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證券賬戶購買債券的利息是每年發放還是拋出後或贖回後發放 2.債券到期後,資金是自動發放到賬戶嗎
證券賬戶購買債券的利息是每年發放是每年發放的(註:一般上市交易的債券都是每年支付一次利息,但有些國債是按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但是現在債券交易是按凈價交易,全價結算的,所謂的凈價就是不計算應計利息的債券交易價格,全價就是把凈價加上當期起息日到當天為止的應計利息,注意債券交易是按兌付日才支付利息或本金的,但是其利息計算則是按每天進行計算,作為應計利息項顯示在交易行情中,這個應計利息是債券交易的買方在交易時當前為止代為墊付應計利息的,要等到該期兌付日支付利息時才能真正的收到的。
債券到期後,相關的資金是自動發放到帳戶的,但前提是該債券發行者是沒有違約。
B. 持有至到期投資 債券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利息 今年1月2日購入 初始計量時要不要做 借:應收利息
因為你債券是1月1號發行的,自然到了第二年1月1就滿了一年的計息期啊,又因為1月5號才發利息,你1月2號買了他,當然要作為應收項目了,就是已到期但未發放的的利息!
要把到期尚未領取的利息計提出來,所以要借應收利息,放在這個臨時的賬戶里
5號的時候再貸應收利息把它轉出來。
C. 債券利息應該怎麼算
1、債務利息計算公式:本金X年利率(百分數)X存的總時間
2、含義:債券利息(debentureinterest),是指基金資產因投資於不同種類的債券(國債、地方政府債券、企業債、金融債等)而定期取得的利息。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一個基金投資於國債的比例,不得低於該基金資產凈值的20%。
3、利息核算:債券利息分期支付的,債券到期的賬面價值等於面值,企業只需按面值償付債券本金,則會計處理為:借:應付債券——債券面值貸;
銀行存款債券利息同本金一起到期償付的,債券到期企業償付本息時,會計處理為:借:應付債券——債券面值應付債券——應計利息貸:銀行存款
(3)購買債券每年應發放利息擴展閱讀:
債券利息所得稅的收取:
1、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付息:
以現金方式,自動計入客戶賬戶。不扣利息所得稅。若是到期還本付息,資金到賬包括本金和當期利息。
2、其他債券付息:
以現金方式,自動計入客戶賬戶。對個人投資者按利息收入的20%收取個人利息所得稅,機構投資者不用扣稅。
其中債券日常交易的價格與利息稅沒有直接關系,客戶在中途賣出得到的利息不用扣除利息稅,只有在派息和到期兌付時,才涉及利息稅問題。
我國交易所市場對附息債券的計息規定是,全年天數統一按365天計算;利息累積天數規則是「按實際天數計算,算頭不算尾、閏年2月29日不計息。」
D. 債券應計利息如何計算
應計利息額:指「起息日」至「成交日」所含利息金額;從「起息日」當天開始計算利息。應計利息額=票面利率÷365(天)×已計息天數。應計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365天×計息天數。註:1、年度天數:1年按365天計算,閏年2月29日不計算利息。2、計息原則:「算頭不算尾」,即「起息日」當天計算利息,「到期日」當天不計算利息;交易日掛牌顯示的「每百元應計利息額」是包括「交易日」當日在內的應計利息額;
E. 購買債券,得到國家發每個月的利息都是一樣的嗎那為什麼又有利息調整
如果調整了就不一樣,調整前的時間按之前的算,之後的按調整後的算。兩個時期不同利息
F. 購買債券時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支付的利息為什麼不算投資收益
購買債券時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支付的利息,是您購買債券時附加的一項資產,您是支付了對價的,不是您的收益,所以不算投資收益的。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0-10-3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G. 持有至到期投資 債券發行日和購買日是1月1日,每年12月31日支付利息。入賬價值需要扣除應收利息嗎
不需要的,入賬價值扣除應收利息的情況是,購買價款中包含未發放的利息,發行日還沒有未發放的利息,購買價款加相關稅費就是入賬成本
H. 老師,請問購買債券取得的利息收入應怎樣列會計分錄
1、購買債券時已含有但未發放的利息: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支付的買價)
應收利息(購買的當天有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
投資收益(支付的相關手續費用)
貸:銀行存款(支付的全部價款)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利息2、持有期間債券的利息收入:借:應收利息 貸:投資收益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利息
I. 買債券的人需要付利息嗎為什麼
買債券的人不需要支付利息,債券利息是由發行債券的公司或部門支付的。如國債利息是由財政部支付。
J. 我想購買一年期國債,年利率是多少
要看具體發行的是哪期國債,幾年期,什麼類型的,可以嘗試協助您查詢。
國債分為憑證式國債、記賬式國債和儲蓄國債(電子式)三種:
憑證式:到期兌付:憑證式國債從購買之日起計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不計復利,不扣利息稅,逾期不加計利息。
提前兌付:應計利息=提前兌付本金*提前兌付分檔利率*(自起息日對月對日計算的整年數+不足整年的剩餘天數/當年計息年度實際天數)。
例:2005年6月1日起息,2007年6月8日提前兌取,實際持有天數為2年+7天。提前兌付時,必須一次性全額兌付,並按兌取本金的1‰收手續費。
記賬式國債收益包括三部分:
持有期間的利息收益;
記賬式國債付息方式採用年付或半年付,利息再投資可以獲取再投資收益;
資本利得:記賬式國債價格由市場利率和供求關系決定,低買高賣可以獲取價差收益;同理,也可能會相反操作帶來損失。
儲蓄國債:以財政部相關規定及各期儲蓄國債發行公告為准。一般情況下儲蓄國債利率高於同期限的整存整取定期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