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企業債券還本付息的問題
1、按100元付息,即按票面價值還本。目前企業債還沒有違約的,銀行理財、信託都有了,相比來說企業債的違約可能性小一些。
2、在國內,一般企業債券按年計息,少數每半年付息一次。其他的產品花樣就比較多了。
『貳』 一次還本付息債券的計算【財務管理】
中級財務管理
發帖
首頁> 中級財務管理
【備考指導】 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的資本成本的計算
東北虎樓主
2011-12-21 13:47:551791514
書中介紹了分期付息債券稅後資本成本的計算方法,如果是單利計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應如何計算?或復利計算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應如何計算?
【解答】
(1)對於「單利計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而言,雖然利息到期一次支付,但是,利息抵稅並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分期抵稅,並且每期抵稅的數額相等。因此,假設稅後資本成本為r,則應該這樣計算:
發行價格×(1-籌資費用率)=到期支付的本利和的現值-利息抵稅現值
=債券面值×(1+債券期限×票面利率)×(P/S,r,n)-利息抵稅額×(P/A,r,n)
=債券面值×(1+債券期限×票面利率)×(P/S,r,n)-債券面值×票面利率×所得稅率×(P/A,r,n)
假設:債券面值為1000元,平價發行,籌資費率為5%,期限為3年,票面利率為10%,單利計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所得稅率為30%。
則:1000×(1-5%)=1000×(1+3×10%)×(P/S,r,3)-1000×10%×30%×(P/A,r,3)
(2)對於「復利計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而言,也是分期抵稅,但是由於每期利息不相等,因此每期抵稅的數額不相等,只能按照復利折現的方法分別計算利息抵稅的現值。假設稅後資本成本為r,則應該這樣計算:
發行價格×(1-籌資費用率)=到期支付的本利和的現值-利息抵稅現值
=債券面值×(S/P,票面利率,n)×(P/S,r,n)-各期利息抵稅現值之和
假設:債券面值為1000元,平價發行,籌資費率為5%,期限為3年,票面利率為10%,復利計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所得稅率為30%。
則:1000×(1-5%)=1000×(S/P,10%,3)×(P/S,r,3)-1000×10%×30%×(P/S,r,1)-1000×(1+10%)×10%×30%×(P/S,r,2)-1000×(1+10%)×(1+10%)×10%×30%×(P/S,r,3)
『叄』 關於債券付息日計算
就是從購買那一日起開始計算,由於這債券2009年9月到期,一般來說債券大多數時候是每年支付一次利息的(也有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的,如果是半那麼這債券另一個付息日在3月),由此可推斷這債券下一個付息日是在2005年9月(這個你沒有給出具體時間),必須注意這種可流通交易的債券其付息日一般是固定的,如遇節假日才會順延(一般就是一兩天時間),不會根據你購買的時間而變更。
實際上你計算一下就知道了,購買債券時間是6月1日,6月算30天(算頭不算尾),7月31天,8月31天,這里已經有92天,付息日當天不算息,即9月時計算的天數是付息日減1。
若答案是106天,那麼其付息日應在9月15日。
『肆』 計提一次性還本付息的債券利息為什麼不計入資產負債表的應付利息項目
因為應付利息是一項流動負債,是在一年內必須要支付或兌現的負債。
而一次性還本付息的債券利息,並不會在每個計息期都支付,而是到了債券到期日才一次性支付的,而應付債券一般都是在一年以上的期限,是非流動負債,那麼其應計利息也是非流動負債了,所以不能反映在流動負債項目中。故應當計入到應付債券的賬面價值中的。
短期借款計提的利息、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長期借款及應付債券計提的利息應當記入「應付利息」科目;計提的一次還本付息債券利息應當記入「應付債券——應計利息」科目。
(4)9月16日有76隻債券還本付息擴展閱讀
應付利息的賬務處理:
1、資產負債表日,應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費用,借記「利息支出」、「在建工程」、「財務費用」、「研發支出」等科目,按合同利率計算確定的應付未付利息,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長期借款——利息調整」等科目。
2、合同利率與實際利率差異較小的,也可以採用合同利率計算確定利息費用。實際支付利息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3、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應付未付的利息。
『伍』 「一次還本債券」 和「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有區別么
因為分期付息,利息和本金是分開支付的,所以計入應收利息
一次還本付息,利息和本金同時支付,所以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或持有至到期投資科目
『陸』 債券持有期間的收益率計算題
這個債券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所以該投資者在持有期的利息收入為零,那麼他就只有資本利得收入了。
故持有期收益率y=[(160-100)/3.5]/100×100%=17.14%
『柒』 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攤余成本
①持有至到期投資為分期付息,一次還本債券投資:
借:應收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貸:投資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資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或借記)
此時,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金)-[現金流入(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已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這里可以將期初攤余成本理解為本金,而每期的現金流入可以理解為包含了本金和利息兩部分,其中「現金流入-實際利息」可以理解為本期收回的本金。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為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投資: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貸:投資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資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或借記)
此時,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金)+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已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因為是一次還本付息,所以此時的現金流入為0,則實際利息增加期末攤余成本。
這樣可以么?
『捌』 債券除了還本付息外,最大的風險是什麼
債券除了還本付息外,最大的風險流通的風險。
如果你持有一款某債券,市場流通少,或者是買賣的人少。這樣就會出現流通的問題,久而久之就會貶值。債券也是需要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