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個3年期債券,票面利率6%,每年支付一次利息,到期收益率4%面值100計算該債券的內在價值是多少
如何計算債券收益率
債券收益率是債券收益與其投入本金的比率,通常用年率表示。債券收益不同於債券利息。由於人們在債券持有期內,可以在市場進行買賣,因此,債券收益除利息收入外,還包括買賣盈虧差價。
投資債券,最關心的就是債券收益有多少。為了精確衡量債券收益,一般使用債券收益率這個指標。決定債券收益率的主要因素,有債券的票面利率、期限、面額和購買價格。最基本的債券收益率計算公式為:
■債券收益率=(到期本息和-發行價格)/(發行價格*償還期限)*100%
由於持有人可能在債券償還期內轉讓債券,因此,債券收益率還可以分為債券出售者的收益率、債券購買者的收益率和債券持有期間的收益率。各自的計算公式如下:
■出售者收益率=(賣出價格-發行價格+持有期間的利息)/(發行價格*持有年限)*100%
■購買者收益率=(到期本息和-買入價格)/(買入價格*剩餘期限)*100%
■持有期間收益率=(賣出價格-買入價格+持有期間的利息)/(買入價格*持有年限)*100%
這樣講可能會很生硬,以下筆者舉一個簡單的案例來進行進一步的分析。例如林先生於2001年1月1日以102元的價格購買了一張面值為100元、利率為10%、每年1月1日支付利息的1997年發行5年期國債,並打算持有到2002年1月1日到期,則:購買者收益率=100+100*10%-102/102*1*100%=7.8%;出售者收益率=102-100+100*10%*4/100*4*100%=10.5%
再如,林先生又於1996年1月1日以120元的價格購買面值為100元、利率為10%、每年1月1日支付利息的1995年發行的10年期國庫券,並持有到2001年1月1日以140元的價格賣出,則:持有期間收益率=140-120+100*10%*5/120*5*100%=11.7%
以上計算公式並沒有考慮把獲得利息以後,進行再投資的因素量化考慮在內。把所獲利息的再投資收益計入債券收益,據此計算出的收益率即為復利收益率。
⑵ 有一面值為1000元的債券,期限5年,票面利率為8%,每年支付一次利息,到期還本。假設折現率為6%
折現率除以2是因為沒半年付息一次,期限為五年,付息次數N為10次,也就是括弧里的10與半年付息的利率是相對應的。復利現值系數的計算是根據付息周期排的,而非每年來算。
債券價值=1000*10%/(1+12%)+ 1000*10%/(1+12%)^2+ 1000*10%/(1+12%)^3+ 1000*10%/(1+12%)^4+ (1000+1000*10%)/(1+12%)^5=927.90
(2)每年都有利息的債券擴展閱讀:
根據資產的收入資本化定價理論,任何資產的價值都是在投資者預期的資產可獲得的現金收入的基礎上進行貼現決定的。
債券價值=未來各期利息收入的現值合計+未來到期本金或售價的現值
其中,未來的現金流入包括利息、到期的本金(面值)或售價(未持有至到期);計算現值時的折現率為等風險投資的必要報酬率。
⑶ 這種債卷利息放一年跟一個月有區別嗎
當然有區別,債息=本金*利率*持有天數。另外如果債券價格變化也會引起收益的變化。
所以持有一個月和持有一年當然有區別。
⑷ (計算題)現在的價格為100元,3年後到期,每年固定支付利息5元的債券,1年以後以110元
題意沒描述清楚,據我分析,你這是關於記賬式國債的題:
現在的購進價格為100元,1年以後以110元賣出去,你大約就賺了15元了(因沒有計算手續費。手續費很少,可以忽略不計)即計算為:
110-100+1年利息5元=15元
⑸ 面額1000元的債券,票面利率7%,3年到期,該債券每年計息一次,市場利率為9%,請問該債券的投資價值是多少
債券定價中,每年付息的債券,將每年得到的利息摺合成現在的價值,第一年年底得到利息C,摺合成現值為c/(1+r),第二年年底得到利息C,摺合成現值c/(1+r)2次方,……n年年底得到利息C,摺合成現值c/(1+r)n次方,n年年底得到本金m,摺合成現值m/(1+r)n次方,全部相加的現值,即為現在的內在價值。
投資價值(現值)=70/(1+9%)^1+70/(1+9%)^2+70/(1+9%)^3+1000/(1+9%)^3=949.37元
說明:^1為1次方,^2為2次方,依次類推
⑹ 債券和股票都是有價證券,都以定期收取利息為條件。這句話為什麼不對
債券和股票都是有價證券,都以定期收取利息為條件。
錯在:
債券可以定期收取利息。而股票卻是不一定。
因為上市公司分不分紅,與公司是否贏利有關系。而且即使贏利,也不一定會定期分紅。更何況上市公司還有為數不少的虧損公司,它們根本沒錢分紅,哪裡談得上定期呢?
⑺ 每年國債利率都是一樣的嗎
記帳式國債和憑證式國債的利率是不一樣的,前幾年記帳試的高些,這兩年憑證式的高些.因為他們的利息支付方式不一樣(就象第一個回答一樣),但記帳式國債的更靈活.
樓主的想法 對的,國債到期時是按100元兌現.100元以下買入不僅可以賺價差還可以拿持有期的利息.
比如用90元買進年利率為3%的國債,半年後以92元的價格賣出.那你的收益除了半年的利息收益後還有2元的價差收益.按樓主的想法確實是賺了,比利息的收益還要高.就算買了不漲持有到期就行,如果漲了可以多賺取價差.
⑻ 債券發行價格如何計算 每半年付息一次和每年付息一次計算計算一樣嗎
債券發行價格,就是把未來現金流按照當前市場利率折現。半年付息和一年付息的計算不同。
如果是半年付息一次,那就是付一半,每年付息就是按約定利率。
例如,2年期債券,面值100,票面利率10%,現在市場利率8%。
按照每年付息一次,債券發行價格=10/(1+8%)+10/(1+8%)^2+100/(1+8%)^2=103.57元。
按照半年付息一次,債券發行價格等於:5/(1+4%)+5/(1+4%)^2+5/(1+4%)^3+5/(1+4%)^4+100/(1+4%)^4=103.63元。
(8)每年都有利息的債券擴展閱讀
在實際操作中,發行債券通常先決定年限和利率,然後再根據當時的市場利率水平進行微調,決定實際發行價格。
一批債券的發行不可能在一天之內完成,認購者要在不同的時間內購買同一種債券。可能面對不同的市場利率水平。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和保證債券能順利發行,有必要在債券利率和發行價格方面不斷進行調整。
一般說來,在市場利率水平有較大幅度變動時,採取變更利率的辦法; 而在市場利率水平相對穩定時,採取發行價格的微調方式。也有時利率變更和發行價格微調兩者並用。
債券發行價格有以下三種形式:
(1)平價發行
即債券發行價格與票面名義價值相同。
(2)溢價發行
即發行價格高於債券的票面名義價值。
(3)折價發行
即發行價格低於債券的票面名義價值。
⑼ 債券價值是怎麼計算的,比如到期一次還本付息,還有每年付息,各種情況都該怎麼算啊
債券價值=未來各期利息收入的現值合計+未來到期本金或售價的現值,債券價值是指進行債券投資時投資者預期可獲得的現金流入的現值。債券的現金流入主要包括利息和到期收回的本金或出售時獲得的現金兩部分。當債券的購買價格低於債券價值時,才值得購買。
單利計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發行價格×(1-籌資費用率)=債券面值×(1+債券期限×票面利率)×(P/S,r,n)-債券面值×票面利率×所得稅率×(P/A,r,n)。
復利計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發行價格×(1-籌資費用率)=債券面值×(S/P,票面利率,n)×(P/S,r,n)-各期利息抵稅現值之和。
(9)每年都有利息的債券擴展閱讀:
債券投資注意事項:
1、了解債券投資的風險所在。價格變動風險:債券市場的債券價格是隨時變化的,所以投資者要謹慎把握債券的價格。
2、轉讓風險:當投資者急用資金而不得不轉手債券時,有時候不得不壓低價格。
3、信用風險:這個主要發生在企業債券中,因為由於各種原因,企業優勢不能完全履行其責任。
4、政策風險:由於政策的變動到這債券價格的變化。
5、如果債券的賣出凈價沒有發生變化,那麼投資者任何時候買入都沒有差別。買賣有差價,當天買當天賣投資者會虧,因為銀行的買入價低於賣出價,相當於投資者而言,買價高於賣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債券價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一次還本付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復計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