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尚比亞的資源
尚比亞礦產資源非常豐富,有金、銀、銅、鈷、鉛鋅、鐵、錳、鎳等金屬礦;磷、石墨、雲母、重晶石、大理石等非金屬礦和祖母綠、黃寶石、紫金石、海寶藍、孔雀石、石榴石等寶石礦。其中銅、鈷、鐵、煤和寶石等儲量尤其豐富。
尚比亞北部位於世界上最大的沉積型銅礦床贊-剛銅礦帶上,這條銅帶上銅的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25%。在尚比亞境內就形成了長220公里、寬65公里的「銅帶」。這里銅礦資源儲量豐富,品位較高,尚比亞境內已探明銅礦石儲量12億噸,平均品位為2.5%。尚比亞銅礦大多集中在這一地區,主要有:
西北省盧姆瓦那(Lumwana)銅礦。探明礦石儲量1.02億噸,品位1.1%,據稱是世界上最大的尚未開發的銅礦之一。澳大利亞Equinox公司擬投入5億美元開采此礦,預計2008年投產,年產量可達14萬噸。
西北省索爾韋茲地區(Solwezi) 坎薩希(Kansanshi)銅礦。位於索爾韋茲北15公里,離剛果南部邊境16公里,探明礦石儲量2.67億噸,品位1.5%-3%。加拿大First Quantum Minerals公司已投入了2.9億美元進行開采,年產量11萬噸。2006年又投入7000萬美元用於高壓氧化和過濾。
康科拉(Konkola)銅礦。探明礦石儲量2.5億噸,品位3.8%。原為英美集團經營,2002年撤資。2005年,印度控股公司Vedanta公司接手,擬再投入4億美元進行擴建。擴建部分2009年投產後,銅精礦年產量可由200萬噸增加到600萬噸。康科拉北部又發現了面積4,300公頃,探明礦石儲量1億噸的新礦。
恩昌加(Nchanga)銅礦。以硫化礦和氧化礦為主,探明儲量2.06億噸,是贊最大、世界第四大露天銅礦。上部礦體露天開采,平均品位2.3%;下部礦體地下開采,平均品位3.7%。該礦歸康科拉礦業公司所有。
此外,恩卡納(Nkana)銅礦和穆富利拉(Mufulira)銅礦。探明礦石儲量近1億噸,平均品位2.33%,礦體以黃銅礦、赤銅礦、斑銅礦為主。姆帕尼銅礦公司(Mopani Copper Mines)擁有開采權。西北省姆富布韋 (Mufumbwe) 銅礦。探明礦石儲量720萬噸,品位2.2%。西北省卡棱瓜 (Kalengwa) 銅礦。探明礦石儲量160萬噸,品位6.45%。
據世界金屬統計局資料,尚比亞曾經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銅生產國之一。19世紀60年代,尚比亞銅產量僅次於美國和蘇聯,與智利不相上下,為世界第四大銅生產國。1964年獨立時,尚比亞銅產量為69.7萬噸,佔全球總產量的13%,1969年,達74萬噸高峰,以後逐漸下降。90年代後半期以來,尚比亞銅產量已下降到年產30萬噸左右,在世界所佔比例降至2%左右。從2003年開始,國際市場上銅價開始回升,外國投資者加大了對尚比亞銅礦業的投入,銅產量在逐年上升,2005年,尚比亞銅產量達46.7萬噸。2006年國際市場上銅價連創新高,尚比亞銅產量預計可達60萬噸。 尚比亞國旗啟用於1964年10月24日,1996年稍作修改,將國旗底鐵路南經馬蘭巴通辛巴威,北通銅礦帶,並經卡皮里姆波希接通坦贊鐵路。城郊建有現代化國際機場。城市功能地域分異明顯。
縱貫南北的開羅路為主要商業大街,銀行、商店、旅館、辦公大樓雲集。政府機關和居住區位於城東。工廠多集中在鐵路、公路沿線。沿大東公路兩側,有著名的齊誇誇露天劇場、尚比亞大學、穆隆古什大廈、國民議會大廈等。氣候宜人,四季如春,多熱帶花草,環境優美,有「花園城市」之稱。
著名公園有羅德斯公園和奧林皮亞公園。市內有很多銅製品建築,城市的議會大廈外牆用銅皮包成;獨立廣場中央有銅鑄的第三次不結部的綠色深度改淺。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
旗面為綠色,右下方的豎長方形 由紅、黑、橙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條相連而成,其上方為一隻展翅的雄鷹。
綠色象徵國家的自然資源,紅色象徵為自由而斗爭,黑色代表尚比亞人,橙色象徵國家的礦藏。
飛翔的雄鷹象徵尚比亞的獨立、自由。
尚比亞國徽啟用於1964年10月24日,中間的盾形圖案,由黑白相間的波紋構成,象徵著名的莫西奧圖尼亞瀑布。
盾形兩側為穿著工人制服的黑人男子和穿民族服裝的黑人女子,象徵非洲黑人的兄弟家庭。
盾徽上端交叉著鋤頭和鎬,象徵該國的農民和礦工;其上的雄鷹象徵尚比亞的獨立、自由和國家有能力解決面臨的問題。
盾徽下端為綠地,象徵肥沃的土地;綠地上的玉米象徵農業和農作物;礦井和斑馬象徵該國豐富的自然資源。
底部的綬帶上用英文寫著國家格言「 One Zambia, One Nation」( 同一個尚比亞,同一個國家)。 《獨立高歌尚比亞,自豪又自由》(《Stand and Sing of Zambia, Proud and Free》)是尚比亞國歌,曲調取自南非黑人牧師伊諾奇·頌通加創作於1897年的基督教聖歌《上帝保佑非洲》,歌詞作於尚比亞獨立前夕,突出了尚比亞色彩,以區別於頌通加原詞中體現非洲整體的特點。
《上帝保佑非洲》曲調同時也是南非國歌的第一段。 1964年制定第一部憲法,1973年制定第二部憲法。1990年議會修改憲法,恢復多黨制。現行憲法於1991年8月頒布。
憲法規定:總統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及軍隊總司令,由普選產生,任期五年,可連任兩屆;實行總統內閣制,增設副總統,內閣部長由總統從議員中任命;實行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權分立;允許反對黨存在等。
1996年6月,議會再次修改憲法,增加「總統候選人父母和本人必須是尚比亞人」、「酋長不能從政」等條款。2003年,圍繞總統選舉程序改革,新一輪憲改進程啟動。2007年12月,全國修憲會議召開。2010年8月,全國修憲會議向政府提交新憲法草案議案。2011年4月,贊憲法修正案未獲通過。薩塔總統就任後,宣布將在90天內通過新憲法。 國民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實行一院制,共設158個席位,任期5年。其中150個席位由直選產生,總統可另指派8位任命議員。本屆議會於2011年9月選舉產生,是獨立後的第十一屆國民議會。
目前各黨在議會中的席位分布為:愛國陣線78席、多民運45席、國家發展聯合黨29席、民主發展同盟1席、民主與發展論壇1席、獨立人士3席。現任議長帕特里克·馬蒂比尼(Patrick Matibini),來自愛國陣線。 本屆內閣於2011年9月組成,由總統、副總統和17名部長組成。目前主要成員如下:
總統邁克爾·奇盧菲亞·薩塔(Michael Chilufya Sata)
副總統蓋伊·斯科特(Guy L Scott)
國防部長傑弗里·姆萬巴(Geoffrey B. Mwamba)
司法部長溫特·卡賓巴(Wynter Kabinba)
財政部長亞歷山大·契克萬達(Alexander B. Chikwanda)
內政部長埃德加·倫古(Edgar C. Lungu)
衛生部長約瑟夫·卡松德(Joseph Kasonde)
外交部長埃夫龍·倫古(Effron Lungu)
商業、貿易與工業部長伊曼紐爾·琴達(Emmanuel T. Chenda)
青體部長奇辛巴·坎布維利(Chishimba Kambwili)
礦業、能源及水利發展部長亞姆富瓦·穆坎加(Yamfwa Mukanga)
信息、廣播部長肯尼迪·薩凱尼(Kennedy Sakeni)
勞工和社會保障部長法克遜·沙門達(Fackson Shamenda)
教育、科學、職業培訓及早期教育部長約翰·菲里(John Phiri)
土地、自然資源和環保部長威爾伯·西穆薩(Wylbur Simuusa)
地方政府及住房部長埃默琳·卡班希(Emerine Kabanshi)
社區發展與婦幼健康部長約瑟夫·卡泰馬(Joseph Katema)
酋長與傳統事務部長恩坎杜·盧奧(Nkan Luo)
性別和婦女發展部長伊農格·維納(Inonge Wina)
交通、工程、供應與通信部長克里斯托弗·亞盧馬(Christopher Yaluma)
旅遊和藝術部長西爾維婭·馬賽博(Sylvia Masebo)。
2015年1月20日舉行的總統補選中,埃德加·倫古作為執政的愛國陣線黨候選人,以48.33%的得票率勝出,當選總統,25日在首都盧薩卡宣誓就職。 贊目前有29個合法政黨,其中主要有:
(1)愛國陣線(The Patriotic Front, PF):執政黨。2001年成立。其綱領是政治上主張分權而治,保障人類的基本權利、自由和社會公平、正義,減少政府行政開支,提高行政效率,反對腐敗和濫用公共資源;經濟上奉行自由貿易政策,主張實行低稅率和低利率刺激經濟發展,主張大力發展教育、衛生事業和基礎設施,積極創造就業,提高民眾收入。領袖邁克爾·奇盧菲亞·薩塔(Michael Chilufya Sata)。
(2)多黨民主運動(The Movement for Multi-Party Democracy,MMD):最大在野黨,1990年12月成立,簡稱多民運。政治綱領是實行政治多元化、經濟自由化、私有化;保護人民參與政治、經濟活動的權利;提倡言論、集會、結社自由;黨政分開,確保酋長的職能與傳統統治。領袖內弗斯·蒙巴(Nevers Mumba )。
(3)國家發展聯合黨(United Party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 UPND): 1998年12月成立,簡稱國發黨。成立以來發展較快,在南方省和西方省影響較大。領袖哈凱恩德·希奇萊馬(Hakainde Hichilema)。 代總統蓋伊·斯科特(Guy L Scott)。1944年6月1日生。獲英國劍橋大學和蘇賽克思大學經濟學學位和認知科學專業學位。1990年加入多黨民主運動。1991年當選北方省議員,任農業、糧食和漁業部部長。2001年加入愛國陣線,後擔任該黨總書記。2011年6月,當選愛國陣線副主席。2011年9月,當選盧薩卡省議員,任副總統,2014年10月28日尚比亞總統薩塔去世,蓋伊·斯科特出任代總統。2011年12月,率愛國陣線代表團訪華。
⑵ 尚比亞和辛巴威與中國有什麼關系
卡達半島電視台網站8月10日發表記者阿魯穆塔薩從哈拉雷發回的一篇文章,題為《辛巴威的「特殊」關系》,全文如下:
過去幾年隨著來自西方的直接投資的枯竭,辛巴威的經濟開始迅速衰退。當美國和幾個歐盟國家激烈反對一項土地重新分配計劃———該計劃導致以商業生產為目的的白人農場主和農場工人被迫遷出原有土地———時,辛巴威政府轉向它的老朋友中國尋求幫助。
中國和辛巴威的合作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北京對辛巴威總統羅伯特穆加貝發起的反對白人統治者的軍事行動給予的支持。
中國仍在繼續支撐辛巴威的經濟,盡管近幾年來其他外國投資者紛紛撤離,原因是強硬的土地重新分配計劃和2002年的全國大選。
當時,西方觀察家曾說,普遍存在的選票舞弊行為和針對反對黨支持者的暴力活動破壞了大選。
西方對辛巴威的經濟制裁使哈拉雷越發依賴從中國進口電信、道路建設、灌溉和農業設備,以及其他許多重要產品。
中國公司以捐助、出售或交換等形式為其非洲盟友提供武器、飛機、公共汽車和水力發電機。
據說,中國還為穆加貝在哈拉雷郊區的奢華別墅提供了建築材料。中國的利益?
作為在動盪時期支持穆加貝的回報,中國捲走了價值無數美元的珍貴礦產資源。
辛巴威的白金儲量位居全球第二,還擁有黃金和銅等其他貴金屬。
除了鉻、鎳和銅,這個非洲國家可能還擁有煤層沼氣、龐大的煤炭儲備、豐富的水電潛能等大量有待開發的自然資源。
中國也是煙草的主要消費國,辛巴威為中國公司提供了大面積的肥沃土地供其種植煙葉和其他農產品。
經濟援助
中國對這些自然資源的貪婪胃口促使它為辛巴威提供了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長期低息貸款。
辛巴威利用這些貸款投資學校、診所、道路及其他基礎設施。
6月份,辛巴威總理摩根茨萬吉拉伊說,該國一名官員已從中國獲得了9.5億美元的信貸額度。
穆加貝領導的辛巴威非洲民族聯盟—愛國陣線曾嘲笑穆加貝的主要對手茨萬吉拉伊今年早些時候訪問美國和歐洲時幾乎空手而歸。
辛巴威政府需要約80億美元來重振該國崩潰的經濟。西方國家對為辛巴威政府提供大量資金援助一直持謹慎態度,它們要求穆加貝停止那些所謂的侵犯人權的行為。
由於絕大部分辛巴威人都很貧困,這個國家因而成了廉價中國商品的一個巨大的市場。
辛巴威有40多家中國人經營的公司正在贏利。
半島電視台采訪的一家商店出售價格低至0.16美元的商品,那裡總是擠滿了顧客。
違背的承諾
一家中國公司獲得了修建馬塔貝萊蘭—贊比西河工程的合同,這座水壩將為炎熱地區的一百多萬人供應淡水。
完成水壩的建設需要約6億美元。如果能保證資金來源,水壩將在兩年內完工。
用於修建水壩的政府資金2007年就枯竭了,沒有任何跡象顯示,上個月從中國獲得的9.5億美元的信貸額度將用於水壩建設。但是,水壩必須建成,這樣人民才能種植更多的糧食。
馬塔貝萊蘭—贊比西河信託公司的杜米索達本古瓦說:「這項工程早就該完工了。1990年,我們開始了這項工程的准備工作。到1997年,政府批准了這項工程,它本應作為一項緊急事務來處理。但直到今天,我們仍然沒有(完工)。」
分析家說,中國沒有任何壓力要幫助辛巴威完成這項工程。辛巴威需要中國更甚於中國需要辛巴威。
哈拉雷的政治分析家布賴恩巴扎說:「如果沒有像中國這樣一個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能與美國分庭抗禮的超級大國的國家的話,我想今天辛巴威或許已成為歷史的一部分了,我說的辛巴威指的是現政府。」
輸家是誰?
盡管中國和辛巴威的一些政客似乎從這種默契的安排中得到了好處,辛巴威的普通民眾卻成了輸家。
從土地重新分配計劃中獲益的黑人農民為了獲得豐收而努力耕作,因為這個地區太乾旱了。
辛巴威農民希拉欽哈莫在乾旱的馬塔貝萊蘭地區種植玉米、花生並養牛。
她對本台記者說:「這里食物短缺。去年有人死於飢餓。去年發生飢荒的原因是雨太少了。」
欽哈莫說她不相信中國人正在修建的水壩有完工的一天。
與此同時,中國企業仍在源源不斷地向辛巴威社會滲透。
中國政府和辛巴威政府諱莫如深的特點使我們很難知道它們擬訂了什麼樣的協議。
我們同樣無法知道,為了換取政治和經濟上的支持,穆加貝已將這個國家的多少東西抵押給了中國。
⑶ 求一篇關於理財的論文
【理財的含義】
一、「理財」一詞,最早見諸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報端。隨著我國股票債券市場的擴容,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日趨豐富和市民總體收入的逐年上升,「理財」概念逐漸走俏。 個人理財品種大致可以分為個人資產品種和個人負債品種,共同基金、股票、債券、存款和人壽保險等屬於個人資產品種;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個人消費信貸則屬於個人負債品種。
二、什麼是理財 一般人談到理財,想到的不是投資,就是賺錢。實際上理財的范圍很廣,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也就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與風險管理。包含以下涵義:
① 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不是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而已。
② 理財是現金流量管理,每一個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錢(現金流出),也需要賺錢來產生現金流入。因此不管現在是否有錢,每一個人都需要理財。
③ 理財也涵蓋了風險管理。因為未來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確定性,包括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與市場風險,都會影響到現金流入(收入中斷風險)或現金流出(費用遞增風險)。
[編輯本段]【個人理財的范圍】
■(一)賺錢--收入
一生的收入包含運用個人資源所產生的工作收入,及運用金錢資源所產生的理財收入;工作收入是以人賺錢,理財收入是以錢賺錢,由此可知理財的范圍比賺錢與投資都還要廣。包含:
① 工作收入:包括薪資、傭金、工作獎金、自營事業所得等。
② 理財收入:包括利息收入、房租收入、股利、資本利得等。
■(二)用錢--支出
一生的支出包括個人及家庭由出生至終老的生活支出,及因投資與信貸運用所產生的理財支出。有人就有支出,有家就有負擔,賺錢的主要目的是要支應個人及家庭的開銷。包含: 生活支出:包括衣食住行育樂醫療等家庭開銷。 理財支出:包括貸款利息支出、保障型保險保費支出、投資手續費用支出等。
■(三)存錢--資產
當期的收入超過支出時會有儲蓄產生,而每期累積下來的儲蓄就是資產,也就是可以幫你錢滾錢,產生投資收益的本金。年老時當人的資源無法繼續工作產生收入時,就要靠錢的資源產生理財收入或變現資產來支應晚年所需。 包含:
① 緊急預備金:保有一筆現金以備失業或不時之需。
② 投資:可用來滋生理財收入的投資工具組合。
③ 置產:購置自用房屋,自用車等提供使用價值的資產。
■(四)借錢--負債
當現金收入無法支應現金支出時就要借錢。借錢的原因可能是暫時性的入不敷出、購置可長期使用的房地產或汽車家電,以及拿來擴充信用的投資。借錢沒有馬上償還會累積成負債要根據負債余額支付利息、因此在貸款還清前,每期的支出除了生活消費外,還有財務上的本金利息攤還支出。 包含:
①消費負債:如信用卡循環信用、現金卡余額、分期付款等。
②投資負債:如融資融券保證金、發揮財務杠桿的借錢投資。
③自用資產負債:如購置自用資產所需房屋貸款與汽車貸款。
■(五)省錢--節稅
在現代社會中,不是所有的收入都可用來支應支出,有所得要繳所得稅、出售財產要繳財產稅、財產移轉要繳贈與稅或遺產稅,因此在現金流量規劃中如何合法節省所得稅,在財產移轉規劃中如何合法節省贈與稅或遺產稅,也成為理財中重要的一環,對高收入的個人更成為理財首要考慮。 包括:
① 所得稅節稅規劃
② 財產稅節稅規劃
③ 財產移轉節稅規劃(該項目前境外較多採用)
■(六)護錢--保險與信託
護錢的重點在風險管理,在指預先做保險或信託安排,使人力資源或已有財產得到保護,或當發生損失時可以獲得理財來彌補損失。保險的功能為當發生事故使家庭現金收入無法支應當時或以後的支出時,仍能有一筆金錢或收益可彌補缺口,降低人生旅程中意料外收支失衡時產生的沖擊。為得到彌補人或物損失的壽險與產險保障,必須支付一定比率的保費,一旦保險事故發生時,理賠金所產生的理財收入可取代中斷的工作收入,來應付家庭或遺族的生活支出,或以理賠金償還負債來降低理財利息支出。此外,信託安排可以將信託財產獨立於其他私有財產之外,不受債權人的追索,有保護已有財產免於流失的功能。 包括:
① 人壽保險:壽險、醫療險、意外險、失能險。
② 產物保險:火險、責任險。
③ 信託。
[編輯本段]【理財規劃步驟和核心】
第一步,回顧自己的資產狀況。包括存量資產和未來收入的預期,知道有多少財可以理,這是最基本的前提。
第二步,設定理財目標。需要從具體的時間、金額和對目標的描述等來定性和定量地理清理財目標。
第三步,弄清風險偏好是何種類型。不要做不考慮任何客觀情況的風險偏好的假設,比如說很多客戶把錢全部都放在股市裡,沒有考慮到父母、子女,沒有考慮到家庭責任,這個時候他的風險偏好偏離了他能夠承受的范圍。
第四步,進行戰略性的資產分配。在所有的資產里做資產分配,然後是投資品種、投資時機的選擇。
理財規劃的核心就是資產和負債相匹配的過程。資產就是以前的存量資產和收入的能力,即未來的資產。負債就是家庭責任,要贍養父母、要撫養小孩,供他上學。第二是目標,目標也變成了我們的負債,要有高品質的生活,讓你的資產和負債進行動態的匹配,這就是個人理財最核心的理念。
[編輯本段]【理財投資的熱點】
理財投資可謂熱點眾多,歸納起來主要在九個方面:
■黃金:
自從中國銀行在上海推出專門針對個人投資者的「黃金寶」業務之後,炒金一直是個人理財市場的熱點,備受投資者們的關注和青睞。特別是近兩年,國際黃金價格持續上漲。可以預見,隨著國內黃金投資領域的逐步開放,未來黃金需求的增長潛力是巨大的。特別是在2004年以後,國內黃金飾品的標價方式將逐漸由價費合一改為價費分離,黃金飾品5%的消費稅也有望取消,這些都將大大地推動黃金投資量的提升,炒金業務也必將成為個人理財領域的一大亮點,真正步入投資理財的黃金時期。
■基金:
自1997年首批封閉式基金成功發行至今,基金一直備受國內個人投資者的推崇,去年基金已經明顯超過存款,成為投資理財眾多看點中的重中之重。據有關資料,今年國內基金凈值已近2000億元,佔到A股股票流通水平的10%以上。許多投資者們依然十分看好基金的收益穩定、風險較小等優勢和特點,希望能夠通過基金的投資以獲得理想的收益。
■股票:
買股票就是買上市公司,買中國經濟的成長。目前國內股票市場資金供求形勢相對樂觀,這對於資金推動型的中國股市無疑是打了一劑強心針。再加上中國證監會對上市公司的業績計算、融資額等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加強了對股市的調控,這將給投資者帶來贏利的機會。但不管怎麼樣,股市的最大特點就是不確定性,機會與風險是並存的。因此,投資者應繼續保持謹慎態度,看準時機再進行投資。
■國債:
2005年是國債市場的創新之年,不僅增加了國債品種,而且使廣大投資者能有更多的選擇。對國債發行方式也進行了新的嘗試和改革,進一步提高了國債發行的市場化水平,以盡量減少非市場化因素的干擾。另外,國債的二級市場也將成為明年的發展重點。由此可見,國債的這一系列創新之舉,必將為投資者們帶來更多的投資選擇和更大的獲利空間。
■儲蓄:
多年來,儲蓄作為一種傳統的理財方式,早已根深蒂固於人們的思想觀念之中。大多數居民目前仍然將儲蓄作為理財的首選。一方面因為外資流入中國勢頭仍較旺盛,我國基礎貨幣供應量增加;另一方面政府為了適度控制物價指數和通貨膨脹率的上升,採取提升利率手段,再加上利率的浮動區間進一步擴大。利率的上升,必將刺激儲蓄額的增加。
■債券:
近年來,債券市場的火爆令人始料不及。種種跡象表明,2005年企業債券發行仍有提速的可能,企業可轉換債券、浮息債券、銀行次級債券等都將可能成為人們很好的投資品種。再加上銀監會將次級定期債務計入附屬資本,以增補商業銀行的資本構成,使銀行發債呼之欲出,將為債券市場的再度火爆,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外匯:
近年來美元匯率的持續下降,使越來越多的人們通過個人外匯買賣,獲得了不菲的收益,也使匯市一度異常火爆。各種外匯理財品種也相繼推出,如商業銀行的匯市通、中國銀行和農業銀行的外匯寶、建設銀行的速匯通等,供投資者選擇。明年,我國政府將會繼續堅持人民幣穩定的原則,採取人民幣與外匯掛鉤以及加大企業的外匯自主權等措施,以促進匯市的健康發展。因此,有關專家分析,明年在匯市上投資獲利的空間將會更大,機會也會更多。
■保險:
與其他不溫不火的保險市場相比,收益類險種一經推出,便備受人們追捧。收益類險種一般品種較多,它不僅具備保險最基本的保障功能,而且能夠給投資者帶來不菲的收益,可謂保障與投資雙贏。因此,購買收益類險種有望成為個人的一個新的投資理財熱點。
■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也是重要一項,由銀行財代理理財,銀行理財產品也是人們進行日常投資的一個主要投向。 與股票和基金相比,銀行理財產品具有門檻高和流動性略差的特點。在選取理財產品時,要兼顧到自己的投資偏好和理財需求,同時也要適當地考慮到市場這個外在因素對理財產品「潮流」所帶來的影響。
主講專家:徐洪才
著名投資銀行專家和公司金融專家,1996年獲中國社科院經濟學博士學位,現為首都經貿大學金融學院教授、碩士導師,北京國際金融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創業投資協會理事。曾就職於投資公司、證券公司、中央銀行和中國石化集團,多次到美國、歐洲和香港培訓金融業務。學術專著:《投資基金與金融發展》、《中國資本市場研究》;主編《投資銀行學》、《投資基金運作全書》及《中國資本運營經典案例》。其中《投資銀行學》、《投資基金運作全書》都是國內相關教材的首創,具有深遠的影響。走訪全國100多個城市和200多家上市公司,兼任多家地方政府經濟顧問和集團公司財務顧問。
《中國式理財之道-如何選擇成長型的股票和基金》
1、理財風暴--選擇基金的三大原則
2、理財風暴--樹立正確的理財「觀」--知易行難
3、理財風暴--理財需要長期堅持
4、理財風暴--如何正確選擇理財產品
5、理財風暴--與國內的好企業一起分紅
6、理財風暴--投資股票不要聽消息
7、理財風暴--成長型的股票有哪些?
8、理財風暴--何為理財的最高境界?
9、理財風暴--李嘉誠理財成功之道
10、理財風暴--投資理財的發展趨勢
11、理財風暴--不能追求暴富
12、理財風暴--不能頻繁地做短線
13、理財風暴--不要消極地迴避風險
14、理財風暴--投資理財沒有救世主
15、理財風暴--理財論壇(一)
16、理財風暴--理財論壇(二)
[編輯本段]國際權威十大考試
(1) MBA工商管理學碩士[領域:管理]:持有國際碩士學歷成為進入企業中高管理層的標准之一,尤其是外資跨國企業,海外MBA文憑代表具有海外教育背景、語言環境、國際先進管理知識、文化等於一身,配合考取多一至兩個專業資格證書配合效果更佳。
(2) ACCA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領域:會計]:ACCA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及最有影響力的專業會計師組織之一,也是在運作上通向國際化及發展最快的會計師專業團體,ACCA在亞洲富有知名度和影響力,被譽為「會計界的MBA」。
(3) RCA美國注冊特許分析師[領域:管理、財務、金融、商業]:RCA注冊特許分析師是美國ARCA正式會員資格,ARCA是全球首個集合管理、財務、金融、商業、經濟跨多領域的分析師團體,涉及面非常廣泛,受法律許可從事企業管理、投資研究及決策執行等專業分析師工作,目前會員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等北美地區。在經濟的發達國家,企業十分重用跨專業、復合管理型人才,因此持有RCA資格,將可在企業、金融機構、中間機構、政府部門、策劃顧問等機構獲得豐厚的待遇,其職業實用性之高被譽為「北美最實用的認證」、「財金商護照」、「晉升通行證」之稱。
(4) RFP美國注冊財務策劃師[領域:理財]:財務策劃,也稱理財規劃或財富管理,是評估個人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以達到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的綜合過程,其范圍包括儲蓄計劃、投資計劃、保險計劃、稅務計劃、退休計劃及遺產管理等,涉及面廣,RFP認證一般能從事銀行理財、保險保單策劃、投資顧問等工作。目前,有兩家機構進行RFP認證,美國RFP與香港HKRFP。美國網站:http://www.rfpi.com/;香港網站:www.rfp-hk.org/
(5) CFP美國金融理財[領域:理財規劃]:目前,有兩家機構在進行CFP認證,一個是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金融理財標准委員會(FPSCC),另一個是中國注冊理財規劃師協會(CICFP)。CICFP注冊公司地在香港,FPSCC是FPSB授權的在中國提供CFP資格認證的唯一機構,負責建立、維護並推廣CFP資格認證制度,使其成為中國金融理財業的專業標准。FPSCC的使命是提高中國金融理財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誠信水平,使中國的消費者認可金融理財並從中最大程度地受益。中國的CFP認證分為金融理財師(AFP)和國際金融理財師(CFP)兩級。目前,已經有2000多名來自各家金融機構的金融理財業務精英參加了培訓。中國金融理財標准委員組織了兩次全國性的金融理財師(AFP)考試。
(6) CIMA英國管理會計師[領域:管理會計]:CIMA 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The Chartered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是全球最大的國際性管理會計師組織,同時它也是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FAC)的創始成員之一, 目前擁有17萬會員和學員,遍布170多個國家。CIMA成立於1919年,總部設在英國倫敦,在澳大利亞、紐西蘭、愛爾蘭、斯里蘭卡、南非、尚比亞、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以及中國香港和大陸均設有分支機構或聯絡處。
(7) AIA英國國際會計師[領域:會計]:國際會計師公會(The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ants,簡稱AIA),以英國為基地的國際會計師公會是一個國際性的會計團體。自從成立於1928年以來,AIA 已經促進和支援了在英國和世界其他地方有關會計專業的發展。AIA是為了將專業會計師國際化而特別成立的組織,且完全不斷地致力於達到最初成立的宗旨。 在1989年的英國公司法之下,AIA專業會計資格也就是公認的公司審計師資格團體(RQB)。這是英國的會計團體可獲得的最高認可,而且意味著持有審計資格的AIA成員可以在經公認監督團體的控制下在英國從事注冊審計師的工作。
(8) ICAEW英格蘭及威爾士注冊會計師[領域:會計]:ICAEW英格蘭及威爾勢注冊會計師,是英國最大的會計師團體,與ACCA、AIA一樣,其頒發的ACA資格受英國公司法及歐盟國家保護,即會員可擁有審計簽字權和成為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
(9) CFA美國金融分析師[領域:投資]: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中文譯為特許財務分析師、特許財經分析師、特許金融分析師、注冊金融分析師,注重投資領域,CFA是全球金融財經界最為推崇的金融投資專業資格之一,考試難度之高令人不可高攀,起碼三年才能考過,與美國RCA考試齊名兩大分析師資格,更被譽為「金融第一考」。
(10) LCCI英國倫敦工商會[領域:基礎入門]:原則上LCCI不能與以上專業團體比專業性,但LCCI對基礎知識的貢獻相當大, LCCI是英國倫敦工商會(Londo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stry )的縮寫,創辦於1887年並於1967年注冊為非贏利性服務機構。該考試以其嚴格規范實用的作風聞名於世,並被世界上絕大多數經濟發達的國家接受,並延續至今。 LCCI在全世界86個國家設有5000多個考試中心,每年有800,000多人參加考試,是世界最大的及最受承認的國際職業資格鑒定組織。特別是在英聯邦國家和東南亞國家一直享有「求職的通行證」的美譽。多年來,LCCI通過與世界各國工商會及其成員公司的緊密聯系,了解了工商企業對其職員的培訓以及技能水平評定的需求,並創建了一系列的評定標准。LCCI所設置的考試科目共有100多門,大致可分為西方會計、市場營銷、文秘、商務管理、商務英語等五大類,每個科目又分成一級、二級、三級。從2004年起在中國每年有三個系列考試,以英文為考試的語言,全球性統一時間考試、統一評卷、統一頒發證書,LCCI證書代表著持證人具有較高的學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⑷ 尚比亞生活水平如何
生活水平欠佳、人民工資不高,但物價水平相對居高。
尚比亞生活最大的開銷是住房開支。雖然相對北京房價還是很便宜,但是,租房費用還
是很昂貴的。一般稍微配套設施好點的房子,都不會低於3000美金/月。這里的酒店和國內
的比起來,性價比相對很低。100美金以下的很多酒店,和國內的家庭小旅館規格相仿。
尚比亞蔬菜、水果的品種相對其它非洲國家較豐富,但是去超市裡面買水果可不能看價
格,折成美金再折成人民幣以後,價格相當不菲。
尚比亞有三個季節,乾冷季:5-8月,15.6-26.7℃。乾熱季:9-11月,26.7-32.2℃。濕熱
季:12-4月,26.7-32.2℃,為雨季。雨季的尚比亞氣候早晚偏涼,中午氣溫暫時升高,但陰涼
處還是很舒適。
尚比亞的公共設施非常欠發達,計程車數量也不多,從機場到市中心任何一個地方要30
美金以上。自行車在盧薩卡十分少見,私家車占出行方式的90%。租車十分昂貴了,尚比亞
為英式右駕習慣。在尚比亞,車絕對具有國際領先水平!
⑸ 每月結余約5000元,怎麼理財
穩定 持續的剩餘這些?最近的支出計劃和時間是怎樣的?想理財增值還是除去風險保本金?你期待剩餘的錢實現更多目標還是數字的增加?買車有沒有貸款?要換多少年?、、你都想過了嗎?清楚了在決定啊
理財的含義】
一、「理財」一詞,最早見諸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報端。隨著我國股票債券市場的擴容,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日趨豐富和市民總體收入的逐年上升,「理財」概念逐漸走俏。 個人理財品種大致可以分為個人資產品種和個人負債品種,共同基金、股票、債券、存款和人壽保險等屬於個人資產品種;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個人消費信貸則屬於個人負債品種。
二、什麼是理財 一般人談到理財,想到的不是投資,就是賺錢。實際上理財的范圍很廣,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也就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與風險管理。包含以下涵義:
① 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不是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而已。
② 理財是現金流量管理,每一個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錢(現金流出),也需要賺錢來產生現金流入。因此不管現在是否有錢,每一個人都需要理財。
③ 理財也涵蓋了風險管理。因為未來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確定性,包括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與市場風險,都會影響到現金流入(收入中斷風險)或現金流出(費用遞增風險)。
[編輯本段]【個人理財的范圍】
■(一)賺錢--收入
一生的收入包含運用個人資源所產生的工作收入,及運用金錢資源所產生的理財收入;工作收入是以人賺錢,理財收入是以錢賺錢,由此可知理財的范圍比賺錢與投資都還要廣。包含:
① 工作收入:包括薪資、傭金、工作獎金、自營事業所得等。
② 理財收入:包括利息收入、房租收入、股利、資本利得等。
■(二)用錢--支出
一生的支出包括個人及家庭由出生至終老的生活支出,及因投資與信貸運用所產生的理財支出。有人就有支出,有家就有負擔,賺錢的主要目的是要支應個人及家庭的開銷。包含: 生活支出:包括衣食住行育樂醫療等家庭開銷。 理財支出:包括貸款利息支出、保障型保險保費支出、投資手續費用支出等。
■(三)存錢--資產
當期的收入超過支出時會有儲蓄產生,而每期累積下來的儲蓄就是資產,也就是可以幫你錢滾錢,產生投資收益的本金。年老時當人的資源無法繼續工作產生收入時,就要靠錢的資源產生理財收入或變現資產來支應晚年所需。 包含:
① 緊急預備金:保有一筆現金以備失業或不時之需。
② 投資:可用來滋生理財收入的投資工具組合。
③ 置產:購置自用房屋,自用車等提供使用價值的資產。
■(四)借錢--負債
當現金收入無法支應現金支出時就要借錢。借錢的原因可能是暫時性的入不敷出、購置可長期使用的房地產或汽車家電,以及拿來擴充信用的投資。借錢沒有馬上償還會累積成負債要根據負債余額支付利息、因此在貸款還清前,每期的支出除了生活消費外,還有財務上的本金利息攤還支出。 包含:
①消費負債:如信用卡循環信用、現金卡余額、分期付款等。
②投資負債:如融資融券保證金、發揮財務杠桿的借錢投資。
③自用資產負債:如購置自用資產所需房屋貸款與汽車貸款。
■(五)省錢--節約
在現代社會中,不是所有的收入都可用來支應支出,有所得要繳所得稅、出售財產要繳財產稅、財產移轉要繳贈與稅或遺產稅,因此在現金流量規劃中如何合法節省所得稅,在財產移轉規劃中如何合法節省贈與稅或遺產稅,也成為理財中重要的一環,對高收入的個人更成為理財首要考慮。 包括:
① 所得稅節稅規劃
② 財產稅節稅規劃
③ 財產移轉節稅規劃(該項目前境外較多採用)
■(六)護錢--保險與信託
護錢的重點在風險管理,在指預先做保險或信託安排,使人力資源或已有財產得到保護,或當發生損失時可以獲得理財來彌補損失。保險的功能為當發生事故使家庭現金收入無法支應當時或以後的支出時,仍能有一筆金錢或收益可彌補缺口,降低人生旅程中意料外收支失衡時產生的沖擊。為得到彌補人或物損失的壽險與產險保障,必須支付一定比率的保費,一旦保險事故發生時,理賠金所產生的理財收入可取代中斷的工作收入,來應付家庭或遺族的生活支出,或以理賠金償還負債來降低理財利息支出。此外,信託安排可以將信託財產獨立於其他私有財產之外,不受債權人的追索,有保護已有財產免於流失的功能。 包括:
① 人壽保險:壽險、醫療險、意外險、失能險。
② 產物保險:火險、責任險。
③ 信託。
[編輯本段]【理財規劃步驟和核心】
第一步,回顧自己的資產狀況。包括存量資產和未來收入的預期,知道有多少財可以理,這是最基本的前提。
第二步,設定理財目標。需要從具體的時間、金額和對目標的描述等來定性和定量地理清理財目標。
第三步,弄清風險偏好是何種類型。不要做不考慮任何客觀情況的風險偏好的假設,比如說很多客戶把錢全部都放在股市裡,沒有考慮到父母、子女,沒有考慮到家庭責任,這個時候他的風險偏好偏離了他能夠承受的范圍。
第四步,進行戰略性的資產分配。在所有的資產里做資產分配,然後是投資品種、投資時機的選擇。
理財規劃的核心就是資產和負債相匹配的過程。資產就是以前的存量資產和收入的能力,即未來的資產。負債就是家庭責任,要贍養父母、要撫養小孩,供他上學。第二是目標,目標也變成了我們的負債,要有高品質的生活,讓你的資產和負債進行動態的匹配,這就是個人理財最核心的理念。
[編輯本段]【理財投資的熱點】
理財投資可謂熱點眾多,歸納起來主要在九個方面:
■黃金:
自從中國銀行在上海推出專門針對個人投資者的「黃金寶」業務之後,炒金一直是個人理財市場的熱點,備受投資者們的關注和青睞。特別是近兩年,國際黃金價格持續上漲。可以預見,隨著國內黃金投資領域的逐步開放,未來黃金需求的增長潛力是巨大的。特別是在2004年以後,國內黃金飾品的標價方式將逐漸由價費合一改為價費分離,黃金飾品5%的消費稅也有望取消,這些都將大大地推動黃金投資量的提升,炒金業務也必將成為個人理財領域的一大亮點,真正步入投資理財的黃金時期。
■基金:
自1997年首批封閉式基金成功發行至今,基金一直備受國內個人投資者的推崇,去年基金已經明顯超過存款,成為投資理財眾多看點中的重中之重。據有關資料,今年國內基金凈值已近2000億元,佔到A股股票流通水平的10%以上。許多投資者們依然十分看好基金的收益穩定、風險較小等優勢和特點,希望能夠通過基金的投資以獲得理想的收益。
■股票:
買股票就是買上市公司,買中國經濟的成長。目前國內股票市場資金供求形勢相對樂觀,這對於資金推動型的中國股市無疑是打了一劑強心針。再加上中國證監會對上市公司的業績計算、融資額等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加強了對股市的調控,這將給投資者帶來贏利的機會。但不管怎麼樣,股市的最大特點就是不確定性,機會與風險是並存的。因此,投資者應繼續保持謹慎態度,看準時機再進行投資。
■國債:
2005年是國債市場的創新之年,不僅增加了國債品種,而且使廣大投資者能有更多的選擇。對國債發行方式也進行了新的嘗試和改革,進一步提高了國債發行的市場化水平,以盡量減少非市場化因素的干擾。另外,國債的二級市場也將成為明年的發展重點。由此可見,國債的這一系列創新之舉,必將為投資者們帶來更多的投資選擇和更大的獲利空間。
■儲蓄:
多年來,儲蓄作為一種傳統的理財方式,早已根深蒂固於人們的思想觀念之中。大多數居民目前仍然將儲蓄作為理財的首選。一方面因為外資流入中國勢頭仍較旺盛,我國基礎貨幣供應量增加;另一方面政府為了適度控制物價指數和通貨膨脹率的上升,採取提升利率手段,再加上利率的浮動區間進一步擴大。利率的上升,必將刺激儲蓄額的增加。
■債券:
近年來,債券市場的火爆令人始料不及。種種跡象表明,2005年企業債券發行仍有提速的可能,企業可轉換債券、浮息債券、銀行次級債券等都將可能成為人們很好的投資品種。再加上銀監會將次級定期債務計入附屬資本,以增補商業銀行的資本構成,使銀行發債呼之欲出,將為債券市場的再度火爆,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外匯:
近年來美元匯率的持續下降,使越來越多的人們通過個人外匯買賣,獲得了不菲的收益,也使匯市一度異常火爆。各種外匯理財品種也相繼推出,如商業銀行的匯市通、中國銀行和農業銀行的外匯寶、建設銀行的速匯通等,供投資者選擇。明年,我國政府將會繼續堅持人民幣穩定的原則,採取人民幣與外匯掛鉤以及加大企業的外匯自主權等措施,以促進匯市的健康發展。因此,有關專家分析,明年在匯市上投資獲利的空間將會更大,機會也會更多。外匯投資可以通過外匯自動交易,收益高,輕松穩定。
■保險:
與其他不溫不火的保險市場相比,收益類險種一經推出,便備受人們追捧。收益類險種一般品種較多,它不僅具備保險最基本的保障功能,而且能夠給投資者帶來不菲的收益,可謂保障與投資雙贏。因此,購買收益類險種有望成為個人的一個新的投資理財熱點。
■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也是重要一項,由銀行財代理理財,銀行理財產品也是人們進行日常投資的一個主要投向。 與股票和基金相比,銀行理財產品具有門檻高和流動性略差的特點。在選取理財產品時,要兼顧到自己的投資偏好和理財需求,同時也要適當地考慮到市場這個外在因素對理財產品「潮流」所帶來的影響。
■珠寶
珠寶兩字對我們來說肯定是不陌生的,自古以來,珠寶兩字就經常出現在人們的生活詞彙之中。當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審美能力的提高,珠寶正迅速地進入千百萬平民百姓家中。如今具有國際承認的認證的珠寶也具有很強的投資理財價值。以鑽石為例一般在15分以上的具有保值增值的價值。
[編輯本段]國際權威十大考試
(1) MBA工商管理學碩士[領域:管理]:持有國際碩士學歷成為進入企業中高管理層的標准之一,尤其是外資跨國企業,海外MBA文憑代表具有海外教育背景、語言環境、國際先進管理知識、文化等於一身,配合考取多一至兩個專業資格證書配合效果更佳。
(2) ACCA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領域:會計]:ACCA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及最有影響力的專業會計師組織之一,也是在運作上通向國際化及發展最快的會計師專業團體,ACCA在亞洲富有知名度和影響力,被譽為「會計界的MBA」。
(3) RCA美國注冊特許分析師[領域:管理、財務、金融、商業]:RCA注冊特許分析師是美國ARCA正式會員資格,ARCA是全球首個集合管理、財務、金融、商業、經濟跨多領域的分析師團體,涉及面非常廣泛,受法律許可從事企業管理、投資研究及決策執行等專業分析師工作,目前會員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等北美地區。在經濟的發達國家,企業十分重用跨專業、復合管理型人才,因此持有RCA資格,將可在企業、金融機構、中間機構、政府部門、策劃顧問等機構獲得豐厚的待遇,其職業實用性之高被譽為「北美最實用的認證」、「財金商護照」、「晉升通行證」之稱。
(4) RFP美國注冊財務策劃師[領域:理財]:財務策劃,也稱理財規劃或財富管理,是評估個人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以達到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的綜合過程,其范圍包括儲蓄計劃、投資計劃、保險計劃、稅務計劃、退休計劃及遺產管理等,涉及面廣,RFP認證一般能從事銀行理財、保險保單策劃、投資顧問等工作。目前,有兩家機構進行RFP認證,美國RFP與香港HKRFP。美國網站:http://www.rfpi.com/;香港網站:www.rfp-hk.org/
(5) CFP美國金融理財[領域:理財規劃]:目前,有兩家機構在進行CFP認證,一個是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金融理財標准委員會(FPSCC),另一個是中國注冊理財規劃師協會(CICFP)。CICFP注冊公司地在香港,FPSCC是FPSB授權的在中國提供CFP資格認證的唯一機構,負責建立、維護並推廣CFP資格認證制度,使其成為中國金融理財業的專業標准。FPSCC的使命是提高中國金融理財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誠信水平,使中國的消費者認可金融理財並從中最大程度地受益。中國的CFP認證分為金融理財師(AFP)和國際金融理財師(CFP)兩級。目前,已經有2000多名來自各家金融機構的金融理財業務精英參加了培訓。中國金融理財標准委員組織了兩次全國性的金融理財師(AFP)考試。
(6) CIMA英國管理會計師[領域:管理會計]:CIMA 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The Chartered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是全球最大的國際性管理會計師組織,同時它也是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FAC)的創始成員之一, 目前擁有17萬會員和學員,遍布170多個國家。CIMA成立於1919年,總部設在英國倫敦,在澳大利亞、紐西蘭、愛爾蘭、斯里蘭卡、南非、尚比亞、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以及中國香港和大陸均設有分支機構或聯絡處。
(7) AIA英國國際會計師[領域:會計]:國際會計師公會(The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ants,簡稱AIA),以英國為基地的國際會計師公會是一個國際性的會計團體。自從成立於1928年以來,AIA 已經促進和支援了在英國和世界其他地方有關會計專業的發展。AIA是為了將專業會計師國際化而特別成立的組織,且完全不斷地致力於達到最初成立的宗旨。 在1989年的英國公司法之下,AIA專業會計資格也就是公認的公司審計師資格團體(RQB)。這是英國的會計團體可獲得的最高認可,而且意味著持有審計資格的AIA成員可以在經公認監督團體的控制下在英國從事注冊審計師的工作。
(8) ICAEW英格蘭及威爾士注冊會計師[領域:會計]:ICAEW英格蘭及威爾勢注冊會計師,是英國最大的會計師團體,與ACCA、AIA一樣,其頒發的ACA資格受英國公司法及歐盟國家保護,即會員可擁有審計簽字權和成為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
(9) CFA美國金融分析師[領域:投資]: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中文譯為特許財務分析師、特許財經分析師、特許金融分析師、注冊金融分析師,注重投資領域,CFA是全球金融財經界最為推崇的金融投資專業資格之一,考試難度之高令人不可高攀,起碼三年才能考過,與美國RCA考試齊名兩大分析師資格,更被譽為「金融第一考」。
(10) LCCI英國倫敦工商會[領域:基礎入門]:原則上LCCI不能與以上專業團體比專業性,但LCCI對基礎知識的貢獻相當大, LCCI是英國倫敦工商會(Londo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stry )的縮寫,創辦於1887年並於1967年注冊為非贏利性服務機構。該考試以其嚴格規范實用的作風聞名於世,並被世界上絕大多數經濟發達的國家接受,並延續至今。 LCCI在全世界86個國家設有5000多個考試中心,每年有800,000多人參加考試,是世界最大的及最受承認的國際職業資格鑒定組織。特別是在英聯邦國家和東南亞國家一直享有「求職的通行證」的美譽。多年來,LCCI通過與世界各國工商會及其成員公司的緊密聯系,了解了工商企業對其職員的培訓以及技能水平評定的需求,並創建了一系列的評定標准。LCCI所設置的考試科目共有100多門,大致可分為西方會計、市場營銷、文秘、商務管理、商務英語等五大類,每個科目又分成一級、二級、三級。從2004年起在中國每年有三個系列考試,以英文為考試的語言,全球性統一時間考試、統一評卷、統一頒發證書,LCCI證書代表著持證人具有較高的學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⑹ 尚比亞的生活水平怎麼樣啊
來自網路,記得右上角採納答案
尚比亞共和國是非洲中南部的一個內陸國家,大部分屬於高原地區。北靠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鄰坦尚尼亞、東面和馬拉維接壤、東南和莫三比克相連、南接辛巴威、波札那和納米比亞,西面與安哥拉相鄰。
尚比亞因贊比西河而得名,別稱為銅礦之國。尚比亞是撒哈拉南部城市化程度較高的國家,一千萬人口中約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內。相比周圍各國,尚比亞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和交通。
尚比亞在2014年前列為不發達國家而不是發展中國家。然而於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報告中,尚比亞的人類發展指數已達「中」水平,意味著尚比亞已發展成一個發展中國家。
經濟狀況:
尚比亞經濟主要包括農業、礦業和服務業,其中礦業占重要地位。獨立後至20世紀70年代中期經濟發展較快,此後由於國際礦業市場價格下跌,政府國有化政策失誤等原因,經濟陷入困境。
多民運執政以來,大力推行經濟私有化和多元化,積極吸引外資,經濟保持較快增長。2005年達到重債窮國完成點,獲巨額債務減免,外債由2005年底的55億美元降至2006年底的6.35億美元。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礦業遭受較大沖擊,經濟下滑。2009年經濟明顯復甦。2010年礦業公司復產、增產勢頭良好,玉米獲得歷史性豐收。2011年,經濟繼續保持增長勢頭,世界銀行將贊列入低水平中等收入國家。[2]
采礦業
采礦業較發達,是國民經濟主要支柱之一。其主體是銅礦和鈷
礦的開采和冶煉。獨立後贊礦產業曾發展較快,20世紀70年代中期起銅產量逐年下降。1970年前,贊銅礦一直屬於私有。1970年贊政府進行銅礦國有化改革,將贊銅礦重組為羅安(ROAN)聯合銅礦公司和恩昌加(NCHANGA)聯合銅礦有限公司。1982年兩大公司又被合並為尚比亞聯合銅礦公司(ZCCM),成為當時世界第二大銅礦公司。
奇盧巴政府自1991年起大力推行銅礦私有化。2001年國有大型銅礦私有化全部完成,贊銅產量回升。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礦業僅增長2.4%。2009年,隨著國際市場銅價回升,礦業增長勢頭強勁,盧姆瓦那、盧安夏等大型銅礦先後投產或復產。2010年全年銅產量增長17.4%,達82萬噸。[2]
製造業
製造業較落後。獨立前,工業製成品基本依賴進口。獨立後,政府積極致力於發展國有製造業。多民運執政後,對製造業實行私有化。1998年以後,製造業得到較快發展。食品、飲料、煙草、紡織和皮革等行業產值約占整個製造業的75%。[2]
能源
主要來自於水利、石油、木材和煤炭等,除原油依靠進口外,其它基本能自給。贊水利資源豐富,蘊含發電量6000兆瓦,2005年裝機容量為1692兆瓦。原為電力出口國。因對主要發電站進行整修,發電量大幅下降,2005年11月開始自南非和剛果(金)進口電力。贊主要從中東、安哥拉進口石油。從中東進口的石油船運至坦尚尼亞的達累斯薩拉姆港,再通過坦贊輸油管道送至恩多拉市的煉油廠。[2]
農業
農業是贊國民經濟的重要部門,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8%。全國約三分之二人口從事農業。目前開發的可耕地面積為620萬公頃,只佔全部可耕地的14%。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適合多種農作物生長。主要農作物是玉米、小麥、大豆、水稻、花生、棉花、煙草等。正常年景玉米可自給。贊耕地普遍缺乏灌溉系統,農作物抗災能力較弱。2010年,農業獲得歷史性豐收,全年玉米產量278萬噸,同比增長40%。[2]
旅遊業
維多利亞瀑布(10張)
旅遊業有世界著名的維多利亞瀑布和19個國家級野生動物園,其中卡富埃國家公園佔地面積最大。贊還辟有32個狩獵管理區。對旅遊業的發展保持了相當的重視,基礎設施不斷加強,政府啟動了對卡富埃國家公園及周邊地區的開發,出台了一些支持政策如旅遊發展信貸措施(TDCF)等,私營部門對旅遊行業的投資不斷增加,2004年旅遊部門也因此獲得了5.5%的增長。主要表現在旅遊人數一直在增加。
尚比亞本國經濟的復甦帶來了國內旅遊業的繁榮,但同時也說明尚比亞旅遊業的潛力還有待充分挖掘,因為大多數國家公園的相關基礎設施還很薄弱,許多游覽了維多利亞瀑布的國際遊客不去附近的莫西奧圖尼亞國家公園,而寧願選擇去周邊國家的一些野生動物園。
2010年到尚比亞旅遊人數達到68萬人次,增長了20%。2013年8月,尚比亞和辛巴威將聯合舉辦第20屆世界旅遊組織大會。主要名勝有莫西奧圖尼亞瀑布、卡里巴湖、卡富埃國家公園、贊比西河等。[2]
財政金融
贊政府從20世紀70年代起大舉借債,財政預算較多依賴國際援助。近些年來國際援助在財政預算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已由2003年的42.7%降至2009年的18.1%。2011年財政預算總支出20.54萬億克瓦查,財政預算總收入15.77萬億克瓦查。2012年財政預算總支出為27.70萬億克瓦查。[2]
對外貿易
主要出口銅、鈷、鋅、木材、煙草、食糖、咖啡等,其中銅出口是贊主要的外匯來源。主要進口機械設備、石油、化工產品、醫葯和紡織品等。主要出口國為瑞士、中國、南非、剛果(金)和埃及等,主要進口國為南非、剛果(金)、中國、印度等。2011年出口額為92.00億美元,進口額為63.59億美元。2012年出口額為84.34億美元,進口額為72.81億美元。[2]
外國援助
1996年西方捐助國因政治原因凍結對贊援助,至1997年才部分恢復。2005年4月,贊達到重債窮國計劃完成點,獲得巨額債務減免。2008年接受外國援助2.09萬億克瓦查。2009年,因贊衛生部被曝光貪腐案件,荷蘭等部分西方捐助國一度暫停向贊提供援助。[2]
郵票業
尚比亞還有一項較大的收入來源---就是郵票的發行。尚比亞在獨立前是英國殖民地,按照英國殖民地郵票發行的形式來發行郵票,主要是一些尚比亞境內風光+男皇、女皇頭的郵票,獨立後開始自己發行郵票,前期的發行頻率較低,到後來每年發行幾百種以上的郵票,一般都是熱門郵票,如運動項目、動物、植物等,還有不少中國題材的郵票,這些郵票都是純商業票,設計與印刷都是交給國外的公司來做,然後大量的運到中國等集郵大國進行傾銷。
在政府大量發行商業票的同時,其國內和國外也有一些郵商對其前期的郵票進行炒作,所以尚比亞的早期票在英國殖民地郵票中屬於比較貴的。由於國內的經濟一般,郵票能換回大量外匯,並且基本沒有什麼成本,這也成為尚比亞這類國家的一條生財之道。[2]
餐飲業
餐飲業(3張)
尚比亞餐飲業的外部政策、法律環境較寬松。政府對投資領域沒有限制,投資者可進入任何經濟領域進行投資。其金融環境比較寬松,無外匯管制,無進出口配額。政府監管很少,申請餐飲業執照如同其他行業,手續簡單,沒有專門程序,但對於酒類銷售需申請專門執照,並登報聲明。稅收政策如同製造業,一般徵收35%的所得稅和16%的增值稅。政府沒有關於餐飲業衛生標準的規定和法令,沒有專門的食品安全與衛生檢疫機構,很少對餐館的食品安全和衛生條件進行檢查。
尚比亞法制較健全,但仍存在較普遍的腐敗現象,對於外國經營者有時有刁難、勒索,但程度不嚴重,不構成對經營的主要障礙。
⑺ 什麼是住房抵押債券
住房抵押債券是以住房抵押貸款這種信貸資產為基礎作為一個資產池,以借款人對貸款進行償付所產生的現金流為支撐資產池的償付現金流,一般資產池內會打包多筆相關貸款,對於發放這類貸款的銀行或按揭貸款的金融機構來說是通過金融市場發行證券(大多是債券)模式進行融資的。
⑻ 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的評級開拓
中誠信國際——中國誠信資本市場評級業務的承繼者,引領了中國評級事業發展,並且得到了中國資本市場的發行主體、投資者和監管機構的逐步認可。
中誠信開創性貢獻的里程碑
1992年制定國內第一套信用評級方法體系和評級文件
1993年首家開展中央企業債券評級
1995年獨家開展上海證券交易所會員公司信用評級
1998年首家開展企業集團財務公司評級,並對首家金融機構發債進行評級
2001年在全國首家開展上市公司可轉換公司債券信用評級
2001年在全國首家開展信託投資公司資金信託計劃信用評級
2002年在全國首家開展基金管理公司基本素質評級
2002年在全國首家開展證券公司發行公司債券信用評級
2003年在全國首家開展對不良資產證券化的信用評級
2004年在全國首家開展對保險公司次級債信用評級
2004年在全國首家發布對國內15家銀行的綜合財務實力主動評級
2004年在全國首家開展對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項目的信用評級
2004年在全國首家開展對銀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項目的信用評級
2004年在全國首家發布對國內14家銀行的個體財務實力主動評級
2004年在全國首家開展對國內32個省市的地區風險評級
2005年在全國首次對短期融資券進行信用評級
2005年在全國首家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ABS)評級
2005年在全國首家開展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RMBS)評級
2005年在全國首家開展專項資產管理計劃評級
2006年在全國首家開展分離交易可轉債評級
2008年在全國首批開展中期票據信用評級
2008年在全國首家開展商業銀行中小企業貸款證券化評級
2008年在全國首家開展財務公司貸款證券化評級
⑼ 尚比亞銅礦工業歷史
尚比亞的銅-鈷礦資源主要集中分布在銅帶省和西北省。根據銅冶煉的考占資料證實,中部非洲的尚比亞和剛果(金)的銅礦開采活動可以追溯到約公元7世紀。1852—1873年間,英國人戴維·利文斯敦(David Livingstone)對中部非洲的考察,激起了西方殖民者對非洲開發的興趣。隨後在南非發現了金礦和金剛石,更加給予了人們實際的經濟利益刺激。以英國人賽西爾·羅德斯(Cecil Rhodes)為首的新型礦業主,鼓勵一些尋求采礦權的人,爭取在現今的剛果(金)加丹加省地區為英國南非公司(B.S.A 公司)取得采礦許可。在一次與比利時人的沖突中,代表英國政府利益的當地首領姆西德(Msidi)死亡,從而導致整個剛果(金)加丹加省地區落入比利時的勢力范圍,留給羅德斯及其公司的只有如今中部非洲銅礦帶的南部尚比亞,這一地區在當時被認為是缺少礦產資源的地方。
1924年以前,英國人控制的礦業公司一直管理著如今尚比亞銅礦所在地區。1906年首先在尚比亞西北省的坎桑希(Kansanshi),隨後在首都盧薩卡以西約350km處的白雲岩中開采地表淺而富的筒狀輝銅礦礦體;銅帶省首府恩多拉(Ndola)附近的布瓦納·姆庫布瓦(Bwana Mukubw a)礦也投入生產。在未引進近代采礦和選礦技術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採用當地原始的簡單采礦方法,對坎桑希和布瓦納·姆庫布瓦礦進行開采。在此期間,陸續發現了一些當時不太引人注意的銅礦標志,如1899年在謙比希(Cham bishi),1902年在盧安夏(Luanshya)等地發現了銅礦化,而恩卡納(Nkana)銅礦是在1910年由當地居民帶著一塊含銅礦石報礦才被發現。1923年,在銅帶省欽戈拉地區發現了雷窩·羅德(River Lode)礦,最終使得恩昌加礦床規模擴大。這些連續不斷的新發現,給當時的地質學家和礦業投資者以極大的鼓舞。1902年,在銅帶省中部的卡布韋市(Kabwe),發現了鉛鋅礦露頭,金屬硫化物平均含量達50%~60%,這一發現使當時正在新建的鐵路繼續向北延伸;隨後1906年直通剛果(金)加丹加省銅礦的鐵路完成。
然而,就整個中非銅-鈷礦帶而言,1924年以前由於礦床出露情況不同,尚比亞和剛果(金)的銅礦開發情況截然不同。在剛果(金)一側,因為地形切割較大,一些比較著名的礦床就沿相對標高50~100m的山脊出露,尤其明顯的是,銅礦床地表含銅很高的土壤中生長著繁茂的林木,稱之為「銅樹」。除此之外,露頭上的氧化銅綠色銹斑,都是明顯的銅礦化標志。
相對而言,在尚比亞一側,地勢平緩,地形起伏不大,普遍發育有較厚的土壤覆蓋,因此礦化露頭很少。偶爾,在河流侵蝕切割強烈的地方,可以見到較弱的礦化現象。在形成厚厚上壤層的物理化學過程中,靠近地表的礦層,可能有銅礦物淋濾出。這種現象可作為尋找隱伏含礦礦層的重要線索,這在20世紀20年代早期就被英國南非公司所認識到。當時如果要有效地實施開采計劃,就需要巨額投資。英國南非公司,隨後獲得了來自美國、英國、南非等地投資者大量的財力支持。投資者最大的希望是,通過鑽探等手段發現地下巨型的硫化物礦床。
從硫化礦石中提取銅的新型選礦技術的應用是銅礦工業發展的一場革命。當時,該項技術掌握在兩家公司手中:開采盧安夏銅礦和穆富里拉礦山的Rhodesion Selection Trust;開采恩卡納、恩昌加和布瓦納·姆庫布瓦礦山的Rhodesion Anglo American Corparation。然而1931—1934年間,中部非洲剛剛興起的銅礦工業,遭到世界經濟大蕭條的打擊,很多礦山倒閉。20世紀40年代後期,尚比亞的采礦業再次興起。但由於大量財富都落入股東腰包,紛爭也由此產生。當時的殖民者考慮到這一情況,開始適當幫助發展當地的經濟和基礎設施。
在「殖民主義者與民族主義者聯盟」的10年期間(1953—1963年),銅的價格保持上升趨勢。尚比亞南部邊境的卡萊巴(Kariba)水電站的修建,為尚比亞提供了充足和廉價的電力供應,降低了銅礦工業對煤炭的依賴,開拓了銅礦工業發展的新道路,銅產量隨後呈現大幅上升。
1964年尚比亞獲得獨立,為該國礦業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和經濟保證。1969年尚比亞生產了72×104t銅,此後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尚比亞的銅產量始終直維持在70×104t/a左右,成為當時世界上第四大產銅國,采礦業使尚比亞的經濟在20世紀70年代的中部非洲極度繁榮。尚比亞於1970年實行了具有重大意義的工業國有化:組成了恩昌加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和羅德西亞選擇信託有限公司(RST)2個公司。
1982年尚比亞合並Roan Consolidated Mines和Nchanga Consolidated Mines,組建了尚比亞國家銅礦聯合公司(Zambia Consolidated Copper Mines Ltd(ZCCM)),管理和經營尚比亞幾乎所有的大型銅礦山。但隨後,由於全球銅價低迷、開采深度增大、采礦成本上升、經營管理不善等原因,尚比亞的銅產量出現急劇下降,只有約40×104t/a。到20世紀90年代,尚比亞年產銅降到只有20×104~30×104t/a。1991年,尚比亞開始推行礦冊私有化進程,於是英美公司(Anglo American Plc(AAC))、第一量子公司(First Quantum Minerals Limited(FQM))、嘉能可國際(Glencore Iternational)、恩奎諾克斯(Equinox Minerals Limited)等國際礦業公司紛紛進入尚比亞從事銅礦開發。作為銅礦私有化進程的一部分,為了促進所有權的多樣化、減少政治與經濟風險,尚比亞國家銅礦聯合公司的資產被分成各個實體或商業配套服務出售給企業及私人。尚比亞國家銅礦聯合公司的繼承者——尚比亞國家銅礦聯合投資公司(ZCCM-IH),是一家投資控股公司,主要投資領域為尚比亞銅礦開采業。截至2000年3月31日,尚比亞國家銅礦聯合投資公司的股權由尚比亞政府持股60.3%,尚比亞銅礦投資公司(ZCI)(由英美公司合資公司)持股27.3%,其餘的12.4%股份由私人投資者持有。
進入21世紀,由於銅金屬價格的回升,礦業投資者又將目光投向r擁有豐富資源和悠久礦業開發歷史的尚比亞,眾多國際知名礦業公司重新進入尚比亞;隨著新項目的投產和老礦山的擴產,尚比亞的銅-鈷產量又出現穩步增長(表1-2)。隨著新項目的投產和老礦山的擴建,預計到2015年,尚比亞的銅產量可達150×104t/a。
表1-2 尚比亞2000—2012年主要金屬產量統計表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2年年末,尚比亞已開采出約15×108t銅礦石,生產銅金屬約40×106t;估計尚有16×108t銅礦石可被開采,可產銅約40×106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