權參與發行公司的管理決策, 因此發行債券一般不會分散公司控制權。
4.便於調整資本結構。在公司發行可轉換債券以及可提前贖回債券的情況下,便於公司主動的合理調整資本結構。
二、債券籌資的缺點:
1.財務風險較高。債券通常有固定的到期日,需要定期還本付息,財務上始終有壓力。在公司不景氣時,還本付息將成為公司嚴重的財務負擔,有可能導致公司破產。
2.限制條件多。發行債券的限制條件較長期借款、融資租賃的限制條件多且嚴格,從而限制了公司對債券融資的使用,甚至會影響公司以後的籌資能力。
3.籌資規模受制約。公司利用債券籌資一般受一定額度的限制。我國《公司法》規定,發行公司流通在外的債券累計總額不得超過公司凈產值的40%.
⑵ 籌資費用和使用費用有何區別
"籌資費用" 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
1、企業發生財務費用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生產經營過程所需的資金通常財務費用又稱為籌資費用.但罰息是指企業在籌集資過程中違反銀行有關結算制度而發生的一種懲罰性利息支出從性質上分析罰息不屬於籌集資金費用不能通過「財務費用」帳戶核算
文獻來源
2、籌資費用是指在資金籌集過程中支付的各項費用包括發行股票、債券支付的印刷費、發行手續費、律師資、資信評估費、公證費、擔保費、廣告賈等等
3. 使用費用是等於經營、投資和籌資三類活動發生的財務費用.
⑶ 債券資本成本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由於利息費用計入稅前的成本費用,可以起到抵減所得稅的作用。因此按一次還本、分期付息的借款或券成本的計算公式分別為:
式中:Rb----債券利率。
⑷ 財務管理公司債券資本成本率計算
債券資金成本率=(債券面值*票面利率)*(1-所得稅率)/[債券的發行價格*(1-債券籌資費率)]*100%
=(250*12%) *(1-33%)/[250*(1-3.25%)]*100%
=8.31%
因為是平價發行,簡便方法,
該債券的資本成本=[12%*(1-33%)]/(1-3.25%)=8.31%
債務利息可以稅前扣除,因此債務的資本成本是用稅後資本成本,R是利息率,R(1-T)即稅後利息率,也就是資本成本了。
得稅無論是否有這筆融資都存在,不是計入這個用字費用,有了這筆融資,利息支出多了M*R,則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得額少了M*R,所得稅減少m*r*t,用資費用總額=mr-mrt=mr(1-t)
(4)債券資金籌集費擴展閱讀:
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需要的資本,主要包括自有資本和借入長期資金兩部分。借入長期資金即債務資本,要求企業定期付息,到期還本,投資者風險較少,企業對債務資本只負擔較低的成本。但因為要定期還本付息,企業的財務風險較大。
自有資本不用還本,收益不定,投資者風險較大,因而要求獲得較高的報酬,企業要支付較高的成本。但因為不用還本和付息,企業的財務風險較小。所以,資本成本也就由自有資本成本和借入長期資金成本兩部分構成。
資本成本既可以用絕對數表示,也可以用相對數表示。用絕對數表示的,如借入長期資金即指資金佔用費和資金籌集費;
用相對數表示的,如借入長期資金即為資金佔用費與實際取得資金之間的比率,但是它不簡單地等同於利息率,兩者之間在含義和數值上是有區別的。在財務管理中,一般用相對數表示。
⑸ 用資費用和籌資費用(發行費用)分別指什麼呢
1、用資費用是企業使用資金過程中支付的費用,例如股利,利息等,籌資費用是企業籌集資金支付的費用,例如發行債券的手續費,發行股票的手續費等。用資費用+籌資費用就是企業籌集資金的全部費用,及資本成本。
2、籌資費用是指企業(民間非營利組織)在籌集資本活動中為獲得資本而付出的費用,通常是在籌資時一次全部支付的,在獲得資本後的用資過程中不再發生。因而屬於固定性的資本成本。屬於財務費用。
(5)債券資金籌集費擴展閱讀
籌資渠道
A、國家財政資金:是國家對企業的直接投資或稅前還貸、減免各種稅款形成的。
B、銀行信貸資金:是銀行對企業的各種貸款。
C、非銀行金融資金:是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租賃公司等提供的各種金融服務。
D、其它企業資金:企業間相互投資、商業信用形成的債權、債務資金。
E、居民個人資金:形成民間資金來源渠道。
F、企業自留資金:企業內部形成的資金,如,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
G、外商資金:國外商人投資國內企業所引進的國外貨幣。
⑹ 用資費用與籌資費用的區別和聯系
用資費用是企業使用資金過程中支付的費用,例如股利,利息等,籌資費用是企業籌集資金支付的費用,例如發行債券的手續費,發行股票的手續費等。用資費用+籌資費用就是企業籌集資金的全部費用,及資本成本。
用資費用是指因使用資金而付出的代價,比如向股東支付的股利或向債權人支付的利息等,用資費用也可以這樣理解,由於企業使用資金,佔用了資金的使用期間,從而產生了使用資金的成本。亦可理解為資金的機會成本。
籌資費用是指企業(民間非營利組織)在籌集資本活動中為獲得資本而付出的費用,通常是在籌資時一次全部支付的,在獲得資本後的用資過程中不再發生。因而屬於固定性的資本成本。屬於財務費用。
(6)債券資金籌集費擴展閱讀:
企業籌資的方式
1 、吸收直接投資
是指企業按照「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原則,直接吸收國家、法人、個人和外商投入資金的一種籌資方式。吸收直接投資是非股份制企業籌集權益資本的基本方式。吸收直接投資的實際出資額中,注冊資本部分形成實收資本;超過注冊資本的部分,屬於資本溢價,形成資本公積。
2 、發行股票籌資
是指以發行股票的方式進行籌資,是企業經濟運營活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籌資手段。股票作為持有人對企業擁有相應權利的一種股權憑證,一方面代表著股東對企業凈資產的要求權;另一方面,普通股股東憑借其所擁有的股份以及被授權行使權力的股份總額,有權行使其相應的、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極其決策進行控制或參與的權利。
3 、發行債券籌資
指企業通過發行債券來籌集資金的方式。債券籌資是企業一種重要的籌資方式,其籌資范圍很廣。若發行的債券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債券可以在市場上自由轉讓、流通。
4 、銀行借款籌資
銀行貸款籌資是指企業通過向銀行借款以籌集所需資金。
5、商業信用籌資
商業信用籌資是商業企業採用的短期籌資方式。商業信用是指商品的賒銷,它有三種方式:欠帳、期票和商業承兌匯票。工商業使用最普遍的是欠帳方式。
7、 租賃籌資
租賃籌資是指出租人以收取租金為條件,授予承租人在約定的期限內佔有和使用財產權利的一種契約性行為。其行為實質是一種借貸屬性,不過它直接涉及的是物而不是錢。
⑺ 債券的籌資
優點
(1)資本成本低
債券的利息可以稅前列支,具有抵稅作用;另外債券投資人比股票投資人的投資風險低,因此其要求的報酬率也較低。故公司債券的資本成本要低於普通股。
(2)具有財務杠桿作用債券的利息是固定的費用,債券持有人除獲取利息外,不能參與公司凈利潤的分配,因而具有財務杠桿作用,在息稅前利潤增加的情況下會使股東的收益以更快的速度增加。
(3)所籌集資金屬於長期資金
發行債券所籌集的資金一般屬於長期資金,可供企業在1年以上的時間內使用,這為企業安排投資項目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
(4)債券籌資的范圍廣、金額大
債券籌資的對象十分廣泛,它既可以向各類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籌資,也可以向其他法人單位、個人籌資,因此籌資比較容易並可籌集較大金額的資金。
缺點
(1)財務風險大
債券有固定的到期日和固定的利息支出,當企業資金周轉出現困難時,易使企業陷入財務困境,甚至破產清算。因此籌資企業在發行債券來籌資時,必須考慮利用債券籌資方式所籌集的資金進行的投資項目的未來收益的穩定性和增長性的問題。
(2)限制性條款多,資金使用缺乏靈活性
因為債權人沒有參與企業管理的權利,為了保障債權人債權的安全,通常會在債券合同中包括各種限制性條款。這些限制性條款會影響企業資金使用的靈活性。
⑻ 債券利息,股票承銷商的傭金屬於籌資費用嗎
股票承銷商的傭金屬於籌資費用,債券利息屬於用資費用。
籌資費用是指企業(民間非營利組織)在籌集資本活動中為獲得資本而付出的費用。通常是在籌資時一次全部支付的,在獲得資本後的用資過程中不再發生。因而屬於固定性的資本成本。屬於財務費用。
用資費用是指因使用資金而付出的代價,比如向股東支付的股利或向債權人支付的利息等。顯然,股利不屬於財務費用。 用資費用並不是在籌資時就已經實際支付了,而是在未來支付。
⑼ 企業通過發行債券籌集到得資金是以債券面值還是發行價格計算的
企業通過發行債券的方式籌集的資金是以發行價格減去發行費用後所得計算的。
⑽ 籌資費用有哪些
民間非營利組織費用的核算:
一、管理費用的核算
管理費用是指民間非營利組織為組織和管理其業務活動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民間非營利組織董事會(理事會或者類似權力機構)經費和行政管理人員的工資、獎金、津貼、福利費、住房公積金、住房補貼、社會保障費、離退休人員工資與補助。
以及辦公費、水電費、郵電費、物業管理費、差旅費、折舊費、無形資產攤銷費、存貨盤虧損失、資產減值損失、因預計負債所產生的損失、聘請中介機構費和應償還的受贈資產等。
二、民間非營利組織應設置管理費用賬戶。
現金、存貨、固定資產盤虧等,根據管理許可權報經批准後,按照相關資產賬面價值扣除可以收回的保險賠償和過失人的賠償等,借記本賬戶,按照可以收回的保險賠償和過失人賠償等。
(10)債券資金籌集費擴展閱讀:
動機要求:
(一)動機:
1、擴張:擴大規模。
2、償債:
3、調整資金結構:降低資金成本和風險。
4、混合動機:即要擴大規模,又要償債。
(二)籌資原則:
1、規模適當原則:合理確定資金需求量,努力提高籌資效率。
2、方式經濟原則:研究投資方向,提高投資效果。
3、籌措及時原則:適時取得資金來源,保證資金投放需要。
4、資金結構合理原則:合理安排資本結構,保持適當的償債能力。使風險小,成本低。
5、來源合理原則:遵守國家有關法規,維護各方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