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證券市場 » 助力新增債券資金支出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助力新增債券資金支出

發布時間: 2021-05-24 11:09:09

A. 高手請進。關於資金成本,為什麼過多的負債資金會使權益資金的成本上升。解釋簡單點!謝謝

權益講的是所有者權益,即股東的權益,負債講的是債權人的權益,如果一個公司,股東的資金佔小數部分,而欠債的部分佔多數,你說債權人會放心嗎,另外,如果負債高於權益,那意味著公司的財務費用會很高,即利息就會壓的公司抬不了頭,所以權益成本高於負債成本,也是為了公司能正常運作

B. 什麼是新增債券

債券是政府、企業、銀行等債務人為籌集資金,按照法定程序發行並向債權人承諾於指定日期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
債券(Bonds / debenture)是一種金融契約,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同時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債券購買者或投資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投資者(債券購買者)即債權人 。
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由於債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確定的,所以債券是固定利息證券(定息證券)的一種。在金融市場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債券可以上市流通。在中國,比較典型的政府債券是國庫券。
新增債券就是債券發行機構處於籌措資金的需要,根據實際需要新發行的債券。

C. 企業將資金用於購置固定資產,購買其他企業的股票和債券,這種資金的支出活動是否正確

企業將資金用於購置固定資產,股票和債券屬於投資活動中的現金流出。

D. 求財務管理中債券資金成本的問題

艹 又要翻出我過去的標准解答模板了么...
求助是很讓我開心但是也別太簡單了啊

債券的資金成本就是折現亞 也就是說我的一筆錢 一年後拿到是100塊 但是一年利息是2.25% 事實上這筆錢現在只值100/1.0225也就是97.8塊 也就是說未來的錢和現在的錢是不一樣的,因為金錢有它的時間價值

某東西除以(1+r)就是某個東西向前折現,(1+r)^n就是折現n年

換句話說 假設債券付息 一年一次 第一年你拿到的利息C折現到現在就是C/(1+r) 第二年就是C/(1+r)^2 第n年就是C/(1+r)^n M/(1+r)^n的意思是你n年拿到的本金折現到現在 兩部分相加就是債券的面額

在金融學中,請牢記time value of money TVM 也就是時間價值

因為無風險收益的存在,現在的錢永遠比未來的錢值錢,所以才有了金融學。整個金融學是構築在TVM的基礎上的

債券定價基於TVM的意思就是 債券的現金流是每年給付利息所產生的現金流與到期給付面額的現金流折現到現在的價值

eg某一年付息一次的債券票面額為1000元,票面利率10%,必要收益率為12%,期限為5年,如果按復利貼現,其內在價值為多少?

按照貼現法則

債券價格=票面利息/(1+r)^1+票面利息/(1+r)^2+……+票面利息/(1+r)^n+票面價格/(1+r)^n

利息=1000*10%=100

P=100/(1+12%)^1+100/(1+12%)^2+100/(1+12%)^3+100/(1+12%)^4+100/(1+12%)^5+1000/(1+12%)^5

P=928

補充回答
債券本身就是債券持有人在未來得到的錢所折現到現在的價值
這個圖的前半部分就是票息的折現 後半部分就是本金的折現 本質就是折現

好 你堅持你從那本不知名教材上看來的:「資金成本是為了得到資金付出的成本除以得到的資金。」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其實這句繞口的話的意思就是——持有期收益率HPY Holding Period yield ,也就是你所說的資金成本

中國的金融學教材總是把一個簡單的概念翻譯成無數中中文 ╮(╯▽╰)╭

HPY=(P1-P0+D)/P0 也就是最簡單的收益率公式——(賣出價格+現金流流入)除以買入時期的價格

HPY的優點是簡單 但是很明顯的沒有考慮時間問題,

我所貼的一大段話和圖上的那個公式就是債券的收益率公式
這里的收益率不是HPY 而是到期收益率YTM yield to maturity
YTM就是把債券拆分成本金和票息進行折現到現在的方法

第一個問題就是這么解決了 YTM和HPY都是收益率的計算方法 而HPY是單利 並且不考慮時間的因素 所以沒有YTM用的這么廣泛和專業

12%就是YTM
債券中5個要素:票息給付次數(你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年數)、買入價格、面額、票面利率、還有到期收益率YTM

這個5個要素中得知4個要素,可以通過上面的公式求的第5個

而一般 面額、票面利率、票息給付次數都是已知的,發行時決定的
所以收益率和價格就是唯一變動2個要素

這樣你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債券市場交易都是報收益率而不是價格了吧?

E. 債券資金成本

一、資金成本率指的是因為使用資金而付出的成本與籌資額的比率。

債券資金成本率=(債券面值×票面利率)×(1-所得稅率)/[債券的發行價格×(1-債券籌資費率)]

二、綜合資金成本,是指企業所籌集資金的平均成本,它反映企業資金成本總體水平的高低。綜合資金成本又可分為已籌資金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和新增資金的邊際資金成本兩種表現形式。

1、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是指分別以各種資金成本為基礎,以各種資金佔全部資金的比重為權數計算出來的綜合資金成本。它是綜合反映資金成本總體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綜合資金成本是由個別資金成本和各種長期資金比例這兩個因素所決定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計算公式為: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某種資金占總資金的比重×該種資金的成本)

個別資金佔全部資金的比重通常是按賬面價值確定,也可以按市場價值或目標價值確定,分別稱為市場價值權數、目標價值權數。市場價值權數是指債券、股票以市場價格確定權數;目標價值權數是指債券、股票以未來預計的目標市場價值確定權數。

2、邊際資金成本

邊際資金成本,是指資金每增加一個單位而增加的成本。邊際資金成本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其權數為市場價值權數,而不應使用賬面價值權數。當企業擬籌資進行某項目投資時,應以邊際資金成本作為評價該投資項目可行性的經濟指標。

計算確定邊際資金成本可按如下步驟進行:(1)確定公司最優資本結構。(2)確定各種籌資方式的資金成本。(3)計算籌資總額分界點。籌資總額分界點是某種籌資方式的成本分界點與目標資本結構中該種籌資方式所佔比重的比值,反映了在保持某資金成本的條件下,可以籌集到的資金總限度。一旦籌資額超過籌資分界點,即使維持現有的資本結構,其資金成本也會增加。(4)計算邊際資金成本。根據計算出的分界點,可得出若干組新的籌資范圍,對各籌資范圍分別計算加權平均資金成本,即可得到各種籌資范圍的邊際資金成本。
你好

F. 公司發行債券後.什麼是債券的資金成本率和綜合資金成本,怎樣計算

一、資金成本率指的是因為使用資金而付出的成本與籌資額的比率。
債券資金成本率=(債券面值×票面利率)×(1-所得稅率)/[債券的發行價格×(1-債券籌資費率)]
二、綜合資金成本,是指企業所籌集資金的平均成本,它反映企業資金成本總體水平的高低。綜合資金成本又可分為已籌資金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和新增資金的邊際資金成本兩種表現形式。
1、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是指分別以各種資金成本為基礎,以各種資金佔全部資金的比重為權數計算出來的綜合資金成本。它是綜合反映資金成本總體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綜合資金成本是由個別資金成本和各種長期資金比例這兩個因素所決定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計算公式為: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某種資金占總資金的比重×該種資金的成本)
個別資金佔全部資金的比重通常是按賬面價值確定,也可以按市場價值或目標價值確定,分別稱為市場價值權數、目標價值權數。市場價值權數是指債券、股票以市場價格確定權數;目標價值權數是指債券、股票以未來預計的目標市場價值確定權數。
2、邊際資金成本
邊際資金成本,是指資金每增加一個單位而增加的成本。邊際資金成本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其權數為市場價值權數,而不應使用賬面價值權數。當企業擬籌資進行某項目投資時,應以邊際資金成本作為評價該投資項目可行性的經濟指標。
計算確定邊際資金成本可按如下步驟進行:(1)確定公司最優資本結構。(2)確定各種籌資方式的資金成本。(3)計算籌資總額分界點。籌資總額分界點是某種籌資方式的成本分界點與目標資本結構中該種籌資方式所佔比重的比值,反映了在保持某資金成本的條件下,可以籌集到的資金總限度。一旦籌資額超過籌資分界點,即使維持現有的資本結構,其資金成本也會增加。(4)計算邊際資金成本。根據計算出的分界點,可得出若干組新的籌資范圍,對各籌資范圍分別計算加權平均資金成本,即可得到各種籌資范圍的邊際資金成本。

G. 央媽周末加班降准,意味著什麼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調各類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1個百分點。在此基礎上,為進一步增強金融機構支持結構調整的能力,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等的支持力度,自4月20日起對農信社、村鎮銀行等農村金融機構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1個百分點,並統一下調農村合作銀行存款准備金率至農信社水平;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2個百分點;對符合審慎經營要求且「三農」或小微企業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可執行較同類機構法定水平低0.5個百分點的存款准備金率。
民生宏觀管清友:降准來了,降息還會遠嗎?
【1】為什麼這時降?馳援地方債務置換,助力穩增長,對沖存款保費影響,降准勢在必行。此前總理密集調研和座談已作鋪墊,趕在25號政治局會議之前提前行動。
【2】降准規模?一般性存款余額110萬億,下調1個百分點的准備金率釋放的流動性至少在1萬億以上,考慮額外多降的部分,釋放流動性規模約1.5萬億。
【3】還有幾次降准?降准還有一次空間,考慮上次降准和MLF規模,在外匯占款全年0增長假設下,全年基礎貨幣缺口約兩萬億,本次釋放流動性1.5萬億,未來還有一次50BP准備金率下調空間。但具體次數還需看實體經濟具體的運行狀況。
【4】央行下一步?降准主要針對銀行間利率,降息對降低實體利率更有效,預計降准之後,降息將很快出現,而且降息的空間比降准更大。此外,為了支持地方基建托底和落實李總理對保障房建設的要求,預計再貸款也漸行漸近。
【5】後續影響:穩增長跟進則經濟企穩概率大,利差空間顯著,海外寬松不止,人民幣匯率無憂。資產重配與貨幣寬松趨勢延續,股債雙牛繼續。
華創宏觀:
我們在4月14日就提示政策前瞻「穩增長箭在弦上,托底政策加速寬松」,貨幣政策可從適應性寬松走向更為主動寬松,增強靈活性,適時適度降息降准,進一步加大PSL等定向工具的運用。如今降准,我們的點評如下:
1、是貨幣政策從「適應性寬松」走向「主動寬松」嗎?
從2014年6月以來的兩次降準的時間點選擇上看,均是在人民幣貶值造成外匯占款大幅回落的節點上給予的對沖,是一種「適應性」的降准,2014年6月和2015年1月的央行口徑外匯占款分別是-867和-1289億元;2015年3月央行外匯占款同樣是減少2307億元,有出於對沖外占的考慮。但與此同時,3月19之後人民幣匯率走出小幅升值行情,以及央行一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上刪除對經濟「仍屬於合理區間」的論述是否意味著貨幣政策走向「主動寬松」需要密切關注。
2、是經濟還在深度探底嗎?
陽春三月的經濟並未表現傳統的旺季復甦,而是繼續探底之旅,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增速跌幅超預期,固定資產投資也進一步回落,基建發力但不足以對沖製造業和房地產投資的下滑;從高頻的數據看,發電量數據依舊是同比負增長,僅維持在2014年8月的水平,電廠煤耗恢復緩慢,整體經濟僅靠基建單引擎支撐。而樓市330新政效果似乎並不理想,新政公布以來僅當周銷售出現反彈,如今已是連續三周回落,從重點跟蹤的30城市銷量數據看,目前不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成交量又回到新政前的水平。所以,樓市新政恐怕難以對房地產開發投資乃至後期的土地出讓金會有明顯的正向貢獻。從更加真實反映實體經濟基本面的財政收入數據看,第一大稅種的增值稅3月單月是同比下降1.2%,東北多地財政已發不出,而財政收入的放緩也使得3月份支出節奏明顯放緩,可見財政收入壓力可見一斑。財政收支困難正成為一個比問題更早到來的底線。
3、是開啟了債務置換寬松的流動性環境嗎?
2015年債券的供給沖擊不容小覷,不僅有置換的1萬億,還有新發的6000億元地方債,債券供給增加的預期抬升了利率債收益率(4月1日與3月2日收益率曲線相比,各期限收益率均出現了20BP左右的上行)。在巨大的供給沖擊下,銀行預計還會是債券的主要投資主體,因此為了防止利率的進一步抬升,貨幣政策必然成為一個被動的「接盤俠」,這也是積極財政政策背後貨幣政策的配套與銜接。除了對沖外匯占款之外,地方債券供給或將成為另一個降準的重要考量。
4、是中美貨幣政策走向收斂嗎?
3月美國非農就業「慘不忍睹」,不僅新增就業為2013年12月來最弱的一次,且勞動參與率也創了37年來新低,整體上美聯儲對美國經濟前景更加謹慎。在3月議息會議中,美聯儲官員下調了聯邦基金利率預期中值,同時也下調了2015年通脹前景。美聯儲3月議息會議的措辭和態度將市場對加息時間的預期推後,紐聯儲的一級交易商調查結果顯示,預計在6月加息的一級交易商由決議前的31%下降到21%,有31%的交易商認為會在9月份加息,佔比最大。美聯儲加息的推後無疑增強了中國貨幣政策的主動性,為更為靈活和前瞻地應對經濟下行風險創造了條件。
廣發宏觀:穩增長政策序幕如期拉開
(1)央行近日晚發布公告,自4月20日起下調各類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1個百分點。同時,對支農、支小支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的金融機構進行額外降准。
(2)本次降準的時點此前已被市場充分預期,但是降準的幅度超出了市場預期。
(3)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已跌至決策層的心理警戒線(實際GDP增速降至7.0%,GDP平減指數降為負值,其餘大部分宏觀指標也都降至目標以下),我們預計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會在二季度相繼出台。
(4)財政政策將圍繞增支、減收兩條主線,分別以基建加碼和結構性減稅(重點是營改增)為核心;貨幣政策方面,數量型工具與價格型工交替使用(相比較而言,降準的空間大於降息)、總量政策和結構性政策配合使用將成為常態。
(5)與此同時,區域性、行業性的穩增長政策也可能在二季度呈井噴式呈現。尤其是在東北三省和部分中西部省份,水利工程、中西部鐵路建設等大型基建項目、棚戶區改造、以及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重點行業。
(6)寬松政策對於實體經濟的影響具有一定的滯後效應,可能要到三地季度才能陸續體現;但對市場的影響則存在兩條路徑:一是直接渠道(即通過側漏影響市場);二是間接渠道。
海通宏觀姜超、顧瀟嘯【流動性觀察】降准降息不斷,擁抱金融時代:
1)央行決定下調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1個百分點,對農信社等機構額外下調1%,力度之大遠超預期,初步計算本次降准釋放資金總量在1.2萬億以上。
2)核心原因是貸款利率居高不下,導致經濟下行通縮加劇,降准有助於增加銀行可用資金,全面降低市場利率。
3)當前經濟增速位於歷史低點,而存准率仍在歷史高點,准備金率下調空間巨大,維持2季度報告預測存准率有望下調至10%甚至以下的觀點。
4)當前貸款利率在6.8%,遠超5.8%的GDP名義增速,利率非降不可,潛在降息空間至少4次以上,預測未來隨時可能再次降息。
5)當前居民財富正從存款,房產轉向金融資產,而持續降准降息將強化利率下行趨勢,金融大時代已經來臨,而股債雙牛依然可期。
姜超/周霞【利率債觀察】降准強化寬松,債市慢牛重啟:
1)央行宣布下調金融機構准備金率100BP至18.5%,並對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的金融機構實施額外定向降准,大約釋放1.2萬億資金。
2)15年一季度經濟增速下滑至7%,物價仍在低位,地產投資低迷、製造業仍去產能,仍需貨幣寬松托底經濟。3月降息後央行已5次下調逆回購利率,成功引導R007降至3%以下,本次降准強化央行寬松態度,判斷未來3個月R007降至3%左右。
3)4月以來,回購利率大幅下行帶動債券短端利率下行,收益率曲線增陡。本次降准有望增加銀行配債資金,大幅緩解地方債發行沖擊,債市慢牛重啟。
4)當前貸款利率在6.8%,遠超5.8%的GDP名義增速,利率非降不可,潛在降息空間至少4次以上,降息預期重燃,也有利於打開利率債長端空間。下調未來3月10年國開債波動區間至3.6%-4.0%。
浙商宏觀-孫付:
1,一季度GDP增速回落至7%,3月工業增加值增速回落至5.6%,發電量增速-3.7%,宏觀經濟繼續承受著較大的下行壓力,需要政策繼續寬松進行穩定。
2,經濟需求的疲弱和外匯占款的下降(一季度同比減少1.04萬億),導致社融總量和M2增速下降,本此降準是對沖性操作。另外,今年地方政府的債務置換也需要適度寬松的貨幣環境。
3,2014年11月20日至今,央行「兩降息、兩降准」,另外,為了激發房地產市場需求,推出了930和330政策。二季度貨幣政策仍將處於寬鬆通道上,重點需要關注房地產銷售數據的情況,如果改善不明顯,房地產政策可能繼續做相應調整,同時會加大對銀行信貸投放的指導。
4,在海外經濟有所改善(歐元區)和國內政策寬松局面下,二季度宏觀經濟可能進入築底階段。
廣發固收:穩增長壓力驅動下的全面降准
1、本次降准打破前期「總量穩定」的操作思路。大致測算,3月金融機構超儲規模將增加8000億以上,超儲規模可能達到3萬億。4月,銀行間資金減少主要來自存款規模上升和財政存款上繳。盡管存在存款沖時點的擾動,但3、4月份繳准基數大致上行4萬億左右,因此估算今年4月份繳准基數將增長1萬億,凍結資金約2000億。而歷史規律推演,財政存款上繳規模大約在5000億左右。因此,不考慮外匯流動和央行創新工具操作的前提下,4月金融機構超儲規模將回到前期正常水平。而當前銀行間資金成本維持低位,也意味著銀行間市場並不缺乏資金。1個百分點的全面降准幅度,以及額外的定向降准將向銀行間市場投放萬億以上的資金量,央行「總量穩定」的操作思路被打破。
2、全面降准來自穩增長的壓力。本輪數量寬松操作並非指向銀行間資金短缺,而是直接指向宏觀經濟的下行壓力。然而,本輪經濟下行在一定程度上是經濟轉型的結果,是地方政府力量衰減的表現。即使貨幣政策出現總量寬松,如果沒有地方政府的主動作為,穩增長的效果仍難預期,最終資金又會流向房地產和資產市場。某種程度上說,當前的全面貨幣寬松是經濟轉型的倒退。當然,傳統增長模式的巨大慣性之下,貨幣寬松可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政策選擇。
3、債券市場再次迎來蜜月期。正如前期研究指出的,4月中旬是債市運行的重要轉折點。一方面,經濟數據將表明穩增長壓力的迫切性;另一方面,貨幣政策預期將轉向寬松。而本次降准操作,不管是時間還是幅度均超越市場預期,甚至扭轉市場對於央行操作基調的判斷。市場對於政策寬松的判斷將迅速抬頭,因此債券收益率將再次出現明顯下行。
川財策略:果然不改向上趨勢
時點符合預期,力度超出預期。我們在二季度流動性報告中即強調從3月開始到二季度將看到持續的降息降准,第一次降准時點預計將在4月下半段一季度經濟數據公布之後。但此次准備金率一次下降一個百分點的政策力度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反映政府對於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的擔憂已佔據政策的首要位置。
政策面仍是當前看多股市的核心。我們在4月15日股市大跌之後的點評《短期波動不改向上趨勢》中強調「……二季度是經濟的強刺激窗口,對刺激的力度一定要有想像力!近期中財辦調研上海經濟、總理視察東北經濟,釋放的信號已經極為強烈。可以預期,最近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核心議題必定是穩增長,而刺激政策的再度升級已箭在弦上……」。目前來看,我們對政策節奏的判斷已完全得到印證。邏輯雖不性感,但堅持尤為不易。
下車的又要上車了!結合周五主板指數跳空高開並拉出百點長陽的事實,必有人認為市場已提前反應本次降準的可能。但我們認為此次超預期的大力度降准給予正在出現的懷疑派和騎牆派的影響是巨大的。交易層面上積累的巨大漲幅之前已讓部分較為謹慎的投資者未雨綢繆,上周末已出現獲利盤了結離場的現象。但今天的突擊超預期降准將迫使上周離場的資金在周一入場搶籌,而眾多上周並未下車的投資者則將更堅定地持股待漲。
再提藍籌的配置價值。我們一再重申二季度先大後小的風格判斷:從宏觀環境看,一季度GDP環比折年僅5.3%,經濟與政策的翹翹板已近極限;從政策刺激看,二季度政策熱點集中在總量對沖;從位置和機構倉位看,藍籌板塊亦較成長股明顯占優。推薦加大銀行、地產、基建、食品飲料、公用事業、環保等行業的配置權重。
中信固收,降准點評:如期而至的央媽放水灌溉
此次降准可以堪稱史上最強,總體來說,時間上如期而至,但力度跌破市場眼睛。此次大力度降準的動因是顯而易見的,一是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黯淡,經濟下行幅度逼近政府底線引起決策層一定程度的恐慌,總理宏觀經濟政策基調從「保定力"讓位於「保增長";二是萬億地方政府債務置換箭在弦上,如果沒有央行流動性配套支持措施,利率債和貨幣市場利率預計存在失控風險。從降準的差別化政策力度來看,涉農機構和政策性銀行是最大收益者,政策導向依然保持了去年的定向降准原則,此次是總量降准疊加定向降准來實施。對未來貨幣市場及債券市場影響,我們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將進入全年資金流動性最寬松時期,債券區間市的「護城河」策略從配置期時間窗口進入收獲時間窗口,這是今年震盪市最重要的一次交易性操作機會,坐享收益率下行的同時,不建議在中樞以下盲目追漲,全面震盪區間市格局不會改變,中長期維持「護城河」策略做波動。
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而且就業數據也不容樂觀的情況下,此次央行降准力度較之前明顯加大,顯示高層具有「底線思維」。
謝亞軒稱,近期數據表明經濟放緩程度未有明顯改善,說明需要更積極的貨幣政策。此次央行普降存准率1個百分點,另加定向降準的部分,預計將釋放1.2萬億的資金規模,較前幾次降准力度明顯加大。
他預計,未來央行仍有望維持積極的貨幣政策,未來三四季度或各有一次降准,而二季度料將還有一次降息。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
央行此次再度運用降准這個最重要的貨幣工具,表明高層穩增長的決心很大。
趙錫軍稱,此次降准總體符合市場預期,而對於三農以及小微方面額外降准,則體現了對目前最薄弱環節的支持,也是對經濟結構調整更完善的支持。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
降准符合市場預期,主要針對目前市場利率偏高、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預計6月份還有一次降准。
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降准空間仍然較大,且降准效果要比降息好。
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
對沖人民幣匯率下降壓力以及外匯占款下降,降準是成本最低的做法。
降准符合市場預期,和近期實體經濟數據偏弱有很大關系。降准一方面可以對沖資金外流、流動性收縮,另一方面有助於提高商業銀行流動性。
魯政委V(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市場研究總監):
【為什麼是降准,而不是降息?】去年11月降息以來,兩次上演的都是"宣布完降息,市場利率卻上去了",分明顯示:第一,流動性偏緊;第二,高存准率之下,銀行資金成本居高難下,導致銀行新增負債成本超過工業企業利潤率,無法把貸款利率降到企業能承受的水平上。一句話,降准方能讓降息落到實處。

H. 債券資金成本一般包括的內容有( )。

A,B,C,D
答案解析:[考核要點]
第六章第六節,主要考核債券負債融資資金成本的構成。
[解題思路]
掌握負債融資資金成本的構成。資金成本=資金佔用成本+籌資費用。債券籌資佔用成本有債券利息。籌資費用包括:公證費、律師費、資信評估費、證券印刷費、發行手續費、擔保費等。