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目前獲准經營離岸業務的中資銀行有哪些
交通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
⑵ 新加坡離岸金融市場的市場的構成
亞洲美元市場(ADM)和歐洲美元市場實際上是同一離岸金融體系的兩個窗口,二者的發展原因基本類似,都是由於美國等國對國內金融業實行嚴格管制,使得美元資金流往境外而促成的。由於新加坡在地理位置上恰好處於倫敦和東京之間,同時新加坡當局也對亞洲美元市場的發展採取積極的態度,因而使亞洲美元市場得以迅速發展。
亞洲美元市場上進行交易的貨幣除美元外還有德國馬克、英鎊以及瑞士法郎等。由於美元的交易量最大,這個市場就被統稱為亞洲美元市場(簡稱亞元市場)。
新加坡當局對亞洲美元市場採取隔離的態度,目的是建立分離型離岸金融中心。以後,這種隔離政策逐漸放鬆,從1981 年起、離岸銀行可以通過貨幣互換在新加坡元和美元間進行套利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這種隔離。目前新加坡居民已可以在ADM 自由進行存貸活動。
亞洲美元市場的一大特點是銀行間資金佔了存款和貸款業務的絕大部分。據統計,到1987年,非銀行客戶存款只佔17%,而銀行同業存款的比重則上升到79%,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從歐洲美元市場流入,以彌補亞洲地區巨大的資金需求的。在資產方面,1971年以前非銀行客戶貸款在資產總額中只佔很小比重,但到70年代以後,由於亞洲地區經濟的高速發展,對資金需求也日益增加,對非銀行客戶的貸款開始穩步增長。總之,從資金來源和資金運用方面看,亞元市場都顯示出區域性特點,亞太地區的客戶日益依賴新加坡亞元市場籌集資金,同時也把資金投放於亞元市場上。
從期限上看,亞洲美元市場總體上是一個短期資金市場。如1987 年,資產總額中只有16.6%為一年期以上;而負債中一年以上的只佔6.2%。亞元市場的另一個特點是利率波動頻繁,而且基本上與紐約、倫敦等國際金融中心的利率同步變動,其存貸利差也與歐洲美元市場一樣,比新加坡國內銀行的利差小。
亞元存款證是亞元市場上的重要籌資工具,可以分為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兩大類。
固定利率存款證期限較短,通常為1年。第一筆固定利率存款證是由美國花旗銀行於1970年發售的,此後固定利率存款證的發行不是很活躍,主要是因為國際金融市場的利率波動加劇而使固定利率存款證失去了吸引力。浮動利率存款證的期限多數是3年,最長5年。第一筆浮動利率存款證由日本第一勸業銀行於1977年11月發售。在整個80年代,浮動利率存款證的發售活動活躍,成為銀行籌集資金的一種普通金融工具。
浮動利率存款證的發行一開始採取排隊方式(QueuingSystem)進行,但這種方式不利於發行人充分利用有利的市場條件,不利於吸引更多的籌資人,因而1980年浮動利率存款證的發行改為登記方式(Registration System),即發行者只要符合規定的條件,即可在金融管理局登記,並在發行前一周及存款證到期後再通知金融管理局。
從亞元存款證的發行者來看,日本銀行是最主要的發行人,占發行額的50%以上,其他發行者也主要來自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從面值貨幣看,美元面值的亞元存款證佔了絕大多數,另外也曾發行過以特別提款權和日元、澳元等貨幣計值的亞元存款證。 亞元債券市場(The Asian Bond Market,ABM)1971年12月,新加坡發展銀行由新加坡政府充當其擔保人,推出總值1000萬美元、固定利率為8.5%的10年期亞元債券。由此一個以新加坡為中心,和既有的短期亞元市場相輔相成的亞元債券市場開始形成。
亞元債券市場形成初期發展緩慢,這主要與當時世界經濟衰退有關。直到1976年,亞元債券券市場的活動才開始趨於活躍,進入80年代後,亞元債券市場又有所突破,1980年至1987年共發行了120筆,發行金額累計達77.69億美元。
日元債券市場的籌資者范圍很廣,包括工商企業、銀行、金融機構、政府和地方組織等,從地理分布看,亞太地區的籌資者佔了很大比重,其次,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和歐美金融機構也漸趨活躍。1986—1993年,我國機構共在該市場發行6 筆亞元債券,發行金額總計6億美元。
新加坡亞元債券的主要種類有固定利率債券、浮動利率債券與可轉股債券等,面值貨幣以美元為主,其他貨幣如德國馬克、澳元、加拿大元等都曾用於亞元債券的發行。從發行期限看,一般地可轉股債券期限較長,固定利率債券和浮動利率債券期限較短。
亞元債券市場的一個不足之處是二級市場不完善。盡管二級市場上有美國銀行及投資機構和日本的證券公司等作為造市者,但由於參與二級市場交易的多是交易商,國際性企業與基金管理機構參與交易的不多,而且歐洲金融機構也不積極支持亞洲發行的債券,因此二級市場的深度仍顯不夠。金融管理局曾有意識地增加二級市場的流動性,將債券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馬來西亞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交易所、東京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紐約證券交易所等的證券交易所上市,但其交易量很少。
1.發行亞元債券的有關文件。
在新加坡公開發行以新加坡元以外的貨幣計值的債券,通常要受3 種法規的規范,即公司法、證券業法和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掛牌條例。債券發行計劃書是籌備發行過程中最重要的文件,計劃書的准備也包括了其他文件的准備。計劃書中主要對發行者的有關情況予以詳盡披露;計劃書中包括的其他文件主要有:
(1)認購協議。系債券發行經理與發行者之間的協議;
(2)經理協議。是債券發行經理之間的協議;
(3)包銷協議。是債券發行經理與包銷者之間就債券包銷達成的協議;
(4)銷售協議。發行經理與銷售商就債券銷售達成的協議;
(5)信託契約或財政代理協議。發行人與信託人或財政代理之間的協議;
(6)支付代理協議。對支付代理的職責加以明確;
(7)代理銀行協議。代理銀行是發行人指定的決定及公布債券利率水平的銀行。代理銀行協議則是發行人與代理銀行間的協議;
(8)債券。債券上必須包含信託契約或財政代理協議中有關債券的條款。
外國機構發行債券的計劃書內容,很難全部符合新加坡公司法的規定,但公司注冊機構可以豁免發行人全盤遵守。因此,發行人的法律顧問應在計劃書擬定後向注冊機構提出若干豁免申請,同時向財政部提交申請,請其宣布發行人為依法規定的公司。
2.發行亞元債券的程序。
亞元債券的發行涉及面廣,手續復雜,所需時間也相應較長。一般來說,從正式准備發行到實際發行,需7 個星期左右。具體程序如下:
第一周:發行人選擇一家金融機構為牽頭經理,並與其協商下列事項:
發行時間表、經理團的組成、選擇信託人、支付代理、掛牌場所、掛牌代理及印刷商,草擬計劃書;由牽頭經理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申請注冊、與證交所洽商掛牌、向發行人遞交初步包銷邀請名單;
第二周:准備計劃書、認購協議、經理協議、信託契約或財政代理協議、包銷協議及支付代理協議;牽頭經理起草邀請電傳及說明信等文稿,發行人及包銷團與信託人或財政代理就信託契約或財政代理協議進行磋商;
第三周:發行人與牽頭經理將經修訂的初步計劃書及其他文件呈交公司注冊官,以辦理注冊手續;向證交所申請掛牌;最後確定經理團或包銷團名單;
第四周:研究市場狀況及債券期限;從公司注冊官處取回已注冊的初步計劃書及其他文件;向歐洲清算系統(Euroclear)或塞德爾(Cedel)申請結算代碼;
第五周:分發初步計劃書、包銷及銷售協議,說明信等;向新聞媒介發布新聞;
第六周:總結認購額,進行分配;印製最後定稿的計劃書並呈交公司注冊機構和證交所;印刷債券;舉行簽署儀式;
第七周:確定利率生效日、付款日,由信託人或財政代理派送債券;發布債券發行公告。
3.亞元債券的上市。
亞元債券要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掛牌交易,必須向交易所申請批准。申請時要提交申請書,申請書中要列明債券及發行人的基本資料;此外還要呈送債券樣本、認購協議、代理銀行協議、信託契約或財政與支付代理協議,發行人和擔保人的經審計的財務報告等文件的副本。
新加坡股票交易所要求申請掛牌的債券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債券持有人不少於200 人;
(2)發行人有形資產凈值不少於5000 萬新元;
(3)發行人最近3 年稅前收入累計不少於54 萬新元;或最近3 年中任何1 年的稅前收入不少於18 萬新元;
(4)發行人須按公司法規定公布發行計劃書;
(5)假如訂立信託契約,必須與公司法中有關條款相符,除非發行人已被宣告為依法規定的公司;
(6)在新加坡必須有一個支付代理。
⑶ 請教: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中,Reg S和114A規則的區別
簡單的說:Reg s是美國境外的投資者認購,144A是美國境內的投資者認購
⑷ 離岸人民幣下跌,這會有什麼影響
離岸人民幣下跌的影響:
1、人民幣對美元貶值會增加人民幣供給導致通貨膨脹最終帶動國內物價上漲,即我們在相同的工資水平下購買商品時,因商品價格上漲所能購買到的商品種類減少,所以當我們手中持有的人民幣購買能力下降時,會減少對不必要生活消費品的需求。
2、人民幣對美元貶值會減少進口增加出口,進口商品成本增加會帶動進口商品的價格上漲,從而在相同效用商品中進口商品較國內商品競爭力降低,當我們面對具有同等效用的商品時會選擇用國內商品替代進口商品,減少進口商品的購買。
3、除此之外,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對留學、出境旅遊或有出境業務的相關人群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對有留學意願的家庭來說,若選擇在人民幣貶值時期出國游學會增加留學費用的開支。對於熱愛出境游的朋友來說會因游資費用的增加而減少出境游次數,選擇用境內游替代出境游。對有出境業務往來的個人來說會增加換匯成本的支出。
4、人民幣對美元貶值會對股票市場產生波動,美元加息促進資本外流從而減少資本市場的總資金量,從而影響到國內股票市場波動進而對個股股票價格也會受到影響,所以人民幣對美元貶值會影響我們對二級市場的投資。
5、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對房產投資的影響,人民幣貶值將推動房價的上漲,人民幣若繼續貶值,將導致整個市場預期逆轉,促使投資者逐漸放棄房產這樣價格過高的資產。
⑸ 人民幣債券的發行
2007年,國家開發銀行首次在香港發售人民幣債券,
2009年,外資銀行匯豐銀行(中國)及東亞銀行(中國)獲准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
2010年,麥當勞成為首間發行人民幣債券的外資企業。
2012年4月18日,匯豐控股宣布,在倫敦發行一筆國際人民幣債券,匯豐未透露此次人民幣債券發行的具體額度。
2014年9月12日,英國成為首個發行人民幣計價主權債務的西方國家。 這次共發行3個人民幣債券品種:3年期固息債6億元,利率為3.35%;5年期固息債5億元,利率為3.6%;10年期固息債9億元,利率為4.35%。 2010年8月3日,財政部公告中國財政部將於2011年8月中旬在香港正式發行200億元人民幣國債。
財政部曾分別在2009年和2010年在香港發行60億元和80億元人民幣國債,其中2010年零售部分的2年期債券最終獲得了1.37倍的超額認購。隨著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規模擴大,以及人民幣升值預期和需求的增加,2011年的發債規模和品種都進一步擴大:其中,通過香港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面向機構投資者招標發行150億元,包括面向機構投資者招標發行的3年期60億元,5年期50億元、7年期30億元和10年期10億元;面向個人投資者發行的2年期50億元。
⑹ 什麼是離岸債券
金融機構在免稅島上注冊分支機構,而後向其他地區發行產品,這些產品就被稱為離岸金融產品。全球目前有20多個離岸中心,以英屬的馬恩島為例,這個島上無資本利得稅、財富稅、印花稅、遺產稅、資本轉讓稅等通常稅目,因而如果購買馬恩島注冊的金融產品擁有離岸賬戶,投資者也不用承擔這些稅收。這就是離岸產品的優勢所在。
馬恩島有非常嚴格的監管制度。在馬恩島上注冊的金融機構一旦發生倒閉等危機,投資者可最多獲賠其賬戶金額(按市值計算)的90%,遠超過香港賠付10萬港幣的規定。這對投資者來說是另一重保障。
以注冊在馬恩島的英國友誠投資(FriendsProvident)為例,這傢具有175年歷史的公司最有名的是其離岸產品萬全智富計劃。該計劃的平台中包含160多隻精選國際投資基金,包括貨幣市場基金、各類國際債券基金,新興市場基金、成熟市場基金,商品基金,地區基金等等。投資者可以免手續費在其中隨時任意轉換,無限次轉換,最多同時可持有10隻基金。
投資貼士:離岸金融產品有兩大賣點,其一是零交易費率,相當於提供投資者免費轉換的平台,投資者可以利用基金做波段。而友誠為此只收取每年1.6%的費用,收取5年,5年後全部免費。其二是可以免費成立信託,用以隔離債務或者傳承遺產,不需要交稅。
⑺ 離岸債券市場是什麼
RMB不可能像歐元一樣,歐元是有歐元區的基礎在的。東南亞的話,貌似RMB也不是說可以直接用來買東西,只不過兌換點比較多。
你的標題。。。我引用一段好了
「安國俊認為,總體來看,中國這次發國債益處多多,一是有助於充分發揮中國債券市場在全球金融市場穩定的推動力。此舉充分表明中國政府在推進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發展的同時,將亞洲債券市場與貨幣、財政、匯率政策協調相結合,在債券市場開放過程中注重維護金融穩定。二是有助於離岸人民幣金融市場的發展。三是有助於形成有效的人民幣迴流機制。四是有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同時,有利於推動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建設,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實際上,就算是美國降級了,也還比中國的評級高 = =
你好
⑻ 離岸與在岸人民幣出現倒掛是什麼意思
離岸與在岸人民幣出現倒掛就是兩者反過來了,離岸人民幣比在岸人民幣更值錢。
大多數時間離岸人民幣是弱於在岸人民幣的。比如1美元可以兌換6.96離岸人民幣,但只能兌換6.95在岸人民幣,說明在岸人民幣比離岸人民幣值錢。
在岸人民幣就是在中國大陸流通的人民幣,在大陸以外地區流通的人民幣叫離岸人民幣。理論上離岸人民幣是不受限制的,可以自由兌換美元。而在岸人民幣每年根據央行規定只能兌換5萬美元。
(8)中資離岸債券每周回顧丨3月5日擴展閱讀
股票市場很多人「打新股」,打新股意思就是申購新股。過去,在一級市場申購到新股,幾乎都能在二級市場順利上市,而且上市首日幾乎都能高價賣出,新股上市首日有的漲幅高到200%。
後來,新股不一定能在二級市場順利上市,即便上市了,也有可能跌破發行價,這樣的話,在一級申購時花了很大資金、還要搖號抽簽、還要等候一段時間,最終等來的卻是虧損。
1999年曾經試過1元發行的基金,上市首日就跌破發行價,最終導致政府幹預股市,迎來歷史著名的「5.19」上漲行情。
股票如此,債券、央票也如此。
金融機構在一級市場低價買入央票(相當於股民申購債券、股票),然後在二級市場高價賣出央票,從而實現盈利,其前提是二級市場的價格比一級市場價格高。一旦二級市場的價格比一級市場的價格低,金融機構買入央票後就會虧損賣出,這種情況就叫央票二級市場和一級市場利率倒掛。
⑼ 離岸人民幣債券有哪些特點
一、點心債」已成為離岸人民幣市場最重要的產品
二、發行主體以企業為主是
三、投資者主要來自中國香港
四、期限以1-3年為主
五、二級市場交易仍不活躍
六、離岸人民幣指數產品不斷增多
⑽ 如何發行債券融資
公司債券上市發行的程序
(1)作出決議或決定。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發行公司債券,由董事會制訂方案,股東會作出決議;國有獨資公司發行公司債券,應由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或者國家授權的部門作出決定。
(2)申請發行。公司在作出發行公司債券的決議或者決定後,必須依照公司法規定的條件,向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提交規定的申請文件,報請批准,所提交的申請文件,必須真實、准確、完整。向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提交的申請文件包括:公司登記證明、公司章程。公司債券募集辦法、資產評估報告和驗資報告。
(3)發行公司債券的批准。國務院授權的部門依照法定條件負責批准公司債券的發行,該部門應當自受理公司債券發行申請文件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決定;不予審批的,應當作出說明。
(4)公告募集辦法。發行公司債券申請經批准後,應當公告債券募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